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必用事类全集

  凡内外仆妾。鸡初鸣咸起。栉总盥漱衣服。男仆洒扫厅事。及庭。钤下苍头洒扫中庭。女仆洒扫堂室。设椅卓。陈盥漱栉靧之具。主父主母既起。则拂床襞衾侍立左右以备使令。退而具饮食。得闲则浣濯纽缝。先公后私。及夜。则复拂床展衾。当昼。内外仆妾。惟主人之命。各从其事以供百役
  凡女仆同辈谓长者为姊。后辈谓前辈为姨。务相雍睦。其有鬪争者。主父主母闻之。即诃禁之。不止。即杖之。理曲者杖多。一止一不止。独杖不止者
  凡男仆有忠信可任者。重其禄。能干家事次之。其专务欺诈。背公徇私。屡为盗窃弄权犯上者。逐之
  凡女仆年满不愿留者。纵之。勤旧少过者。资而嫁之。其两面二舌。饰虚造谗。离□骨肉者。逐之。屡为盗窃者。逐之。放荡不谨者。逐之。有离叛之志者。逐之

  袁氏世范
  思所以为善。又思所以使人为善者。君子之用心也。三衢袁公君载。德足而行成。学博而文富。以论思献纳之资。屈试一邑。学道爱人之政。武城弦歌不是过矣。一日出所为书示镇曰。是可以厚人伦而美习俗。吾将版行于兹邑。子其。为我是正而为之序。镇熟读详味者数月。其言则精确而详尽。其意则敦厚而委曲。习而行之。诚可以为孝悌。为忠恕。为善良而有士君子之行矣。然是书也。岂惟可以施之乐清。达诸四海可也。岂惟可以行之一时。垂诸后世可也。噫。公为一邑而切切焉欲以为己者。为人如此。则他日致君泽民。其思所以兼善天下之心盖可知矣。镇于公为太学同舍生。今又蒙赖于桑梓。荷意不鄙乃敢。冠以骫骳之文。而欲目是书曰世范可乎。君载讳采。淳熙癸卯长至日承议郎前权通判隆□军府事刘镇序

  睦亲
  兄弟子侄同居。长者或恃长凌轹卑幼。专用其财。自取温饱。因而成私簿书出入不令幼者预知。幼者至于饥寒。必启争端。或长者处事至公。幼者不能承顺。盗财以为不肖之资。尤不能和。若长者总持大纲。幼者分干细务。长必幼谋。幼必长听。各尽公心。自然无争
  朝廷立法于分析一事非不委曲。然有窃众营私。却于典买契中称系妻财置到。或诡名置产。官中不能尽究。又有起于贫寒。不因父祖资产。自能奋立。营置财业。或虽有祖众财产。别自殖立私财。其同宗之人必求分析。至于经州县所在官府。累年争讼。各至破荡而后已。若富者反思果是因众成私不分与贫者。于心岂无慊。果是自置财产分与贫者。明则为高义。幽则为阴德。又岂不胜连年争讼。妨废家务。及资备褁粮嘱托胥吏贿赂官员之费耶。贫者亦宜自思彼实窃众。亦由辛苦营运以至增置。岂可悉分之。况彼之私财。吾受之宁不有愧。苟能知此。必不至争讼也
  人之有子。须使有业。贫贱有业。不至于饥寒。富贵有业。不至于非为。凡富贵之子弟。耽酒色。好博奕。异衣服。饬舆马。群小为伍。以至破家者。非其本心之不肖。由无业以度日。遂起为非之心。小人赞其为非。则有哺啜钱财之利。常乘间而赞成之。子弟早宜省悟
