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佛谱

    四王天(那那。有财鬼。那谟。人修罗。谟谟。南洲。阿阿。忉利天。阿弥。夜摩天。弥弥。阿陀。皆兜率天。弥陀。化乐天。陀陀。他化天。那佛。梵众天。谟佛。梵辅天。阿佛。五戒。弥佛。八关戒。陀佛。护法。佛佛。上品上生。)
    谱曰。离人间地四万由旬(四十里为一由旬)。居须弥山腰。七金山顶。与日月齐。有四王天。卽东方持国天王。主亁闼婆众。南方增长天王。主鸠槃茶众。西方广目天王。主龙众。北方多闻天王。主夜叉众。统御诸恶鬼神。令其不敢肆虐。故名护世四王。幷其眷属。总名四王天也。此是上品十善所感。或是不杀戒增上功德所感。或是一日一夜斋戒之力所感。身长七十五丈(约周尺算)。以人间五十年为一昼夜。寿五百岁。计人间数。则是九百万年。然亦有中夭者。死时五衰相现(一头上花萎。二腋下出汗。三衣裳垢染。四身体臭秽。五不乐本座)。甚大苦恼。 那那等三。见思所牵。还堕鬼趣修罗人道。 阿阿等六。福善所感。渐升忉利及空居天。 那佛。谟佛。虽有见思。以觉悟力。能超欲界。 天乐迷醉。难入法门。故阿佛仅持五戒。弥佛仅能加受八关。 陀佛。则竭力殚诚。护持正法。 佛佛。则上善具足。随佛往生。
    忉利天(那那。人修罗。那谟。南洲。谟谟。四王天。阿阿。夜摩天。阿弥。兜率天。弥弥。阿陀。皆化乐天。弥陀。他化天。陀陀。梵众天。那佛。梵辅天。谟佛。大梵天。阿佛。五戒。弥佛。八戒。陀佛。八部。佛佛。上品上生。)
    谱曰。离人间地八万由旬。居须弥山顶。名忉利天。梵语忉利。此翻三十三天。谓须弥顶上。四方各有八天并列而住。为三十二。幷中间帝释天王。共为三十三也。此亦上品十善所感。或是不杀不盗两戒增上功德所感。或是一日一夜斋力所感。天身皆长百五十丈。唯帝释身长三百丈。由其过去偏修恭敬业故。以人间百年为一昼夜。寿一千岁。计人间数。则是三千六百万年。中夭幷五衰相。并如前说。后诸天中。亦皆准知。 那那降德贬坠。故为人修。 那谟见爱所牵。还生人道。 谟谟享福渐退。故为四王。
    夜摩天(那那。南洲。那谟。四王天。谟谟。忉利天。阿阿。兜率天。阿弥。化乐天。弥弥。阿陀。皆他化天。弥陀。梵众天。陀陀。梵辅天。那佛。大梵天。谟佛。少光天。阿佛。五戒。弥佛。八戒。陀佛。八部。佛佛。上品上生。)
    谱曰。离忉利天八万由旬(离人间地十六万由旬矣)。于虚空中。有地如云。朗然安住。为夜摩天。此翻时分。但以莲华开合分昼夜故。此是上品十善。兼学坐禅所感。或是不杀不盗不邪淫三戒增上功德所感。或亦八戒十戒等功德所感。身长二百二十五丈。以人间二百年为一昼夜。寿彼天二千岁。
    兜率天(那那。四王天。那谟。忉利天。谟谟。夜摩天。阿阿。化乐天。阿弥。他化天。弥弥。阿陀。皆梵众天。弥陀。梵辅天。陀陀。大梵天。那佛。五戒。谟佛。八戒。阿佛。八部。弥佛。业清净戒。陀佛。内院。佛佛。上品上生。)
