解人颐


何孟春幼时,同父乘凉,父命对云:“蛙鼓萤灯蚯蚓笛,荒堂夜夜元宵。”即应云:“莺簧蝶拍鹧鸪词,香陌年年上已。”

何孟春幼时,月夜,师命对云:“窗外一团风月,这般清趣少人知。”何云:“架头几部诗书,那里精微皆自得。”杨溥年幼时,有司令其充役,溥求免,有司出对云:“四口同□,内口皆从外口管。”溥答云:“五人共□,小人全仗大人遮。”林聪幼时,客见其目奇,因命对云:“重瞳项羽重瞳舜,只有二人。”林云:“九尺曹交九尺汤,尚多四寸。”林聪九岁时,邑宰谒其父,见白犬顾其主,命对云:“白犬当门,两眼睁睁惟顾主。”聪云:“黄蜂出洞,一心耿耿只随王。”

王彝幼敏慧,客命对曰:“天上星,地下薪,人中心,字义各别。”王云:“云间雁,檐前燕,篱边□,物类相同。”

祝枝山同沈石田月下饮酒,祝云:“月半月圆,世上皆称月半。”沈云:“日中日昃,人间尽道日中。”

祝枝山同沈石田观荷,祝云:“池中荷叶鱼儿伞,”沈云:“梁上蛛丝燕子帘。”

祝枝山同沈石田见师姑收稻自挑,祝云:“师姑田里担禾上。”沈云:“美女堂前抱绣裁。”

沈石田同邢鹿文赏桃花,邢曰:“桃花映水,一枝分作两枝红。”沈云:“荷叶贴波,数点散成千点绿。”

陈景著九岁时,师出对云:“杜诗汉名士,非唐朝杜甫之杜诗。”陈云:“孟子吴淑姬,岂邹国孟轲之孟子。”

成化初登极,一士人考选中书,上命对云:“日又明,月又明,大明一统。”士人对云:“华也化,夷也化,成化万年。”上悦。

项炯幼同师舟行,见云起不雨,师云:“密云不雨,通州无水不通舟。”项云:“钜野皆田,即墨有秋皆即麦。”

弘治丙辰科,有四进士姓名孟春、季春、夏鼎、周鼎者,李东阳即席命一对云:“孟春季春惟少仲。”一士对曰:“夏鼎周鼎独无商。”吴文泰使人买木归迟,丁逊学令工人造器,丁曰:“二人抬木归来晚,人短木长。”吴曰:“四口兴工造器迟,口多工少。”

吴文泰同丁逊学踏青,吴云:“章台柳,洛阳花,柳三眠而花一梦。”丁云:“武夷茶,采石茶,茶七碗而酒千钟。”

吴子孝与杨循吉对饮,吴云:“风送钟声花里过,又响又香。”杨云:“月映萤灯竹下明,越凉越亮。”

郎彦贤八岁时,父出对云:“燕入桃花,犹如铁剪裁红锦。”即应云:“莺穿柳树,却似金梭织翠丝。”一僧当家力惫,沈石田云:“僧当家常事多,累得头光,更无人替。”僧云:“女应邮兵行远,放开脚大,未有夫缠。”

常熟陈子忠以义塾生员,求与科考,知府胡可泉出一对云:“义熟生员,非廪非增非附。”子忠云:“苏州大守,曰清曰慎曰勤。”太府嘉之,准与学,是科即中乡魁。

蜀中一奇童应试,太府见其纱衣袖中有红花一朵,乃命对云:“书生袖里携花,暗藏春色。”童对云:“太府堂前秉鉴,明察秋毫。”太府善之,荐入泮。马拯幼入泮,官令当里长,拯以秀才求免。官出对云:“秀才里长,役里长不役秀才。”拯应云:“父母大人,敬大人如敬父母。”官大称赏,免其役。

高季迪同僧山中玩月,高云:“岭上高亭,明月清风留客醉。”僧云:“山中古寺,白云流水伴僧闲。”

