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佛藏
- 藏外
- 五家正宗赞
五家正宗赞
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
应须恁么会。方得契如如。
示众云。末法时代。人多干慧。若要辨验真伪。有三种渗漏。一见渗漏。机不离位。堕在毒海。二情渗漏。智常向背。见处偏枯。三语渗漏。体妙失宗。机昧终始。
曹山辞次。师授山先云岩所付宝镜三昧.五位显诀毕。山再拜而去。
北院通参次。师上堂云。坐断主人翁。不落第二见。
通出众云。须知有一人不合伴。
师云。犹是第二见。通便掀倒禅床。
师云。老兄作么生。
通云。待某甲舌头烂。即向和尚道。
后辞师入岭。师曰。飞猿岭峻好看。通沉吟。
师云。通阇梨。何不入岭去。通有省。更不入岭。
钦山参师。师问。甚处来。
曰。大慈来。
曰。还见大慈么。
曰。见。
曰。色前见。色后见。
曰。非前后见。师默置。
后山对众省过。举前话。乃曰。离师太早。不尽师意。
师颂曰。
枯木花开劫外春。倒骑玉象趁麒麟。
而今高隐千峰外。月皎风清好日辰赞曰。
云岩跳灶儿 不与诸尘对
辊入芦花鞭白马 难觅踪由
倒骑玉象趁麒麟 单明向背
水鸟树林何曾说法 徒自叹奇
墙壁瓦砾为汝发机 灼然不会
粪堆头拾得明珠颗 习气未除
水影边邈得先师真 失钱遭罪
金针玉线 暗通锦缝之千重
石女木人 密付宝镜之三昧
何不入岭去 听通阇梨不肯道烂了舌休
还见大慈么 觉邃钦山早离师似乎心悔
锢鏴著生铁 见情渗漏破绽转多
安排用尽心 遍正君臣宪章无计
千里持书不到家。看金凤宿龙巢。斜月挂夜明帘外。
曹山元证禅师
师讳耽章。嗣洞山。泉州黄氏子。初谒洞山。依止数载。乃辞山。山问。什么处去。
曰。不变异处去。
曰。不变异岂有去耶。
曰。去亦不变异。遂辞去。止于曹山。学徒云集僧问。佛未出世时如何。
曰。曹山不如。
出世后如何。
曰。不如曹山。
僧问。如何是枯木里龙吟。
曰。血脉断。
如何是髑髅里眼睛。
曰。干不尽。乃作偈曰。
枯木龙吟员见道。髑髅无识眼初明。
喜识尽时消息尽。当人那辨浊中清。
僧问。清税孤贫。乞师拯济。
师召。税阇梨。税应诺。
曰。青原白家三盏酒。吃了犹道未沾唇。
僧问。抱璞投师。乞师雕琢。
曰。不雕琢。
曰。为什么不雕琢。
曰。须知曹山好手。
僧问。如何是和尚眷属。
曰。白发连头戴。顶上一枝花。
师有三种堕。一披毛戴角。二不断声色。三不受食。有稠布衲问。披毛戴角是什么堕。
是类堕。
不断声色是什么堕。
是堕堕。
不受食是什么堕。
是尊贵堕。
赞曰。
宝镜光寒 髑髅眼活
接武辟门墙 宗网归掌握
堕身尊贵 彩凤[口*(銜-金+缶)]来玉树花
立法森严 金鸟喙破琉璃壳
白家酒唇沾未著 几曾济清税孤贫
荆山璞怀抱相投 不轻与者僧雕琢
万机俱扫荡 佛亦不如
一位镇长存 人皆道错
示五圆相 泼家生拈出恶情悰
戴一枝花 恶眷属妆成谁觑著
曹山高矗 摩云怪石露棱棱
洞水逆流 冲浪锦鳞活鱍鱍
不变异处。掉臂独行。故鸟道通玄。无人凑泊。
云居宏觉禅师
师讳道膺。嗣洞山。幽州玉田王氏子。师谒洞山。山问。甚处来。
曰。翠微来。
曰。翠微有何言句示徒。
曰。翠微供养罗汉。某甲问。供养罗汉还来否。曰。你每日噇个什么。
山曰。实有此语否。
曰。有。
曰。不虚参见作家来。
一日。山问。甚处来。
曰。踏山来。
曰。那个山堪住。
曰。那个山不堪住。
曰。恁么则国内山尽被阇梨占却。
曰。不然。
曰。恁么则子得个入路。
曰。无路。
曰。若无路。争得与老僧相见。
曰。若有路。则与和尚隔生也。
山乃曰。子已后千人万人把不住。
南泉问僧。讲什么经。曰。弥勒下生经。曰。弥勒几时下生。曰。见在天宫。当来下生。曰。天上无弥勒。地下无弥勒。师举问山。未审谁与安名。