    谱曰。离夜摩天十六万由旬(离人间三十二万由旬矣)。于虚空中。有地如云。上升精微。不接下界诸人天境。为兜率天。此翻知足。谓夜摩天极受欲界妙五欲乐。不知止足。此天能知足也。此是上品十善。兼得细住所感。或是身三口四七支戒品增上功德所感。或亦八戒十戒等力所感。身长三百丈。以人间四百年为一昼夜。寿彼天四千岁。 过失轻故。虽那那等。犹未卽堕人鬼诸趣。 近内院故。那佛卽秉五戒。谟佛卽加八关。阿佛卽能护法。弥佛卽登大乘戒品。 陀佛定慧力均。故能亲觐补处大士。 佛佛横超顿悟。故亦同得上品上生。
    蒙光天子(阿佛。赠一掷。弥佛。赠二掷。陀佛。法云地。佛佛。圆十地)
    谱曰。按华严经。菩萨于兜率天宫。放大光明。名光幢王。照十佛刹微尘数世界。彼世界中地狱众生。遇斯光者。众苦休息。咸生欢喜。从彼命终。生兜率天。天中有鼓。发音告言。诸天子。汝以心不放逸。于如来所种诸善根。往昔亲近诸善知识。毗卢遮那大威神力。于彼阿鼻地狱命终。来生此天。乃至诸天子。毗卢遮那菩萨入离垢三昧。汝当敬礼。天子闻已。咸生是念。奇哉希有。何因发此微妙之音。天鼓告言。我所发声。诸善根力之所成就。诸天子。如我说我而不著我。不著我所。一切诸佛。亦复如是。自说是佛。不著于我。不著我所。诸天子。如我音声。不从东方来。不从南西北方四维上下来。业报成佛。亦复如是。非十方来。诸天子。譬如汝等昔在地狱。地狱及身。非十方来。但由于汝颠倒恶业。愚痴缠缚。生地狱身。此无根本。无有来处。诸天子。毗卢遮那菩萨威德力故。放大光明。而此光明非十方来。诸天子。我天鼓音。亦复如是。非十方来。但以三昧善根力故。般若波罗密威德力故。出生如是清净音声。示现如是种种自在。乃至汝当往诣彼菩萨所。亲近供养。勿复贪著五欲乐具。著五欲乐。障诸善根。譬如劫火烧须弥山。悉令灭尽。贪欲缠心。亦复如是。终不能生念佛之心。诸天子。汝等应当知恩报恩。时诸天子闻是音已。化作华香等云。各皆一万。往诣菩萨所住宫殿。欲申瞻觐。闻其已从此殁。生于人间。遂欲下阎浮提承事供养。时天鼓中出声告言。菩萨非此命终而生彼间。但以神通随诸众生心之所宜。令其得见。汝等应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净治其意。住善威仪。悔除一切业障。烦恼障。报障。见障。乃至为说诸业果报。无来去处。譬如幻惑。时诸天子闻是法已。得无生法忍。得十地故。卽见百千亿那由他佛刹微尘数莲华。华上各有菩萨。放光现佛。于是广化华香以为供养。众生蒙香。皆证十地。彼诸众生证十地者。亦复放光。又令遇斯光者皆得十地。是故名为三重顿圆。 此中唯行佛乘善根。故那那乃至谟佛皆不行。 阿佛赠一者。表舍五欲。诣菩萨所故。 弥佛赠二者。表净三业。悔除诸障故。 陀佛法云地者。表兼别故。 佛佛圆十地者。表极顿故。
    弥勒内院(阿阿。不退住。阿弥。灌顶住。弥弥。阿陀。皆欢喜行。弥陀。真实行。陀陀。法界向。那佛。圆信。谟佛。欢喜地。阿佛。圆十住。弥佛。圆十行。陀佛。别等觉。佛佛。圆等觉。)