  应亲戚故旧有所假贷。不若随力给与之。言借则我望其还。不免有所索。索之既频。而负偿者反曰。我欲偿之。以其频索。则姑巳之。方其不索则又曰。彼不下气。问我。我何为强还之。故索亦不偿。不索亦不偿。终于结怨而后已。盖贫人之假贷。初无欲偿之意。纵其欲偿。则将何偿。或假贷作经营。又多以命穷计拙而折阅。方其始借之时。礼恭言逊。其感恩之心指天誓日可表。及至责偿之日。恨不以兵刄相加。所谓因财成怨矣。俗谓不孝怨父母。欠债怨财主。不若念其贫。随吾力之厚薄以与之。则我无责偿之念。彼亦无怨于我
  子孙有过。父祖多不自知。贵官尤甚。盖子孙有过多掩蔽父祖之耳目。外人知之。窃笑而已。至于乡曲贵官。人之进见有时。称道盛德之不暇。岂敢言其子孙之非。况又自以子孙为贤而以人言为诬。故子孙有弥天之过。而父祖不知也。□有家训稍严。而母氏犹有庇其子之恶。不使其父知之。富家之子孙不肖。不过耽酒近赌博破家之事而已。贵官之子孙不止于此。强索人之钱财。强贷人之钱财。强借人之物而不还。强买人之物而不偿。亲近群小。则假势以凌人。侵害善良。则饬辞而妄讼。乡人有曲理犯法事认为己事。名曰担当。乡人有争讼。则伪作父祖之简。干恳州县。以曲为直。差夫借船。放税免罪。以所得为酒色之娱。殆非一端。其随侍也。私令吏人买物。私托场务买物。皆不偿其直。吏人补名。吏人免罪。吏人有优润。必责其报。典买婢妾。限以低价而使他人填陪。或同院子游狎。或干场务放税。其它妄有求觅。亦非一端。不恤误其父祖陷于刑宪也。凡为人父祖者知此。事常关防。更宜询访。或庶几焉。同姓之子。昭穆不顺。亦不可以为后。鸿鴈虽微。犹不乱行。人乃不然。至于叔拜侄。于理安乎。设不得已养弟养孙以奉祭祀。当抚之如子。与之财产。受所养者奉之如父。如古人。为嫂制□今世。为祖承垂之意。而昭穆不乱
  古人谓周人恶媒。以其言语反复。绐女家则曰男富。绐男家则曰女羙。近世尤甚。若轻信其言而成婚。则夫妻反目。至于仳离者有之。大抵。嫁娶固不可无媒。而媒者之言不可尽信如此。宜谨察于始
  人之姑姨姊妹。及亲戚妇人年老。而子孙不肖。不能供养者。不可不收养。然又须关防。恐其身故之后。其不肖子孙妄经官司。称其人因饥寒而死。或称其有遗下囊箧之物。官中受词。必为追证所扰。须于生前。白之于众。质之于官。称身外无余物。凡要为高义之事者。必当预防之。
  父祖高年怠于管干。多将财产均给子孙。若父祖出于公心。初无偏曲。子孙各能戮力。不事游荡。必至兴隆。若父祖缘有过房之子。有前母后母之子。有子亡而不爱其孙。又有虽是一等子孙自有憎爱。凡衣食财物。亦有厚薄。致令子孙力求均给。其父祖于其中又有轻重。安得不起他日争端。若父祖缘子孙内有不肖者。虑其侵害。不得已而均给者。止可逐时均给财谷。未可均给田产。若均给田产。彼以为已分所有。必邀求尊长立契典卖。典卖既尽。窥觑他房从而婪取。必至兴讼。使贤子贤孙被其扰害。同于破荡。不可不思。大抵人之子孙。或十数人皆贤。其中有一不肖。则十数均受其害。至于破家者有之。国家法令百端终不能禁。父祖智谋日出终不能防。欲保延家祚者。览他家之已往。思我家之未来。可不修德熟虑以为长久之计耶
  遗嘱之文。皆贤明之人为身后之虑。然亦须公平乃可以保家。如刼于悍妻黠妾。□后妻爱子。中有厚薄偏曲。或妄立嗣。或妄逐子。不近人情之事。不可胜数皆兴讼破家之端也

