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佛藏
 - 续藏经
 - 中国撰述
 - 诸宗著述部
 - 禅宗语录通集
 - 续古尊宿语要
 
                    
                    续古尊宿语要
                    
                          寻牛须访迹。学道访无心。迹在牛还在。无心道易寻。竖起拂子云。者个是迹。牛在什么处。直饶见得头角分明。争柰鼻孔在岳林手里。
  离四句。绝百非。头长三尺知是谁。江北江南问王老。一狐疑了一狐疑。
  佛不远人。即心而证。法无所着。触境皆如。竖拄杖云。若唤作拄杖。亦着於法。总不恁么。瞎驴趁大队。毕竟如何。遂靠拄杖云。弄巧成拙。
  住法石上堂。云。向上一路。千圣不传。卓拄杖云。恁么明得。十万八千。毕竟如何。桃红李白蔷薇紫。问着春风总不知。
  春已去。夏初临。相逢休话本来心。随缘斋粥海山寺。从听堂前草自深。
  诸法寂灭相。不可以言宣。所以僧问风穴。语默涉离微。如何通不犯。穴云。长忆江南三月里。鹧鸪啼处百花香。这个是言宣。那个是寂灭相。卓拄杖云。不用低头。思量难得。
  施主看藏。云。演出演入。穿过髑髅。全藏半藏。换却眼睛。黄底非纸。黑底非墨。碧眼胡僧辨不得。以字不成。八字不是。百衲禅家不灵利。若灵利。撩起便行。高揖释迦。不拜弥勒。奴呼菩萨。婢唤声闻。其余是甚碗跶丘。夫如是者。是真精进。是名真法供养如来。可以报生成之德。可以酬莫大之恩。然虽如是。且道。某人生何国土。良久云。不须他处觅。只此是西方。
  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洁。无物堪比伦。教我如何说。师云。大小寒山子。大似抱赃叫屈。若是山僧。又且不然。以拄杖打一圆相云。腾腾离海峤。渐渐出云衢。
  诸人被十二时使。老僧使得十二时。牧童岭上一声笛。惊起群鸦绕树飞。
  庆三门云。昔有一天使。问睦州。三门俱开。从何门而入。州召尚书。尚书应喏。州云。从信门入。
  师云。大小睦州。只有杀人刀。且无活人剑。今日忽有人问法石。三门俱开。从何门而入。却向他道。登科任你登科。拔萃任你拔萃。
  飘空一叶两新收。暑退凉生万壑秋。贴肉汗衫才脱下。横吹木笛倒骑牛。
  卓拄杖云。一大藏教。只说者个。又卓云。一大藏教。不说这个。又卓云。这个是什么。良久云。眼生三角。头峭五岳。
  住崇福云。物物到心上。全心物自闲。古今城郭里。得者住如山。山僧辞山林居城市。且道。图个什么。良久云。大家相聚吃茎齑。一事了无真道情。
  结制云。九夏斯临结集时。满堂云水复明谁。若言相见交肩过。未免依前落见知。且不落见知一句。作么生道。荷叶团团团似镜。菱角尖尖尖似锥。
  解夏云。十五日已前。过去心不可得。十五日已后。未来心不可得。正当十五日。现在心不可得。三心既不有。万象复明谁。者里着得只眼。许你九十日内。得个安乐法门。脱或未然。莫谓无心云是道。无心犹隔一重关。
  住承天云。文殊三处度夏。别峰两院禁足。谁知把住放行。尽道违真逆俗。正当恁么时。且道。把住耶。是放行耶。遂以拄杖横肩上云。刀尺长悬拄杖头。志公不是闲和尚。
  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大小释迦老子。平地上吃交。尽大地人扶不起。山僧今日。为他扶起去也。拈拄杖云。风不来树不动。
  青春已去。朱夏斯临。放下横肩楖栗。宴坐古佛丛林。荆山之璞不须觅。赤水之珠何用寻。纵饶寻觅得。失却本来心。且如何是本来心。卓拄杖云。今年桃李贵。一颗直千金。
  举僧问古德。夏终今日。毕竟如何。德云。天晴道路乾。僧云。便恁么去时如何。德云。直透海岸头。
  师云。古德只解随波逐浪。不解截断众流。或问承天。夏终今日。毕竟如何。向他道。切忌乱走。便恁么去时如何。入地狱如箭。
  古德云。奇哉十方佛。元是眼中花。只如佛身充满於法界。且道。眼在什么处。若也见得。朝观东南。暮观西北。若也不知。麻上生绳犹自可。那堪绳上更生蛇。
  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卓拄杖云。者个是音闻。那个是教体。良久云。天明日头东畔出。街南人叫吉州针。
