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儒藏
- 五经总义
- 古经解钩沉
古经解钩沉
而知
知音智荀柔之系辞音 明僧绍繋辞音【并释文二】
至矣哉
至极也刘瓛注【宋本文选注三十九】
言行君子之枢机
枢户枢也机弩牙也户枢之发或明或闇弩牙之发或中或否以譬言语之发有荣有辱郑注【宋本春秋疏二十二】
冶容
谓饰其容而见于外曰冶郑注【后汉书注五十二】
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
易有太极北辰是也太极生两仪两仪生日月日月生四时四时生五行五行生十有二月十有二月生二十四气北辰居中不动其余四十有九转运而用也马传【山堂考索前集九】 天地之数五十有五者以五行炁通于万物故减五大衍又减一故用四十九郑注【刘牧钩隐图上】
挂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归竒于扐以象闰扐别也荀柔之系辞注【释文二】 初揲先扐右手一着于左小指间以仿人第二揲复于左手取一蓍扐于左手无名指间以象闰张辕启元 初揲挂一次两揲不挂揲左手不揲右手但以右手之蓍足满左手之余初揲余一余二足满五余三余四足满九次两揲余一余二足满四余三余四足满八为九为六者各八为七为八者名二十四同【并赵汝楳筮宗】
此所以成变化
老阳变成少隂老隂变成少阳启元【程迥古占法下】
凡三百六十
阳爻三十六隂爻二十四三爻一百二十曰三百者举大槩也虞注【汉上丛説】
错综其数
错交也综理事也王肃注【文选注十二】
圣人之所以极深而研几也
研喻思虑郑注【宋本文选注三十五】
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一生水于北地二生火于南天三生木于东地四生金于西天五生土于中阳无耦隂无配未得相成地六成水于北与天一并天七成火于南与地二并地八成木于东与天三并天九成金于西与地四并地十成土于中与天五并也大衍之数五十有五五行各气并气并而减五惟有五十以五十之数不可以为七八九六卜筮之占以用之故更减其一故四十有九也同【朱校宋本礼记疏二十一】 天三配艮天五配坎天七配震天九配干地二配兑地十配离地八配防地六配坤不取天一地四者此数八卦之外探【汉上图下】
蓍之德圆而神
蓍形圆而可以立变化之数故谓之神郑注【仪礼疏十六】
圣人以此洗心
洗尽也刘瓛系辞义疏 洗悉殄翻刘瓛音【并释文二】
易有太极
极中之道淳和未分之道也郑注【宋本文选注十九】
是生两仪
天地也王肃注【宋本文选注三十六】
莫大乎蓍龟
蓍之言耆龟之言久龟千岁而灵蓍百年而神以其长久故能辨吉凶也刘向【朱校宋本礼记疏五】
易有四象
布六于北方以象水布八于东方以象木布九于西方以象金布七于南方以象火郑注【汉上丛説】
系辞下
何以守位
持一不惑曰守郑注【诗疏十七之二】
于是始作八卦
虙羲作十言之教曰乾坤震防坎离艮兑消息无文字谓之易六艺论【汉上传八】 作十言之敎以厚君民之别同【路史后纪注一】
易穷则变变则通
夫尚质则人淳人淳则俗朴朴之失其弊也惷尚文则人和人和则俗顺顺之失其弊也谄谄则变之以质惷则变之以文亦犹寛以济猛猛以济寛此圣人之用心也岂徒苟相反背而妄有述作焉斯文质相化之理也卫元嵩三易异同论【李江元包经传注一】
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
金天高阳髙辛遵黄帝之道无所改作故不述郑注【周礼疏二十一】 始去羽毛同【公羊疏四】 其服皆上纁下土托位南方南方色赤黄而兼赤故为纁也同【朱校宋本礼记疏十六】
盖取诸乾坤
天色地色黄故以为衣黄以为裳象天在上地在下同【诗疏八之一】
重门击柝以待暴客盖取诸豫
豫坤下震上九四体震又互体有艮艮为门震日所出亦为门重门象艮又为手防爻也应在四皆木也手持二木也手持二木以相敲是为击柝击柝为守备警戒也四又互体为坎坎为盗五离爻为甲胄戈兵盗为持兵是暴客也又以其卦为豫有守备则不可自逸同【周礼疏三】
丧期无数
诸侯在千里内皆奔丧千里外不奔丧若同姓千里外犹奔丧亲亲也易下邳传甘容説【朱校宋本礼记疏十三】
