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弘明集


  五明五佛并兴者

  文始传云。老子以上皇元年下为周师。无极元年乘青牛薄板车度关。为尹喜说五千文曰。吾游天地之间。汝未得道。不可相随。当诵五千文万遍。耳当洞听目当洞视。身能飞行六通四达。期于成都。喜依言获之。既访相见。至罽宾檀特山中。乃至王以水火烧沈。老子乃坐莲华中诵经如故。王求哀悔过。老子推尹喜为师。语王曰。吾师号佛。佛事无上。道王从受化。男女髡发不娶于妻。是无上道承佛威神。委尹喜为罽宾国佛。号明光儒童。

  臣笑曰。广说品云。始老国王闻天尊说法。与妻子俱得须陀洹果。清和国王闻之与群臣造天尊所。皆白日升天。王为梵天之首。号玄中法师。其妻闻法同飞为妙梵天王。后生罽宾号愤陀力王。杀害无道。玄中法师须化度之。化生李氏之胎。八十二年剖左腋。生而白首。经三月乘白鹿与尹喜西游隐檀特。三年愤陀力王猎见便烧沈。老子不死。王伏便剃发改衣。姓释名法号沙门。成果为释迦牟尼佛。至汉世法流东秦。又文始传。老子化胡推尹喜为师而化胡。消冰经云。尹喜推老子为师也。文始传云。吾师号佛。佛事无上道。又云。无上道承佛威神委尹喜为佛。推此众途师弟乱矣。何名教之存乎。又化胡消冰经皆言。老子化罽宾身自为佛。广说品。愤陀力王老之妻也。得道号释迦牟尼佛。即秦汉所流者。玄妙篇云。老子入关至天竺维卫国。入于夫人清妙口中。至后年四月八日剖左腋而生。举手曰。天上天下惟我为尊。三界皆苦何可乐者。寻罽宾一国乃有五佛俱出。一是尹喜号儒童者。二是老子化罽宾者。三老子之妻愤陀王号释迦者。四老子在维卫作佛。亦号释迦。五白净王子悉达作佛。复号释迦。案文始传云。五百年一贤千年一圣。今五佛并出。不觉烦乎。若言圣人能分身化物。说经亦必多方。何为老化则多。经惟二卷不变。至于儒童尹喜愤陀佛经。无闻于今。但是白净王子所说。以此推之。老喜为佛。虚妄可曝。且老经秘说不许人闻。前后相番诚有远意。然老能作佛。止是一人道士。不知奉佛惑之甚矣。如父为道士。岂以道人子为道士。岂以道人故。而不认其父乎。

  六五练生尸者

  五练经云。灭度者用色缯。天子一匹。公王一丈。庶民五尺。上金五两而作一龙。庶民用铁五色石五枚。以书玉文。通夜露埋。深三尺。女青文曰。九祖幽魂即出长夜入光明天。供其厨饭三十二年。还其故形而更生矣。

  臣笑曰。三元品中天地大水三宫九府九宫一百二十曹。罪福功行。考官书之无有差错。善者益寿恶者夺算。岂有不因业行直用五尺缯。而令九祖幽魂入光明天。三十二年还故形耶。不然之谈。于斯可见。计五练之文。出天地未分之前。至今亦应用者。则三十二年后穿冢而出也。耳目所知。何为羲皇已来。不闻道士死尸九祖从地出者耶。不然之状。又可笑也。今郊野古冢。亦有穴开焉。非道士祖父更生之处乎。亦可启齿。

  七观音侍道者

  有道士造老像。二菩萨侍之。一曰金刚藏。二曰观世音。又道士服黄布帔。或似服帊通身被之。偷佛僧袈裟法服之相。其服黄帔。乃是古贤之衣。横被加前两带者。今悉削除。学僧服像。

  臣笑曰。案诸天内音八字文曰。梵形落空九重推前。天真皇人。解曰。梵形者。元始天尊。于龙汉之世号也。至赤明年。号观音矣。又案蜀记云。张陵避疟丘社中。得咒鬼之术。自造符书以诳百姓。为大蛇所吞。弟子耻之。云白日升天。陵子衡为系师。衡子鲁为嗣师。以祖妖法惑乱天下。汉书云。刘焉以鲁为督义司马。遂杀汉中太守苏固。便得汉中。鬼道化人。时传黄衣当王。鲁遂令其部众改着黄衣巾帔。代汉之征。自尔至今黄服不绝。像服沙门。良可悲也。且立身之本。忠孝为先。子像父侍天地不立。观音极位大士。老子不及大贤。而令祖父立侍子孙是不孝也。又袭张鲁逆人之服。是不忠也。既挟不忠不孝。何足踵焉。

  八佛生西阴者

  老子序云。阴阳之道化成万物。道生于东。为木阳也。佛生于西。为金阴也。道父佛母。道天佛地。道生佛死道因佛缘。并一阴一阳不相离也。佛者道之所生。大乘守善道者。自然无所从生。佛会大坐。法地方也。道会小坐。法天圆也。道人不兵者。乃是阴气女人像也。故不加兵役。道作兵者。可知道人见天子王侯不拜。像女人深宫不干政也。道士见天子守令拜者。以干政为臣僚也。道会饮酒者无过也。佛会不饮。以女人饮酒犯七出也。道会不斋。以主生生须食也。佛会持斋。以主死死不食也。又以女人节食也。道人独坐。以女人守一也。道士聚宿故无所制也。

