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佛藏
- 藏外
- 开元释教录
开元释教录
大方广佛华严经不思议佛境界分一卷(或二卷十二纸永昌元年于魏国东寺译见大周录初出与后实叉难陀所译不思议境界经同本)
大方广佛华严经修慈分一卷(天授二年于大周东寺译见大周录)
大乘造像功德经二卷(或一卷天授二年于大周东寺译见大周录)
智炬陀罗尼经一卷(天授二年于大周东寺译见大周录)
诸佛集会陀罗尼经一卷(天授二年于大周东寺译见大周录)
大乘法界无差别论一卷(天授二年十月十四日于大周东寺译见大周录)
右六部七卷其本并在
沙门提云般若。或云提云陀若那。唐云天智。于阗国人。学通大小智兼真
俗。术禅门悉皆谙晓。以天后永昌元年来届于此。即以其年谒帝于洛。于魏国东寺(后改为大周东寺)翻经。以永昌元年己丑至天授二年辛卯。总出经论六部。沙门战陀慧智等译语。沙门处一等笔受。沙门复礼等缀文。沙门德咸慧俨法明弘景等证义。
赞观世音菩萨颂一卷(见大周录)
右一部一卷其本见在
沙门释慧智。父印度人也。婆罗门种。因使游此而生于智。少而精勤有出俗之志。天皇时因长年婆罗门僧。奉度为弟子。本既梵人善闲天竺书语。又生唐国复练此土言音。三藏地婆诃罗提云若那宝思惟等。所有翻译皆召智为证兼令度语。智以天后长寿二年癸巳。于东都佛授记寺。自译赞观世音颂一部。
大周刊定众经目录十五卷
右一部十五卷其本见在
沙门释明佺。东都佛授记寺僧也。尤精律学兼闲经论。天后天册万岁元年乙未刊定经目。佺首末条录编比次序。与翻经大德二十余人同共参定。虽云刊定繁秽尤多。虽见流行实难凭准。中有乖舛如别所述。
大方广佛华严经八十卷(第二出与东晋觉贤译者同本证圣元年三月十四日于东都大内大遍空寺译天后亲受笔削至圣历二年十月八日于佛授记寺功毕)
文殊师利授记经三卷(于清禅寺译第三出与文殊佛土严净经等同本今编入宝积当第十五会)
大方广入如来智德不思议经一卷(于东都佛授记寺译第四出与度诸佛境界智光严经等同本)
大方广如来不思议境界经一卷(第二出与提云般若所出境界分同本)
大方广普贤菩萨所说经一卷
大乘入楞伽经七卷(第四出与宋功德贤等出者同本久视元年五月五日于东都三阳宫内初出至长安四年正月五日缮写功毕)
观世音菩萨秘密藏神经一卷(初出与宝思惟等出者同本)
妙臂印幢陀罗尼经一卷(第二出与胜幢臂印陀罗尼经同本)
百千印陀罗尼经一卷
救面燃饿鬼陀罗尼神经一卷
右绕佛塔功德经一卷(亦云绕塔功德经)
大乘四法经一卷(与前日照三藏出者名字虽同经体全异)
十善业道经一卷
大乘起信论二卷(第二出与真谛出者同本)
摩诃般若随心经一卷
大方广不生不灭经一卷
大方广如来难思议境界经一卷
离垢净光陀罗尼经一卷(初出与弥陀出译者同本)
菩萨出生四法经一卷
右一十九部一百七卷(起信论上一十四部一百二卷见在摩诃般若随心经下五部五卷阙本)
沙门实叉难陀。唐云喜学。于阗国人。智度弘旷利物为心。善大小乘兼异学论。天后明扬佛日敬重大乘。以华严旧经处会未备。远闻于阗有斯梵本发使求
访。并请译人实叉与经同臻帝阙。以天后证圣元年乙未。于东都大内大遍空寺译华严经。天后亲临法座焕发序文。自运仙毫首题名品。南印度沙门菩提流志沙门义净同宣梵本。后付沙门复礼法藏等。于佛授记寺译。至圣历二年己亥功毕。又至久视元年庚子。于三阳宫内译大乘入楞伽经。及于西京清禅寺东都授记寺译文殊授记等经。前后总译一十九部。沙门波仑玄轨等笔受。沙门复礼等缀文。沙门法宝弘景等证义。太子中舍贾膺福监护。至长安四年实叉缘母年老请归觐省。表书再上方蒙允许。御史霍嗣光送至于阗。后和帝龙兴重晖佛日。再徵召方届帝城。以景龙二年达于兹土。帝屈万乘之尊亲迎于开远门外。京城缁侣备诸幢幡逆路导引。仍装饰青象令乘入城。于大荐福寺安置。未遑翻译遘疾弥留。以景云元年十月十二日。右累足终于大荐福寺。春秋五十有九。缁徒悲噎叹法栋之遽摧。俗侣哀号恨群生之失导。有诏听依外国法葬。以十一月十二日。于开远门外古然灯台焚之。薪尽火灭其舌犹存。斯是弘法之嘉瑞也。至十二月二十三日。本国门人悲智使哥舒道元。送其余骸及斯灵舌还归于阗起塔供养。后人复于焚尸之所起七层塔焉。
不空索陀罗尼经一卷(一名普门此有一十六品是梵本经沙门波仑制序第二出与宝思惟译三卷者同本)