易之以书契
以书书木边言其事刻其木谓之书契郑注【经典释文三】书之于木刻其侧为契各持其一后以相考合同
【书疏一】
君子知微知彰
君子知微谓幽昧知章谓明显也失名注【文选注十】
益长裕而不设
设大也周礼考工记中其茎设其后郑注【周礼疏四十】
当文王与纣之事邪
据此言以易文王所作断可知矣同【宋本春秋疏二十六】
鬼谋
谓谋卜筮于庙门同【仪礼疏一】
説卦
昔者圣人之作易也
易者隂阳之象天地之所变化政教之所生自人皇初起六艺论【路史前纪注五】 谓伏牺文王也郑注【书疏】
穷理尽性以至于命
言穷其义尽人之情性以至于命吉凶所定同【宋本文选注六十】
万物皆致养焉
地气含养使有秀实也同
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者也
共成万物不可得而分故合谓之神同【并汉上传九】
兑为羊
其畜好刚卤同【周礼疏二十八】
兑为口
上开似口同【汉上传九】
故称乎母
取含养也陆述【宋本御览三十六】
为瘠马
凡骨为阳肉为隂郑注
为龙
龙读为尨取日出时色杂也同【并汉上传九】
为旉
大布延笃【集解十七】 华之通名铺为华皃谓之王肃注【戴侗六书故三十三】
为大涂
国中三道曰涂震上值房心涂而大者取房有三涂焉郑注【汉上传九】 大涂万物所出王廙注【宋本御览百九十五】
为寡【宣】发
宣发取四月靡草死发在人体犹靡草在地郑注【周礼疏四十二】
为鼈为蟹
骨在外同【周礼疏四十一】
为径路
田间之道曰径路艮为之者取山间兎鹿之蹊郑注【锦綉万花谷后集二十五】 物始故为径路王廙注【宋本御览百九十五】
为黔喙之属
取其为山兽郑注【汉上传九】
为刚卤
取金之刚不生也刚卤之地不生物朱仰之【集解十七】
为羊
羊女使郑注【玩辞十五】 此阳谓为养无家女行赁炊爨今时有之贱于妾也同【汉上传九】 羔女使虞注【集解十七】
序卦
屯者物之始生也
物之始生故屯难卢氏【影宋本疏十三】
饮食必有讼
孟喜序卦曰隂阳养万物必讼而成之君臣养万民亦讼而成之僧一行易纂【程迥古占法下】
主器者莫若长子
谓父退居田里不能备祭宗庙长子当亲视涤濯鼎俎郑注【朱校宋本礼记疏二】
古经解钩沉卷二下
钦定四库全书
古经解钩沈巻三
长洲余萧客撰
尚书上
尚书
序伏生老不能正言言不可晓使其女传言教错齐人语多与颍川异错所不知凡十二三畧以其意属读而已卫宏 【顔师古汉书注八十八】 大誓后得按其文似若浅露又春秋引泰誓曰民之所欲天必従之国语引泰誓曰朕梦协朕卜袭于休祥戎商必克孟子引泰誓曰我武惟侵于之疆则取于凶残我伐用张于汤有光孙卿引泰誓曰独夫纣礼记引泰誓曰予克纣非予武惟朕文考无罪纣克予非朕文考有罪惟予小子无良今之泰誓皆无此言吾见书传多矣所引泰誓而不在泰誓者甚众不复悉记畧引五事以明之亦可知已马融传序【宋本春秋疏二十五】 虞夏书二十篇商书四十篇周书四十篇郑序【疏二】
赞后又亡其一篇故五十七郑赞【汉书注三十】
解孔子求书得黄帝孙帝魁之书迄秦穆公凡三千二百四十篇断逺取近定可以为世法百二十篇以百二篇为尚书十八篇为中郑论【玉海三十七】
尧典
曰若稽古帝尧
尧顺考古道而行之贾逵训【册府元龟四十】王注【魏志四】 稽古同天言尧同于天也郑注【魏志四】 稽同也古天也同【后汉书注六十三】
曰放勲
尧名马 放如字郑音【并释文三】
光被四表格于上下
言尧德光耀及四海之外至于天地所谓大人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齐其明郑注【诗疏十九之二】
克明峻徳
挚立九年而唐侯德盛因禅位焉卫宏训防【史记索隐一】
以亲九族
九族谓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夏侯 欧阳【林之竒全解一】九族乃异姓有亲属者欧阳【玉海三十七】 父族四者
五属之内一也父之女昆弟适人者及其子二也已之女昆弟适人者及其子三也已之女子适人及其子四也母族三者母之父族一也母之母族二也母之女昆弟适人者及其子三也妻族二者妻之父族一也妻之母族二也夏侯【白珽湛渊静语二】 九族者従髙祖至孙凡九皆同姓古尚书説【宋本春秋疏六】