徐□既贵,乘传归里,守令率诸生郊迎。诸生以其不由科目,忽不为礼。守令出一对,命诸生对之,云:“劈破石榴,红门中许多酸子。”诸生不能对,□代对云:“咬开银杏,白衣里一个大仁。”姚广孝同高季迪为诗社,适姚暂卧,高嘲云:“僧眠锦被,万花丛里一葫芦。”姚云:“女对青铜,半亩塘中双菡萏。”

向宝幼时,师出对云:“日月两轮天地眼。”向曰:“诗书万卷圣贤心。”陈治八岁时,父与之同行,见两舟一迟一速,父因命对云:“两艇并行,橹速不如帆快。”治对云:“八音齐奏,笛清难比箫和。”

顾鼎臣幼同父观新柳栖莺,父命对云:“柳线莺梭,织就江南三月景。”即应云:“云笺雁字,传来塞北九秋书。”又一日,师出对云:“花坞春晴,鸟韵奏成无孙笛。”即应云:“树庭日暮,蝉声弹出不弦琴。”

陈起宗幼聪敏,师命对云:“秋月如盘,人在冰壶影里。”陈云:“春山如画,鸟飞锦帐围中。”又一日,师于星月之下,同步园亭,命对云:“小沼沉星,似仙人撒下金棋子。”即应云:“枯松挂月,如老龙吐出夜明珠。”又一日,同师出,见马岸行,命对云:“马是踏开岸上沙,风来复合。”即应云:“橹梢拔破江心月,水定还圆。”

一秀才送学师节仪,每次止三分,学师寓意出对云:“竹笋出墙,一节须高一节。”秀才云:“梅花逊雪,三分只是三分。”

一上人姓叶者,观僧舍荷花已结子,出对云:“莲子已成荷长老。”僧云:“梨花未放叶先生。”马铎为状元,上试以对曰:“风吹不响铃儿草,”铎对曰:“雨打无声鼓子花。”徐阶,松江人。王鏊,苏州人。徐见苏州用火筒吹火,因云:“吴下门风,户户尽吹单孔笛。”王思松江小家多弹棉花,乃答云:“云间胜景,家家皆鼓独弦琴。”

徐阶幼时,应宗师考,丹墀下风吹鹤巢坠地,宗师命对云:“风落鹤巢,二三子连窠及地。”徐即应云:“雨淋猿穴,众诸候待漏朝天。”

程敏政以神童至京,宰相李资欲以女许之,因指席上果出对云:“因荷而得藕,”程应云:“有杏不须梅。”

李义甫八岁,同师玩雪,师出对云:“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李云:“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李义甫同友人坐草堂,出对云:“草堂中蛙唱蚓歌,和出鼓声笛韵。”友人云:“雪地里鸦行犬走,踏成竹叶梅花。”

万安幼时,有客命对曰:“日出东,月出西,天上生成明字。”安云:“子居右,女居左,世间配定好人。”

唐皋出使朝鲜,国王出对曰:“琴瑟琵琶八大王,一般头目。”皋云:“魑魅魍魉四小鬼,各自肚肠。”

卢称戏同年进士王云凤云:“鸟入风中,衔出虫而作凤”。王云:“马来芦畔,吃尽草以为驴”。

张显宗中榜眼,上命对曰:“张长弓,骑奇马,单戈合战”。张应云:“种重禾,犁得牛,十口为田。”

一学正与秀才争产,讼之官。官曰:“学正不正,诸生皆以为歪”。秀才应曰:“相公言公,百姓自然无讼”。

徐贞卿同戴冠相叙客斋,见燕语梁间,戴云:“梁上呢喃紫燕,说尽春愁。”徐云:“枝头□□黄鹂,唤回午梦。”

赵宗文幼时口撮,一僧云:“猢狲献果,摘来尖嘴桃儿”。赵云:“和尚栽秧,种出光头谷子。”

谢一夔与吕原同饮,有吹箫者佐酒。谢出对云:“吕先生品箫,须添一口”。吕云:“谢状元射策,何吝片言?”

