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苑珠林


  

  住处部第三

  

  依正法念经云。修罗居在五处住。一在地上众相山中。其力最劣。二在须弥山北。入海二万一千由旬有修罗。名曰罗睺。统领无量阿修罗众。三复过二万一千由旬有修罗。名曰勇健。四复过二万一千由旬有修罗。名曰华鬘。复过二万一千由旬有修罗。名曰毗摩质多。此中出声彻于海外。自云。我是毗摩质多阿修罗。故云响高。其毗摩之母。依长阿含经云。劫初成时。昔有光音天入海洗身。水精入身生一肉卵。经八千岁乃生一女。身若须弥。千头少一。头有千眼。口别有千少一。口别四牙。牙上出火。犹若霹雳。有二十四脚。有九百九十九手。此女有时。在海浮戏水精入身生一肉卵。复经八千岁生毗摩质多。有九头。头有千眼。口常水出。手有千少一。脚唯有八。纳香山乾闼婆女生舍脂罗睺。舍脂罗睺者。是帝释取为夫人。罗睺阿修罗。亦云障日日。是帝释前军。先放日光射修罗眼令不见天众。故彼以手障之。由有势力多共天诤。又新婆沙论。问。诸阿素洛退住何处。有说。妙高山中有空缺处。如覆宝器。其中有城是彼所住。问何故经说。阿素洛云。我所部村落住咸海中。而阿素洛王住彼山内。有说。大咸海中于金轮上有大金台高广各五百逾缮那。台上有城是彼所住。阿素洛王亦有四苑。一名庆悦。二名欢喜。三名极喜。四名可爱。如三十三天有波利夜怛罗树。阿素洛王所居树亦有。阿素洛其形云何。答其形上立。问语言云何。答皆作圣语。问何趣所摄。有说。是天趣。有说鬼趣摄。

  又起世经云。须弥山王东面去山过千由旬。大海之下有鞞摩质多罗阿修罗王国土住处纵广八万由旬。七重栏楯七重金银铃网。外有七重多罗行树。皆是七宝所成。庄严校饰不可述尽。大城之中别立宫殿。名曰设摩婆啻。宫城纵广一万由旬。七重城壁并七宝合成。高百由旬。厚五十由旬。园池华果众鸟和鸣(广说如经。不烦具录)须弥山王南面过千由旬。大海之下有踊跃阿修罗王宫殿。其处纵广八万由旬。须弥山王西面亦千由旬。大海水下有奢婆罗阿修罗王宫殿。其处纵广八万由旬。须弥山王北面过千由旬。大海水下有罗睺罗阿修罗王宫殿。其处纵广八万由旬(住处精妙共前相似)摩婆帝城王所住处。有罗睺罗阿修罗王聚会之所。亦名七头。其处纵广八万由旬。墙壁栏楯各有七重。七宝合成。四面左近并有众多诸小阿修罗不可述尽(备如经说)。

  

  业因部第四

  

  依业报差别经中。具说十业得阿修罗报。一身行微恶。二口行微恶。三意行微恶。四起于憍慢。五起于我慢。六起于增上慢。七起于大慢。八起于邪慢。九起于慢慢。十回诸善根向阿修罗趣。若依正法念经。广说四种修罗业因不同若约余经。多由嗔慢及疑三种因业得彼生报。

  又杂阿含经云。阿修罗前世时。曾为贫人。居近河边。常渡河担薪。时河水深流澓駚疾。此人数为水所漂殆死得出。时有辟支佛。诣舍乞食。欢喜即施。食讫空中飞去。贫人见之因以发愿。愿我后身长大一切深水无过膝者。以是因缘得此极大身。四大海水不能过膝。立大海中身过须弥。手据山顶下观忉利天。

  

  眷属部第五

  

  依正法念经云。第一罗睺阿修罗王有四玉女。从忆念生。一名如影。二名诸香。三名妙林。四名胜德。即此四女。一一皆有十二那由他侍女以为眷属。悉皆围绕阿修罗王共相娱乐。恣情受乐不可具说。第二名勇健。威势次胜。第三名花鬘。威势更胜。第四名毗摩质多。威势眷属倍数更不可称计。自余臣妾左右仆使亦不可说。即知贵贱悬殊。不可一概而论。