平【辨】章百姓
辨别也章明也郑注【后汉书注三十九】 辨明也同【王楙野客丛书四】 百姓羣臣之父子兄弟同【史记注一】
乃命羲和
髙辛之世命重为南正司天犂为火正司地尧育重犂之后羲氏和氏之子贤者使掌旧职天地之官亦纪于近命以民事其时官名盖曰稷司徒郑注【贾公彦周礼疏序】
钦若昊天
羲氏掌天官和氏掌地官四子掌四时马传【王应麟小学绀珠五】
日中
日中宵中昼夜各五十刻马传 日中宵中者日见之漏与不见者齐郑注【并诗疏五之一】
星鸟
鹑火之方同【诗疏八之一】
日永
日长昼漏六十刻马传【史记注】 日长者日见之漏五十五刻于四时最长也郑注【周礼疏三十】
星火
大火之属同【诗疏八之一】
鸟兽希革
夏时鸟兽毛疏皮见同【诗疏十一之二】
宅西
西者陇西之西今人谓之兑山同【史记注一】
寅饯【浅】纳日
浅在演切马融音【影宋本集韵六】
星虚
武中虚宿郑注【诗疏八之一】
鸟兽毛毨
毨理也毛更生整理同【周礼疏七】
日短
昼漏四十刻马传 四十五刻郑注【并史记注一】
星昴
昴白虎中宿同【诗疏八之一】
厥民隩【奥】
奥内也同【文选注十四】
以闰月定四时成嵗
以闰月推四时使启闭分至不失其常着之用成嵗厯将以授民时且记时事同【公羊疏一】
共工
水官名同【史记注一】 尧未时羲和之子皆死庶绩多阙而官废当此之时驩兜共工更相廌举同【周礼疏序】
四岳
尧既分隂阳为四时命羲仲和仲羲叔和叔等为之官又主方岳之事是为四岳同【陶潜羣辅録】 羲和子死分四岳为八伯同【诗疏十八之三】 八伯皆王官惟驩兜共工放齐四人而已其余四人无文可知同【周礼疏序】
异哉
异音怡孔安国音【释文三】
试可乃已
尧意不能明鲧是以试用王注【魏志四】
往钦哉
尧虽独明于上众多不达于下故不得不副倒悬之望以供一切之求耳李颙注【疏二】
汝能庸命防朕位
言汝诸侯之中有能顺事用天命者入处我位统治天子之事者乎郑注【史记注一】
于妫汭
水所出曰汭马传【水经注四】 水所入曰汭同【宋本御览六十四】妫汭虞地名王注【水经注四】
慎徽五典
五教也盖试以司徒之职郑注
宾于四门四门穆穆
四门四方之门诸侯羣臣朝者舜宾迎之皆有美徳也马传【并史记注一】
三载
宾四门之后三年也郑注
上日
朔日马传【并史记注一】
受终于文祖
文祖天也天为文万物之祖马传【释文三】 文祖者五府之大名犹周之明堂郑注【史记注一】
在璿玑【机】玉衡
璿美玉也机浑天仪可转旋故曰机衡其中横筩以璿为机以玉为衡盖贵天象也马传【史记索隐九】 其转运者为机其持正者为衡皆以玉为之郑注【隋书十九】璿为衡玑者转也衡者平也若今浑天矣王者所以正天文之器范寗注【宋本御览二】
以齐七政
七政者北斗七星也各有所主第一曰主日第二曰主月法第三曰命火谓荧惑也第四曰煞土谓填星也第五曰伐水谓辰星也第六曰危木谓嵗星也第七曰剽金谓太白也日月五星各异故曰七政马传【史记索隐九】 七政者日月五星也以机衡视其行度以观天意郑注【隋书十九】
肆类于上帝
以类祭天者以事类祭之夏侯欧阳説 非时祭天谓之类古尚书説【并朱校宋本礼记疏十七】 礼祭上帝于圜防郑注【史记注一】 肆绥也王注【文选注十七】
禋于六宗
六宗上不及天下不及地旁不及四时在六者之间助隂阳变化欧阳和伯 夏侯建【山堂考索前集三十五 陈经详解二】 谓日宗月宗星宗岱宗海宗河宗贾逵训【刘昭注补后汉书八】 谓日月星辰泰山河海马传【郑尚书大注一】 天地春夏秋冬同【许谦读书丛説二】 六宗天地神之尊者谓天宗三地宗三日月属隂阳宗北辰为星宗岱为山宗河为水宗海为泽宗祀天则天文従祀祀地则地理従祀古尚书説【周礼疏十八】 北辰为皋宗同 六宗乾坤六子孔晁义问【并通鉴音注三十七】 考观众议各有説难郑氏证据最详是以附之范注【注补后汉书八】
徧于羣神
若丘陵坟衍郑注
辑【揖】五瑞
揖敛也五瑞公侯伯子男所执以为瑞信也尧将禅舜使羣牧敛之使舜亲往班之马传
嵗二月
舜受终后五年之二月同 建卯之月郑注【并史记注一】
东廵狩
廵俞伦切徐邈音【司马光类篇二中】 廵养纯切同【欧阳德隆押韵释疑一】
柴
考绩燎也郑注【公羊疏三】 祭山曰燔柴范注【注补后汉书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