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变文集新书


  大乘功得(德)最难量,先将因果奉天王,
  寿命延长千万岁,福同日月放神光。
  四远总来朝宝座,七州安泰贺时康,
  现世且登天子位,未来定作法中王。
  邓林公主似神仙,不但凡夫佛也怜,
  欲识从前生长处,应知总在率陀天。
  虽居欲界超凡位,晨昏每向圣王前,
  愿生正见除邪见,来生早坐紫金连(莲)。
  更欲广谈名相,又恐虚度时光,
  不如讲说经文,早得菩提佛果。
  但绿(缘)总爱声色,所以污出言词,
  莫怪偈颂重重,切要门徒劝喜,
  至如裟婆世界,须将身色化身,
  上方香积如来,闻香便成佛果,
  或有因味悟道,或有因解发心。
  五大乘者,五境总成佛事,一切物并是真如。
  莲花出在污泥中,烦恼变城(成)〔□〕果。
  不同大乘执见,每生分别之心。
  不知五境本空,便言障人道果。
  声香味触本来空,空与不空总是空,
  法界□来本清净,都不关他空不空。

  此娑婆世界,以音声为佛事,如来□(所)以现世(卅)二相。但闻声教,便成道果。维摩经说:香积佛国,人但闻香,便成佛果。法花经说,法喜禅悦,食了即是味,故知以味为佛事。花严经说:善哉童子,参善诸识,逢一淫女,淫女告童子曰:「我有一法,能度众生,一切男子烦恼,轻者手触我身,便成佛果;烦恼稍重者,来抱我身,共我口子,便成佛果;烦恼极重者,共我宿卧,便成道果。」故知以触为佛事。此身香味触,悟其空性,即与真如不别,迷其空里(理),即是六尘烦恼。法师即将少许偈赞,化人□罪过。已下便即讲经,大众听不听?能不能?愿不愿?佛说阿弥陀经。

  梵语母那,唐言名佛。佛者觉也,有三觉:一者自觉,胜诸凡夫,凡夫之人不自觉悟。二者觉他,胜诸独觉,虽自觉悟,不能觉他众。三者觉满,胜诸菩萨。所以者何?菩萨虽修三□,了未圆满,云何得知。经说十地菩萨,隔如轻罗而观日月,如隔蝉纱而观佛性。故知觉性未圆,福智由少。唯佛大觉,三觉圆明,出过三乘,故名为佛。且如释迦如来于三□数劫,修持万行,六婆罗密。第一僧祇劫中,供养七万五千佛,最后如来名曰宝髻。第二僧祇劫中,供养七万六千佛,最后如来名曰然灯。第三僧祇劫中,供养七万七千佛,最后如来名曰胜观。三□数劫外,于一百劫中修相好业。金刚经云:我于然灯佛前,得值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佛,悉皆供养□空过者。花严经云:

  □(剎)尘心念数可知,大海中水可饮尽,
  虚空可量风可计,□能说佛功德。

  梵云阿弥陀,言□量寿。且知应言阿波啰米多,阿之字,唐言是□。波啰二字,唐言是量。米多二字,唐言是寿。梵云索(素)怛啰,唐言是经,或言是线。前言「佛说」,乃是释迦如来金口所说。说者,言说属其声,故知此界,因声悟道。□量寿者,乃是佛名。问此如来,在于何处。

  西方去此十恒沙,有佛如来似释迦,
  城(成)佛已来经十劫,长于彼国坐连(莲)花。
  十方虽有诸贤理,就中此国最堪夸,
  不同此界多烦恼,庄严爰是法王家。
  地是黄金山是玉,林是琉璃水是茶,
  三春早吃频婆果,此间四月咬生瓜。
  他家净土人端正,释迦世界□咤,
  频伽共命生西国,此处由来足老□。
  大体弥陀佛国,不同别处天堂,
  一切烦恼全□,只是闻经念佛。
  不逢生老病死,又□恩爱别离,
  有情虽是化生,不同此间业力。
  既□秋冬春夏,岂逢冷热交煎,
  朝朝合掌花开,日日弥陀受记。

