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儒藏
- 修身治家
- 家庭宝筏
家庭宝筏
扬州高铨父。贩货京口。寓中时闻安息香。一日。忽见壁隙中伸进一枝。公窥之。见一少女独坐。问之。即主人女也。问何不字人。曰。择婿难耳。数曰。公访得一少年。谓主人曰。我见高邻某郎甚佳。我为作伐。何如。曰。我亦有此意。但其家贫。公曰。不妨。我当借与之。即说合。赠数十金完其姻事。公归。梦神语曰。汝本无子。因不淫人女。且完人婚姻。今赐汝一贵子。可命名铨。踰年果生一子。长。登进士。官至尚书。高公于寓主之女。不为所惑。难矣。而又使几几失行之女。忽得贤夫。俾永无邪行。其成人之美。更何如哉。
程彦宾为罗城使。攻遂宁。城下之日。左右以三处女献。皆有姿色。时公方醉。谓女子曰。汝犹吾女。安敢相犯。因手自封锁于一室。及旦。访其父母还之。皆泣谢曰。愿大尉早建节钺。彦宾曰。节钺非敢望。但得死时。无疾足矣。后官至观察使。年九十七。无疾而卒。颜光衷曰。想及吾妇吾女。便是退欲火法。
王文恪公鏊。未第时。有美女夜奔之。王书于壁曰。美色人人好。皇天不可欺。拒之。即登鼎甲。后为宰辅。
余姚谢文正公迁。少时馆 陵。主家女踰笄未嫁。一日。乘父母出。叩馆求见。公屡进屡退。且问故。女直前持其衣。公谕之曰。汝为女子。未嫁而我败之。终身之玷也。将使父母夫族皆无面目。遂厉色拒之。明日托故假馆。终不向人言。成化乙未。大魁天下。
归安沈桐。诸生时。家贫。族兄逊洲荐一姻家训蒙。主妇孀居。夜奔桐寝。峻拒之。次日。扁舟掉归。妇恐语泄。备礼敦请。挽逊洲。促数次不赴。逊洲切责之。屡诘其故。桐终不言。但曰不便而已。次年与逊洲子节甫同榜联捷。官至福建巡抚。
归安茅鹿门坤。弱冠。游学余姚。寓钱应扬家。钱有美婢。慕茅丰姿。夜至书室呼猫。茅曰。汝何独自来呼猫。婢笑曰。我非呼小猫。乃呼大茅耳。公正色曰。父命我远出读书。若非礼犯汝。他日何以见父。又何颜见若主。见先生。我必不就。切勿再来。婢惭退。公登嘉靖戊戌榜。官副使。寿九十。
吴匏庵宽。少有介行。偶一富家延为塾师。其家有女方笄。窥公。悦之。因以肉羹。遣侍婢遗公通意。公即以他故解馆去。人叩之。公终不言。后女卒。晚年。公始道此以训子孙。公中会状两元。仕至大宗伯。
无锡孙继□。美丰姿。未遇时。馆于某家。主母窥而悦之。忽一日遣婢送茶。茶中一金戒指。孙佯不知。令收去。是夜婢来叩门。云。主母到矣。公急取大板顶门。不纳。明日遂归。人问故。曰生徒不受教也。终不泄其事。后公大魁天下。子孙贵显。
常熟孙优人奏技于郊外之富室。主妇见而悦焉。遣婢招之。孙思此事不可为。托病。命他优代其事。自持灯觅路而归。出门。因夜深不可行。欲寻村家止宿。遥望而趋焉。则一古庙也。因于神前假寐。俄梦两尊神相谓曰。不意此人有此善行。应议赏。因令查其禄籍。侍者持一簿至。则曰禄寿俱无。子嗣亦绝。又令查其祖父何若。答曰。其薄福如本人。无低昂也。尊神曰。岂可使善人无后。大福不可得。当与一令子耳。岁余举子。即子长也。弱冠游庠。擢恩贡。拜官司李。未赴任。家居。聚徒讲学。江左士林推巨擘。今人以渔色为快。其行乐几何。而膝下子孙安知不去其佳者而易以豚犬乎。又安知不并去其豚犬而斩之乎。
洪焘一日暴卒。见绿衣人引至阴府。洪以功名问。绿衣人于袖中出册示之。己姓名下注云。合参知政事。以某年月日奸室女某。降秘阁修撰。转运副使。洪悚然泪下。曰奈何。绿衣人曰。但力行善事。犹或可挽。既苏。遂勇于为善。后洪官由秘撰至端明殿学士。享上寿。