  处己
  世事多更变。乃天理如此。今世人往往见目前稍稍荣盛。以为此生无足虑。不旋踵而破坏者多矣。大抵天序十年一换甲。则世事一变。今不须广论久远。只以乡曲十年前二十年前比论目前。其成败兴衰。何尝有定势。世人无远识。凡见他人兴进。及有如意事。则怀妬。见他人衰退。及有不如意事。则讥笑。同居及同乡人。最多此患。若知天下事无定势。则自虑之不暇。何暇妬他人
  应年高飨富贵之人。必须少壮之时。尝尽艰难。受尽辛苦。不曾有自少壮飨富贵安逸至老者。早年登科及早年受奏补之人。必于中年龃龉不如意。却于暮年方得荣达。或仕宦无龃龉。必其生事窘薄。忧饥寒。虑婚嫁。若早年宦达不历艰难辛苦。及承父祖生事之厚。更无不如意。多不获高寿。造物乘除之理。类多如此。其间亦有始终飨富贵者。乃是有大福之人。亦千万人中。间有之。今人往往机心巧谋。皆欲不受辛苦。至终身享富贵。及其子孙。终于人力不能胜天
  人生世间自有知识以来。即有忧患不如意事。小儿呌号。皆其意有不平。自幼至少。至壮至老。如意之事常少。不如意之事常多。虽大富贵之人。天下之所仰羡以为神仙。而其不如意处各自有之。与贫贱人无异。特所忧虑之事异尔。故谓之缺陷世界。以人生世间无足心满意者。能达此理而顺受之。则可少安
  凡人谋事。虽日用至微者亦须龃龉而难成。或已成而败。既而复成。然后其成也永久平宁。无复后患。若偶然易成。后必有不如意者。造物微机。不可测度。如此。静思之。则见此理。可以宽怀
  人之性行虽有所短。必有所长。与人交游。若常见其短而不见其长。则时日不可同处。若常念其长。而不顾其短。虽终身与之交游可也。
  凡人行已公平正直。可用此以事神。不可恃此以慢神。可用此以事人。不可恃此以傲人。虽孔子亦以敬鬼神事大夫畏大人为言。况下此者哉。彼有行已不当理者。中有所慊。动辄知畏。犹能避远灾祸以保其身。至于君子而偶罹于灾祸者。多由自负以召致之耳
  人有詈人而人不荅者。必有所容也。不可以为人畏我而更求以辱之。人或起而我应。恐口噤而不能出言矣。人有讼人而人不校者。必有所处也。不可以为人畏我而更求以攻之。为之不已。人或出而我辨。恐理亏不能迯罪矣
  同居之人。或往来须扬声曳履。使人知之。不可默造。虑其适议我。彼此惭愧。况其间有不晓事之人。好伏于幽暗处以伺人之言。此生事兴争之端也。凡人居僻静不可辄讥人。必虑有闻之者。俗谓墙壁有耳是也
  人家不和。多因妇女以言激怒其夫及同辈。盖妇女所见不广远。不公平。所谓舅姑伯叔妯娌皆假合强为称呼。非为天属。故轻于割恩。易于修怨。非丈夫有远识。则为其役而不自觉。一家之中。乖变生矣。于是兄弟子侄隔屋连墙。至死不往来者。有无子而不肯以犹子为后。有多子而不与兄弟者。有不恤兄弟之贫。养亲必欲如一。宁弃亲而不顾者。葬亲亦欲均费。宁留丧而不葬者。其事多端。不可槩述。亦有远识之人。知妇女之不可谏诲。而外与兄弟相爱。私救其所急。私赒其所乏。不使妇女知之。彼兄弟之贫者虽怨其妇女。而爱其兄弟。至于分析不敢以贫而贪爱兄弟之财产者。盖由不听妇女之言。而先施之厚。因以得兄弟之心也
