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佛藏
 - 藏外
 - 建中靖国续灯录
 
                    
                    建中靖国续灯录
                    
                        
  建中靖国续灯录卷第七
  建中靖国续灯录卷第八   [宋刻]
    东京法云禅寺住持传法佛国禅师(臣)惟白集
  对机门
  南岳怀让禅师第十二世
  舒州浮山法远圆鉴禅师法嗣
  东京十方净因禅院净照禅师
  讳道臻。福州古田人也。俗姓载氏。父梦伟冠裳者导从至舍。母黄氏遂妊。复梦幢幡梵呗引厖眉碧眼僧至。乃诞生也。十四岁。投上生院出家。持头陀行。十九落发。粗习经论。后遂游方。参诸知识。道契圆鉴禅师。
  出世开堂 英宗皇帝遣使降香。继而苗贵妃奏赐椹袍。都知兰元振又奏赐觉照师名。周国大主表乞禅号。 神宗皇帝宣谕执政曰。道臻素有名德。宜择一美号进呈。乃赐净照禅师。京城创诸禅刹。选请宗匠。皆出师举。悉称 诏旨。
  元祐八年八月十七日。升堂辞众。写偈坐灭。
  元丰三年春 慈圣光献皇后上仙。百日建斋于庆寿殿。会千法师。是日 神宗皇帝赐坐 宣问。长老将何追荐 太皇。
  师对曰。臣僧得面 天颜。即 诏升座。
  时有僧问 太皇仙游。今在何处。
  师云。月落不离天。
  问。飙驾既远。仁孝何追。祖意西来。乞师方便。
  师云。轩辉虽掩北。风教自存南。
  僧曰 圣君词句宣传去。寰海烝民捧诵来。
  师曰。伶利衲僧。
  问 来宣千法师入 内。并赐椹袍。未审得何福报。
  师云。水长船高。
  僧曰 皇图永固。长兴不二之门。
  师云。净因道处。不及阇梨。
  僧曰。三边肃静民安泰。五谷丰登贺太平。
  师云。不妨道著。
  僧曰。圣人当殿。对答分明。三十年后。此话盛行。
  师云。恰是。
  问 天赐六铢师已挂。将何报答 我皇恩。
  师云。雪峰道底。
  僧曰。睿泽已蒙师指示。 太皇仙驭往何方。
  师曰。天阔地阔。
  僧曰。一旦功成去。三祇果已圆。
  师云。真师子儿。
  僧云。恁么则可谓师子窟中师子。
  师曰。不得钝致山僧。
  师云。至道本无言说。何须问答去来。盖为 太皇太后。感一人之至德。集万善之鸿因。式荐 仙游。证无生理。敢问诸人。今日种种佛事。时人道得。更有末后一句。还有人道得也无。良久。云。一人有庆。兆民赖之。切念臣山野常僧。行业无取。此日伏蒙 圣慈。特赐举扬宗旨。言词荒拙。冒犯 天威。但臣仰荷 宸恩。无任惊悚。久渎 圣聪。伏惟珍重。
  问。师唱谁家曲。宗风嗣阿谁。
  师云。有钱使钱。无钱守贫。
  僧曰。月华嫡子。临济儿孙。
  师曰。放你三十棒。
  问。如何是净因境。
  师云。法广殿牌。 仁宗亲写。
  僧曰。如何是境中人。
  师云。六代祖师天下闻。
  问。如何是道。
  师云。古今行不尽。
  僧曰。如何是道中人。
  师云。万家烟火外。一枕水云间。
  问。如何是佛。
  师云。朝妆香。暮换水。
  问。如何是观音妙智力。
  师云。河南犬吠。河北驴鸣。
  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
  师云。拄杖横担不到肩。
  僧曰。谢师答话。
  师云。错认定盘星。
  师云。一问一答。无有尽时。古人呼作无尽藏海。亦呼为方便门。于衲僧面前。远之远矣。何故。权柄在手。纵夺自由。坐断毗卢。壁立千仞。善财楼阁。孰肯优游。华藏琅函。未之足拾。丈夫猛利。本合如然。过后思量。成第二月。除兹投机徇器。止宿草庵。就下平高。曲成万物。周流无滞。触处皆通。苟不尽毫毛。自取其咎。如斯谈说。笑杀衲僧。且道谁是解笑者。良久云。看。
  上堂。拈拄杖云。楖栗木杖子。善能谈佛祖。聋人既得闻。哑人亦解语。指白石为玉。点黄金为土。便恁么会去。他家未相许。不相许。莫莽卤。南街打鼓北街舞。
  庐州兴化仁岳禅师
  泉南人也。挺秀江淮禅林。拔萃圆鉴宗席。首演说法于龙舒。后传灯于淝水。熙宁十年秋。一日。书颂云。
  金鸡抱玉卯。玉兔长凤儿。
  举头南瞻部。飞过西耶尼。
  遂趺坐而逝。茶毗。获舍利千余。建塔于郡西。