北直贾仁。梦至太祖庙。神谕曰。奸人妻者。得绝嗣报。奸人室女者。得子孙淫佚报。汝曾奸人妻。应绝嗣。仁叩首曰仁愚。不知。今后誓改过戒淫。以求得子。神曰。必须更劝人不淫。方许得子。仁醒。述梦中语以劝世。后果得一子。
豫章高孝标孝积兄弟二人。其母坐蓐时。骈肩而下。相貌举止如一。莫辨兄弟。甫弱冠。同入泮。学使者以府县庠分兄弟。暨完娶。逾年。同月生子。再试。又同补饩。三十一岁。同赴省试。寓有少孀。极丽。挑其兄。兄正色拒之。戒弟曰。我已坚拒。尔我貌同。若挑尔。慎勿为损德事。弟佯诺。竟与妇通。妇不知其为弟也。及放榜。兄入彀。弟下第矣。复诳妇曰。我已中。待发甲后娶汝。因以资斧为言。妇倾囊与之。及春。兄又登第。妇朝夕望娶。竟无音耗。郁郁成疾。阴以书贻。遂殂。书误入兄手。兄诘弟。弟俯首输情。次年。弟所举子暴殇。而兄子无恙。恸哭不已。双目顿盲。未几亦死。兄则享禄寿。多子孙。称全祉焉。王砚堂曰。命同相同。三十年前事事皆同。命相有据也。一旦临财色。彼此存心不同。遂致彼荣盛且多嗣。此盲夭且斩后。命相不皆无据耶。古语云。相从心生。命由心造。岂漫语哉。
宁波孙厚。家贫。渡江训蒙。偶失馆在塘西张氏抄写。其家一婢夜奔之。公大詈曰。感应篇谓三台北斗及三尸神等随身纠过。岂夜深人静而上天弗知乎。峻拒之。婢与同斋西席得合而出。端节。西席回里。疽发。旋死。主人即聘公为师。假馆归。遇其叔于江口。叔曰。吾侄且喜。吾因儿病。祷于城隍。夜梦城隍呼吏将饥籍所改者。唱名对册。唱侄名。潜问吏。孙某缘何改去。吏查册对曰。此人本四十六岁出外饿死。因今年四月十八日夜拒某氏淫奔。延寿二纪。改入禄籍。我是以为侄贺也。公后致富。年七十。无疾终。高忠宪曰。匹夫积诚。造物即凭之而施。孙厚之拒色。真是一片诚心。其获美报。宜矣。
玉山王生。母死纳妇。约七终成婚。生宿柩旁。将妇别居。夜闻叩门声。婢以告。妇欲纳之。婢解其意。即放入同寝。五鼓告去。曰。恐外人知。罪我不孝也。阅三夕复来。问嫁赀几何。曰。金簪珥若干。准衣银若干。皆在小箱内。此人遂携箱去。后夜不复来。迨七终。生置酒与妇成礼。妇问前事。生言皆不知。妇知为贼所卖。哭泣誓不复生。归告父母曰。财物小事。吾身为贼所污。何颜自立。遂缢死。会葬。此人亦来。引棺至墓。方掩土。雷电宾士。震死一人。跪棺前。则生之堂兄也。此正德九年事。
法戒录曰。铅山一人。悦东邻妇。挑之。不从。值其夫寝疾。天大雷雨。乃着花衣为两翼。跳入邻家。以铁椎椎杀之。仍跃而出。妇以其夫真遭雷击也。服除。其人遣媒求娶。妇因改适。伉俪甚笃。一日妇捡箱箧。得花衣两翼者。怪其异制。其人笑曰。当年若非此衣。安得汝为妻。因叙事之始末。妇亦佯笑。俟其人出。抱衣诉官。论绞。绞之日。雷大震。身首异处。若肢裂者。
宦裔涂生。有才名。见邻女美。诱其妻召使刺绣。使频往来。一日。生匿榻后。其女至。令妻出视庖。强奸之。自是女不复来。久之。事闻于人。女之父。故儒家子也。耻与讦讼。逼女自尽。生入试。辄见其女披血衣来扼吭。即昏愦。祷之不去。终身不第。死于兵。
宿松杨兼哥。有名庠中。奉 关夫子极虔诚。梦帝赐以方印。杨自谓必中。一日于楼上淫良家妇。场后梦回家至小东门。帝骑马追之。向彼索印。杨云。既授我。又何索为。帝曰。不止索印。且索汝命。一月之后。父子俱亡。遂无后。
第二十一章 考验功过
功过格曰。女人私奔。守正不染。三百功。完一婢女节。百功。 妓女可染不染。一事为十功。 不二色。十功。 配一子女及时。十功。 配一婢仆及时。三十功。 嫁娶一亲戚故人子女。百功。 毁一部淫书板。三百功。 造一部戒淫书。百功