  妇女易生言语者。多出于婢妾。婢妾愚贱。尤无见识。以他人之短言于主母。若妇女有见识。能一切勿听。则虚佞之言不复敢进。若听信之。从而爱之。则必再言之。又言之。使主母与人遂成深雠。而婢妾方且得志。奴隶亦多如此。若主翁听信。则房族亲故皆大失欢。而善良之仆。佃皆飜致诛责矣
  士大夫之子弟。苟无世禄可守。无常产可依而欲为仰事俯育之计莫若为儒。其能习儒业者。命运亨通。可以取科第置富贵。次可以训导受束修之俸。否则事笔扎代笺简之役。次可以习点。读为童蒙之训。如不能为儒。则巫医僧道农啇伎艺可以养生。不至于辱先。皆可为也。子弟之流荡至于为乞丐窃盗。此最辱先之甚。世人有为之而不自愧者何哉
  凡人生而无业。及有业而喜于安逸者。家富则习为下流。家贫则必为乞丐。凡人生饮酒无度。食物无筭。好淫滥习博奕者。家富而致于破荡。家贫而必为窃盗。

  治家
  夜间觉有盗。便须直言有盗。徐起逐之。盗必且窜。不可乘暗击之。恐盗之急以刀伤我。及误击自家之人。若持烛见盗击之犹庶几。若获盗已受拘执。自当凖法勿欧伤
  刼盗虽小人之雄。亦自有识见。如富家平时不刻剥。又能乐施。又能种种方便。当兵火扰挠之际。犹得保全。至不忍焚毁其屋。凡盗所决意焚掠者。皆积恶之人。宜自省也
  茅屋须常防火。大风须常防火。积油物积石灰须常防火。此类甚多。切宜仔细
  富人有爱其小儿者。以金银珠宝之属饬其身。小人有贪者于僻静处坏其性命。而取其物。虽闻于官寘于法何益。小儿非有壮夫携抱。不可令游行街巷。恐有诱畧之人
  清晨早起。昏晚早睡。可防婢仆奸盗。婢妾若与主翁亲近。多挟此私通。仆辈。有子则以主翁借口。畜愚贱之裔至破家者。多矣。凡有婢妾。不可不谨其始。而防其终
  人有婢妾不禁出入。至与外人私通有姙。不正其罪而不遽逐去者。往往有于主翁身故之后。言是主翁遗腹子而求归宗。旋致兴讼。世俗所宜谨此。免累后人。
  妇女多妬。有正室者少蓄婢妾。蓄婢妾者多无正室。夫蓄婢妾者。内有子弟。外有仆隶。皆当关防。制以主母犹有他事。况无所统辖。以一人之耳目临之。岂难欺蔽哉。暮年尤非所宜。使有意外之事当如之何。
  夫置婢妾教歌舞。使侑樽以为宾客之欢。切勿蓄姿貌过人者。虑有恶客起觊觎之心。必欲得之。逐兽则不见泰山。苟势可以陵我则无所不至。绿珠之事。在古可鉴。近世亦有之。不欲指其名耳
  婢仆有顽狠全不中使令者。宜善遣之不可留。留则生事。主或过于欧伤。此辈或挟怨。为恶有不容言者。婢仆有奸盗及逃亡者。宜送之于官。依法治之。不可私自鞭挞。亦恐有意外之事。或逃亡非其本情。或所窃止于微物。宜念其平日有劳。只畧惩之。仍前留备使令可也
  婢仆有小过。不可亲自鞭打。盖一时怒气所激。鞭打之数必不记。徒且费力。婢仆未必知畏。惟徐徐责问。令他人执而打之。视其过之轻重。而定其数。虽不过怒。自然有威。婢妾亦自畏惮矣。寿昌胡倅彦特之家。子弟不得自打仆隶。妇女不得自打婢妾。有过则告之家长为之行遣。妇女擅打婢妾则挞子弟。此贤者之家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