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佛藏
- 藏外
- 开元释教录
开元释教录
伅真陀罗所问经二卷(或三卷)
后汉月支三藏支娄迦谶译(第一译)
上二经十卷同帙。
大树紧那罗王所问经四卷(亦名说不可思议品)
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第二译)
右二经同本异译。
佛升忉利天为母说法经二卷(亦名佛升忉利天品经或三卷)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第一译)
道神足无极变化经四卷(一名合道神足经或二卷或三卷)
西晋安息三藏安法钦译(第二译)
右二经同本异译(前后三译第三本阙)
上三经十卷同帙。
宝雨经十卷(一帙)
大唐天后代南印度三藏达摩流支等译(出大周录第三译)
宝云经七卷。
梁扶南三藏曼陀罗仙共僧伽婆罗译(第一译)
右二经同本异译(新旧三译第二本阙)
阿惟越致遮经三卷(或无遮字或四卷)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第一译)
上二经十卷同帙。
不退转法轮经四卷。
僧佑录云安公凉土异经(在北凉录第二译)
广博严净不退转轮经四卷(或六卷)
宋凉州沙门智严共宝云译(第三译)
右三经同本异译(其阿惟越致遮经周录在单本中误也)
不必定入定入印经一卷。
元魏婆罗门瞿昙般若流支译(出序记第一译右经初序记云魏兴和四年岁次降娄月建在戌朔次甲子壬午之日瞿昙流支沙门昙林于尚书令仪同高公第译九千一百九十三字诸录皆云菩提留支译者误也今依序记为正)
入定不定印经一卷。
大唐天后代三藏义净译(新编入录第二译)
右二经同本异译(其旧译经周录为单本新勘为重译)
上四经十卷同帙。
等集众德三昧经三卷(或二卷)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第一译)
集一切福德三昧经三卷。
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出真寂寺录第三译)
右二经同本异译(前后三译一译本阙)
持心梵天经四卷(一名庄严佛法经又名等御诸法经)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或六卷十七品第一译)
上三经十卷同帙(按姚秦释僧睿思益序云恭明前译颇丽其辞迷其旨今按群录吴时月支国优婆塞支谦字恭明翻译众经而无思益同本之者其持心经与思益同乃是西晋竺法护译睿云恭明先译失之者误)
思益梵天所问经四卷(或直云思益经佑云思益义经)
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第二译)
胜思惟梵天所问经六卷。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留支译(第二译)
右三经同本异译(其胜思惟经有释论四卷)
上二经十卷同帙。
持人菩萨经四卷(有加所问二字或三卷)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第一译)
持世经四卷(一名法印经或三卷)
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第三译)
右二经同本异译(前后三译第二本阙)
济诸方等学经一卷(或无学字)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第一译)
大乘方广总持经一卷(或无乘字)
隋天竺三藏毗尼多流支译(第二译)
右二经同本异译(周录为单本新勘为重译)
上四经十卷同帙。
文殊师利现宝藏经三卷(或直云宝藏经或二卷第一译)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大方广宝箧经三卷(或二卷)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第四译)
右二经同本异译(前后四译两译阙本)
大乘同性经二卷(亦名一切佛行入智毗卢遮那藏说经或四卷)
周宇文氏天竺三藏阇那耶舍等译(第一译)
证契大乘经二卷(亦名入一切佛境智陪庐遮那藏)
大唐中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出大周录第二译)
右二经同本异译。
上四经十卷同帙。
深密解脱经五卷。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留支译(今本初译)
解深密经五卷。
大唐三藏玄奘译(出内典录今本再译)
上二经十卷同帙。
解节经一卷。
陈天竺三藏真谛译。
右一经是解深密经初五品异译(出第一卷)
相续解脱地波罗蜜。了义经一卷(亦名解脱了义亦云相续解脱经)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右一经是解深密经后二品异译出四五二卷。