起心私一女子。十过。 淫一良家妇。三百过。淫一室女节妇尼姑。六百过。 污一婢。百过。卖一婢为娼。百过。卖重价。致配非人。五十过。 蓄戏子妓女俊仆在家。致启邪淫。一日为十过 纵妻女听弹淫词。一次三十过。 蓄淫书淫画。一日为十过 作淫书。写淫画。流传天下后世。坏男女心术节操。无量过。 卖淫书淫画及春药射利。俱无量过。
功过格参 娄水沙溪里黄侃孝直着
凡不淫之类十一
一昼夜不起淫念。为一功。
古人有言。万恶淫为首。盖淫念一起。诸恶皆生。邪缘未凑。生幻妄心。勾引无计。生机械心。少有阻碍。生嗔恨心。欲情颠倒。生贪着心。甚至妒人之夫。生杀害心。嫌己之妻。生厌弃心。大抵淫心一动之后。种种恶缘从兹而起。种种善愿从此而消。夫一动淫心。未必实有其事。而忮妄贪恶之害。已至于此。况实有其事者乎
见美色不互视。为一功。
今之少年。三五为辈。专事轻薄。值素女于帘中。逢青娥于陌上。或流连注盼。或辗转凝眸。未有苟且之事。先成意想之 。乃至入人之家。低声浅步。潜窥内室。借亲朋之闺阁。供梦寐之淫污。事之不仁。莫过于此。此非礼勿视一语。所以为万世法也。
不蓄淫书。不履邪地。不交邪友。已上一日为一功。
遇友人谈淫秽事。能正言折之。他词乱之。为三功。
遇友人多病。能极言利害。使其节欲。为十功。
人虽不肖。未有敢肆为淫纵者。自邪书一出。将才子佳人四字抹杀世间廉耻。而男女之大闲不可问矣。每见名闺女子。素行无瑕。暂一披卷。情不自制。顿忘中冓之羞。遽作巫山之梦。亦有少年子弟。情窦方开。一见此书。邪心顿炽。或手淫而不制。或目挑而苟从。丧身失命。皆由于此。若夫巧作传奇。当场演出。以婉娈姣好之童。为阿媚淫媟之态。坏人闺门不可胜数。皆此书为之作俑也。畀之炎火。夫复何疑。
履邪地。即今人所谓闯寡门之类。自谓一时适兴。非有大损。岂知风流种子。落在八识田中。未有不濡染者。且勾阑中人。素有拿人手段。或为秾丽之妆。或为雅靓之态。或为大家子女流落之状。或为明诗习礼之容。其种种神情。皆与书生暗相吸引。而不知其心事之在于阿堵也。人奈何堕其计中耶。
种种邪事。必有邪友诱之使然。吾何以知其为邪友而舍之。曰平日好谈人闺阃。及讲论房术者。必邪友也。好薰香戴花以自矜炫。及窥人内室者。必邪友也。皆当拒之。勿与订交。
偶遇邪缘。守正不染。为百功。
士人守正与室女不失节无异。何功之有。曰。令人言清行浊。比比而是。记功所以劝也。以适当其会而不动心为上。其不及乱者。次之。
完一妇女节。驱逐一淫恶之人。纂述防淫书一部。已上俱百功。
完妇女节。谓妇女为强暴侵陵。而设法护持之也。或以赀财御侮。或以笔舌解纷。或正其罪。或白其冤。皆无不可。然吾辈作此事。须与奸雄辈相反。功成名遂之后。终岁不过其庐。终身不识其面。使心事如光天化日则可。不然。便失之矣。
淫恶之人。谓鸨子马泊六。及三姑六婆之有败行者。皆是也。驱逐一人。便是保全无数闺中。故阴德尤胜。
凡淫之类二十一
行不避妇女。 口出淫词。 骂童仆夹杂淫秽。已上一次为一过。 祖父忌日不戒。 好日及佳节不戒 已上一次为三过。 闺门内不具威仪。一次为五过。
行不避妇女五字。此春秋诛意法也。花间陌上。原无必避之理。但存一必不肯避之心。故恶之也。口出淫词。谓闾巷之人。开口以淫为戏也。诟骂僮婢多在巾合之内。今杂以秽词。使妻妾姊妹听之。何以为情。好日。谓各人本命日。及每月庚申甲子之类。佳节。谓二分二至之类。不具威仪。即所谓不避嫌疑是也。今有人才入闺门。顿忘检制。或遇姑姊妹在前。而单裙赤膊。无所顾忌者。皆非处家之道。又夫妇间谐谑不避儿女。亦不具威仪之类。