林大钦幼时,言语有大志。师出对云:“议论吞天口。”林云:“功名志士心。”林大钦七岁应府试交卷时,见府尊独不跪。知府曰:“童子六七人,孰如汝狡?”林应云:“太府二千石,莫若公兼!”太府善其对,首拔之,遂入泮。

许思温幼时乡居,门首俱低田,客云:“里中田上土何下?”许云:“岩畔石低山自高。”

杨一清八岁举奇童,上见之,命对云:“冻雨洒窗,东二点西三点。”杨应曰:“切瓜分片,上七刀下八刀。”

杨一清九岁时,有友人对杨花扑面,命对云:“杨花乱落,眼花错认雪花飞。”即应云:“竹影徐摇,心影误疑云影过。”杨一清十二岁中举,至京,有国公、尚书同设席邀杨,尚书、国公齐递酒两杯,因曰:“手执两杯文武酒,饮文乎?饮武乎?”杨曰:“胸藏万卷圣贤书,希圣也,希贤也。”

杨一清在翰林,一学士命对云:“鸿是江边鸟。”杨云:“蚕为天下虫。”

嘉靖一日出对曰:“洛水灵龟献瑞,天数五,地数五,五五还归二十五,数数定元始天尊,一诚有感。”廷臣应制对云:“丹山彩凤呈祥,雄声六,雌声六,六六总成三十六,声声祝嘉靖皇帝,万寿无疆。”

李梦阳督学江西,有一生与同名,因出一对曰:“蔺相如,司马相如,名相如,实不相如。”生对云:“魏无忌,长孙无忌,汝无忌,我也无忌。”

吴文之幼时,客至其家,值养蚕,客云:“蚕作茧,茧抽丝,织就绫罗缎匹。”吴云:“兔生毫,毫扎笔,写成锦绣文章。”

程襄毅公鞫狱,有士人被诬,公云:“水面冻冰冰积雪,雪上加霜。”士人云:“空中腾雾雾成云,云开见日。”公雪其诬。

张适七岁能文,师出对云:“城中四境人家,鸡鸣犬吠。”张云:“京内九重帝阙,虎踞龙蟠。”

张适六岁时,有客过书馆,适方洗浴,客曰:“书生沐浴,日新日新日日新。”张云:“学者工夫,时习时习时时习。”

曹大章,上元人。与父元霄观灯,父命对云:“上元县里看上元灯。”即应云:“端午门前赐端午粽。”

上召大学士严嵩及吏部尚书熊浃至,出对云:“阁老心高高似阁。”嵩与浃伏地,上曰:“朕代汝二人对之曰:‘天官胆大大如天。’”

唐六如同张灵,日事酒杯。唐云:“贾岛醉来非假倒,”张云:“刘伶饮尽不留零。”王汝玉七岁时,父见日出雪化,命对云:“日晒雪消,檐滴无云之雨。”即应云:“风吹尘起,地生不火之烟。”

白圻幼时,同师玩月,命对云:“新月带星,银弹弓加金弹子。”圻云:“长虹贯日,绣球丝系锦珠儿。”又一日,师见雷电交加,命对云:“电掣云端,火焰拽开金络索。”圻云:“月沉海底,碧波涌出水晶球。”

董圮八岁时,一御史招至舟中,试一对云:“船载石头,石重船轻轻载重。”对曰:“杖量地面,地长杖短短量长。”同甫八岁时,师云:“五星聚东井。”甫云:“片日下长川。”唐伯虎同友人行郊处,见村妇扫柴呼叔束去,唐云:“嫂扫乱柴咱叔束,”友云:“姨携破桶叫姑箍。”

唐伯虎同祝枝山入乡,见农夫车水,祝云:“水车车水水随车,车停水止。”唐云:“风扇扇风风出扇,扇动风生。”

