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佛藏
- 藏外
- 灵峰蕅益大师宗论
灵峰蕅益大师宗论
此是博山老汉。肚里绝无思算。逐出魍魉山精。送与群魔作伴。虽然未得儿孙。却胜诸方襍乱。咦。把定牢关不放人。至今闻者犹惊惮。
【灵隐兄像赞】
净明庵里。打失半边鼻孔。犹未全露败缺。台岳书中。摸著一个秤锤。到底硬如生铁。呵呵呵。会也么。同条生不同条死。莫怪岩头口太多。
【诵帚律师像赞】
冷面热肠。铜头铁额。不狥时情。专图破格。涉水登山。禅关讲席。胜友良朋。风朝月夕。尝徧神农百草丸。弥陀一句成安宅。
【雪航法主像赞二首】
一世老婆心切。未免弄巧成拙。临行稳蹈莲衢。也是今时豪杰。西方公据现存。何必丰干饶舌。
好个伶俐汉子。惯要拖泥带水。虽然满地儿孙。未审阿谁得髓。临终不忘旧交千里向予求毁。索性再骂一顿。果然是释迦文佛的奴仆婢使。
【鉴空寕禅师像赞】
骨嶙峋。面冷落。严律检。珍然诺。功成不居。因果不错。咦。六十年来不炫奇。临行落得心无怍。
【衍如禅兄像赞】
欣欣厥容。谦谦厥德。无事萦心。有怀诣极。揖春风兮饮和。歴岁寒兮自得。时人是真时人。弥勒是真弥勒。
【觉空老尊宿像赞】
掷戟投戈礼觉王。献花岩畔露神光。戒香独绍五云色。佛号偏宗十亿邦。镇日蒲团消客梦。半生崖壑绝行藏。陈如自昔称僧首。百世犹闻眉影长。
【宣圣像赞】
空空无知。知我者天。圣仁岂敢。不贰不迁。一以贯之。初心方便。天下归仁。最后[糸/\]诠。迹集帝王之后。本开觉路之先。寄微言于易象。推大圣于西干。纵无大灌顶经之记。亦可信为普门示现之贤。
【赵十五像赞】
视物之生。犹己之生。视人之厄。犹己之厄。只此民胞物与心肠。便是大慈大悲血脉。欲知不二法门。更受山僧一掴。岂不见。博施济众。尧舜犹病。菩提初发。生界斯尽。会得个点[糸/\]关。便是维摩话柄。咄觉路本来常坦坦。莫认偏锋作正令。
【沈母金太孺人往生赞(有引)】
吾人现前一念心性。原与阿弥陀佛同体。而罕能直下知归者。无他。未具信愿行三故也。予尝谓信如将。愿如谋。行如军旅。有将有谋。老弱亦可取胜。苟无将谋。虽勇壮亦溃矣。是故信宜专。愿宜审。行宜无所不收。专且审。故圆顿直捷而至高。无所不收。故三根普被而至广。此念佛三昧所以为横超胜异也。迩来宗教之士或视念佛太易。以为曲被中下。或视念佛太难。以为斋戒须全。夫太易则不高。太难则不广。岂宝王三昧之谓哉。今观太君坐逝。洵可顿释两疑。合掌赞曰。
人心佛心。本自无二。一念相应。欲仁仁至。卓哉沈母。信此实义。圣号喃喃。日时不离。但持十斋。慈祥恺悌。罕覩怒容。多赡惠施。八十六年。净业乃粹。集饮欢娱。大醒如醉。蓦直西归。坐脱若戏。欲显真因。身香表瑞。信矣高圆。诚然广被。匪易匪难。千秋永企。
【沈翼薇趺坐图赞】
七年守土。愈杀愈慈。二载省方。恩威并施。朝中正立。奸魄潜劘。林下彷徉。知雄守雌。贤母念佛。端坐西驰。纯孝继德。取友亲师。君不见。君家太君身示现。圆融直截超方便。假饶透尽千七关。五百元来只半串。直下闻熏莫更疑。长安岂离含元殿。
【谭埽庵居士像赞】
头顶青天。脚踏实地。忘食忘忧。穷年竟岁。读尽世闲好书。识尽古今奇字。不肎分佛分儒。何必为僧为吏。孔孟称之为出世子孙。佛祖唤之为在家法裔。单得憨翁授记深。毕竟同归第一义。