右四经同本异译(二是全本二是初译)
缘生初胜分法本经二卷。
隋天竺三藏达摩笈多译(出内典录第一译)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二卷。
大唐三藏玄奘译(出内典录第二译)
右二经同本异译。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四卷。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第二译)
上五经十卷同帙。
入楞伽经十卷(一帙)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留支译(或三译)
大乘入楞伽经七卷。
大唐天后代于阗三藏实叉难陀译(新编入录第四译)
右三经同本异译(新旧四译一译阙本)
菩萨行方便境界神通变化经三卷。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第一译)
上二经十卷同帙。
大萨遮尼干子所说经十卷(或七卷或八卷一帙)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留支译(第一译)
右二经同本异译。
大方等大云经六卷(亦名大方等无相经或四卷或五卷)
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第二译两译一阙)
大云轮请雨经一卷(内题云大云经请雨品第六十四)
周宇文氏天竺三藏阇那耶舍等译(第一译)
大云轮请雨经二卷。
隋天竺三藏那连提耶舍译(第二译)
大方等大云谓雨经一卷(内题云大方等大云经请雨品第六十四)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等译(出内典录第三译)
右三经同本异译。
上四经十卷同帙。
诸法无行经二卷(或一卷)
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第一译)
诸法本无经三卷。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等译。
右二经同本异译(前后三译一译阙本)
无极宝三昧经一卷(或直云无极宝经)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第一译)
宝如来三昧经二卷(一名无极宝三昧经或一卷)
东晋西域三藏只多密译(第二译)
右二经同本异译。
慧印三昧经一卷(一名宝田慧印三昧经)
吴月支优婆塞支谦译(第一译)
如来智印经一卷(一名诸佛法身)
僧佑录中失译经(今附宋录第二译)
右二经同本异译。
上六经十卷同帙。
大灌顶经十二卷(一帙或无大字录云九卷未详)
东晋西域三藏帛尸梨密多罗译(单重合译)
右卷别各是一经具列如左。
(第一卷灌顶三归五戒带佩护身□经第二卷灌顶七万二千神王护比丘□经第三卷灌顶十二万神王护比丘尼□经第四卷灌顶百结神王护身□经第五卷灌顶宫宅神王守镇左右□经第六卷灌顶冢墓因缘四方神□经第七卷灌顶伏魔封印大神□经第八卷灌顶摩尼禀大神□经第九卷灌顶召五方龙摄疫毒神□经第十卷灌顶梵天神策经第十一卷)
灌顶隋愿往生十方净土经(或云普广品第十一即别行随愿往生经是)
第十二卷灌顶拔除过罪生死得度经(即是旧药师经佛游维耶离者此为第一
译)
药师如来本愿经一卷。
隋天竺三藏达摩笈多译(出内典录第二译)
药师□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一卷。
大唐三藏玄奘译(出内典录第三译)
药师□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二卷。
大唐三藏义净于大内佛光殿译(新编入录第四译)
右三经同本异译(与前灌顶第十二卷拔除过罪生死得度经同本其三藏义净所译二卷者更加六佛本愿及□余文大同奘法师译者其旧药师经群录皆云宋时鹿野寺沙门慧简所译寻检其文即是灌顶第十二卷析出别行更无异本其随愿往生经群录或云吴时支谦或云西晋竺护译其见流行者即是大灌顶经第十一卷普广品更无别本此之二经既在大部之中其别生流行者删之不录)
阿阇世王经二卷(后汉月支三藏支娄迦谶译第一译)
普超三昧经三卷(或上加文殊师利字或四卷)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第二译)
放□经一卷(是普超经举□品异译出第一卷)
僧佑录云安公录中失译经(安公云出方等部今附西晋录)
右三经同本异译(前后六译三译阙本)上六经十卷同帙。
开元释教录卷第十一(别录之一)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六百卷六十帙唐三藏玄奘于玉华宫寺译出翻经图)