  上来所唱阿弥陀经,唐言□量寿,即是□量寿佛国中,行万行,六波罗密,及至果位,遂得寿命□量,即是从果为名。次言无量寿国,乃从化主为名,如言汉国,汉是其人,国是其境,亦乃从人为名。今言□量寿国,或言净土,或称极乐世界,或称常乐之乡,或称赡养之方,差别众名,不可具说。且初言净方,言净土者,有两般净:弟(第)一有情净,第二□〔情净〕。言有情净者,□三恶道;□十善不,□四百四病,□黄门二刑,□蚖□(蛇)□蝎及诸毒虫、毒鸟、毒兽等。□有女人,□(总)是男子。□百八烦恼,皆共卅七菩提分法。□有声闻,□是菩萨。□有胎生、卵生、湿生,皆是化生。非异□(熟)业之□(招)感,并一生补处,十地菩萨连(莲)花生,不同诸处受异熟业,虫蛆金翅鸟等,受化生身,□有刀兵,□有奴婢,□有欺屈,□有饥馑,□有王官,即是□量寿佛为国王,观音势志为宰相,药上药王作梅录,化生童子是百姓。不是纳谷纳麦,纳酒纳布。唯是朝献花香,暮陈梵赞,更□别□(役)。已(以)此如(而)言,□有十悲、八苦,□有一切不可意事,唯有共命频伽之鸟。非是业力受此鸟身,皆是□量寿佛宣流变,欲令发音念佛念僧之声。或言极乐世界者,□有众苦,但受法乐。非是五欲不净之乐也。或称常乐。常受法乐,□有苦□(辛),故称常乐。不同此土,早朝唱歌,日午苦来,发声便哭。或称赡养之乡,乃是安乐养神之地。更欲广说,恐废时光,上来总说有情净。次下言□情〔净〕者,为地、水、火、风、色、声、香、味、触、法、六尘等。…言地净者,金银等七宝,为地所草不,并是香花,或是众宝。□有荆□(棘)沙砾□卤之地,□有高下坑坎埠,□有山石溪涧沟洫,□有毒草毒木苦参等物。已(以)此如(而)言,□有一切不可意物,唯有可意花香珍宝等物。言水净者,所有泉自水池,具八功德,皆生众宝,杂色连(莲)花,大如车轮,池底金沙,四边宝树波动作声,皆念三宝名。也□有清泥□(臭)秽,鱼鳖蟆水族之类。亦□增□澸(减),冷热混浊,澄清如镜,照耀诸天,一切圣贤,皆共赞叹。言火清(净)者,此乃有情、□情内外火也。言有情内火者,四大调适,□热病疮肿烦恼之火,及以淫欲热恼之火。有情蜼(虽)具四大,不同此国,有增有减,咸恼乱众生也。言□情外火者,此□量寿国,既是净土,故□三灾,亦□忧热。不同此土,三灾时起,七日并出,焚烧欲界及二禅等,兼诸地狱日夜火起,焚烧有情。已(以)此而言,□有忧热之火也。言风净者,亦具有情、□情内外之风者。有情内风者,□卅六般风黄之疾,言□情外风者,□团风、黑风、黄风等,吹山拔树之风也。及三灾起时,怀三禅等。净土虽有内外之风,内风滋润众生,外风乃开花结子,或吹林木,雅韵清和,念三宝名,说八正道也。前言六尘净者,第一色清(净)者,二十种色者,聊申栋(拣)别,青莫(黄)赤白四种色,经中具说有四般连(莲)花也。影、光、明、三种色赤(亦)有,故经说有树林,故有影也。光者:一则佛光,二乃圣者身光,三者日月光。虽言净土,亦有日月,不同诸天身光自照,故无日月。何以得知净土有日月?经云:长于晨旦,持众妙花供养十方□亿佛,即以食时,还到本国。经言晨旦食时,故知有日月也。□有日月,即便有闇,所以者何?一日一月,照四天下,故有昼夜。不可一日一月,长在净土之上,而不运行,□此道理,或言佛神力,故光照□闇,即便有理也。烟、云、尘、雾,此四种色,净土应□,何以得知。(下缺)

六、佛说阿弥陀经讲经文(三)

  (上缺)复次,舍利弗,彼国有种种奇妙杂色之鸟。
  此鸟韵□分五:一、总标羽族,二、别显禽名,三、转和雅音,四、诠论妙法,五、闻声动念。

  西方佛净土,从来有异禽,
  偏翻呈瑞气,寥(嘹)亮演清音。
  每见袪尘网,时闻益道心,
  弥陀亲所化,方悟愿缘深。
  青黄赤白数多般,端政珍奇颜色别,
  不是鸟身受业报,并是弥陀化出来。
  白野鹤,鄜州进。轻毛坫(沾)雪翅开霜,红觜(嘴)能深练尾长。
  名应玉符朝北阙,体柔天性瑞西方。
  不忧云路阗河远,为对天颜送喜忙,
  从此定知栖息处,月宫琼树是家乡。
  西方鸟即不如然,毛色虽同性还别,
  各各解谈微妙教,闻者咸皆发道心。
  上来一唱不思议,总说西方有好鸟。
  向下烈(列)其名字,不知道理如何。
  都讲阇梨道德高,音律清泠能宛转,
  好韵宫商申雅调,高着声音唱将来。

  经:「白鹤、孔雀、鹦鹉、舍利迦陵频伽共命之鸟」(下缺)

七、佛说阿弥陀经讲经文(四)

  地狱苦吟
  欲明大教之由渐,先须赞叹大师,
  慈悲化道多般,练行修因三劫满。
  亲说一乘真实教,为度群生归本源,
  娑婆世界不堪居,巡历(历)三涂轮转苦。
  剑树刃刀霜雪白,有人见者总心寒,
  尽是前生不孝身,受报罪根何日息。
  火起烧身生复死,何时得受福人身,
  畜生修罗也不堪,饿鬼不闻浆水字。
  更有铁城千万丈,四门烟起火炎炎,
  东西驰走苦声高,南北交分空里叫。
  今劝门徒之(知)果报,先须孝顺二慈亲。佛子佛子
  若说生身父母恩,出血书经皮作纸,
  身肉悉皆充供养,经过千劫不为难。
  今朝成长作人身,一一皆从父母得,
  愿舍家缘来听法,不作三涂罪报身。
  此经难遇复难逢,若有得闻皆作佛,
  大宝花王成正觉,永舍凡夫恶业身。
  愿不愿?此下白道愿者还须早至道场听一回。妙法人劝多人,求经作佛,若是信心,即须觉悟。诸佛说法,意在如恩。能不能,能者高声念阿弥陀佛,讲下时用阿弥陀经。