【陈旻昭居士像赞】
愿广悲深。心灵语豁。以法门之忧为忧。以群生之脱为脱。尽未来际。誓居学地。遥承寿昌不肎二字真正衣鉢。见人一味合掌低头。便是今时常不轻菩萨。
【张[糸/\]超像赞】
分宗判教两无涯。吴越元来是一家。欲识声前句后事。年年踏雪看梅花。
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第九之三
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第九之四
古歙门人成时编辑
【佛说阿弥陀经塔赞】
【血书华严经赞二首】
【涵初开士持法华经赞】
【雨白开士血书华严经赞(有引)】
【恒生法主血书法华经赞(幷序)】
【卓无量普观图赞】
【西斋净土诗赞】
【十八祖像赞幷序略(有引)】
【自像赞三十三首】
【赞二】
【佛说阿弥陀经塔赞】
稽首阿弥陀如来。摄受众生不思议。稽首广长舌相经。诸佛护念不思议。稽首执持名号人。径登不退不思议。我曾发不思议愿。欲以尊经作宝塔。绮回漩澓妙庄严。令见闻者皆欢悦。善哉千里郑居士。先得我心所欲为。巧思妙笔夺天工。梵文迤[辶@里]无盈亏。我今合掌顶礼塔。愿塔普放光无量。我今合掌顶礼经。愿经住世寿无量。经典所在卽是塔。塔影所在卽是经。若人具有广大信。始获顶礼无余情。若人得遇此经塔。毕竟当得广大信。是故我今作赞颂。广不思议佛慧命。
【血书华严经赞二首】
法界无碍。殊文异派。上中下座。同条共会。正眼观来。圆融自在。随沾一滴。沧海为隘。奇哉开士。发稀有心。刺血书写。字字精金。放红毫光。照微尘国。遇影蒙尘。顿证妙德。(省中开士)
刺血书成法界经。展时无字不光明。导归无量光王刹。不堕狂禅鼠唧鸣。(澹居大德)
【涵初开士持法华经赞】
介尔一心。三千性相。权实同归。圆明绝障。文字离微。兔角柱杖。卽此离此。依然两样。能施能开。积年店帐。认取阿爷。当仁不让十妙淋漓。今古如斯。若本若迹。观心便知。三法融彻。六尘无别。教行理经。同轮共辙。卓哉开士。心解口持。醍醐润渴。甘露疗饥。七万余言。言言实相。一任思量。眉元眼上。梵音清雅。法界同熏。一字染识。法王之昆。
【雨白开士血书华严经赞(有引)】
开士血书此经王。初惧大事难成也。先然香一百八炷。以求加被。仅两年告完。不事世谛。作圆满道场。独闭门观想。顿然三指。普供法界三宝。噫。力行出世妙善。而不彰其名。此真普贤胜行已乎。蕅益智旭。深心随喜。合掌赞曰。
为善妙在密。有德妙在谦。以此严性海。以此离世闲。字字如来血。笔笔华藏泉。三禅犹可坏。万德终不捐。相将宝莲土。再听龙华诠。
【恒生法主血书法华经赞(幷序)】
如来一代教法。唯法华为究竟之诠。以其直明设教之意。不止辩说法门纲目故也。是故法华明。则一代教法俱明。十方三世一切权实本迹俱明。如是则现前一念介尔心性。乃究竟明矣。智者大师。亲见灵山一会。俨然未散。正是自心现量境界耳。世之求法华者。旣不知求诸自心。求自心者。又不知求诸法华。宗说分张。罔殆病等。求其教观双美。解行合一。舍天台谁归哉。末代钝根。障深慧浅。三大五小。不唯作望洋之叹。且视为异物。妙峰大师。不惑众咻。力宏一实。正如鸣阳孤凤。逮幽溪大师。其道始全。甚矣正法难闻也。携李恒公。桐溪子。幽溪孙。淡食十年。掩关载半。剌舌端血。书七帙经。仅十旬而告成。噫。难行能行。真不可思议妙行矣。读其缘起。回向发愿。字字与菩提心相应。当知亦必念念与不可思议境相应也。合掌赞曰。
