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苑珠林


  

  求婚部第四

  

  如菩萨本行经云。时迦毗罗城不远。复有一城。名曰天臂。彼天臂城。有一释种豪贵长者。名为善觉。大富多财积诸珍宝。资产丰饶具足威德。称意自然无所乏少。舍宅犹如毗沙门王宫殿无异。彼释长者生于八女。一名为意。二名无比意。三名大意。四名无边意。五名发意。六名黑牛。七名瘦牛。八名摩诃波阇波提(隋言大慧亦云梵天)而此梵天于诸女中年最幼小。初生之日。为诸能相婆罗门师。观占其体云。此女嫁若生儿者。必当得作转轮圣王王四天下。七宝自然千子具足。乃至不用鞭杖治民。时善觉女年渐长成堪欲行嫁。白净王。闻自国境内。有一释氏甚大豪富。生于八女端正少双。乃至相师占观其女当生贵子。时净饭王闻是语已。作如是言。我今当索是女作妃。令我甘蔗转输圣王苗裔不绝(此是律家作如是说。又言。大慧是菩萨母者。此依阿波陀那经文。又言。输头檀王是我之父。摩耶夫人是我之母。阿波陀那经说。检诸经文。此义是实)时净饭王。即遣使人往诣善觉大长者家。求索大慧为我作妃。波阇波提(隋云生活本)。

  尔时善觉语彼使言。善使仁者。为我咨启大王言。我有八女。一名为意。乃至第八名为大慧。何故大王求最小者。大王且可待。我处分七女竟已。当与小女大慧作妃。时净饭王。复更遣使语长者言。我今不待汝一一嫁七女讫。然后取于大慧作妃。汝八头女。我尽皆取。时善觉释报大王言。若如是者依大王命。随意将去。时净饭王。即遣使人一时迎取八女向宫至于宫已。即纳二女自用为妃。其二女者。第一名为意。第八名大慧者。自余六女分与三弟。一人与二。并妻为妃。时净饭王。纳意姊妹内于宫中。纵情嬉戏欢娱受乐。依诸王法治化四方。又菩萨本行经云。时甘蔗王。有第二妃。绝妙端正生于四子。一名炬面。二名金色。三名象众。四名别成。其第一善贤妃。唯生一子。名为长寿。端正可喜世间少双。然其骨相不堪作王。时善贤妃如是思惟。甘蔗种王有此四子。炬面等辈兄弟群强。我今唯有此之一子。虽极端正而无有双。然其相分不堪为主。作何方便令我此子得绍王位。复作此念。是甘蔗王。今于我边。无量敬爱。深心染着。纵情荡意我今可穷极妇人庄饰之法。令王于我重生妉湎。若得如心。我于屏处。当乞求愿。思惟是已。如上所说。庄严自身。令极殊绝。至于王边。王见妃来生重爱敬。纵逸其心。见王生如是心已。二人眠卧。妃白王言。大王当知。我今从王乞求一愿。愿王与我。王言。大妃。随意不逆。从心所欲。我当与妃。时妃重质王言。若与我愿不得变悔。王言。一与妃愿后若悔者。当令我头破作七分。妃言。大王。王之四子炬面等辈。愿摈出国。遣我生子长寿为王。时甘蔗即语妃言。我此四子无有过失。国境之内有何罪祥不听其住。妃又白言。王已先立誓。我若悔者头破七分。王告妃言。我如前言与妃所愿。时甘蔗王过此夜后至明清旦。集聚四子而告敕言。汝四童子。今可出去我治化内。不得居住远向他国。时四童子胡跪合掌白父王言。大王当知。我等四人无有罪恶。无诸过咎。云何父王匆然摈我出于国界。王敕子言。我知汝等实无过失。此非我意驱摈于汝。此善贤大妃之意。彼妃乞愿。我不违彼。令汝出国。时四王子所生之母。各求乞随儿去。王报诸妃。随汝意去。时妃眷属及诸臣百姓等。各白王言。今遣此四子令出国者。我等诸臣亦求随去。王言。任意。时甘蔗王敕诸王子。从今已去。若欲婚姻不得余处取他外族。还于自家姓内。而莫令甘蔗种姓断绝。彼诸王子。受父王教已。各各自将所生之母并及眷属资财诸驮乘等。即向北方。到雪山下经少时住。有一大河名婆耆罗洟。渡于彼河上雪山顶游涉久停。见川宽平无诸坑坎阜。唯生软细青草。清净可爱。树林华果蔚茂敷荣。王子见已。共相谓言。可于此间造城治化。