右一部一卷其本见在
婆罗门李无谄。北印度岚波国人。识量聪敏内外该通。唐梵二言洞晓无滞。三藏阿真那菩提流志等。翻译众经并无谄度语。于天后代圣历三年庚子三月。有新罗国僧明晓。远观唐化将欲旋途。于总持门先所留意。遂殷勤固请译此真
言。使彼边维同闻秘教。遂于佛授记寺翻经院。为译不空索陀罗尼经一部。沙门波仑笔受。至久视元年八月。将所译经更于罽宾重勘梵本方写流布。
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一卷(第二出与实叉难陀离垢净光陀罗尼同本)
右一部一卷其本见在
沙门弥陀山。唐言寂友。货逻国人也。幼小出家游诸印度遍学经论。于楞伽俱舍最为精妙。志弘像法无乡邦。杖锡而游来臻皇阙。于天后代共实叉难
陀。译大乘入楞伽经。后于天后末年共沙门法藏等。译无垢净光陀罗尼经一部。译毕进内辞帝归邦。天后厚遗任归本国。
甄正论三卷
右一部三卷其本见在
沙门释玄嶷。俗姓杜。名又。先是黄冠为东都大弘道观主。游心七藉妙善三玄。黄宗之中此为纲领。天后心崇大法弘阐释宗。人遂归心请求剃落。诏许度之住佛授记寺。后为寺都兼预翻译。悉彼宗之虚诞知正教之可凭。遂造甄正论一部指陈虚伪。主客问答极为省要。
不空索陀罗尼自在王经三卷(亦名不空索心王经长寿二年七月于东都佛授记寺译沙门德感笔受初出与李无谄出一卷者同本)
浴像功德经一卷(神龙元年正月二十二日于东都大福先寺译婆罗门李无谄译语初出与后义净出者同本)
校量数珠功德经一卷(神龙元年正月二十三日于大福先寺译李无谄译语初出与后义净出者同本)
观世音菩萨如意摩尼陀罗尼经一卷(第二出与实叉难陀等出者同本)
文殊师利根本一字陀罗尼经一卷(长安二年于天宫寺译沙门慧智等证梵文婆罗门李无谄译语直中书李无碍笔受初出与后义净出者同本)
大陀罗尼末法中一字心经一卷(神龙元年于大福先寺译李无谄译语)
随求即得大自在陀罗尼神经一卷(亦云所得见大周录长寿二年于东都天宫寺译罽宾沙门尸利难陀设等证梵文李无谄译语李无碍笔受)
右七部九卷其本并在
沙门阿真那。唐云宝思惟。北印度迦湿蜜罗国人。刹帝利种。彼王之华
胄。幼而舍家禅诵为业。进具之后专精律品。复慧解超群学兼真俗。干文术尤工其妙。加以化导为心无恋乡国。以天后长寿二年癸巳届于洛都。于天宫寺安置。即以天后长寿二年癸巳。至中宗神龙二年丙午。于授记天宫福先等寺。译不空索陀罗尼经等七部。后至睿宗太极元年壬子四月。太子洗马张齐贤等缮写进内。至延和元年六月。令礼部尚书晋国公薛稷右常侍高平侯徐彦伯等详定入目施行。三藏自神龙二年已后更不译经。唯精勤礼诵修诸福业。每于晨朝磨香为水涂浴佛像后方饮食。从始至终此为恒业。衣之外随得随施。后于龙门山请置一寺。依外国法式制造呼为天竺。已及门人同居此寺。精诚所感其数寔多。寿年百余。以开元九年终于寺矣。
金光明最胜王经十卷(第五出与北凉昙无谶四卷金光明等同本长安三年十月四日于西明寺译毕沙门波仑惠表笔受)
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一卷(第五出与姚秦罗什元魏留支陈真谛等出者同本长安三年十月四日于西明寺译)
佛为难陀说出家入胎经二卷(出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第十一十二卷景龙四年于大荐福寺译今编入宝积当第十四会改名入胎藏会)
入定不定印经一卷(第二出与元魏瞿昙流支所出不必定入定入印经同本久视元年五月五日译毕)
药师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二卷(第四出与隋笈多等出者同本但广略有异神龙三年夏于大内佛光殿译时帝亲御法筵手自笔受)
弥勒下生成佛经一卷(第六出与罗什弥勒下经等同本大足元年九月二十三日于东都大福先寺译)
佛为胜光天子说王法经一卷(第三出与旧谏王经及唐译胜军王经并同本神龙元年七月十五日于东都大福先寺译沙门玄伞笔受)
浴像功德经一卷(第二出与宝思惟出者同本景龙四年四月十五日于大荐福寺翻经院译)
数珠功德经一卷(第二出与宝思惟出者同本景龙四年四月十五日于大荐福寺翻经院译)
观自在菩萨如意心陀罗尼经一卷(第三出与实叉难陀宝思惟等出者同本景龙四年于大荐福寺翻经院译)