  顶礼无边功德山,归命难思清净海,
  四智三身随众愿,慈悲丈六释迦尊。
  虽即双林入涅盘,长在世间行教化,
  今欲说经申赞叹,唯愿慈悲来证知。
  题称净土佛弥陀。王舍城南竹园内,
  先告声闻舍利弗,广演西方日没宫。
  去此娑婆十万强,宝阁珠台齐日月,
  八水冷冷分九曲,行行宝树网罗遮。
  双双圣鸟玉阶傍,两两化生池里坐,
  白鹤迦陵和雅韵,共命频迦赞苦空。
  阎浮浊恶实堪悲,老病终朝长似醉。
  既舍喧喧求出离,端坐身心能不能,
  能者虔恭合掌着,清凉商调唱将来。

  此下唱经

  以此开赞,修多罗藏,所生功德,唯愿光明普照三千界,佛剎微尘国土中。蒙光总得证菩提,齐出爱河生死苦。 吟,二十八天闻妙法,天男天女散天花。龙吟凤舞彩云中,琴瑟鼓吹和雅韵。帝释前行持宝盖,梵王从后捧金炉。各领无边眷属俱,总到圆成极乐会。三光四王八部众,日月星辰所住宫,云擎楼阁下长空,掣拽罗衣来入会。伏愿我今圣皇帝,宝位常安万万年,海晏河清乐泰平。四海八方长奉国,六条宝阶尧风扇,舜日光辉照帝城。东宫内苑彩频(嫔)妃,太子诸王金叶茂。公主永承天寿禄,郡主将为松比年。朝廷卿相保忠贞,州县官寮顺家国。又愿远行千里者,各随本意称求心,早到家乡拜尊堂,莫遣慈亲倚门望。病苦连绵枕席者,观音势至赐醍醐。更有怀胎难月人,愿诞聪明孝养子。若有三涂受苦者,铁床钉体数千般。刀山剑树悉摧残,地狱镬汤化莲沼。铁犁耕舌灌洋铜,磨摩碓捣作微尘,如斯苦痛满其中,总是多生谤三宝。普愿今朝闻妙法,永舍三涂六道身,佛前坐持宝莲花,齐证如来无漏体。遍野飞禽兼走兽,莫遭罗网丧微躯。北狄雄军早回戈,罗莎城头烽火静。亡过魂灵生净土,宝池岸侧弄金沙。常持衣□散天花,即到食时归本国。从此永为不退转,证取如来金色身,三十二相悉周圆,八十种因从此得。普劝门徒修真行,学佛修行能不能。能者念阿弥陀。

  化生童子佛宫生,便得真珠网里行,
  耳里惟闻念三宝,时时更听树相撑。
  化生童子上金桥,五色云擎宝座摇,
  合掌惟称□量寿,八十忆劫罪根消。
  化生童子佛金床,天雨天花动地香,
  更有诸方共献果,委花旋被鸟衔将。
  化生童子食天厨,百味馨香各自殊,
  无限天人持宝器,琉璃钵饭似真珠。
  化生童子见飞仙,落花空中左右旋,
  微妙歌音云外听,尽言极乐胜诸天。
  化生童子问春冬,自到西方见未分,
  极乐国中无昼夜,花开花合辩(辨)朝昏。
  化生童子道心强,衣□盛花供十方,
  恰到斋时还本国,听经念佛亦无妨。
  化生童子舞金田,鼓瑟箫韶半在天,
  舍利鸟吟常乐韵,迦陵齐唱离攀缘。
  化生童子本无情,尽向莲花朵里生,
  七宝池中洗尘垢,自然清净是修行。
  化生童子自相夸,为得如来许出家,
  短发天然宜剃度,空披荷叶作袈裟。(原文至此已完)

八、妙法莲华经讲经文(一)

  经:「击鼓宣令四方求法,谁能为我说大乘者,吾〔当〕终身供给走使。」  大王道:「王有私愿,求经无倦。」闻佛号兮受持,得莲经〔□〕(兮)讽转。便上高楼,扣其钟鼓。钟声哄哄兮皆闻,鼓响蓬蓬兮满路;锺鼓声中,出其言语。 「谁人解讲法花经?万劫千生终不负。」
  楼上搥锺建道场,六时不绝爇名香。
  日日满空呈瑞彩,时时四远有贞(祯)祥。
  天龙数数垂加护,贤圣频频又赞扬。
  诸佛总来相激劝,一时为放白毫光。
  蒙光照,喜难才,猛利之心转又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