    谱曰。兜率天中。别有一生补处菩萨所居。名为内院。故大佛顶经云。乃至劫坏。三灾不及也。菩萨修行十善。深习禅观。发心亲近补处大士。乃得上生。故那那等皆不复行。旣见大士。随根利钝。必入别圆法门。但阿阿创舍凡心。故为七住。阿弥功力稍进。故为十住。弥弥。阿陀。功行略同。故为初行。弥陀。功行更进。故为十行。陀陀。则有功用行已极。故为第十回向。那佛。则已悟圆理。未破无明。故为圆信。谟佛。则已证中道。犹存细执。故为初地。阿佛。则证悟无生法忍。故为圆住。弥佛。则遵修诸佛妙戒。故为圆行。陀佛。则定慧平等。堪拟别教补处。佛佛。则纯是妙慧。堪拟圆教补处也。
    化乐天(那那。忉利天。那谟。夜摩天。谟谟。兜率天。阿阿。他化天。阿弥。梵众天。弥弥。阿陀。皆梵辅天。弥陀。大梵天。陀陀。少光天。那佛。无量光天。谟佛。光音天。阿佛。八关戒。弥佛。护法八部。陀佛。觉净戒。佛佛。上品上生。)
    谱曰。离兜率天三十二万由旬(离人间六十四万由旬矣)。于虚空中。有地如云。超越下地。能为变化。名化乐天。此是上品十善。兼成欲界中定所感。身长三百七十五丈。以人间八百年为一昼夜。寿彼天八千岁。 陀佛觉清净戒者。先已成就欲界中定。今更证得大乘定共戒故。
    他化自在天(那那。夜摩天。那谟。兜率天。谟谟。化乐天。阿阿。梵众天。阿弥。梵辅天。弥弥。阿陀。皆大梵天。弥陀。少光天。陀陀。无量光。那佛。光音天。谟佛。少净天。阿佛。八关戒。弥佛。护法八部。陀佛。觉清净。佛佛。上品上生。)
    谱曰。离化乐天六十四万由旬。(离人间一百二十八万由旬矣)于虚空中。有地如云。徧超化无化境。名他化自在天。此是上品十善。兼成未到地定所感。身长四百五十丈。以人间一千六百年为一昼夜。寿彼天一万六千岁。
    魔罗天(那那。无间狱。那谟。中品畜。谟谟。少财鬼。阿阿。畜修罗。阿弥。鬼修罗。弥弥。阿陀。皆人修罗。弥陀。天修罗。陀陀。十种仙。那佛。西洲。谟佛。东洲。阿佛。大梵天。弥佛。八戒。陀佛。护法。佛佛。圆顿观。)
    谱曰。翻译名义集云。第六天上。别有魔罗所居天。他化天摄。大佛顶经云。纵有禅定多智现前。若不断淫。必落魔道。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彼等诸魔。亦有徒众。各各自谓成无上道。又云。又善男子。穷诸行空。已灭生灭。而于寂灭精妙未圆。观命互通。却留尘劳。恐其销尽。是人则堕真无真执。发邪思因。立炽尘果。违远圆通。背涅槃城。生天魔种。(文)大约或行福德。或修禅定。或学智慧。但由不能专持梵行。深堕爱网。遂成魔侣也。旣恋尘劳。必与出世净法为怨为障。故那那等三。必堕三涂。阿阿等五。虽有福善。亦堕修罗。陀陀。虽藉定力。复得人身。而我爱习重。仍为十仙。那佛。谟佛。仗佛慈力。不堕四趣。仅能生彼西东两洲。难得闻法。阿佛。则舍离欲染。所以转身得为梵王。弥佛。则改过自新。所以现生受持八戒。陀佛。则专志护持佛法。从兹永离退缘。佛佛。则深观魔如佛如。一如无二如也。 第四欲界人天门竟
  选佛谱卷第二(终)
  【选佛谱卷第三】
  【第五色无色天门(凡二十三位)】