  卓拄杖云。有智若闻。则能信受。无智疑悔。则为永失。又卓一下云。是什么。瞥不瞥。三人证龟唤作鳖。
  若论此事。如人吃饭。饱则便休。若也不饱。必有思食之心。若也过饱。又有伤心之患。到者里。作么生得恰好去。良久云。且归岩下宿。同看月明时。
  乾峰示众云。举一不得举二。放过一着。落在第二。云门出众云。昨日有人。从天台来。却向径山去。师云。乾峰动弦。云门别曲。且道。谁是知音者。会么。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我所得智慧。微妙最第一。众生诸根钝。着乐痴所盲。释迦老子。虽然开口见胆。也是云居罗汉。何故。人平。不语。水平不流。
  承言须会宗。勿自立规矩。所以僧问赵州。万法归一。一归何处。州云。我在青州。作一领布衫。重七斤。
  师云。赵州布衫。虽然斤两分明。争柰无人知落处。敢问大众。既是斤两分明。为甚却不知落处。拈起拄杖云。时人只看丝纶上。不见芦花对蓼红。
  眼若不睡。诸梦自除。心若不异。万法一如。恁么告报。且从诸人点头。忽若心眼双忘。又作么生。春风初解冻。枯木也生花。
  有句无句。如藤倚树。眼睛定动。失却巴鼻。忽然拈得时如何。水向竹边流出冷。风从花里过来香。
  向上一路。千圣不传。学者劳形。如猿捉影。承天今日。贵买贱卖去也。拈起拄杖云。月色静中见。泉声幽处闻。
  沙弥披剃云。断除须发着僧衣。精进当遵古佛仪。一念不生亲领略。方知我法妙难思。便恁么是真出家。可以报生成之德。可以酬莫大之恩。其或未然。无人知此意。令我忆南泉。
  上不在天。中不在人。下不在地。还知落处么。卓拄杖云。一片月生海。几家人上楼。
  昔有僧辞赵州。州云。有佛处不得住。师云。鱼行水浊。无佛处急走过。师云。草偃风行。三千里外。逢人不得错举。师云。泗州人见大圣。恁么则不去也。师喝一喝摘杨花摘杨花。师云。若不得流水。还应过别山。大众承天今日。已是为蛇画足。汝等诸人。切忌近前啖啄。
  心月孤圆。虚明洞透。耀古辉今。丝毫不漏。恁么明得。卓拄杖云。谁谓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向此中来。
  欲识佛性义。当观时节因缘。三年一闰。是人知有。九月重阳。以何为佛性义。竹叶於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
  寓庵遗书至。云。忆昔保福迁化。僧问鼓山国师。保福抛却壳漏子。向甚处去。国师云。你且道。保福在那个壳漏里。
  师召大众云。保福迁化。国师助哀。要识去处。南岳天台。然虽如是。今日忽有人问。寓庵抛却壳漏子。向什么处去。只向他道。鸟啼无下泪。花笑不闻声。
  施主开藏。云。灵文一阅五千卷。感果当知越四禅。应笑毗耶方丈里。却容天女问因缘。蔡居士。昔也恁么来。今也恁么去。今昔两无殊。去来拟何处。住住。明明百草头。明明无生路(叙谢毕)。复云。陋巷闭门唯读书。了无尘果自如初。时来坐脱西窗下。惊起须弥绕太虚。
  退承天。云。是处青山可垛跟。白云流水绕孤村。笑携拄杖出门去。三世谁知一口吞。
  立地佛事
  为光孝遵老下火
  三世诸佛。向火焰上转大法轮。尽大地无一人觑得见。火焰为三世诸佛说法。徧十方无一人听得。独有光孝禅师。到这里。一觑便破。一咬便断。直下与三世诸佛同见同闻。与火焰同起同灭。转大法轮。说微妙法。还有人证明么。若也证明得去。者老子。不虚来泉南打一遭。脱或未然。山僧为伊重下注脚。六十四年老古锥。手携只履去难追。要知叶落归根处。识取金风体露时。
  为木庵下火。时国清方来请
  石桥未跨忽宵征。空使丛林叹老成。寄语丰干与寒拾。松门休更算来程。木庵老。登山须到顶。入海须到底。既是大顶不居。双涧不住。因甚向南方村草步头。单丁垛跟。为或是这回不是梦。真个到天台。为或是一度被蛇伤。怕见断井索。到这里。须有出身一路始得。以火炬画一圆相云。火后一茎茆。铁蛇钻不入。
  为赵判院起棺
  富贵功名如昨梦。涅盘生死等空花。高歌一曲笑归去。翻着襕衫乌帽斜。到这里。生也不道。死也不道。一念回光。归家稳坐。恁么明得。非儒非佛。非凡非圣。何三界可出。何菩提可求。何风树可悲。何逝水可叹。七十年龄世希有。身前身后转光辉。虽然如是。且道。出门向什么处去。令人翻忆老居士。天上人间不可陪。
  游龙湫拜诺矩罗尊者
  十里松溪到上流。断崖千尺泻龙湫。谁言尊者心无着。冷眼长年看不休。
  云盖本和尚    嗣白云