右此经。梵本都有二十万颂。总四处十六会。唐言译之成六百卷。重单合译具列如左。
第一会王舍城鹫峰山说(四百卷)
右新译单本。梵文一十三万二千六百颂。唐译成四百卷七十九品。从第一卷至四百卷。
第二重会王舍城鹫峰山说(七十八卷第四译)
右新译重本。梵文二万五千颂。唐译成七十八卷八十五品。与旧大品放光光赞般若同本异译。从四百一卷至四百七十八。比于旧经阙无常啼等品。余意大
同。
第三重会王舍城鹫峰山说(五十九卷)
右新译单本。梵文一万八千颂。译成五十九卷三十一品。从四百七十九卷至五百三十七卷。
第四重会王舍城鹫峰山说(一十八卷第八译)
右新译重本。梵文八千颂译成一十八卷二十九品。与旧道行小品明度长安品等同本异译。从五百三十八卷至五百五十五。比于旧经亦阙常啼等品。余意不
殊。
第五重会王舍城鹫峰山说(十卷)
右新译单本。梵文四千颂译成十卷二十四品。从五百五十六卷至五百六十五卷。
第六重会王舍城鹫峰山说(八卷第二译)
右新译重本。梵文二千五百颂。译成八卷一十七品。与旧胜天王般若同本异译。从五百六十六卷至百七十三卷。
第七会室罗筏城给孤独园说曼殊室师利分(二卷第三译)
右新译重本。梵文八百颂。译成二卷。无品。与旧两译文殊般若同本异译。当第五百七十四至五百七十五卷。
第八重会室罗筏城给孤独园说那伽室利分(一卷第三译)
右新译重本。梵文四百颂。译成一卷。无品。与旧软首菩萨分卫经等同本异译。当第五百七十六卷。
第九重会室罗筏城给孤独园说能断金刚分(一卷第四译)
右新译重本。梵文三百颂。译成一卷。无品。与新旧四译金刚般若同本异
译。当第五百七十七卷。
第十会他化自在天宫说般若理趣分(一卷第一译)
右新译重本。梵文三百颂。译成一卷。无品。与后译实相般若同本异译。当第五百七十八卷。
第十一重会室罗筏城给孤独园说布施波罗蜜多分(五卷)
右新译单本。梵文二千颂译五卷。无品。从五百七十九卷至五百八十三卷。 第十二重会室罗筏城给孤独园说净戒波罗蜜多分(五卷)
右新译单本。梵文二千颂。译成五卷。无品。从五百八十四卷至五百八十八卷。
第十三重会室罗筏城给孤独园说安忍波罗蜜多分(一卷)
右新译单本。梵文四百颂。译成一卷。无品。当第五百八十九卷。
十四重会室罗筏城给孤独园说精进波罗蜜多分(一卷)
右新译单本。梵文四百颂。译成一卷。无品。当第五百九十卷。
第十五重会王舍城鹫峰山说静虑波罗蜜多分(二卷)
右新译单本。梵文八百颂。译成二卷。无品。当第五百九十一至九十二卷。 第十六会王舍城竹林园中白鹭池侧说般若波罗蜜多分(八卷)
右新译单本。梵文二千五百颂。译成八卷。无品。从五百九十三卷至第六百卷。
开元释教录卷第十二(别录之二)
庚午岁西崇福寺沙门智升撰
有译有本录中菩萨三藏录之二(大乘经重单合译下)
月灯三昧经十一卷(或十卷一帙)
高齐天竺三藏那连提耶舍译(全本后出单重合译)
月灯三昧经一卷(一名文殊师利菩萨十事行经)
宋沙门释先公译(第二别译)
右一经出前大月灯经第七卷异译(第一别译单卷者本阙)
无所希望经一卷(一名象步经)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第二译)
象腋经一卷。
宋罽宾三藏昙摩蜜多译(第四译)
右二经同本异译(前后四译两译本阙)
大净法门经一卷。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第一译)
大庄严法门经二卷。
隋天竺三藏那连提耶舍译(第三译)
右二经同本异译(前后三译一译阙本)
如来庄严智慧光明入一切佛境界经二卷。
元魏天竺三藏昙摩流支译(第一译)
度一切诸佛境界智严经一卷。
梁扶南三藏僧伽婆罗等译(第二译)
右二经同本异译。
后出阿弥陀佛偈经一卷(与后经异本或无经字)
后汉失译(第二译两译一阙)
观无量寿佛经一卷(亦云无量寿观经与前后经异本)
宋西域三藏^8□良耶舍译(第一译二译一阙)
阿弥陀经一卷(亦名无量寿经)
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第一译第二本阙)
称赞净土佛摄受经一卷(亦直云称赞净土经)
大唐三藏玄奘译(出内典录第二译)
右二经同本异译(其求那跋陀罗所译小无量寿经寻本不获诸藏纵有即与弥弥陀文同不异)
上十一经十三卷同帙。
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一卷(亦云弥勒上生经)
宋居士沮渠京声译(单本)
右上生经虽是单译随成佛经次第编此。
弥勒成佛经一卷(与后经异本)
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第二译两译一阙)
弥勒来时经一卷(失译出法上录今附东晋录第三译)
弥勒下生经一卷(一名弥勒受决经初云大智舍利弗)
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第四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