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佛藏
- 藏外
- 阅藏知津
阅藏知津
中阴经(二卷 南丝北景)
姚秦凉州沙门竺佛念译
如来五弘誓入中阴教化品第一。佛示涅槃。碎身舍利入火焰三昧。离舍利七仞。坐宝莲华。令大众见。放光普照。集一切中阴。与弥勒论中阴法。次舍释迦牟尼名。转名妙觉如来。放舌相光。集十方菩萨而为说法。 妙觉如来将诸菩萨入中阴教化品第二。 妙觉如来入中阴分身品第三。贤护菩萨问事品第四。道树品第五。神足品第六。破爱网品第七。三世平等品第八。无生灭品第九。空无形教品第十。如来舍
中阴身。入虚空藏三昧。但以声教。不睹其形。 有色无色品第十一。欢喜品第十二。佛见所度已毕。将游他方。欢喜说偈。
佛说莲华面经(上下同卷南诗北景)
隋乌苌国沙门那连提黎耶舍译
佛将入涅槃。勅阿难谛观金身。为说舍利弗所作佛事。又为现将来坏法恶事。令生厌离。次至菩提树下。诸天哀叹。佛为悬记莲华面破佛鉢。及破鉢所作佛事。
阅藏知津卷第二十五
阅藏知津(卷二十六~卷三十一)
阅藏知津卷第二十六
北天目沙门释智旭 汇辑
【小乘经藏之一(即阿含部)】
述曰。阿含。亦云阿笈多。此翻教。又翻无比法。又翻法归。盖是万法之渊府。总持之林苑。是故通则大小二教。皆号阿含。别则小开四部。谓增一。明人天因果。长。破邪见。中。明深义。杂。明禅法。又复约别。虽云在第二时。实则通该一代。良由一类众生。始终见小。直至示入涅槃。不闻大教。凡是三印所印。悉宜收入此部。
增壹阿含经(五十卷 前有释道安序)形端表正空
苻秦兜佉勒国沙门昙摩难提译
序品第一。先偈赞述意。次弥勒菩萨告贤劫大士。及诸天。共流布法。阿难以此法。嘱累优多罗尊者。大迦叶随问。何以独嘱此增壹阿含。何以独嘱优多罗。阿难答曰。增一即是一切法。优多罗曾受持七佛之法故也。 十念品第二。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念休息。念安般。念身非常。念死。 广演品第三。广说十念法门。 弟子品第四。佛说百比丘各有第一法。 比丘尼品第五。说五十尼功德。 清信士品第六。说四十优婆塞功德。 清信女品第七。说三十优婆斯功德。 阿须伦品第八。说阿须伦欲犯日而不能。喻波旬不能得如法比丘六根之便。次说如来一人出世。饶益多人。令人入道。有智慧光。消灭无明。现助道法。如来若没。人民失荫。若复出世。人民光泽。三恶减少。无能及者。 一子品第九。说一子一女喻。诫比丘善念专心。求于果证。次说不见一法疾于心者。次说不见一法眩惑于人。如女色者。次说乱想过失。不净想力用。 护心品第十。谓无放逸修善法。及说
施主果报。亦劝比丘修福修信。 不还品第十一。说灭一法。成阿那含。谓欲也。恚也。痴也。悭也。次说心难降伏。则受苦。心易降伏。则受乐。次说财利为害最重。提婆达因利养入泥犁。 一入道品第十二。说一入道。能证泥洹。谓灭五盖。思惟四意止。次劝修慈三业。说佛为世尊。说瞻病功德。阿练若头陀功德。赞迦叶年老不舍头陀行。能令佛法久住于世。成就三乘道果。次说提婆达因利养障无上道。次明提婆达愚人。不知善恶报。故作是说。何处有恶。