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变文集新书

  闻健速须求解脱,会取莲经能不能。
  鹰解了,法门开,堪与门徒□(殄)鄣灾,
  净土碧霄终不远,遨游飞去也唱将来。

  经:「□尽意,若有人受持六十二亿恒河砂菩萨名字。」言六十二亿,是校量也。十万为亿,梵语亦殑□(伽)河在五印土,六十二亿个恒河跟菩萨名字,佛言若有一个人念六十二亿个恒河砂菩萨名字云──

  若说□伽河里,沙细人闲莫比,
  恰如粉面一般,和水浑流不止。
  东西各一由旬,南北四十余里,
  一砂将喻一人,都计不知有几。
  此水东流急似轮,水中砂细细如尘,
  举头极目无青草,浪底深沈少白苹。
  若算此沙应少有,此方要见且无因,
  佛将喻我诸菩萨,一个砂同一个人。

  佛言:若有一人供养受持六十二亿个恒河沙云──

  有一凡夫专切,供养诸大菩萨,
  六十二亿恒河,数尽由尚未彻。
  专专虔恳不停,念念用心不阙,
  如斯一志精勤,昼夜略无暂歇。
  十方菩萨广称名,一志虔心更不停,
  只用恒沙为数目,更将身意作功程。
  如斯数满长无倦,能把因缘更转精,
  佛告会中□尽意,这个修行何似生。
  空称名号以难偕,决定将身座宝台。
  更向诸余菩萨道,尽形供养唱将来。

  经:「复尽形供养饮食,衣服、卧具、医药。」

  此人既受持六十二亿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又复尽形供养以四事:饮食、衣服、卧具、医〔药〕。

  第一饮食者:或苏陀味甘露珍羞,玉盂成(盛)百味之馨香,金碗捧千般之美味。或乳糜□洛(酥酪),香饮朝严,同□(宝)积之所陈,似纯陀之所献。山前林下,采仙果之青□(蔬)。江上溪边,摘香新之莲藕。

  供养十方菩萨,且要饮馔精修,
  严持最上香羞,唯新鲜之蔬菜。
  或用醍醐浇浸,或将甘露调和,
  如斯不敢因循,毕充一生供养。
  百般珍馔总芳名,严洁从头用意精,
  甘露饭将金碗捧,醍醐饮用玉盂成。
  粳□何异纯陀献,乳粥还同二女擎,
  如此每朝申供养,恒沙菩萨与垂形。

  第二,衣服供养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云──

  若用名衣供养,功德□边□量,
  只将人世绮罗,裁作天宫模样。
  或添缨络身中,或缀□□(宝冠)头上,
  或为五色荧煌,或作轻盈晃浪。
  一生供养不曾休,长将疋段旋新羞,
  每把金襕安膝上,更将银缕挂肩头。
  冬天厚暖应难比,一月轻纱一切周,
  到老一生长供养,西方净土必遨游。

  第三,卧具者,或象牙为床,金莲作座,锦絪绮褥,毡毯氍□,一事事自手铺陈,多处处将心供养。

  若将卧具广铺陈,供养还须事事新,
  白角□中安锦褥,象牙床上布红絪。
  时时扫洒檀香水,处处庄严净土尘,
  六十二亿菩萨众,朝朝供养倍精勤。

  第四,医药者云──

  人间医药实难量,先且寻求要好方,
  奉佛永交增福利,献僧长得灭灾殃。
  令人□(捣)合交如法,及月收来必异常,
  莫说来生无病患,且交见(现)世命延长。

  以上四事供养,若有一人以四事供养,又受持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名字,所得功德,佛不自言,乃问□尽意菩萨,言多否?