曼殊室利菩萨藏中一字王经一卷(第二出与宝思惟出者同本长安三年十月四日于西明寺译)
称赞如来功德神经一卷(第二出与隋译十二佛名神经同本景云二年闰六月二十三日于大荐福寺翻经院译沙门玄伞智积等笔受)
大孔雀王经三卷(第八出与梁僧加婆罗等出者同本神龙元年于东都内道场译)佛顶尊胜陀罗尼经一卷(第五出与杜行顗日照波利等出者同本景龙四年于大荐福寺翻经院译)
庄严王陀罗尼经一卷(大足元年九月二十三日于东都大福先寺译)
香王菩萨陀罗尼经一卷(神龙元年于东都大福先寺译)
一切功德庄严王经一卷(神龙元年七月十五日于东都大福先寺译沙门玄伞笔受)
拔除罪障王经一卷(景龙四年于大荐福寺翻经院译)
善夜经一卷(大足元年九月二十三日于东都大福先寺译)
大乘流转诸有经一卷(大足元年九月二十三日于东都大福先寺译)
妙色王因缘经一卷(大足元年九月二十三日于东都大福先寺译)
佛为海龙王说法印经一卷(景云二年^5六月二十三日于大荐福寺翻经院译沙门玄伞智积等笔受)
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论颂一卷(无着菩萨造景云二年于大荐福寺翻经院译沙门玄伞智积等笔受)
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论释三卷(无着菩萨颂世亲菩萨释景云二年于大荐福寺翻经院译沙门玄伞智积等笔受)
因明正理门论一卷(大域龙菩萨造第二出与奘法师译者同本景云二年于大荐福寺翻经院译沙门玄伞智积等笔受)
成唯识宝生论五卷(一名二十唯识颂释论护法菩萨造景龙四年四月十五日于大荐福寺翻经院译沙门玄伞智积等笔受)
观所缘论释一卷(护法菩萨造景龙四年四月十五日于大荐福寺翻经院译沙门玄伞智积等笔受)
掌中论一卷(陈那菩萨造第二出与解卷论同本长安三年十月十四日于西明寺译)取因假设论一卷(陈那菩萨造长安三年十月四日于西明寺译沙门惠表笔受) 观总相论颂一卷(陈那菩萨造景云二年于大荐福寺翻经院译沙门智积等笔
受)
止观门论颂一卷(世亲菩萨造景云二年于大荐福寺翻经院译沙门玄伞等笔
受)
手杖论一卷(尊者释迦称造景云二年于大荐福寺翻经院译沙门玄伞等笔受) 六门教授习定论一卷(无着菩萨本世亲菩萨释长安三年十月四日于西明寺
译)
五蕴皆空经一卷(出杂阿含经第二卷异译景龙四年于大荐福寺翻经院译沙门智积等笔受)
三转法轮经一卷(出杂阿含经第十五卷异译景龙四年于大荐福寺翻经院译沙门玄伞等笔受)
无常经一卷(亦名三启经大足元年九月二十三日于东都大福先寺译)
八无暇有暇经一卷(大足元年九月二十三日于东都大福先寺译)
长爪梵志请问经一卷(久视元年十二月二十三日于东都大福先寺译)
譬喻经一卷(景龙四年于大荐福寺翻经院译沙门玄伞等笔受)
略教诫经一卷(景云二年^5六月二十三日于大荐福寺翻经院译沙门智积等笔受)
疗痔病经一卷(亦云痔景龙四年于大荐福寺翻经院译沙门玄伞等笔受)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五十卷(长安三年十月四日于西明寺译沙门波仑惠表等笔受)
根本说一切有部苾刍尼毗奈耶二十卷(景龙四年于大荐福寺翻经院译)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四十卷(景龙四年于大荐福寺翻经院译)
根本说一切有部尼陀那目得迦十卷(或八卷长安三年十月四日于西明寺译) 根本说一切有部戒经一卷(景龙四年于大荐福寺翻经院译)
根本说一切有部苾刍尼戒经一卷(景龙四年于大荐福寺翻经院译)
根本说一切有部百一羯磨十卷(长安三年十月四日于西明寺译)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颂五卷(尊者毗舍佉造景龙四年大廌福寺翻经院译先在西域那烂陀寺译出还都删正景龙奏行)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摄颂一卷(景龙四年于大荐福寺翻经院译)
根本说一切有部尼陀那目得迦摄颂一卷(景龙四年于大荐福寺翻经院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