山被问。禅床震动。乃曰。膺阇梨。吾在云岩曾问老人。直得火炉震动。今被子一问。直得通身汗下。
师庵于三峰。经旬不赴堂。山问。子近日何不赴堂。
曰。每日自有天神送食。
曰。将谓汝是个人。犹作者个见解。汝晚间来。
师晚至。山召。膺阇梨。师应诺。
曰。不思善。不思恶。是什么。
师回庵宴坐。天神不来矣。后登欧阜。就树缚屋而居。号云居。
示众曰。如人将三贯钱买个猎犬。只解寻得有踪迹底。忽遇羚羊挂角。莫道踪迹。气息亦无。
僧便问。羚羊未挂角时如何。
六六三十六。
挂角后如何。
六六三十六。僧作礼。
师云。会么。
云。不会。
云。岂不见道。绝踪迹。
示众云。得者不轻微。明者不贱用。识者不咨嗟。解者无厌恶。从天降下则贫穷。从地涌出则富贵。门里出身易。身里出门难。动则埋身千丈。不动则当处生苗。一言迥脱。独拔当时。言语不要多。多则无用处。
示众有云。体得底人。心若腊月扇。口边直得醭出。不是强为。任运如此。又云。不见古人道。学处不玄。尽是流俗。闺合中物舍不得。俱为渗漏。并尽一切事。始得无过。如人头头上明。物物上通。只唤作了事人。终不唤作尊贵。将知尊贵一路自别。不见道。从门入者非宝。捧上不成龙。知么。
僧问。有人衣锦入来。见师后。为甚寸丝不挂。
曰。直待琉璃殿上行。扑倒也须粉碎。
师令侍者送裤与一庵主。主曰。自有娘生裤。不受。
再令送去。问。娘未生时著个甚么。主无语。
后迁化。烧得舍利。持以似师。师曰。直饶出得八斛四斗。不如当初下取一转语好。
僧问。山河大地从何而有。
曰。从妄想而有曰。与某甲想出一铤金。得么。师休去。
佛日空参次。问。二龙争珠。谁是得者。
曰。卸却业身来与子相见。
曰。已卸业身。
曰。珠在甚处。空无语。遂投诚入室。
师示寂。主首白师。谁可继席。
曰。堂中简。
时简密受师印。人无知者。以腊高为第一座。众不晓师意。谓令拣择。欲命第二座住持。且备礼先请简。简不让。即自持道具入方丈。众不惬。简察其情。乃弃去。其夜。安乐树神号泣。及旦。众奔至麦庄悔过。哀请归。众闻空中连声唱曰。和尚来也。
赞曰。
参见作家来 出语人惊恐
幽州江口不是生缘
天上云居从渠卖弄
蹈山有阇梨入路 几曾与和尚隔生
是谁与弥勒安名 不到得禅床震动
羚羊绝气息 轩知猎犬难寻
庵主没机关 争得天神送供
寸丝不挂 琉璃殿上轻著脚扑倒人
千丈埋身 贫富门头大开眼说出梦
娘生裤休拈出 下得一转语方可持论
妄想心难扫除 想出一铤金堪作何用
口边生醭 腊月扇子正好掸摇
学处不玄 闺合中物徒劳宝重
卸业身与佛日相见 龙奋迅夺明珠
嘱破院令首座住持 鬼号啕争漆桶
从门入者。捧上不成龙。点捡将来。也是方木逗圆孔。
同安丕禅师
师嗣云居。讳道丕。洪州人。师看经次。见僧来参。遂以袖盖头。僧作吊慰势。师放下袖。提起经云。会么。僧以袖盖头。
师云。苍天。苍天。
僧问。如何是点额鱼。
曰。不透波澜。
曰。惭耻时如何。
曰。终不仰面。
曰。恁么则不变其身也。
曰。是也。青云事作么生。
僧问。如何是和尚家风曰。金鸡抱子归霄汉。玉兔怀胎入紫微。
曰。忽遇客来。将何祗待。
曰。金果早朝猿摘去。玉花晚后凤[口*(銜-金+缶)]来。
僧参次。师问。甚处来。
曰。湖南。
曰。还知同安者里风云体道。花槛璇玑么。
曰。知。
曰。非公境界。僧便喝。
师曰。短贩樵人。徒夸书剑。
僧拟进语。师曰。剑甲未施。贼身已败僧问。才有言诠。尽落今时。不落言诠。请师直说。
曰。木人解语非干舌。石女抛梭岂乱丝。
僧问。依经解义。三世佛冤。离经一字。即同魔说。此理如何。
曰。孤峰迥秀。不挂烟萝。片月行空。白云自在。
僧问。佛未出世时如何。
曰。藕丝繁大象。
曰。出世后如何。
曰。铁锁锁石牛。