  此人供养不休,四事般般皆有,
  更兼一志受持,六十二亿沙数。
  尽生供养不停,功得(德)名为多否
  世尊不自说之,遂问观音不谬。
  四般供养卒难偕,又显圣名圣意开,
  非唯福利千千亿,兼使灾消万万垓。
  世尊不自亲称赞,总要诸多菩萨裁,
  即问会中□尽意,名为多不唱将来。

  经:「于汝意云何?是善男子善女人,功德多不,□尽〔意〕言;甚多,世尊。」

  言于汝意前,问□尽意也。善男子者,诸大菩萨方名善男子,供养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人,佛道此人,功德我自知,于汝意云何?能行菩萨总名善男子云──

  修行净行不贪嗔,向佛于僧意自纯,
  每日参禅求问道,终年结社作良因。
  不交意地迷三□(惑),岂遣心田染六尘,
  凡是修行诸弟子,经中唤作善男身。

  言善女人者,能持净戒,解念真经,不贪声色云──

  不把花钿粉饰身,解持佛戒断贪嗔,
  数珠专念弥陀佛,心地长修解脱因。
  三八镇游诸寺舍,十斋长具断昏(荤)辛,
  如斯净行清高众,经内呼为善女人。
  佛道善男善女,供养受持无数,
  能将佛事为心,不把世缘作务。
  六十二亿恒沙,菩萨实知心普,
  功夫满足之时,这个名为多否。
  不可摩佛言供养最为多,是事精强更不过,
  若有智人能计算,此人功德复如何。
  佛既问,没偏坡(颇),福田沙数等恒河,
  大士名为□尽意,答言功得(德)实为多。

  故经云:「甚多世尊」云。言世尊者,且一切智具足,三障断除,入三解脱门,得四□畏,五根坚固,六度周圆,七觉支分开张,八圣道花□馥。断地前之烦恼,证十地之真如,百年功得(德)周圆,万亿化身自在。此方他土,无不归依,天上人间,悉皆瞻礼。

  世出世间皆尽化,只此名为大世尊,
  世尊普告断疑怀,功得(德)如今不可裁。
  若据观音垂妙力,还同诸佛座花台,
  六十二亿虽无量,百岁身形实异裁。
  若有一时同礼拜,一般获福唱将来。

  经云:「佛言:若复有人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乃至一时礼拜供养,是二人福正等无异,于百千万亿劫不可穷尽。」

  佛言者,即佛告一般也。言佛者有二义:一者,如睡眠觉,〔二者〕如莲花开。如睡眠〔觉〕者,夜永忽然梦见游于诸道,或游花下,或是身作贫人,或是富贵,总在梦中。

  寒更漏永睡稠穋(绸缪),魂梦将心处处游,
  或见欢娱花树下,或逢寂寞远江头。
  或归乡井心中喜,或梦他乡客思游,
  恰被晓锺(钟)惊觉后,梦中行处一时休,
  居在无常夜永,还同永漏更长,
  贪嗔烦恼昏沈,也似睡梦何别。
  暂得身居天上,还如花下一般,
  却归世上为人,便似江头寂寞。
  或即身贵荣贵,不殊梦里喜欢,
  忽然处在贫穷,还似梦中恶发。
  □明生死夜长遥,六道循环自感招,
  天上暂随波浪起,人间长被业风飘。
  悲啼只为身贫病,欢喜还缘遇富饶,
  成佛似锺(钟)惊觉后,万般烦恼一时消。

  言莲花忽开者,似秋池碧沼,小浦长溪,有万朵莲花:

  碧水清波映石台,白莲花□不全开,
  游人四散还嫌晚,蝴蝶高飞恨未裁。
  美女摘时皆却去,鱼(渔)人不见又须回,
  虽然蕊内含香气,争那金风未到来。
  佛性真如望宝台,只缘功得(德)未全开,
  天龙四散皆嫌晚,菩萨归依恨不裁。
  八部礼时皆却去,四生觅处又轮回,
  忽然智惠(慧)风吹了,万种分身总到来。
  只在三千世界,还同池沼一般,
  众生尽把真心,还似莲花未折。
  诸佛化君不得,也同游客却回,
  菩萨到来不逢,便是采莲人去。
  罗汉嫌君不度,还同舞蝶不来,
  声闻见了却归,便是游人不至。
  凡夫三界似池塘,佛性长含解脱香,
  未遇善缘相鼓击,且遭烦恼相埋藏。
  千生万劫长如此,六道三涂不可忘,
  智惠(慧)好风吹散后,三身四智自开张。