恶从谁生。谁作此恶。而受其报。次更二番诃利养过。 利养品第十三。说修罗陀因利养退道。佛灭味欲而证道。摩利夫人说爱别离苦。以悟王心。佛。及舍利弗。为长者说身心有患无患法。佛为婆罗门说二十一结。必堕恶趣。一嗔。二害。三眠。四调。五疑。六怒。七忌。八恼。九嫉。十憎。十一无惭。十二无愧。十三幻。十四奸。十五伪。十六诤。十七憍。十八慢。十九妒。二十增上慢。二十一贪。息此二十一结。修慈悲喜护。便证三明。佛以偈答帝释。释问须菩提病。 五戒品第十四。说杀等。堕三涂。不杀等。人天得道。 有无品第十五(二法初)。说有无二见过患。分别二施。二业。二
恩。智愚二像貌。思惟二法。礼如来。礼法塔寺。二因缘起正见。谓受彼教诲。内思止观。 火灭品第十六。难陀成道。魔扰之而不动。为波斯匿王说法。佛为比丘说二涅槃。乌猪二喻。驴牛二喻。善不善二行。邪正二法。烛明之法。忍思惟二力。阿那律为梵志说法。佛记罗云渐当得道。 安般品第十七。佛为罗云说安般法。令证果位。说如来轮王出世甚难。支佛罗汉亦难。二法甚为烦恼。邪见一切不可贵。正见一切可贵。欲无厌足。如顶生王。善恶知识。如黑白月。贡高为恶知识。不贡高为善知识。周利槃特。及舍利弗。化世典婆罗门。提婆达劝太子弑父。佛为比丘说当舍非法。行正法。 惭愧品第十八。赞惭愧二法。分别二无厌足。当习法施。勿习食施。佛令迦叶受梵志妇食。俾其夫妇证果。降伏醉象。令大众获益。执难陀见天堂地狱。而令证果。为大爱道说礼佛法。说二人谤佛。谓法说非法。非法说法。二人获福。谓称誉应称誉者。不称不应称者。 劝请品第十九。佛初成道。梵王请转法轮。为五比丘说舍苦乐二事。行八正中道。为天帝说断欲法。目连重往验之。佛说二人无恐怖。师王。及罗汉。二法无智慧。不问。不精进。二法常贫贱。阻施。及
不施。二法生贫家。不孝。不事胜。佛涅槃后。须深女。问大拘絺罗优蹋蓝弗等二人。何时尽苦际。迦遮延为婆罗门说老地壮地法。佛说二人难得。一说法。二闻法奉行。为诸童子说应念返复。不忘小恩。 善知识品第二十。叹善知识功德。为五百比丘诃恶知识过。受其忏悔而证道果。因昙摩留支。说锭光佛时之事。为比丘说师子似羊法。赞知返复人。诃懈怠法。劝修止观。劝修恭敬精进。说无信及悭贪人。难与说法。供养父母。及一生补处菩萨。得大果报。劝供养父母。教朱利槃特诵扫彗。悟除垢义。教比丘除爱。则离爱怨二苦。 三宝品第二十一(三法初)。首明三自归之德。次明三福业。一施。二平等四无量心。三思惟七觉支。次明三缘受胎。应方便求断。次明欲起慈心。应缘三宝。次因瞿波离谤二尊者。堕大地狱。而劝修三善行。次明三法尽漏。谓诸根寂静。饮食知节。不失经行。次明风痰冷三患。酥蜜油为良药。贪嗔痴三患。不净慈心因缘为良药。次明三恶应舍。三善应修。次明欲。色。痛。各有味。有过。有舍离法。次明应于三不牢要。求成牢要。谓身。命