唐六如、陈白阳同步园中,唐云:“眼前一簇园林,谁家庄子?”陈云:“壁上几行文字,那个汉书?”又一日,二人同至道院,唐云:“道童锅内煎茶,不知罐煮。”陈云:“和尚墙头递酒,必是私沽。”又一日,同张灵野行,见一群游女,张云:“绣鞋低罩绿罗裙,鸳鸯戏水。”唐云:“金钗斜插青丝鬓,鸾凤穿云。”

唐六如幼时随父待客,食瓜及豆。客云:“炒豆拈开,抛下一双金珞瑙。”唐云:“甜瓜切破,分成两盏玉琉璃。”

唐六如与阎秀卿以药名成对,阎云:“红娘子恨杀槟榔,半夏无茴香消息。”唐云:“白头翁喜行蕲艾,人参有续断姻缘。”

陆粲与陆象孙会客,先下棋,后饮酒。象孙云:“围棋沽酒,一着一酌。”粲云:坐漏观书,五更五经。”陆粲与弟陆采月下见庭中短松,粲云:“松矮墙高,来岁松高墙又矮。”采云:“月明日暗,诘朝月暗日还明。”

陆贞山七岁时,谢乐全见其秀,赞曰:“聪明定在眼上。”陆即云:“锦绣罗于胸中。”

陆天池幼时随父游园,父命对云:“莺入梅花,似火炼黄金数点。”天池云:“鹭栖荷叶,如盘堆白玉一团。”

储□幼时,父同入寺中,命对云:“三尊大佛,坐狮坐象坐莲花。”即应云:“一介收生,攀凤攀龙攀桂萼。”

王洪幼时,一友人见其家造楼,命对云:“地楼之上起楼,楼间无主。”王云:“天井之中开井,井底有天。”

王洪五岁时入学馆,一日师他出,洪以汗巾掩其目,与众生摸盲。师适至,出对曰:“藏形匿影。”即应曰:“隐姓扬名。”又一日,藏一鬼脸作戏,师出对曰:“人头藏鬼脸。”即应曰:“虎榜跳龙门。”师大奇之。

何孟春,幼称神童。随父往县学中,命对曰:“夫子之墙数仞高,得其门而入者或寡矣。”即应曰:“文王之囿七十里,同于民而小之不宜乎。”

汤丞相命洪容斋对曰:“哀王孙进食,岂望报乎?”洪应曰:“为长者折枝,非不能也。”

李西涯在翰林见一武职指挥祭神,因戏出一对曰:“指挥烧纸,纸灰飞上指挥头。”武职即应曰:“修撰进馐,馐馔饱充修撰腹。”

一朝士与螟蛉子,日觅妾甚忙,其妻恚甚。有同僚出五字同韵对戏之曰:“讨小老嫂恼,相娘狂郎忙。”

徐□为吏时,随郡守步庭墀中,见鹿伏屋北地,守曰:“屋北鹿独宿。”□云:“溪西鸡齐啼。”

王彝一日到僧舍,见僧嘲之曰:“和尚头光,光似琉璃光佛。”僧曰:“道官年老,老如太上老君。”

有两吏见候选典吏,欲南者得北,北者得南,两人争之。文选司命对云:“典吏分南北,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一典吏对云:“相公要东西,东夷之人也,西夷之人也。”见者绝倒。

一才士偶成一对云:“冬夜灯前,夏侯氏读春秋传。”无有能对者,后请乩仙,方对云:“东门楼上,南京人唱北西厢。”

扬州有二举人欲专小民之利,一治酒请柴行,一演戏邀屠户。有作一对以嘲之云:“史春元整席宴柴行,且救燃眉之急;蒋孝廉演剧邀屠户,遂成刎颈之交。”

有张孝廉奸李屠儿之妻,方就手,屠儿适见之,用手杖击伤孝廉之足。孝廉告屠儿于官。官悉得其情,乃署一对于状尾,云:“张孝廉买奸,自牖执其手;李屠儿吃醋,以杖叩其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