  佛道:若有善女善男,能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乃至一时礼拜供养,与前来供养六十二亿菩萨之人,一般功得(德)一等。言一时,即十二时,佛令一日六时供养云──

  若是寅时:

  好申(生)供养诸佛,游行世间归向清。
  日初落兮天地陵,日初出兮天地朗,
  此时礼拜归依,功德感招□量。
  晨朝清爽好追寻,砌上庭前雾色侵,
  早日东方明未出,蟾蜍西面影初沈。
  情田洁净尘皆息,意地晴明道力深,
  此际若能申礼拜,十方化佛总亲临。

  第二午时:

  若是正当午际,好须礼拜世尊,
  日轮正在中天,还似佛居宝座。
  菩萨愿行教化,法王欲拟说经,
  此时礼拜志心,堪与众生长福。
  午时供养福难量,诸佛端然坐道场,
  白玉碗中添净水,黄金炉里爇名香。
  铺陈法坐来祈请,佛灭经文待赞扬,
  此际虔心生郑重,必教功德胜寻常。

  第三黄昏:

  黄昏时节献香花,定与门徒长道牙。
  日影沈时须觉悟,蟾蜍出即便谘嗟。
  浮生岁月如流水,世露光阴似落花,
  此际十方皆暗昧,圣贤多在善人家。

  初夜与中夜、后夜,此三时亦须礼拜供养于佛:

  二更纔动名初夜,供养佛僧于坐下,
  逡巡时节到三更,中夜亦须思教化。
  后夜深,须净意,莫逞□明恣眼睡,
  残灯切要再重挑,频频更要添香水。
  转精勤,莫容易,夜靖(静)三更思妙理,
  此时礼拜佛兼僧,最好将身求出离。
  后夜三更供佛僧,须知功德卒难称,
  炉中莫使无残火,笼里休教暗烛灯。
  请佛坐禅心点点,圣贤息念坐澄澄,
  此时礼拜偏添福,免被□明睡思仍。

  上来六时之内,有一人受持观世音名号,乃至礼拜者,所德(得)功德,与供养称念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之人,功德一般云──

  只此六时之内,有人能就一时,
  好生供养观音,还要虔恭礼拜。
  所得身中功德,便共前人一般,
  六十二亿虽多,此乃正等□异。
  少许时中行不难,还能礼拜使心坚,
  六十二亿虽□量,两□因缘恰一般。
  佛自说,表奇哉,为显观音力普垓,
  由恐会中人不信,更作何赞叹唱将来。

  〔经〕:「□尽意,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得如是□量□边福德之利」云──

  镜喻云…
  (全文至此已完)

九、不知名变文(二)

  〔首缺〕得今朝便差,更有师师谩语一段,脱空下□烧香呵,来出顷去,逡巡呼乱说词。弟(第)一□(且)道上头□(底)。弟二东头底。弟三更道西头底。华岳太山天帝释、北君神、白华树神、可逻回镇灵公、何怕(河伯)将军、猎射王子、利市将军、水草道路、金头龙王、可汗大王,如此配当,终不道着老师阇梨。倾克(顷刻)中间,烧钱断送。若是浮灾横疾,渐次减除。傥或大限到来,如何免脱。死王强壮。夺人命根。一息不来便归后。假使千人防□(扑),直饶你百种医术。自从浑沌已来,到而〔今〕留得几个,总为灰烬,何处坚牢。大地山河,尚犹朽坏,况乎泡电之质,那得久停?故老子曰:「吾有大患,为吾有身,及其无身,患将何有。」身是病本,生是死源。若乃无病,死何有。若要不生、不老、不病、不死,除佛世尊,自余小圣,宁得免矣。以下说阴阳人□(慢)语话。更说师婆慢语话。
  琼枝奇树早含芳,开折〔□〕春锦绣妆,
  清且每多莺巧语,晚时甚有蝶飞忙。
  辉华□(属)对如生艳,灼乐连行似有光,
  拾到叶雕(凋)身朽故,便同厄病即□常。(原文至此完)