僧问。如何是异类中人。
曰。露地藏白牛。长空吞日月。
赞曰。
奔轶绝尘 了无羁绊
遍正位中来 圣凡情已泮
青云有何事 点额鱼已透波澜
家风不要论 金鸡子岂归霄汉
非公境界亲遭喝 樵人短贩书剑徒夸
不落言诠直说来 石女抛梭机丝棼乱
彩凤[口*(銜-金+缶)]花霜猿摘果 待宾客未见真情
孤峰迥秀片月行空 辨佛魔元无正眼
瞒盰答佛未出世 截流象系藕丝头
依俙说异类中人 露地牛藏芳草岸
鸳鸯绣罢金针冷 绵密谁知
鸾凤巢空玉帐寒 森严难犯
捋人要是吊慰僧。衣袖盖头。苍天。苍天。贼过后张弓已晚。
同安志禅师
师讳观志。嗣同安丕。洪州人。丕将示寂。上堂云。多子塔前宗子秀。五老峰前事若何。如是三问。未有对者末后。师出曰。夜明帘外排班立。万里歌谣道太平。
丕曰。须是者瞎汉始得。遂示寂。
僧问。二机不到。如何提唱。
师曰。遍处不逢。玄中不失。
僧问。凡有言句。尽落今时。学人上来。请师直指。
师曰。目前不现。句后不迷。
曰。向上事如何。
曰。迥然不换。标准即乖。
赞曰。
鹤梦寒松 莺啼幽谷
不堕正遍 宁分背触
多子塔前宗子秀 笑先师露金椁双趺
夜明帘外立班齐 沓瞎驴竖顶门三目
遍处不逢玄中不失 二机不到处转见纷拏
目前不现句后不迷 直指本来心翻成迂曲
宝殿无人孤月冷 听清弹南风阜物之琴
宸苔封路彩云深 看妙琢垂棘无瑕之玉
出梁山破家种 苍龙子彩凤雏岂当的传
继曹洞五位宗 青山父白云儿是何昭穆
迥然不换。标准即乖。向上事。海底摸金针。然妙挟正中拈出来。花簇簇锦簇簇。
梁山观禅师
师讳缘观。嗣同安志。朗州人。僧问。如何是和尚家风曰。益阳水急鱼行涩。白鹿松高鸟洎难。
问。师唱谁家曲。宗风嗣阿谁。
曰。龙生龙子。凤生凤儿。
问。如何是西来意。
曰。葱岭不传唐土信。胡人谩说太平歌。
问。如何是学人自己。
曰。寰中天子。塞外将军。
曰。便恁么去时如何。
曰。朗月悬空。室中暗坐。
问。如何是衲衣下事。
曰。密。
问。如何是正法眼。
曰。南华里。
曰。为什么在南华里曰。为汝问正法眼。
上堂。垂钩四海。只钓狞龙。格外玄机。为寻知己。
座下有一园头。人谓曰。何不出来问一两转语。
曰。我若出问。须教者老和尚下禅床立。人怪之。
一日。出问。家贼难防时如何。
曰。识得不为冤。
曰。识得后如何。
曰。贬向无生国里。
曰。莫便是他安身立命处也无。
曰。死水不藏龙。
曰。如何是活水里龙。
曰。兴波不作浪。
曰。忽遇倾湫倒嶽来时如何。
师下禅床把住曰。阇梨。莫教湿却老僧袈裟角。众遂服之。
大阳玄参次。问。如何是无相道场。
师指观音云。者个是吴道子画。
玄拟进语。师急索曰。者个是有相。如何是无相底。玄乃悟旨于言下。拜起而侍。
师曰。何不道取一句。
曰。道即不辞。恐上纸笔。
师笑曰。此语上碑去在。
玄呈偈曰。
我昔初机学道迷。万水千山觅见知。
明今辨古终难会。直说无心转更疑。
蒙师点出秦时镜。照见父母未生时。
如今觉了何所得。夜放鸟鸡带雪飞。
师称洞上之宗可倚。有偈曰。
梁山一曲歌。格外人难和。
十载访知音。未尝逢一个。
赞曰。
益阳水急 白鹿松高
鹤睡清飞月魄 鱼行细掷金梭
死水不藏龙 贬家贼向无生国
郑音空乱雅 引胡人唱太平歌
衲衣事在密用中 拈来多破绽
正法眼指南华里 用出几誵讹
寰中天子塞外将军 与学人涂糊自己
格外玄机钩头丝线 钓狞龙活葬洪波
一语许大阳上碑 令人恶心不少
十载在梁山唱曲 临风掩耳应多
妙尽功亡 挥玉斧夜修月毂
环虚机泯 驾仙槎晓渡星河
更问亡僧迁化。红炉焰上无丝线。竖拽横拖。
大阳玄禅师
师讳警玄。嗣梁山。江夏张氏子。仲父为沙门。号智通。住持金陵崇孝。往依为师。听圆觉了义。弃去。谒梁山。悟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