  

  衣食部第六

  

  若依正法念经说。修罗衣食自然。冠缨衣服纯以七宝。鲜洁同天。所餐饮食随念而生。悉皆百味与天同等。如大论说。彼之衣食虽复胜人。其若吃时。是则不如人也。谓彼凡所食时。末后一口要变作青泥。亦如龙王虽食百味。末后一口要当变作虾蟆。是故经说不如人也。

  

  战斗部第七

  

  如增一阿含经云。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受形大者莫过阿须伦王。形广长八万四千由延。其口纵广千由旬。或欲触犯日时。倍复化身十六万由旬往日月前。日月王见已各怀恐怖不宁本处。以形可畏故。日月王惧不复有光明。然阿须伦不敢前捉日月。何以故。日月威德有大神力。寿命极长颜色端正。受乐无穷住寿一劫。复是此间众生福祐。令日月不为阿须伦所见触恼。时阿须伦便怀愁忧即于彼没。

  又长阿含经云。阿修罗大有威力。而生念言。此忉利天王及日月诸天行我头上。誓取日月以为耳珰。渐大嗔恚加欲捶之。即命舍摩梨毗摩质多二阿修罗王及诸大臣。各办兵仗往与天战。时难陀跋难陀二大龙王。身绕须弥周围七匝。山动云布。以尾打水大海浪灌须弥。忉利天曰。修罗欲战矣。诸龙鬼神等各持兵从次交斗。天若不如皆奔。四天王宫严驾攻伐。先白帝释。帝释告上乃至他化自在天。无数天众及诸龙鬼前后围绕。帝释命曰。我军若胜以五系缚毗摩质多阿修罗。将还善法堂我欲观之。修罗亦曰。我众若胜亦以五系缚帝释。还七叶堂。我欲观之。一时大战两不相伤。但触身体生于痛恼。于帝释现身乃有千眼。执金刚杵头出烟焰。修罗见之乃退败。即擒质多修罗系缚将还。遥见帝释便赐恶口。帝释答曰。我欲共汝讲说道义。何须恶口。寿天千岁少出多减。恶心好斗。而子破戒。大修布施故。然以谄慢故受此身(余经以谄心修福而受此身也)观佛三昧经云。此毗摩质多罗阿修罗王母鬼食法。唯啖淤泥及渠藕根。其儿长大见于诸天婇女围绕。即白母言。人皆伉俪我何独无。其母告曰。香山有神。名乾闼婆。其神有女。容姿美妙色逾白玉。身诸毛孔出妙音声。甚适我意念为汝娉。适汝愿不。阿修罗言。善哉善哉。愿母往求。尔时其母行诣香山告彼乐神。我有一子威力自在。于四天下而无等伦。汝有令女可适吾子。其女闻已愿乐随从。时阿修罗。纳彼女已。未久之间即便怀孕。经八千岁乃生一女。其女颜容端正挺特。天上天下更无有比。面上姿媚八万四千。左边右边各有八万四千。前后亦尔。阿修罗见。以为殊异。如月处星。甚为奇特。憍尸迦闻求女为妻。修罗闻喜以女妻之。帝释立字。号曰悦意。诸天见之叹未曾有。视东忘西。视南忘北。乃至毛发皆生悦乐。帝释至欢喜园。共诸婇女入池游戏。尔时悦意即生嫉妒。遣五夜叉往白父王。今此帝释不复见宠。与诸婇女自共游戏。父闻此语心生嗔恚。即与四兵往攻帝释立大海水踞须弥山顶。九百九十九手。同时俱作撼喜见城摇须弥山。四大海水一时波动。帝释惊怖靡知所趣。时宫有神。白天王言。莫大惊怖。过去佛说般若波罗蜜。王当诵持。鬼兵自碎。是时帝释坐善法堂。烧众名香发大誓愿。般若波罗蜜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审实不虚。我持此法。当成佛道令阿修罗自然退散。作是语时。于虚空中有刀轮。帝释功德故。自然而下当阿修罗上。时阿修罗耳鼻手足一时尽落。令大海水赤如蚌珠。时阿修罗即便惊怖。遁走无处。入藕丝孔。