    谱曰。色界诸天。具有色受想行识五阴。无色界天。唯有受想行识四阴。虽分二界八地(初禅名离生喜乐地。二禅名定生喜乐地。三禅名离喜妙乐地。四禅名舍念清净地。幷四空天。卽为空处等四地。共名八地也)。然同属天趣。同名定地。故合为一门也。约二十五有分别者。初禅两天为一有。大梵虽在初禅。自为一有。以我慢最重故。二禅三天为一有。三禅三天为一有。四禅前三天为一有。无想虽在四禅。自为一有。以唯是外道所感果故。五不还天。虽亦在四禅中。自为一有。以唯是那含圣人所寄居故。四空卽为四有。虽无色质。不可说其方隅处所。而心王心所。犹有所缘空处。识处。无所有处。非非想处。定果法尘。非我计我。爱见未除。未出因果轮回法故。钝根乐定那含。寄四空处。无别处所。卽属四空处摄。故此色无色天。祗十一有。幷前欲界十有。及四恶趣。卽为四有。共成二十五有。当知有因卽集谛。有果卽苦谛也。
    梵众天(那那。南洲。那谟。四王天。谟谟。忉利天。阿阿。梵辅天。阿弥。大梵天。弥弥。阿陀。皆少光天。弥陀。无量光。陀陀。光音天。那佛。少净天。谟佛。无量净。阿佛。三果。弥佛。离欲地。陀佛。别五住。佛佛。上品上生。)
    谱曰。超六欲天。远离饮食淫欲睡眠三种过患。故名为梵。梵者。清净离染之谓也。通而言之。四禅皆名梵天。皆清净故。别而言之。初禅创离欲染。独得梵名。大佛顶经云。爱染不生。无留欲界。是人应念身为梵侣。名梵众天。(文)盖以欲界习定。创得初禅。禅力未深。故命终后生为梵民。寿二十小劫。身半由旬。 那那等三。见思所牵。故退生欲界。阿阿等六。福善渐胜。故渐阶上天。那佛。谟佛。虽杂烦恼。而慧力较强。故亦从升进。阿佛。则见生灭理。便得不还。弥佛。则悟无生门。成离欲地。陀佛。则真谛先明。准位应同五住。佛佛。则慈尊授手。刹那便悟佛乘。
    梵辅天(那那。南洲。那谟。四王。谟谟。忉利。阿阿。大梵。阿弥。少光。弥弥。阿陀。皆无量光。弥陀。光音。陀陀。少净。那佛。无量净。谟佛。徧净。阿佛。三果。弥佛。离欲地。陀佛。五住。佛佛。上品上生。)
    谱曰。大佛顶经云。欲习旣除。离欲心现。于诸律仪。爱乐随顺。是人应时能行梵德。名梵辅天。(文)盖以在欲界中。旣得初禅。数数修习。禅力渐深。故命终已。得为梵臣。寿四十小劫。身一由旬。退则与梵众大同。进则较梵众小胜。至于悟入法门。亦无异也。
    大梵天(那那。天修罗。那谟。铁轮王。谟谟。金轮王。阿阿。少光天。阿弥。无量光。弥弥。阿陀。皆光音天。弥陀。少净天。陀陀。无量净。那佛。请法梵王。谟佛。亦请法。阿佛。三果。弥佛。离欲地。陀佛。五住。佛佛。上品上生。)
    谱曰。大佛顶经云。身心妙圆。威仪不缺。清净禁戒。加以明悟。是人应时能统梵众。为大梵王。(文)盖以在欲界中。数习初禅。次复诃厌觉观。舍弃初禅。入中间禅。已离觉染。未离观染。名为无觉唯观三昧。于中为求作梵王故。兼修四无量心。故命终已。得为大梵。寿六十小劫。身由旬半。由其恒怀大慢。自谓我是一切众生之父。故那那等。便堕修罗及人王类。由其为世界主。凡遇佛出。必先请转法轮。故那佛。谟佛。皆为请法梵王。余如前说(初禅天竟)。
    少光天(那那。南洲。那谟。忉利。谟谟。梵众。阿阿。无量光。阿弥。光音。弥弥。阿陀。皆少净。弥陀。无量净。陀陀。徧净。那佛。福生。谟佛。福爱。阿佛。三果。弥佛。离欲地。陀佛。五住。佛佛。上品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