  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
  师云。河里木头船。
  问。鼓声才罢。猊座高登。朝盖临筵。合谈何事。
  师云。天清地宁。
  僧曰。大众证明。
  师云。寒山拊掌。拾得呵呵。
  问。和尚如何为人。师举拂子。
  问。如何是和尚家风。
  师云。曲[彔*頁]禅床。
  僧曰。客来如何祗待。
  师云。拄杖子。
  问。如何是佛。
  师云。顶上螺纹。
  问。昔日祖师伸三拜。归位端然事如何。
  师云。金刚朝合掌。泥人夜点头。
  僧曰。未审意旨如何。
  师云。十五十六。日月相逐。
  僧曰。更深方见把针人。
  师云。且莫错认。
  问。如何是大道之原。
  师云。黄河辊底流。
  僧曰。学人未晓。
  师云。贯注新罗国。
  问。不看澄潭月。不守枯木岩。是什么人。
  师云。潦倒渔翁。躘踵樵子。
  僧曰。究竟如何。
  师云。相逢鼓腹。拍手讴歌。
  问。如何是佛法大意。
  师云。临济问黄檗。
  僧曰。学人不会。
  师云。三回吃棒来。
  问。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如何是那一花。
  师云。不堪供养佛。
  僧曰。摘向什么处。
  师云。十字粪堆头。
  问。一大藏教。尽是名言。离此名言。如何指示。
  师云。癞马揩枯柳。
  僧曰。学人不会。
  师云。骆[馬*色]好吃盐。
  僧曰。毕竟如何。
  师云。铁鞭指处马空嘶。
  问。佛处深宫时如何。
  师云。著珍御服。
  僧曰。逾城出家时如何。
  师云。挂弊垢衣。
  僧曰。不出不处时如何。
  师云。一刀两段。
  上堂云。当今一句。已在言前。未举先闻。早彰丑陋。更待捼腰捺膝。跬步向前。拟动舌端。纷然失绪。若据衲僧分上。岂落今时。建立宗乘。随机应副。所以拈锤举拂。瞬目扬眉。谈古陈今。一斯方便。更乃看风辨的。照冉当怀。棒喝全提。岂同容易。盖是事不获已。曲为今时。到遮里。若是久曾淘汰。回首高流。历涉长波。自知冷暖。若遇初机禅客。缁素未分。权展机锋。豁明大智。要伊回光自照。直于指外明机。返本归源。莫向途中受用。变通衲子。不用踟蹰。关捩动时。新罗渤海。久立。珍重。
  蕲州白云山广教景云禅师
  陕府夏县人也。姓李氏。生不荤茹。亲族异之。投西京灵山院臻上人出家。二十五落发。游方参问。得法于圆鉴禅师。后蕲守乔侯闻师道誉。命住是山。
  问。如何是佛法的的大意。
  师云。棒打石人开紩眼。
  僧曰。即此便是也。
  师云。有甚交涉。
  问。师唱谁家曲。宗风嗣阿谁。
  师云。须弥顶上撞金钟。
  问。如何是无缝塔。
  师云。任是僧繇夸好手。教君图绘也无门。
  僧曰。如何是塔中人。
  师云。扬眉招手唤。对面少人逢。
  许内翰问。如何是广教境。
  师云。一片白云横岳顶。
  翰曰。如何是境中人。
  师云。今日尊官入院。
  上堂云。云笼玉殿。风扫金沙。灵苗得地。遍野开花。游人赏玩。禅子叹嗟。咄。不悟少林真端的。背却弥陀讨释迦。
  上堂云。红炉焰上。金雪花开。白云堂中。木人拊掌。直得天垂甘露。地涌珊瑚。无情日夜谈真谛。不知谁是契如如。击禅床一下。
  上堂云。道。道。个中无紫皂。禅。禅。门与白云连。向上一路。千圣不传。胡家曲子如何唱。会么。清风明月夜。浪打钓鱼船。咄。
  上堂云。了。了。人人道好。妙。妙。馨香谁晓。晓兮获圆通。好兮谈妙道。无限清风座下生。身中悟得无生老。无生老。报君知。一片无瑕万古辉。咄。
  无为军庐江西禅继禅师
  师。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
  师云。枯木岩前。
  僧云。意旨如何。
  师云。抽条石笋。
  上堂云。青山青郁郁。渌水渌依依。物物尚如此。禅人作么知。若乃知得。触目而真。更无别事。一一法上一如来。一一尘中一弥勒。若也不知。且向三条椽下六尺单前。快须究取。良久。云。自是心源不调伏。祖师元是世间人。喝一喝。
  宿州定林惠琛禅师
  问。千百亿化身。未审那个是如来身。
  师云。应物现形。
  僧曰。恁么则普现群生前。
  师云。倒退三千。
  问。如何是道。
  师云。祗在目前。
  僧曰。为什么不见。
  师云。瞎。
  秀州本觉若珠禅师