  

  感应缘(略引三验)

  

  西国志云。中印度在瞻波国。西南山石涧中。有修罗窟。有人因游山修道遇逢此窟。人遂入中见有修罗宫殿处。妙精华乍类天宫。园池林果不可述尽。阿修罗众既见斯人希来到此。语云。汝能久住以不。答云。欲还本处。修罗既见不住。遂施一桃与食讫。修罗语言。汝宜急出。恐汝身大窟不得容。言讫走出。身遂增长形貌粗大。人头才出。身大孔塞。遂不出尽。自尔已来年向数百。唯有大头如三硕瓮。人见共语具说此缘。人愍语云。我等凿石令汝身出。其事云何。答云。恩泽。人奏国王。具述此意。君臣共议。此非凡人力敌千人。若凿令出。傥有不测之意。谁能抗之。因此依旧。时人号为大头仙人。唐国使人王玄策。已三度至彼。以手摩头共语。了了分明。近有山内野火烧头焦黑。命犹不死。西国志六十卷。国家修撰。奉。

  敕令诸学士画图。集在中台。复有四十卷。从麟德三年起首至干封元年夏未方讫。余见玄策。具述此事。

  又奘法师传云。驮那羯迦国属南印度。都城东西据山间各有大寺。其寺有婆毗吠伽论师(唐云明辩)于观自在菩萨(旧云观世音菩萨是)绝粒而服水三年。立志祈请待见弥勒菩萨。于是观自在乃为现色身。令在城南大山岩执金刚神所诵金刚咒。三年神授。云此岩石内有阿素洛宫(旧云阿修罗宫)如法行请石壁当开。可即入中待弥勒出。我当相报。又经三年。咒芥子击于石壁。豁然洞开。时有百千万众。观睹惊叹。论师跨门。再三顾命众人。唯有六人从入。余者谓是毒蛇窟惧而不入。论师入已。当即石门还合如壁。

  又玄奘法师云。贞观十三年。奘在中印度摩迦陀国那烂陀寺。见一俗人。说云。有一人好色。每承经言。修罗生男极丑生女端正。闻彼山内有阿修罗窟。别有宫殿。甚精殊好。同天佳妙。其人思欲。愿见修罗女共为匹对。常受持咒精勤三年。三年将满所祈遂愿。其人先是弟子亲友。临去召弟子相伴同去。弟子于时亦随同行。既咒有征。遂到宫门。门首傥者极严。志诚求请门人令通夫人。门人为通具述来意。修罗女喜报守门人云。来者几人。报云。二人。女报门人。咒者来入。同伴者且住门外。门人来报。诵咒者引入。弟子见引入已。自身不觉已到自家。舍南门立。自尔已来。更不知彼人消息。弟子因此发心舍家修道。愿在伽蓝供养三宝。其人具向奘法师述因缘。

  

  法苑珠林卷第五

  

  

  

  法苑珠林卷第六

  

  西明寺沙门释道世撰

  

  六道篇第四之二鬼神部(此别十一部)

  述意部

  会名部

  住处部

  列数部

  业因部  身量部

  寿命部

  好丑部

  苦乐部  贵贱部

  舍宅部

  

  

  述意部第一

  