稽首妙经王。实相不思议。权实与本迹。究竟唯一事。稽首天台师。大苏发妙悟。五[糸/\]与四释。廓彻菩提路。约教拣偏权。观心融怯怖。杲日丽中天。万流归本源。山外徒疑畏。谁知龙树禅'佛命从兹续。心印从兹传。故我恒开士。发心同普贤。身命誓不惜。大愿金刚坚。七轴七万字。字字皆金莲。佛身全在中。闻见结妙缘。不离此当处。因满果亦圆。
【卓无量普观图赞】
会依报为莲华。摄三身为自己非以身往彼方。非移莲花到此。欲识个中消息。问取无量卓子。
【西斋净土诗赞】
稽首楚石大导师。卽是阿弥陀正觉。以兹微妙胜伽陀。令我读诵当参学。一读二读尘念消。三读四读染情薄。读至十百千万遍。此身已向莲花托。亦愿后来读诵者。同予毕竟生极乐。还摄无边念佛人。永破事理分张恶。同居净故四俱净。圆融直捷超方略。
【十八祖像赞幷序略(有引)】
佛一心灯。百千分炷。苟可照长夜者。皆佛光也。不藉兹光觉自他。乃于灯檠分彼此。愚矣。夫火之所传。虽不知其尽。推厥元始。各有攸承。傥知熟食除冥。功用无别。勤身等事。又奚择焉。然欲广祠。不胜其伙。由是每事止宗一人。依戒次为先后。不唯尚名专尚实。不唯崇先亦崇盛。庶几慧照炽然。永烁昏窈云尔。
西土受佛付嘱。大迦叶尊者。(第一)王舍城。大婆罗门种。名毕鉢罗。身真金色。具三十相。娶紫金光女。了无欲意。出家自誓得戒。见佛竹园。闻法证果。以宝衣易佛粪埽大衣。毕生行头陀行。佛尝分半座令坐。涅槃会上。佛告比丘。我今所有无上正法。悉已付嘱摩诃迦叶。当为汝等作大依止。佛灭七日。迦叶来赴。旣茶毗讫。卽共千阿罗汉结集三藏。宏持正法。二十年。次付嘱阿难。入定于灵鹫山之鸡足峰。持十三条金缕袈裟。待弥勒佛。赞曰。
愿居众人后。不为一物先。纵使不值佛。自成独觉仙。根深枝乃茂。正法全仔肩。拈花领微旨。结集印真传。三藏急先务。舍利凭人天。阎浮第二师。裕后亦光前。威德重无比。魔外闻遥蹎。安得再游此。一涤野狐涎。(拈花事。出大梵王问法决疑经宋王安石于内院见之藏缺。故禅者不知)
西土持毗尼藏。优波离尊者。(第二)五百释子。将出家。尽脱珍服与优波离。波离念。彼尚能舍。我何恋焉。先往求度。释子后至。礼上座。至尊者前不礼。佛曰。寕说三世佛是下贱人。勿说优波离是下贱人也。此人持戒第一。众中纲纪。人天最尊。释子礼足。大地六种震动。佛示灭后。迦叶白椎。请尊者登师子座。结集律藏。赞曰。
戒是佛真身。律是僧父母。正法赖此存。人天均恃怙。小大共遵由。何今复何古。稽首众纪纲。万世毗尼祖。持犯与开遮。精析超群伍。哀哉末叶中。事理多莽卤。幸乘悲愿来。再作龙蛇主。陶铸圣凡俦。同为舍那辅。
西土传持法藏。阿难陀尊者。(第三)白饭王子。佛之堂弟。佛成道日生。面如满月。为佛侍者。多闻第一。佛灭度。迦叶白椎。请登师子座。结集法藏。迦叶寂。宣化几二十年。于恒河中流。入风奋迅三昧。身分四分。与帝释。龙王。毗舍离子。阿阇世王。各起塔供养。赞曰。