  臣笑曰。文始传云。道生东木男也。佛生西金女也。今以五行推之。则金能刻木。木以金为官鬼。金以木为妻财。推此则佛是道之官鬼。道是佛之妻财也。又云。道生佛者理则不然。阴阳五行岂有生金之木。故知道不生佛。道人大坐。以是道之官府。道士小坐。以上逼于官也。道人不兵租者。以本王种故免也。道士庶贱兵租是常。道经若此。若免兵租便违道教。又灵宝大诫云。道士不饮酒不干贵。如何故违犯大诫乎。后之纭纭。全无指的。又云。道士以斋为死法。故不斋者。何不饱食终日养此形骸。而兴绝粒服气以求长生之术乎。卒不见之终。为捕影之论矣。又云。道人独卧道士聚宿。据此合气。黄书不可妄乎。

  九日月周径者

  文始传云。天去地四十万九千里。日月直度各三千里。周回六千里。天地午子相去九千万万里。卯酉四隅亦尔转形。济苦经云。昆仑山高一万五千里。

  臣笑曰。依济苦经云。天地相去万万五千里。与前文始。全所不同。文始传云。日月周围六千里。径三千里。据法则围九千里。如何但止六千耶。又天圆地方道家恒述。今四隅与方等量。则天地俱圆矣。化胡云。佛法上限止极三十三天。不及道之八十一天上也。又云。昆山九重重相去九千里。山有四面。面有一天。故四九三十六天。第一重帝释居之。今计昆山高一万五千里。而有九重。重高九千。则高八万一千。而言万五千者。何太乖各。大可笑也。

  十昆仑飞浮者

  文始传云。万万亿万万岁。一大水昆仑飞浮。尔时飞仙迎取天王及善民。安之山上。复万万亿岁大火起。尔时圣人飞迎天王及人。安于山上。

  臣笑曰。济苦经云。天地劫烧洞然空荡。清气为天浊气为地。乃使巨灵胡亥造立山川日月如前。昆山飞浮容可迎人安山之上。若天地洞然山为火焚。义不独立。如何迎取王人安山上乎。

  又度人妙经云。五亿重天之上大罗之天。有玉京山。灾所不及。计太上慈愍。何不迎之以在玉京乎。若看死不迎。是不慈也。若不能迎。是欺诈也。又度人本行经云。道言我随劫生死。然大上道君。居大罗之上。灾所不及。犹云随劫生死。自余飞仙。如何迎取天王善人。安于山上令免死者。深大愚騃。又可笑也。

  十一法道天置官者

  五符经云。中黄道君曰。天生万物人为贵也。人身苞含天地无所不法。立天子置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九州百二十郡千二百县也。胆为天子大道君。脾为皇后。心为太尉。左肾为司徒。右肾为司空。封八神及脐为九卿珠楼神十二胃神十二三焦神三。合为二十七大夫。四支神为八十一。元士合之百二十。以法郡数也。又肺为尚书府。肝为兰台府。

  臣笑曰。检道经州县之名。文似近代所出。古县大而郡小。见于春秋及周书洛诰。今反以郡大于县。是则非春秋已前道经乎。诬惘迷谬不可观。而可笑也。

  十二称南无佛者

  化胡经云。老化胡。王不受其教。老子曰。王若不信。吾南入天竺化诸国。其道大兴。自此已南无尊于佛者。胡王犹不信受曰。若南化天竺。吾当稽首称南无佛。又流沙塞有加夷国。常为劫盗。胡王患之。使男子守塞常忧。因号男为忧婆塞。女子又畏加夷所掠。兼忧其夫为夷所困。乃因号忧婆夷。

  臣笑曰。胡言南无。此言归命。亦云救我。胡言忧婆塞。此言善信男也。忧婆夷者。云善信女也。若以老子言。佛出于南。便云南无佛者。若出于西方。可云西无佛乎。若言。男子守塞可名忧塞。女子忧夫恐夷可名为忧夷。未知婆者。复可忧其祖母乎。如此依字释诂。丑拙困辱。大可笑也。

  十三鸟迹前文者

  洞神三皇经。称西域仙人曰皇文者。乃是三皇已前鸟。迹之始文章也。又云。三皇者。则三洞之尊神。大有之祖气。天皇主气。地皇主神。人皇主生。三合成德万物化生。

  臣笑曰。南极真人问事品称。灵宝真文三十六卷。在玉京山玄台玉室。真文大字满中。天地沦没万成万坏。真文独明。此之真文。即三洞文也。三皇即三洞之尊神。必不在三洞之后。尔时未有鸟兽。何得云三皇已前鸟迹之始文也。若以伏羲为三皇者。案淮南子云。皇帝使仓颉睹鸟迹造文字。此则止在皇帝之时。何得云三皇已前鸟文之始乎。

