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释教录

  海龙王经四卷(或三卷)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第一译两译一阙)
  首楞严三昧经三卷(亦直云首楞严经或二卷)
  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第九译九译八阙)
  观普贤菩萨行法经一卷(云出深功德经中亦云普贤观经)
  宋罽宾三藏昙摩蜜多译(第三译三译二阙)
  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一卷。
  宋西域三藏^8□良耶舍译(第一译两译一阙)
  不思议光菩萨所问经一卷(亦云所说)
  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第二译两译一阙)
  上五经十卷同帙。
  十住断结经十卷(或云十地断结经或十一卷或十四)
  姚秦凉州沙门竺佛念译(第二译两译一阙)
  诸佛要集经二卷(亦直云要集经)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第一译两译一阙)
  未曾有因缘经二卷(亦直云未曾有经)
  萧齐沙门释昙景译(第二译两译一阙)
  上三经十四卷二帙。
  菩萨璎珞经十二卷(或十四卷或十六卷)
  姚秦凉州沙门竺佛念译(第二译两译一阙)
  超日明三昧经二卷(或无三昧字或三卷)
  西晋清信士聂承远译(第二译两译一阙)
  上二经十四卷二帙。
  贤劫经十三卷(亦名□陀劫三昧经或七或十一卷)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第一译两译一阙)
  (从无垢净光陀罗尼经下三十六经虽云重译但一本存余皆遗失寻求不获)
  大乘经单译(一百三十一部二百九十三卷二十四帙)
  大法炬陀罗尼经二十卷(二帙)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等译。
  大威德陀罗尼经二十卷(二帙)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等译。
  佛名经十二卷(或十三卷)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留支译。
  三劫三千佛名经三卷(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卷上现在贤劫千佛名经卷中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卷下失译拾遗编入今附梁录)
  上二经十五卷二帙(其三劫佛名出长房入藏录中今合成一部其中贤劫佛名出贤劫经中合为重译今以上下佛名是其单本以类相从编之于此)
  五千五百佛名经八卷。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等译。
  不思议功德诸佛所护念经二卷(云出众经或四卷)
  曹魏代译失三藏名(拾遗编入)
  上二经十卷同帙(其不思议功德经大周录云与不思议光菩萨所问经等同本者误也)
  华手经十三卷(一名摄诸善根经或十或十一或十二一帙)
  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
  大方等陀罗尼经四卷(一名方等檀持陀罗尼经)
  北凉沙门法众于高昌郡译(出宝唱录)
  僧伽咤经四卷。
  元魏藏禅尼国王子月婆首那译。
  力庄严三昧经三卷。
  隋天竺三藏那连提耶舍译。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一卷。
  大唐罽宾沙门佛陀多译译(拾遗编入)
  上四经十二卷同帙。
  观佛三昧海经十卷(或八卷一帙或无海字)
  东晋天竺三藏佛陀跋陀罗译
  (右此观佛三昧经大周录云宋永初年求那跋陀罗译出内典录者谨按内典录云是东晋觉贤所译非宋代功德贤周录误也又云与后秦罗什所译单卷观佛三昧经同本编为重译今以什公译者久阙其本卷数全殊不可悬配令依诸旧录编单本内)
  大方便佛报恩经卷十卷。
  失译在后汉录。
  菩萨本行经三卷。
  失译(今附东晋录拾遗编入)
  上二经十卷同帙(按大周录中其七卷报恩经云与汉代支谶所译单卷大方便报恩经同本其三卷菩萨本行经云与西晋聂道真所译单卷菩萨本行经同本今以单卷报恩及本行二经先是阙本卷数全殊不可悬配今依诸旧录编单本内)
  法集经六卷(或七卷或八卷)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留支译。
  观察诸法行经四卷。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等译。
  上二经十卷同帙。
  菩萨处胎经五卷(亦直云胎经或八卷)
  姚秦凉州沙门竺佛念译。