  尔时王子既安住已。忆父王语。于自姓中求觅婚姻。不能得妇。各纳姨母及其姊妹。共为夫妻依于妇礼。一随王教。二恐释种杂乱相生。

  尔时日种甘蔗之王召一国师大婆罗门来语之言。大婆罗门。我四王子今在何处。国师答言。大王当知。王之四子已各出国向于北方。乃至已生端正男女。时甘蔗王为自所爱诸王子故。心思欲见。意情欢喜。而发是言。彼诸王子能立国计。大好治化。彼等王子。是故立姓称为释迦。以释迦住大树蓊蔚枝条之阴。是故名为奢夷耆(及夷反)耶。以其本于迦毗罗仙处所。住故因城立名。故名迦毗罗婆苏都。时甘蔗王三子。没后唯一子在。名尼拘罗(隋言别成)长阿含经云。住直树林。又号释林。因林为姓。又父王闻四子端正。曰此真释子也。

  

  降胎部第四(此别六部)

  述意部

  现衰部

  观机部

  呈祥部

  降胎部  奖导部

  

  

  述意部第一

  

  夫诚心内感则至觉如在。形力外殚则法身咫尺。是以能仁本师随缘讣机。愍焰宅之既焚。伤欲流之永雾。托白净之宫。降摩耶之胎。启黄金之色。破无明之闇。居兹三惑。示画箧之非真。出彼四门。惊浮云之易灭也。

  

  现衰部第二

  

  如因果经云。尔时善慧菩萨功行满足。位登十地。在一生补处。近一切种智。生兜率天名圣善。为诸天主说于一生补处之行。亦于十方国土现种种身。为诸众生随宜说法。期运将至当下作佛。即观五事。一者观诸众生熟与未熟。二者观时至与未至。三者观诸国土何国处中。四者观诸种族何族贵盛。五者观过去因缘谁最真正应为父母。观此五已即下生者。不能广利诸天人众。仍于天宫现五种相。令诸天子皆悉觉知菩萨期运应下作佛。一者菩萨眼见瞬动。二者头上华萎。三者衣受尘垢。四者腋下汗出。五者不乐本坐。诸天众见菩萨有此异相。心大惊怖。身诸毛孔血流如雨。自相谓言。菩萨不久舍于我等。尔时菩萨又现五瑞。一者放大光明普照三千大千世界。二者大地十八相动。须弥海水诸天宫殿皆悉震摇。三者诸魔宫宅隐蔽不现。四者日月星辰无复光明。五者天下八部皆悉震动不能自禁。是诸天见菩萨身已有五相。又睹外五现希有事。皆悉聚集到菩萨所。头面礼足白言。尊者。我等今日见此诸相。举身震动不能自安。愿为我释此因缘耶。便答天言。善男子。当知诸行皆悉无常。我今不久舍此天宫生阎浮提。于时诸天闻此语已。悲号涕泣心大忧恼。举体血现迷闷于地。深叹无常。尔时有天子。即说偈言。

  菩萨在于此  开我等法眼

  今者远我去  如盲离导师

  又如欲度水  忽然失桥船

  亦似婴孤儿  丧亡其慈母

  我等亦如是  失所归依处

  方漂生死流  了无有出缘

  我等于长夜  为痴箭所射

  既失大医王  谁当救我者

  滞卧无明床  长没爱欲海

  永断尊者训  未见超出期

  