  夫论鬼神之法。特喜妖邪。冥密之中偏多罪戾。或处幽岩。乍依高陇绝涧深丛之里。荒郊芿野之中。异种音声。特奇形势。摇动凡识。恐怖愚情。假使威光。虚为怪相。或复鸟形鱼质人面兽心。或鼓乐弦歌。鸣桴响铎。如斯之类。悉皆忏悔。絓是九洲房庙。万国之灵。姑苏大伯。延陵季子。禹川文命。窟泽须注。水若山精。风师雨伯。丰隆列缺。回禄陵侯。或驾竹为龙。飞凫代雁。形依高庙。体附重楼。行雨去来。分风上下。爰及黄头大将针发鬼神绣利勒那槃荼罗刹三千眷属五百徒党。悉为忏悔。复有极重之障。称为饿鬼。眼光似电。咽孔如针。不闻水浆之。名永绝粳粮之味。肢节一时火起。动转五百车声。今日善根并皆沾被。当愿饥渴之鬼饮食自然。妖媚鬼神无复谀谄。光荣佛法拥护世间。卫像防经。长伸供养。疏善记恶永得熏修也。

  

  会名部第二

  

  问曰。云何名鬼道者。如立世论云。鬼道名闪多。为阎摩罗王名闪多故。其生与王同类。故名闪多。复说。此道与余往还善恶相通。故名闪多。又新婆沙论。问。何故彼趣名闭戾多。答设施论说。如今时鬼世界王名琰摩。如是劫初时有鬼世界。王名秕多。是故往彼生彼诸有情类。皆名闭戾多。即是秕多界中所有义。从是以后皆立此名。有说。由造作增长增上悭贪身语意恶行往彼生故。感饥渴业。经百千岁不闻水名。岂能得见。况复得触。或有腹大如山咽如针孔。虽遇饮食而不能受。有说。被驱役故名鬼。恒为诸天处处驱役常驰走故。有悕望故名鬼。谓五趣中。从他有情悕望多者。无过此故。由此因缘故多鬼趣。又鬼神者。婆沙论中。鬼者畏也。谓虚怯多畏。故名为鬼。又希求名鬼。谓彼饿鬼。恒从他人。希求饮食以活性命。故名希求也。

  

  住处部第三

  

  如婆沙论说。饿鬼有二住。一正。二边。第一正住者。说之不定。彼论说云。此阎浮提五百由旬之下有饿鬼界。被阎罗王领。是其正处。又善生优婆塞经。亦同此说。五百由旬之下有阎罗鬼王城。周匝四面七万五百千由旬。王领鬼众于中止住。又如五道苦经说。此之饿鬼。正住彼铁围两山中间。故说偈言。

  铁围两山间  不睹日月光

  饿鬼聚其中  偿其宿罪故

  

  第二边住处者。如婆沙论说。亦不定有其二种。一有威德。二无威德。彼有威德者。住山谷。或住空中。或住海边。皆有宫殿果报过人。彼无威德者。或依不净粪秽而住。或依草木冢墓而止。或依屏厕故区而居。皆无舍宅。果报劣人。又如论说。四天下中悉有鬼住。东西二方有威德无威德鬼。于北方中唯有威德鬼住。无有无威德鬼。以其报胜故如是。乃至忉利天中亦有威德鬼神住。应彼诸天所驱使故。自上诸天更无住处。故新翻婆沙论亦云。四大天众及三十三天中唯有大威德鬼。与诸天众守门防逻导从给使。有说。于此赡部洲西有五百渚。两行而住(依旧婆沙论云。阎浮提西有五百鬼城于此五百自有两别矣)于两行渚中有五百城。二百五十城有威德鬼住。二百五十城无威德鬼住。是故昔有转轮王名你弥。告御者摩怛梨曰。吾欲游观。汝可引车从是道去。令我见诸有情受善恶果。时摩怛梨即如王教。引车从于二渚中过时。王见彼有威德鬼。首冠华鬘身着天衣。食甘美食犹如天子。乘象马车各各游戏。见无威德鬼。头发蓬乱裸形无衣。颜色枯悴以发自覆。执持瓦器而行乞丐。见已深信善恶业果。问鬼趣形状云何。答多分如人亦有傍者。或面似猪。或似种种余恶禽兽。如今壁上彩画所作。问语言云何。答劫初成时皆作圣语。后时随处作种种言。或有说者。随从何处命终生此。即作彼形即作彼语。评曰。不应作是说。若从无色界殁来生此趣。可无形无言耶。应作是说。随所生处。言形亦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