  弘道广显三昧经四卷(或无三昧字亦名阿耨达龙王经亦名入金刚问定意经凡十二品)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右一经仁寿大周等录皆云与阿耨达龙王经同本异译二经俱云竺法护出编为重译按僧佑录竺护所出但有阿耨达经二卷下注云一名弘道广显三昧经长房录中竺护所译有弘道广显三昧经二卷下注云亦名阿耨达请佛经唐内典录护公所译双载二经又长房内典二录西晋失译复有阿耨达龙王经二卷今对勘二经文并无异但以立名多种致使群录差殊或有双载二经或有互题名目时无悟者流滥日深今一废一存庶无谬失但留一本编入单中)
  施灯功德经一卷(一名然灯经)
  高齐天竺三藏那连提耶舍译。
  上三经十卷同帙。
  央崛魔罗经四卷。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右此央崛魔罗经大周录云与竺法护译指髻等七经同本异译者误也不可以名目似同悬即配为重译谨按隋录其指髻经出增壹阿含中鸯崛悔过等六经从前大经抄出既非同本异译依旧编在单中)
  无所有菩萨经四卷。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等译(出内典录)
  明度五十校计经二卷(或无明度字或无五十字)
  后汉安息三藏安世高译。
  上三经十卷同帙。
  中阴经二卷。
  姚秦凉州沙门竺佛念译。
  大法鼓经二卷。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文殊师利问经二卷(亦直云文殊问经)
  梁扶南三藏僧伽婆罗译。
  月上女经二卷。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等译。
  大方广如来秘密藏经二卷(失译今附秦录)
  上五经十卷同帙(其大方广如来秘密藏经大周录云与大方等如来藏经同本异译今寻文理义旨悬殊故为单本)
  大乘密严经三卷。
  大唐中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出大周录)
  占察善恶业报经二卷(亦名大乘实义经云出六根聚经)
  外国沙门菩提登译(莫知年代出大周录今附隋录)
  莲华面经二卷。
  隋天竺三藏那连提耶舍译。
  文殊师利问菩萨署经一卷(一名问署经)
  后汉月支三藏支娄迦谶译(拾遗编入)
  大乘造像功德经二卷(或一卷)
  大唐天后代于阗三藏提云般若译(出大周录)
  上五经十卷同帙(其大乘造像功德经大周录云与造立形像福报经同本异译者误也文意既殊故为单译)
  广大宝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经三卷。
  大唐南天竺三藏菩提流志译(新编入录)
  一字佛顶轮王经五卷(亦云五佛顶经或四卷)
  大唐南天竺三藏菩提流志译(新编入录)
  大陀罗尼末法中一字心□经一卷。
  大唐北天竺三藏宝思惟译(新编入录)
  上三经九卷同帙。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十卷(一帙)
  大唐循州沙门怀迪共梵僧于广州译(新编入录)
  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七卷。
  大唐中天竺三藏输波迦罗共沙门一行译(新编入录)
  苏婆呼童子经三卷(或云苏婆呼律或二卷)
  大唐中天竺三藏输波迦罗译(新编入录)
  上二经十卷同帙。
  苏悉地羯罗经三卷。
  大唐中天竺三藏输波迦罗译(新编入录)
  牟梨曼陀罗□经一卷(或无经字失译)
  (拾遗编入今附梁录)
  金刚顶瑜伽中略出念诵法四卷(亦云经)
  大唐南天竺三藏金刚智译(新编入录)
  上三经八卷同帙。
  七佛所说神□经四卷(或无所说字)
  晋代译失三藏名(今附东晋录)
  (右此七佛神□经大周录中编为重译云与吴代外国优婆塞支谦所译单卷七佛神□经同本今以此单卷经久阙其本卷数复殊不可悬配今依旧录编单本内)
  大吉义神□经二卷(或四卷)
  元魏昭玄统沙门释昙曜译(出法上录)
  文殊师利宝藏陀罗尼经一卷。
  大唐南天竺三藏菩提流志译(新编入录)
  金刚光焰陀罗尼经一卷。
  大唐南天竺三藏菩提流志译(新编入录)
  阿咤婆拘鬼神大将上佛陀罗尼经一卷。
  失译(拾遗编入今附梁录)
  阿弥陀鼓音声王陀罗尼经一卷。
  失译(拾遗编入今附梁录)
  大普贤陀罗尼经一卷失译(拾遗编入今附梁录)
  大七宝陀罗尼经一卷失译(拾遗编入今附梁录)
  六字大陀罗尼□经一卷失译(拾遗编入今附梁录)
  安宅神□经一卷后汉失译。
  摩尼罗亶经一卷。
  东晋西域沙门竺昙无兰译(拾遗编入)
  玄师□陀所说神□经一卷(录云幻师无所说字)
  东晋西域沙门竺昙无兰译(拾遗编入)
  护诸童子陀罗尼□经一卷。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留支译。
  诸佛心陀罗尼经一卷。
  大唐三藏玄奘译(出内典录)
  拔济苦难陀罗尼经一卷。
  大唐三藏玄奘译(出内典录)
  八名普密陀罗尼经一卷。
  大唐三藏玄奘译(出内典录)
  持世陀罗尼经一卷。
  大唐三藏玄奘译(出内典录)
  六门陀罗尼经一卷。
  大唐三藏玄奘译(出内典录)
  清净观世音普贤陀罗尼经一卷。
  大唐总持寺沙门释智通译(出大周录)
  上十九经二十三卷同帙。
  智炬陀罗尼经一卷。
  大唐天后代于阗三藏提云般若译(出大周录)