  师开堂日。僧问。诸佛出世。池涌金莲。五峰出世。有何祥瑞。师云。总无祥瑞。僧云。为什么却无。师云。座前纵有天花落。正眼看来亦是邪。僧以手划一划。师云。切须子细。僧欲进语 师乃云。问话且止。此一大事。乃是先佛之根本。群生之性命。亘古亘今。未尝改移。在圣在凡。曾无增损。包含天地。混茫太虚而不知其大。鼓泄阴阳。陶铸万物而不宰其功。浩浩然。不可以语言造。昭昭然。不可以寂默诣。语言求之。返成诤论。寂默求之。堕於断灭。到此唯圣与贤。乃能共证。在昔裴相国治潭之日。石霜山中。有一老僧。号曰普会。虽有道行。不为世人之所钦奉。孤守深山。孑然自善。裴公知之。一日枉驾。公秉以见之。坐次。普会乃问。相公手中秉者是何物。公曰。此有多名。略言其二。在天子手中曰珪。在百官手中曰笏。普会曰。敢借一观。公遂度与善会。会接得。乃拈起示相公云。在天子手中曰珪。在百官手中曰笏。且道。在老僧手中。唤作甚么。公无说。普会曰。若也道得。却还相公。若道不得。留在山中。永为法物。裴公然之。
  自尔之后。普会之道。大行天下。学者归之如市。堂盈千众。得其旨者。不知其数。普会之道既行。良由裴公不以庙堂尊高为贵。而能屈折於山中一老僧之前。遂使如来正法眼岁。万世光显。此非圣贤用心。则无由能得。虽然如是。三百年来。未曾有人提掇。云盖今日。幸逢胜会。不免再三。乃竖起拂子云。只这个。不是笏。不是珪。诸佛授手。千圣护持。巍巍荡荡。应物随机。收来则天宽地厚。放去乃斗转星移。且道。即今是收是放。若也道得。裴公普会。不远目前。若也未知。更俟他日。拂一拂。
  上堂
  平高就下。辞郭入村。斩新日月。特地乾坤。释迦老子。横眠竖卧。楼至如来。把却三门。喝一喝。拍禅床。下座。
  秋雨萧萧。秋风飋飋。好个公案。无人断得。有么有么。良久。拍禅床。喝一喝。
  夫有情之本。依智海以为源。含识之流。总法身而为体。祇为情生智隔。想变体殊。达本情忘。知心体合。道家又道。杳杳冥冥。其中有精。恍恍惚惚。其中有物。遂拈起拄杖云。文殊菩萨。共太上老君。在五峰拄杖上相赶。还有人见么。若也见。阿谁在前。阿谁在后。乃击香卓云。打与三百。
  是即埋没千圣。非即辜负自己。且道。是非不到处。一句作么生道。良久云。鹤鹭并头踏雪睡。月明惊起两迟疑。
  一年去一年来。年去年来知几回。劝若识取去来者。免被光阴取次催。且道。去来者作么生识。既识得。作么生道。若道不得。五峰与你一切道出。乃云。孟春犹寒。下座。
  拈拄杖云。五峰不会佛法。问着也无对答。却将拄杖乱敲。笑杀丛林老衲。卓拄杖一下。
  头戴须弥山。脚踏四大海。呵吸成风雷。动用生五彩。若人识得渠。一任岁月改。且道。谁人识得渠。喝一喝云。田厍奴。下座。
  一年春尽一年春。野草山花几度新。天晓不因锺鼓动。月明非为夜行人。
  拈拄杖横按云。倚天照雪。岂并太阿。捉日追风。宁同八骏。且道。与他安名立字好。不与他安名立字好。良久云。德山有口未曾开。临济两行泪先落。卓拄杖。
  请化主。云。一人发真归源。十方虚空。悉皆消殒。海会即不然。一人发真归源。十方世界。乾坤大地。尽是黄金白玉。玛瑙珊瑚。为什么如此。良久云。我观法王法。法王法如是。
  春雨绵绵。连朝接夜。普天普地。无处不周。非人力之能为。岂虚空而自有。且问诸人。因什么得到恁么地。良久云。山房睡起寂无人。野禽啼在深花里。
  举僧问睦州和尚。如何是学人一卷经。州云。题目甚分明。师云。如今一问一答。一主一宾。一纵一擒。一舒一卷。扬眉瞬目。竖拂敲床。以至种种施为。总是题目。敢问诸人。经在什么处。良久云。朝转三千。暮转八百。无漏果圆。共成佛道。
  请典座藏主庄主知客。举释迦老子。有四弘誓愿。第一。烦恼无边誓愿断。第二。法门无边誓愿学。第三。无上菩提誓愿证。第四。众生无边誓愿度。海会亦有四弘誓愿。第一愿。粥足饭足。三德六味。不离口边。第二愿。黄卷赤轴。不能遮眼。十字纵横。第三愿。拖犁拽杷。步步到家。第四愿。唱喏唱诺。不动舌头。大众且道。与释迦老子。是同是别。试断看。良久云。明月满江无处觅。沙鸥时叫两三声。
  古者道。视之不见。谓之夷。听之不闻。谓之希。搏之不得。谓之微。若是云盖则不然。视之则徧周沙界。听之则响应十方。搏之则纳须弥於芥中。掷大千於方外。然虽如是。犹是因风吹火。顺水行舡。且道。开合一句。作么生商量。良久云。总被秋风收拾去。不知和雨落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