佛法大海水。流入阿难心。横莫测其际。竖莫测其深。始似畜闻误。终得反闻针。除病不除法。点铁便成金。如何生盲类。舍此复他寻。离经堕魔说。执石强作琛。棱伽金刚印。祖意良可钦。此言如不信。更问古观音。
初来东土。迦叶摩腾。竺法兰二尊者。(第四。第五)东汉明帝。梦金人。遣使西求佛道。遇二尊者。于中天竺大月氏。得佛立像。及梵本经六十万言。载以白马。达雒阳。于城西雍门外。立白马寺。译经四十二章。后五岳八山道士。上表请试优劣。火焚道经。悉成灰烬。所有呪术。皆不灵应。唯佛经像。光明灿烂。五色彻天。分毫不爽。摩腾涌身飞空。现诸神变。法兰出大梵音。宣明佛法。天雨宝花。大众欣悦。摩腾卒。法兰译佛本行经等五部。赞曰。
堂堂震旦境。久已蒙佛影。犹俟千余年。正法乃昭炳。卓哉二大士。神力真勇猛。感应不失时。定慧发深憬。除彼生盲人。谁能见弗省。折伏魔外心。掀翻爱见阱。万古仰余晖。碧潭圆月冷。何时复现神。家风顿重整。
初至江南建舍利塔。康僧会尊者。(第六)康居国人。赤乌四年。见吴主曰。如来迁化。已逾千载。灵骨舍利。神应无方。吴主曰。舍利可得。当立塔。若无验。国有常刑。师谓徒曰。大法兴废。在此一举。当洁斋恳求。七日至三七。众且惧。忽铿然有声。瓶中舍利五色。吴主自泻铜盘。盘卽裂。火烧锤系。亦无所损。因起浮屠。置建初寺。名地曰佛陀里。(卽今大报恩寺)赞曰。
无量戒定慧。庄严清净身。坚固不可坏。应物现奇珍。谁能深谛信。恳到复精纯。冥契究竟果。建立菩提因。灵骨文彩古。众生耳目新。迥超思议表。恒示迷流津。长干佛陀里。尘劫开光轮。莫言此是幻。离幻别无真。
东土初受具戒。朱士行沙门。(第七○时出家者尚存俗姓)汉魏以来。出家唯受三归。大沙门无别高贵。乡公正元元年。昙摩迦罗。与昙谛。在洛出四分戒本。受戒羯磨法。沙门朱士行。为受戒之始。甘露五年。讲道行般若经。(讲之经始)叹译理未周。乃发迹长安。至于阗国。(沙门西游之始)得梵本般若。国禁不传东土。士行请验以火。无损。王信异。许传。卽寄经东归。名放光般若。赞曰。
七种得戒中。白羯磨第一。僧宝久住持。最胜无伦匹。佛法入支那。昭彰匪一日。甘露获先尝。沙门称首出。况复登座王。忍衣慈为室。发足始西游。获得稀有帙。戒慧及神通。堪作群灵率。代远罔闻知。聊为稽首述。
莲社始祖。慧远法师。(第八)俗姓贾雁门楼烦人。幼好学。博综六经。尤善庄老。二十一岁。师事道安。二十四大善讲贯。晋孝武大元六年。至庐山。梦神告以母他往。夕大雷电。林壑洞开。素砂布地。楩楠文梓充布地上。九江刺史桓伊。为建东林寺。殿名神运。尝谓诸种三昧。其名甚众。功高易进。念佛为先。结社者有十八高贤。及一百二十三众。皆登安养。时江东经卷未僃。禅法无闻。律学多缺。师令弟子。越葱岭远求得之。著法性论。创明涅槃常住之理。什师叹其闇与理合。安帝时。桓玄令沙门拜王。师致书谏止。著沙门不敬王者论。师居山三十年。专修净业。三见佛不言。义熙十二年。七月晦日。佛来迎云。七日后。当生我国。至八月六日。耆宿请以豉酒治病。师曰。律无通文。又请饮米汁。师曰。日过中矣。又请饮蜜水。乃披律寻文。卷未半。坐逝。寿八十三。赞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