。财。 三供养品第二十二。如来。罗汉。轮王。应供养。于三宝所。种善根不可尽。当以四念处灭三痛。三事宜覆。女人。咒术。邪见。三事宜露。日。月。佛法。应观三有为相。愚有三相三法。智有三相三法。即三业也。戒定慧三法不可觉知。觉则成道。三法可爱而不可保。谓少壮。无病。长寿。三事速入恶趣。谓贪欲。睡眠。掉戏。三法无厌足。谓贪欲。饮酒。睡眠。 地主品第二十三。佛为波斯匿王说作福无厌。宜如昔王。帝释试婆拘卢能说法。佛以琴喻。化二十亿耳比丘。佛为波斯匿王说婆提长者因缘。劝行广施。佛为阿难说戒。闻。施。三妙香。佛因提婆达。为比丘说不著利养。能获戒定慧法。说三不善根堕三恶。三善根生人天。分别三聚。谓邪。正。不定。分别三恶观三善观果报。 高幢品第二十四。念三宝得无畏。犹诸天念三幢胜修罗。为毗沙鬼说法。救那优罗小儿。为释种说法王胜于轮王。为比丘说无常。为五比丘说法。乃至度三迦叶。度释种。为比丘说三斋日。天王使者。太子。及自身。观察世间。应受八斋法。为比丘说三事现在前。获福无量。一信。二财。三持梵行者。为斗诤比丘说长寿王事。为大将赞阿那律等三人。为比丘说三结使过患。一身邪。二戒盗。三疑。为比丘说三三昧。 四谛品第二十五(四法初
)。说知四谛者出苦。不知者堕五道中。说四法饶益。一亲近善知识。二闻法。三知法。四法法相明。说如来出世。便成四未曾有法。说担。持担。担因缘。舍担。说四生应舍离。舍利弗说四人。谓有结无结。各论知与不知。佛说生熟四果。似四种人。说鸟声形四料简。说云雷雨四料简。皆喻比丘。 四意断品第二十六。说无放逸。修行四意断。如地。如轮王。如月。如婆斯华。为匿王说先闇后明等四人。为比丘说老。病。死。爱别离。四不可喜。应觉四法。谓戒。定。慧。解脱。为匿王说老。病。死。无常。犹四山来合。说诸行无常。苦。无我。涅槃。休息。舍利弗为众说四辩。佛为舍利弗说四不可思议事。谓世界。众生。龙。及佛土。因舍利弗目连灭度。佛为阿难说四人应起塔。谓轮王。声闻。支佛。如来。说婆迦梨比丘得四谛。魔欲觅其生处不可得。 等趣四谛品第二十七。佛勅人亲近舍利弗目连。闻其广演四谛义。佛说外道不能分别四受。谓欲受。见受。戒受。我受。佛为长者说至心布施。及作房。三归。五戒。慈心。厌离。功德转胜。佛为比丘说日出喻。为弥
勒说四法具足六度。为比丘说四无畏。说四众多闻。博古通今。为第一。说四金翅鸟食四龙。而不能食事佛者。以如来行四等心故。说惠施有四功德不可称量。谓知时。自手。净洁。极妙。说四人可敬。谓持信。奉法。身证。见到。 声闻品第二十八。目连。迦叶。阿那律。共化跋提长者。宾头卢化老母难陀。佛因长者。为比丘说授三归五戒法。许分分受。佛说日月四翳。喻欲。恚。痴。利养。四结。佛为童子说四种座。卑座。天座。梵座。佛座。佛令鹿头梵志击骨。辨男女病原。及所生处。惟不能辨阿罗汉骨。梵志因出家成道。说四界八界义。佛为比丘说四大广演之义。谓契经。律。阿毗昙戒。或非经本。或是义说。或戒行与味相应。或真是佛说。佛为匿王说世间四事。先苦后乐。亦为比丘说四事先苦后乐。谓梵行。诵习。坐禅。数息。能得四禅四果之乐。佛说四果。一如黄蓝花。一如芬陀利。一似柔软。一柔软中柔软。 苦乐品第二十九。说先苦后乐等四人。说身乐心不乐等四人。说四梵福。一起塔。二治故寺。三和合圣众。四请转法轮。说四食宜舍离。说四辩宜求