  十四张骞取经者

  化胡经曰。迦叶菩萨云。如来灭后五百岁。吾来东游以道授韩平子。白日升天。又二百年。以道授张陵。又二百年。以道授建平子。又二百年。以授午室。尔后汉末陵迟不奉吾道。至汉明永平七年甲子岁。星昼现西方夜。明帝梦神人长一丈六尺项有日光。旦问群臣。傅毅曰。西方胡王太子成道佛号佛。明帝即遣张骞等。穷河源。经三十六国至舍卫。佛已涅槃。写经六十万五千言。至永平十八年乃还。

  臣笑曰。汉书云。张陵者后汉顺帝时人。客学于蜀。入鹤鸣山为蛇所吞。计顺帝。乃是明帝七世之孙。理不在明帝之前百余年也。又云。明帝遣张骞寻河源者。此亦妄作。案汉书。张骞为前汉武帝寻河源。云何后汉明帝。复遣寻耶。不知骞是何长仙乎。代代受使。一何苦哉。可笑其妄引也。

  十五日月普集者

  诸天内音第三宗飘天八字文曰。泽落觉菩台缘大罗。千天真皇人解曰。泽者天中山名。众龙所窟落觉者道君之内名。菩台者真人之隐号。玉台处泽山之阳。三万日月明其左右。罗汉月夫人。大劫既灾。诸天日月会玉台之下。大千世界之分。天下改易大千洞然。

  臣笑曰。济苦经云。乾坤洞然之后。乃使巨灵胡亥造山川玄中造日月。昆山南三十兆里复有昆山。如是次第有千昆山。名小千界。复有千小千。名中千界。复有千中千。名一大千世界。计大千世界中有百亿日月。又经云。大劫既交天地改易。日月星辰无有存者。若其普集则百亿俱来。何为但三千而至。若余不集者为是灾所不及。为是本界阙少。若必少者。地上凡人。尚蒙日月之照。天上福胜。如何独无照乎。又日月之下。乃是欲界。下人不名大罗上界灾所不及。今不来者。理其然乎。将知造此经者。惟闻大千之名。迷于日月之数。故其然哉。

  十六大上尊贵者

  文始传称。老子与尹喜游天上。入九重白门天帝见老便拜。老命喜与天帝相礼。老子曰。太上尊贵。克日引见。太上在玉京山七宝宫。出诸天上。寂寂冥冥清远矣。

  臣笑曰。神仙传云。吴郡沈义白日登仙。四百年后还家。说云。初上天时欲见天帝。尊贵不可见。遂先见太上。在正殿坐。男女侍数百人。如此状明。则知太上劣于天帝矣。言大上尊贵治在众天之上者妄也。今据九天生神章。太上住在玄都宫也。其玉清宫在玄都之上。何重宫复在玉清之上。便高玄都两重矣。而老子云。太上治在众天之上者。何谬如斯。

  十七五谷为刳命之凿者

  化胡经云。三皇修道人皆不死。上古时。天生甘露地生醴泉。食饮长生。中古来天生五气地出五味。食之延年。下古世薄天生风雨地养百兽。人捕食之。吾伤此际。故尝百谷以食兆民。于是三皇各奉粟五斗为信。求世世子孙不绝五谷生神州。

  臣笑曰。五符经云。三仙王告皇帝曰。人所以寿孝者。不食五谷故也。大有经曰。五谷刳命之凿。臭五谷命促缩。此粮入腹无希久寿。汝欲不死肠中无屎。五府经云。黄精者三阳之气。上太清宫。食之甘美。又长生也。未解老子何不尝此。而尝五谷腐人之肠乎。又三皇者皆神人也。何以不令子孙王于长生之国。而以五斗谷请子孙王于神州。求刳命腐肠之短寿乎又可笑耳。

  十八老子作佛者

  玄妙内篇云。老子入关往维卫国。入清妙夫人口中。后剖左腋生。行七步曰。天上天下惟我为尊。于是乃有佛法。

  臣笑曰。化胡经云。老化罽宾一切奉佛。老曰。却后百年。兜率天上更有真佛。托生舍卫白净王宫。吾于尔时。亦遣尹喜下生从佛。号曰阿难。造十二部经。老子去后百年。舍卫国王果生太子。六年苦行成道。号佛字释迦文。四十九年欲入涅槃。老子复见于世号迦叶。在双树间。为诸大众请启如来三十六问讫。佛便涅槃。迦叶菩萨焚烧佛尸。取舍利分国造塔。阿育王又起八万四千塔。即以事推。老子本不作佛。若作佛者。岂可老还自烧老尸而起塔耶。且可一笑。且老子诸经多云作佛。或作国师。岂可天下国师。与佛必待伯阳乎。度人化俗。要须李耳耶。若云佛不能作要须道者。从始气以来。独一老子。不许余人悟大道而为国师耶。是则老为自伐惟我能也。然佛经。人人行行皆得佛果。道经不述。惟一老君。如何佛教如此之弘。道经如斯之隘乎。且妄言虚述首尾无据。蜀记。张陵蛇啖。而注白日升天。汉书。刘安伏钺。乃言长生不死道家诬老子作佛。讵可怪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