十、不知名变文(三)

  昔时大雪山南面,有一梵志婆罗门僧,教学八万个徒弟,善惠为上座。六年苦行,八万伽他之偈,并五部佛心,□有不识,□有不会。善惠却往还不,和上(尚)又□(遗)三般物色:一、是五百文金钱,二、五百□金舍勒,三、五百个金三故。过大雪山北面,言道王舍大城,有一大富长者,常年四月八日,设个无遮大会,供养八万个僧:并是猛(盲)聋音(喑)哑,□□(数)供养。八万个僧,各布施五百文金钱,五百个金舍勒,五百个金三故。善惠四月八日,至到王舍大城,到是大富长者宅内,四部僧众齐坐念诵。善惠发四弘盛□(愿),言道四部僧众,不先是上界菩萨,不先是下界腰(妖)精望两(魍魉),便是□善惠口称我是上界菩萨,不是下界腰(妖)精纲两(魍魉)。不是善惠却问僧众:「大雪山南面,有一梵志婆罗门僧,教学八万个徒弟,曾闻不闻?」四部僧众却道:「之闻。」「八万个徒弟,上坐善惠,曾闻不闻?」「曾闻。」「记(既)若知闻,某乙便是善惠。」四部僧众,便请为上坐。常年四月八日发愿,旧上坐数年发愿。今日是个童子替其某乙,心中便是发其恶心。你得佛声佛酬,得人声人酬,吃斋散来善惠。其大愿给孤长者,心中大越(悦),□(遍)布施五百个童男,五百个童女,五百头牸牛并犊子,金钱、舍勒、三故,便是请佛为王说法。给孤长者问耆陀太子言道:「某乙不知。」后问贫波(婆)娑众(罗)王,王却问给孤长者「有其何事?」长者启贫波娑罗王:「别□何事,请佛为王说法。」给孤长者启王:王□(园)计地多少?」「其园八十倾(顷)。」贫波娑罗王言道:「树价金钱,地□(满)银□。」给孤长者言道:「便得。」贫波娑罗王同发盛心,记树千年,地□(满)银□,当还过,请佛园中说法。千二百五十人俱听法。「因何为如(名)给孤长者?」「箭(接)济贫人,并恋□贝漏猛(盲)聋音(喑)哑,舍财□数,名为给孤长者。」善惠说法已必(毕),却归大雪山南面,到莲花城中,付(敷)设道场,县零(铃)朾(打)钹。善惠问其僧众有何事意?僧众言道:「莲花城中然灯,城中有然灯佛出世。」善惠大雪山南面,不到莲花成(城)中,如住□□(处)觅其莲花,并总不得莲花。成(城)节度使出敕,须人买(卖)却莲花者,付五百文金钱。须人并总不肯买(卖)却莲花。善惠便元欲思量,在一流水边如(而)坐,心中便是思惟者之事。世尊到来,不用□(者)七珍八宝,则要莲花转巽。有一个小下女人族(逐)水如(而)来,□中有七支莲花。便善惠言道:「娘娘卖其莲化(花)两支,与五百文金钱。」婢女言道:「某乙莲花并总不买(卖),名曰(明日)然灯佛到莲花成(城)中供养世尊。」善惠却便发心供养,一支两支便足,不用广多。婢女却道:「不用与价,某乙今劫女人之身,为他人使,不得自在。如行不改形,食不充口,到后劫之中,某乙得个自在女人之身;和上后劫之中,本得个孩子之身,共为夫妻之者得罪磨(么)?」善惠便道:「逢着□(儿),儿布施;逢着女,女布施;逢妻,妻布施,得罪磨(么)?」女人却道:「得。」七支莲花都与善惠,同其一会,到第二日早去。世尊到来,善惠便是供养如行。世尊取其莲化(花)两手如把五支僻着一面与行,两支僻着一面与行。(下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