成就。说四事不可思议。当思四谛。说四神足当修行。说四起爱法莫贪著。谓四事供养。说四姓出家。同名释子。如四河入海。说四等心。名为梵堂。 须陀品第三十。须陀沙弥随佛问随答。佛赞印之。许其即为比丘。老比丘舒脚眠。小沙弥正身坐。佛说眠者当生龙中。坐者当见四谛。阿那邠邸长者女修摩提。嫁满财长者子。令其家供佛僧。同悟道。 增上品第三十一。为生漏梵志说闲居处修成道法。为比丘说善知识应以四事教诸父母知亲。谓恭敬三宝。受持戒律。为比丘说四事行迹。谓苦乐各有愚惑速疾。应奉行苦速疾行迹。为四梵志不兔无常。说四法本。所谓无常。苦。无我。灭尽为涅槃。说诸天四园四池。比丘亦四园四池。四等为园。四三昧为池。说四蛇。五持刀。六怨家喻。说身。口。意。命。善生善处。恶生恶处。修四禅得尽漏。说初苦行不得道。依戒。定。慧。解脱。四贤圣道而成佛。为天人说四流。四乐。四谛法。说比丘当修无常想。为二弟子诃胜负心。 善聚品第三十二(五法初)。说信等五根为善聚。贪等五盖为不善聚。说礼佛五功德。说佛以天眼。见阎罗王将五天使。诘责罪人。及说地狱众苦。诫诸比丘当灭五结。修行五根。说自
恣时。众僧清净。印赞多耆奢造偈第一。说天子五衰相现。归佛得免恶道。为长者子。出家证道。尊者那罗陀为文茶王说除忧经。谓除去五愁忧刺。佛说病人五法难差。五法易差。又说瞻病人五法难差。五法易差。佛为师子大将说惠施五德。又为比丘说惠施五功德。又说应时施有五事。 五王品第三十三。五国王各论一尘偏妙。佛言。平等论之。随所好则各妙。然各有过失。各有出要。佛为月光长者。记其子尸婆罗当出家。后果同五百童子出家。福德第一。并说其往因。佛两番说五战斗人。皆喻比丘。佛说扫地五事。扫塔五事。说长游五难。不多游五功德。说恒一处止。五非法。又说不一处住。五功德。佛因大火烧树。说破戒受供。倍于猛火。 等见品第三十四。舍利弗说戒成就人。乃至阿那含人。皆当思惟五阴苦恼。叙流离王灭释因果本末。佛说诸天有五衰相。说出家有五毁辱法。一发长。二爪长。三衣垢。四不知时宜。五多有所论。鸡头梵志以二金钱营供。诸天助之。乃至出家成道。佛说世间五事最不可得。谓不丧。不尽。不老。不病。不死。说五人不可疗治。一谀
谄。二奸邪。三恶口。四嫉妒。五无反复。说修罗谓诸天非法。则被天缚。比丘兴结使。则被魔缚。为阿难说五阴名尽法。为生漏梵志说使民减少因缘。 邪聚品第三十五。说五事知是邪聚。应笑不笑。应喜不喜。应慈不慈。作恶不耻。闻善不著意。反是为正聚相。说如来出现。必为五事。一转法轮。二度父母。三无信令信。四使发心。五授佛决。说五施无福。一刀。二毒。三野牛。四淫女。五神祠。五施福大。一园观。二林树。三桥梁。四大船。五住处。说女人以五力轻夫。夫以富贵力蔽之。魔以五尘力缚人。人以无放逸力胜之。说女人有五想。比丘亦应有五想。谓戒。闻。定。慧。解脱。说五时不应向人礼。塔中。众中。道路。病卧。饮食。因度毗舍罗长者。而说汤施之德。为欲舍戒比丘。说女人五难。多耆奢比丘。观五阴而断欲证果。僧伽摩比丘。七返降魔。 听法品第三十六。说随时听法五功德。说作浴室五功德。说施杨枝五功德。说屠牛等人无善根。目连降二龙。佛往忉利为母说法。优填王造栴檀像。波斯匿王造金像。佛从天下。五王起大神寺。 六重品第三十七(六法初)。说六重法。谓身。口。意。三业慈。同利。同戒。同见。说舍利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