  诸佛集会陀罗尼经一卷。
  大唐天后代于阗三藏提云般若译(出大周录)
  随求即得大自在陀罗尼神□经一卷。
  大唐天后代北天竺三藏宝思惟译亦云所得(出大周录)
  百千印陀罗尼经一卷。
  大唐天后代于阗三藏实叉难陀译(新编入录)
  救面燃饿鬼陀罗尼神□经一卷(亦云施饿鬼食□经后兼有施水□)
  大唐天后代于阗三藏实叉难陀译(新编入录)
  庄严王陀罗尼□经一卷。
  大唐天后代三藏义净译(新编入录)
  香王菩萨陀罗尼□经一卷。
  大唐三藏义净译(新编入录)
  一切功德庄严王经一卷。
  大唐三藏义净译(新编入录)
  拔除罪障□王经一卷。
  大唐三藏义净译(新编入录)
  善夜经一卷。
  大唐天后代三藏义净译(新编入录)
  虚空藏菩萨能满诸愿最胜心陀罗尼求闻持法一卷(出成就一切义品)
  大唐中天竺三藏输波迦罗译(新编入录)
  金刚顶经曼殊室利菩萨五字心陀罗尼品一卷。
  大唐南天竺三藏金刚智译(新编入录)
  观自在如意轮菩萨瑜伽法要一卷。
  大唐南天竺三藏金刚智译(新编入录)
  (右虚空藏等三经及前四卷瑜伽并出金刚顶经彼经梵本有十万颂此之四经略要抄译非全部也)
  佛地经一卷。
  大唐三藏玄奘译(出内典录有论七卷释)
  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一卷(亦云佛临般亦名遗教经)
  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有释论一卷)
  (右此遗教经旧录所载多在小乘律中或编小乘经内今以真谛法师译遗教论彼中解释多约大乘小宗不显故移编此)
  出生菩提心经一卷。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等译。
  佛印三昧经一卷。
  后汉安息三藏安世高译(拾遗编入)
  文殊师利般涅槃经一卷。
  西晋居士聂道真译(拾遗编入)
  异出菩萨本起经一卷(或无起字)
  西晋居士聂道真译(拾遗编入)
  千佛因缘经一卷。
  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出法上录)
  贤首经一卷(一名贤首夫人经)
  乞伏秦沙门释圣坚译。
  月明菩萨经一卷(或云月明童子或云月童子)
  吴月支优婆塞支谦译。
  (右此月明菩萨经大周录中编为重译云与月光童子经等同本者误也文意全异改为单译)
  心明经一卷(一名心明女梵志妇饭汁施经)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灭十方冥经一卷(或云十方灭冥经)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鹿母经一卷。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又群录中更有鹿子经一卷云是吴代外国优婆塞支谦所译即与前鹿母经文句全同但立名殊故不双出)
  魔逆经一卷。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上二十六经二十六卷同帙。
  德光太子经一卷(一名赖咤和罗所问光德太子经)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右德光太子经大周录中编为重译云与须赖经等同本异译者误也文意既异故为单本)
  大意经一卷。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坚固女经一卷(一名牢固女经)
  隋天竺三藏那连提耶舍译。
  商主天子所问经一卷(或无所问字)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等译。
  诸法最上王经一卷。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等译。
  师子庄严王菩萨请问经一卷(一名八曼茶罗经)
  大唐天竺三藏那提译(出大周录)
  离垢慧菩萨所问礼佛法经一卷。
  大唐天竺三藏那提译(出大周录拾遗编入)
  受持七佛名号所生功德经一卷。
  大唐三藏玄奘译(出内典录)
  佛临涅槃记法住经一卷(或加般字)
  大唐三藏玄奘译(出翻经图)
  寂照神变三摩地经一卷。
  大唐三藏玄奘译(出翻经图)
  差摩婆帝受记经一卷。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留支译。
  不增不减经一卷(或云二卷者误也)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留支译。
  造塔功德经一卷。
  大唐中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出大周录拾遗编入)
  右绕佛塔功德经一卷(亦云绕塔功德经)
  大唐天后代于阗三藏实叉难陀译(新编入录)
  大乘四法经一卷。
  大唐天后代于阗三藏实叉难陀译(新编入录)
  有德女所问大乘经一卷
  大唐天后代天竺三藏菩提流志译(出大周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