  尔时菩萨以偈答曰。

  我于此不久  当下阎浮提

  迦毗罗施国  白净王宫生

  辞父母亲属  舍转轮王位

  出家行学道  成一切种智

  建立正法幢  能竭烦恼海

  关塞恶趣门  净开八正路

  广利诸天人  其数不可量

  以是因缘故  不应生忧恼

  

  又智度论问。菩萨何以生兜率天上。不在上生不在下生。是大福德应自在生。

  答曰。有人言。作业熟故应是中生。又下生地中结使厚浊。上地中结使猛利。兜率天上不厚不利。智慧安隐故。又佛出世时不欲过。故若于下地生命短寿终。时佛未出世。若于上地生命长寿未尽。复过佛出时故。兜率天于六天及梵之中。上三下三。于彼天下必生中国。中夜降神。中夜出迦毗罗国行中道。得菩提中道。为人说法。中夜入无余涅槃。以好中法故。中天上生。

  

  观机部第三

  

  如菩萨降胎。以四种观人间。一观时。二观土地。三观种姓。四观生处。初观时者。时有八种。佛出后第一人寿八万四千岁时。乃至第八人寿一百余岁。菩萨如是念。人寿百岁佛出时到。是名观时。第二观土地者。诸佛常在中国生。多丰财宝其土清净。第三观种姓者。佛生二种姓中。若刹利。若婆罗门。刹利种势力大故。婆罗门种智慧大故。随时所贵佛于中生。第四观生处者。何等母人能怀那罗延力菩萨。亦能自护净戒。如是观竟。唯中国迦毗罗净饭王。后能怀菩萨。如是思已。于兜率天下不失正慧入于母胎。又佛本行经云。尔时兜率天众之中。有一天子。名曰金团。往昔已来。数曾下到阎浮地。补处菩萨。名曰护明。护明知已告金团言。金团天子。汝数下至阎浮提中。汝应知彼城邑聚落诸王种族。一生菩萨当生何家。金团天子报言。尊者。我甚知之。尊者善听。我今当说。护明言善。金团言。此之三千大千世界。有一菩提道场处所。在彼阎浮摩伽陀国境界之内。是昔诸佛成菩提处。如是展转遍历天下。诸国王处皆不称菩萨意。金团天子复作是言。我于阎浮提一切诸国处处聚落处处诸王处处城邑处处刹利。各住诸城。而是刹利造种种业。我为尊者经历已来。生于无量疲极苦恼。心迷意乱更不复能观看余处。唯有一刹利。元本以来从于大众平量安立。世世转轮圣王之种。乃至甘蔗苗裔已来。子孙相承在彼迦毗罗婆苏都。释种所生。其王名为师子颊王。其子名为输头檀王。一切世间天人之中有大名称。尊者。堪为彼王作子。护明菩萨报金团言。善哉善哉。金团天子。汝善观察诸王家种。我亦念在于此家生。我今深心如汝所说。金团当知。我定往生彼家作子。金团往昔一生补处菩萨所托家者。有六十种功德具足满于彼家。何等六十。

  彼家本来清净好种(一)

  一切诸圣常观彼家(二)

  彼家不行一切恶事(三)

  彼家所生悉皆清净(四)

  彼家种姓真正无杂(五)

  彼家系嗣嫡嫡相承无有断绝(六)

  彼家昔来不断王种(七)

  彼家所生一切诸王。皆是往昔深种善根(八)

  生彼家者。常为诸圣之所赞叹(九)

  彼家生者具大威德(十)

  彼家多有端正妇女(十一)

  彼家多有智慧男儿(十二)

  彼家所生心性调顺(十三)

  彼家所生无有戏调(十四)

  彼家生者无所可畏(十五)

  彼家生者不曾怯弱(十六)