宿窝妇。挟妓。俱五十过。
今之宿窝妇者。皆谓贫人甘心卖奸。必无意外之变。不知人虽极贫懦。岂无忽焉怀愤之时。万一枕席之间。其夫操刃而起。安知不身首异处乎。此事之至危者。不可不戒。
世间男女之事。虽易濡染。然形格势阻。犹或禁其欲而不得肆。至若花街柳巷。皆以为风月场中。不妨任意取乐。予窃以为不然。夫优娼之辈。虽属烟花贱质。然当其幼时。父母一般爱惜。指望日后嫁一好人。永远作亲戚往来。迨其年齿稍长。或为官粮所逼。或为宦债所淩。势穷事迫。堕入火坑。回首天涯。脱身无计。独居则泪眼愁眉。逢人则强为欢笑。即欲舍此而从良。而鸨母又从而厌制之。稍有人心者。正宜深为怜惜。而人乃恣为蜂蝶。岂非与于不仁之甚者乎。
老年娶少妻。置艾 奸仆妇乳妇。但百过。
少年夫妻相对。大约年齿相去不远。今以鸡皮鹤发之翁。忽为举案齐眉之计。己则乐矣。其如一人之向隅何。又令白发贵人。多买少妾。当抱衾与裯之时。即有下驱蝼蚁之感。亦世间煞风景事也。吾甚不取。
今之为主人者。多以非礼辱使仆妇。甚至宿其将嫁之女。奸其初娶之媳。使其含羞忍耻。不可对人。至于贫人之妇。或资乳食糊口。彼既抚抱我子。不为无功。而世之好淫者。又从而渎乱之。其为上帝之所怒。不亦宜乎。
代人致邪柬。 饮友人家。故点淫戏。 在城市演淫戏。制淫方。已上一次五十过。
邪戏。如西厢牡丹亭之类。恐友人有眷属窥视。故不点耳。致邪柬。演淫戏。皆以一人而败两人之行。一日而启无穷之奸。故君子恶之。
恃财谋人妻女。百过。 丧一妇女节。 因邪淫害人性命。 因邪淫离人夫妇。 因邪淫堕胎。 已上俱千过。
婚姻。男女之正。何所用其谋。谋者阴恶之别名也。或贿其侍婢以致殷勤。或赂其邻里以求好合。其处心积虑。固鬼神之所恶也。其有为婚姻计。不为邪淫者。宜从末减之例。
害人性命有数端。恶彼夫之害己。而欲去之。一也。憾女人之不从。而至于欲杀。二也。事成之后。疑彼妇有外心。而忽然推刃。三也。坐有争欢之夫。必然攘袂而起。四也。彼妇为夫所觉。而或死锋刃。或死鞭挞。五也。或受制于夫。而郁郁不得志以死。六也。大约成一淫事。即动无数杀机。动一杀机。即感无数杀报。世之男女相悦者。以为小小风流事耳。岂知受祸之酷一至于此。
离人夫妇亦数端。绐彼妇以婚姻之约。使之轻弃其夫。一也。彼妇失身之后。不安其室。二也。夫厌其妇。或卖为娼妓。或远嫁他乡。三也。在狂夫方遂于飞之乐。在彼妇已有下堂之惨。忍心害理。莫此为甚。谓之多情。吾不知之矣。
不谨疾以忧父母。百过。 护持淫童淫女一人。百过。造淫书一部。无量过。
好色之人。精髓 竭。未有不成尪瘵。至窃玉偷香之辈。朝暮出入。皆经无量恐怖。而又困之以风霜。继之以饥渴。其致病尤多。即幸而此身无恙。而恶疮毒气。或发于子女之身。未有不为宗祀忧也。高堂有老亲者。尤宜戒之。
今之才人。多着为传奇小说。以骋文笔。其间点染风流。惟恐一女子不销魂。一才人不失节。此尤蛊惑人心之大者。昔有人入冥府。见一囚身荷重枷。肢体零落。因问为何人。狱卒曰。汝在生时。曾阅还魂记否。曰。少年时曾阅过。狱卒曰。此即作还魂记者也。此词一出。使天下多少闺女失节。上帝震怒。罚入此狱中问几时得遇赦出狱。狱卒曰。直待此世界中更无一人歌此词曲者。彼乃得解脱耳。吁。可畏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