  福州人也。姓卓氏。母怀妊时。常感异梦。及生。祥光照室。七岁出家。恩度受具。后慕游方。到苏州天平圆鉴禅师法席。鉴问。父母未生时。那个是汝本来面目。师于言下忽然有省。遂执侍巾瓶。
  至舒州浮山。每入室时。运石一转。自后遁迹。日诵莲经三帙。常坐不卧。后住槜城。法道大播。
  元祐元年十月十日。命元照律师结大界相毕。翌日。沐浴净发。召众曰。吾世缘将谢。汝善护持。言毕。趺坐而逝。七日身不倾侧。茶毗。得五色舍利。塔葬本山。
  问。如何是道。师举起拳。
  僧曰。不会。
  师云。拳头也不识。
  问。师唱谁家曲。宗风嗣阿谁。
  师云。一音剖出尘沙界。豁达灵通副万机。
  僧曰。恁么则叶县亲孙。浮山嫡子。
  师云。何不领话。
  僧曰。话道什么。
  师云。十万八千。
  上堂云。说佛说祖。埋没宗乘。举古谈今。淹留衲子。拨开上路。谁敢当头。齐立下风。不劳拈出。无星称子。如何辨得斤两。若也辨得。须弥秖重半铢。若辨不得。拗折秤衡。向日本国里与诸人相见。
  荆门军玉泉山景德谓芳禅师
  问。从上诸圣。以何示人。师拈起拄杖。
  僧曰。学人不会。
  师云。两手分付。僧拟议。师便打。
  问。如何是和尚家风。
  师云。针锋头上翻筋斗。
  僧曰。意旨如何。
  师云。红炉焰上碧琉璃。
  问。如何是一乘法。
  师云。的当尘毛现。
  上堂云。天驹未运。宾主照用齐行。毒鼓一鸣。瞎祖盲贤失宗旨。或高提神杖。或副类千端。影草竿头火炬辉。宝剑刃中金毛吼。在主。则离南坎北。据宾。乃卯东酉西。风云合会。交光八面全收。应用同时。函盖阵图齐剪。双开双掩。令在当人。正按正提。藏锋出袖。他亡此灭。犹怀组绣香囊。获印回戈。始见文班武列。须分胜败。岂许东西。火焰七星光射。须知百花竞发。金针未举。锋露山河。玉印未开。光舒大野。晓色纤毫不犯。暗中眉目须分。白牛岩下非藏。金凤幽庭岂锁。君臣合会。舞蹈无门。浩意融怀。蜜移一步。头角未现。布异类以周流。玉线关开。尽属利生遮畔。大地都卢无的止。万古澄潭月耀腾。荒田野战眉不开。午夜阵圆宜豹变。正则龙衔异宝。偏乃鹤宿银笼。正偏巨意若支离。失晓手中珠落地。异中见异。犹尺璧而胡分。出语不晓。似空中而赴倒。敲则大夜消忘。唱乃长天免运。放旷淋漓雨不伤。犹是夜明帘外客。
  师一日沐浴净发。书颂云。
  三更打破无巴鼻。午夜敲开大道机。
  二千年前石人髓。不以露布报人知。
  乃掷笔。安坐而逝。
  庐山归宗承天鸿式禅师
  问。如何是归宗境。
  师云。右军墨池。
  僧曰。若不张帆。焉知海阔。
  师云。想汝不知落处。
  师于熙宁二年七月十九日上堂辞众。云。须弥倒卓。海水逆流。石人破浪桌孤舟。拍手呵呵谁是侣。大千沙界任遨游。咄。言毕。趺坐而逝。
  东京华严普孜禅师
  建州建阳谢氏子也。幼习儒老。复看佛经。至识自心源。夙根启发。遂投太平兴国西律院僧可崇出家得度。具戒。游方参道。诣龙舒浮山圆鉴禅师法席。入室扣请。顿悟祖意。舒人请居甘露.太平二刹。道誉大播。
  后退居净因。元丰五年。左右街僧录定居华严。再整禅规。京城内外。翕然归向。八年四月十日 诏入 禁中说法 天子锡赉甚厚。是月十四日。辞众坐逝。茶毗敛骨。塔于开封林家村。
  师性澄止水。语洒寒冰。解达宗乘。见超情识。继唱临济三玄九带。深造曹洞五位十玄。故凑泊者望其津涯而已。
  问。如何是宾中宾。
  师云。客路似天远。
  僧曰。如何是宾中主。
  师云。侯门似海深。
  僧曰。如何是主中主。
  师云。寰中天子敕。
  僧曰。如何是主中宾。
  师云。塞外将军令。
  师云。宾中问主。互换机锋。主中问宾。同生同死。主中辨主。饮气吞声。宾中觅宾。白云万里。故句中无意。意在句中。于斯明得。一双孤雁扑地高飞。于斯未明。一对鸳鸯溪边独立。知音禅客。相共证明。彰响异流。切须子细。良久。云。若是陶渊明。攒眉却归去。
  舒州甘露法眼禅师
  讳庆余。姓黄氏。建州建安人也。本州大中寺出家。试经得度。游历江淮宗席。参圆鉴禅师。投机印可。出世甘露。人天瞻仰。退居京师华严。王公贵人皆来咨道。都尉曹公见谓。此真吾师也。朝夕扣请。奏赐章服.师名。
  元丰六年八月五日。示众云。浮世幻身。安能久寄。索笔书颂。投毫而逝。
  问。如何是意中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