  彼家生者聪明多智(十七)

  彼家生者多解工巧(十八)

  彼家生者皆无过罪(十九)

  彼家所生不与世间工巧杂合。亦不贪财以为活命(二十)

  彼家所生常好朋友(二十一)

  彼家所生不以杀害诸虫诸兽以自活命(二十二)

  彼家种姓常知恩义(二十三)

  彼家种族能修苦行(二十四)

  彼家所生不随他转(二十五)

  彼家所生不曾怀恨(二十六)

  彼家所生不结痴心(二十七)

  彼家生者不以怖畏随顺于他(二十八)

  彼家生者畏杀害他(二十九)

  彼家生者无有罪患(三十)

  彼家生者乞食得多(三十一)

  至彼家者无空发遣(三十二)

  彼家刚强难可降伏(三十三)

  彼家法则常出礼律(三十四)

  彼家常乐布施众生(三十五)

  彼家建立因果勤劬(三十六)

  彼家所生世间勇健(三十七)

  彼家生常供养一切诸仙诸圣(三十八)

  彼家生常供养神灵(三十九)

  彼家生常供养诸天(四十)

  彼家生常供养丈夫(四十一)

  彼家历世无有怨仇(四十二)

  彼家名声威振十方(四十三)

  彼家一切诸宗为最(四十四)

  彼家生者上世已来悉是圣种(四十五)

  彼家生者于圣种中最为第一(四十六)

  彼家生者。位是转轮圣王之种(四十七)

  彼家生者。是大威德人之种性(四十八)

  彼家生者。多有无量眷属围绕(四十九)

  彼家生者。所有眷属不可破坏(五十)

  彼家生者。所有眷属胜一切人(五十一)

  彼家生者悉孝养母(五十二)

  彼家生者皆孝顺父(五十三)

  彼家生者。悉皆供养一切沙门(五十四)

  彼家生者。悉皆供养诸婆罗门(五十五)

  彼家生者。丰饶五谷仓库盈溢(五十六)

  彼家生者。多有金银砗磲码瑙一切资财无所乏少(五十七)

  彼家生者。多畜奴婢象马牛羊一切具足(五十八)

  彼家生者不曾事他(五十九)

  彼家生者。如是一切众事具足。于世间中无所乏少(六十)

  佛告金团天子。凡是一生补处菩萨处于母胎。彼母若有三十二种相具足者。乃能堪受菩萨在胎。何等为三十二事。一彼母人正德而生。二彼母人肢体具足。三彼母人德行无缺。四彼母人所生得处。五彼母人为行庶几。六彼母人种类清净。七彼母人端正无比。八彼母人名字得称。九彼母人身体形容上下相称。十彼母人未曾产生。十一彼母有大功德。十二彼母常念乐事。十三彼母心常随顺一切善事。十四彼母无有邪心。十五彼母身口及心自然调伏。十六彼母心口无所畏十七彼母多闻总持。十八彼母极女工巧。十九彼母心无谄曲。二十彼母心无谄诈。二十一者彼母人心无有嗔恚。二十二者彼母人心无有嫉妒。二十三者彼母人心无有悭吝。二十四者彼母人心无有急速。二十五者彼母人心难可回转。二十六者彼母人体有至德相。二十七者彼母人心能怀忍辱。二十八者彼母人心有惭有愧。二十九者彼母人得薄淫怒痴。三十者彼母人行无女家过。三十一者彼母人行孝顺向夫。三十二者彼母人出生一切诸德。一切诸行皆悉具足。如是母人乃能堪受一生补处后身菩萨。欲入母胎之时。取鬼宿日。然后乃入于母胎中。其受一生补处菩萨母胎已前。其母必须受八关斋。然后菩萨入于彼胎。护明菩萨复作是言。我受有不为世间一切钱财五欲快乐。故下人间受此一生。唯欲安乐诸众生故。哀愍苦恼诸众生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