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佛藏
- 续藏经
- 中国撰述
- 诸宗著述部
- 禅宗语录通集
- 御选语录
御选语录
一日。同僧斋次。王举。昔日黄龙心与夏公立谭肇论。论会情与无情共一体。时有狗子卧香桌下。龙拈尺击狗子。又击香桌云。狗子有情则去。香桌无情自住。情与无情如何成一体。公立不能对。灵嵓愠云。要会情与无情共一体。锤杀有情狗子。碎却无情香桌。将来与他一团束缚。抛向大洋海。自然洒洒落落。弘觉忞云。何如有情狗子仍教他守夜。无情香桌且留支用。要会情与无情共一体。但将拟议思量的。与他一刀两段。则十方空荡荡地。自然常光见前。唤甚有情无情与你为碍为缘。据圆明看来。二老俱涉功勋。不免勉强作主。非的实之论。各为公立代一语看。 有云恁么则两重公案者。王云。一任双参。 有云分疏即不堪者。王云。不分疏。可堪那。 有云狗子不动。香桌走者。王云。各人且扫门前雪。 有云还识香桌狗子么者。王云。躲跟到那里去。 有云香桌狗子一状领过者。王云。阇黎也少不得在里许。 众云。王爷却如何代。 王云。狗子击则去。香桌击不动。此正有情无情共一体处。
一日。同僧坐次。王云。文殊从无住本立一切法。圆明从一切法立无住本。问诸仁者。同异在什么处。 有云翻手云。覆手雨者。有云今日瞻仰者。有云黄河九曲。水出昆仑者。有云着珍服。挂垢衣。须是王爷始得者。有云王爷升堂。文殊放参者。王云。俱未在。文殊先天而天弗违。圆明后天而奉天时。且道圆明与文殊是同是异。 有云昔日文殊。今朝王爷者。有云文殊途中家舍。王爷家舍途中者。有云同则总同。异则总异者。有云文殊不识王爷。王爷不识文殊者。有云唤王爷作文殊亦得。唤文殊作王爷亦得者。王云。俱非圆明境界。文殊是圆明。圆明不是文殊。
闲坐次。众护卫侍侧。有一侍从问云。如何是奴才的真我。 王自指云。是我。 从者云。小人岂敢当。 王云。实话。 者云。若然。王爷将何为我。 王云。是你。 者云。如何是主仆的你我。 王复指一人云。是他。众皆不解。 王云。佛法平等。无人我.贵贱.是非之分。 者曰。若然。将子孙唤祖父可乎。 王云。善哉此问。一切众生皆因执幻我故。所以孝慈亦皆成幻孝幻慈。执有我故。所以有孝有不孝。有慈有不慈。菩萨因无我故。上与诸佛同一慈力。下与众生同一悲仰。孝敬祖父则同悲仰。慈爱子孙则同慈力。如此则只有孝慈。而觅不孝不慈了不可得。是则名为真孝。真慈即此孝慈。便是真我。推而言之。万事万理皆然。 华严经云。以菩提心为家。以如理修行为家法。古德云。佛法不坏世间相。如井底之蛙。坐井窥天之凡愚。谤释门如杨朱墨翟之邪见外道。谓之无父无君者。何异仰面唾云。自取辱耳。此皆未见颜色之瞽论。汝等切莫惑此邪说。 吾儒圣人切言世间之法。而罕言命与仁者。非弃出世间法也。恐凡愚着空见故也。佛释之切言出世间法。而罕言是与非者。非弃世间法也。恐凡愚着有见故也。释教实有补於圣人之明德新民。克己复礼之教。圣教实有补於佛言之戒行功德。因缘果报之教。中外二圣。实互为表里。化人度世之慈恩。实无同异。圣佛合一之微旨。非凡夫知识之所能推。口笔之所能示。惟证乃知。难可测者。须各努力参究。余实达一贯之宗。非强立分别之论。决不相赚。
侍从一人问曰。如何是无所住心。 王云。明来明住。暗来暗住。色来色住。空来空住。 从者云。此有所住心也。 王云。又道无所住。 者云。下愚实甚生疑。 王云。将你的疑给我来。 者云。小人自己的疑。如何与得王主。 王云。既如此。我的不疑。又何法与汝也。者默然。 王笑云。参。
一从者问。牛过窗棂。头角四蹄都过了。为甚尾巴过不得。 王云。你看见牛过窗来那。 云。未曾。 王云。且莫听人愚弄。 云。过去祖师岂有诳语。 王云。自然。祖师岂有诳语。 云。王爷前言何在。 王云。实话且莫听人愚弄。者茫然。 王笑云。莫轻视人。圆明也是个不打诳语的小祖师。
一从者问。玄沙道。聋瞽喑哑人作么生接。倘遇此等人。王爷便作么生。 王云。熏香接。 者云。设复塞却鼻孔又如何。 王云。与他服麻木药吃。 者云。恁么则更毫无知识也。奈何。 王云。已为汝接竟。 从者不解。王云。看来你较此病人却更觉难接。
一从者问。香岩道。口衔树枝。手脚俱不攀踏。有人问西来意。答即丧身失命。不答又辜负他来意。却如何是好。 王云。你设身在树上问。树下问。 者云。设身树上。 王云。那来问的。你道是好心。是不好心。 者云。有什么好心。 王云。似此不好心的人。采他作么。虽然。下树始得安稳。
热河有僧问。一尘入正受。诸尘三昧起。意旨如何。 王云。我皇巡狩。中外欢迎。云还登宝殿也不。 王云。不是不登。如同行在。 云。四海五湖王化里也。 王云。清风明月。绿水青山。有什么交涉。 云。恁么则同中不说异。异里不言同也。 王云。分别即不得。 云。如何操履。 王云。大德道此去京城多少路。僧礼谢。 王云。不可将途中作家舍。 僧云。又道家舍不离途中[吃-乙+小]。 王云。将谓上座作如是解。
一侍从问。透网金鳞以何为食。 王云。吃土。 云。学人不解。 王云。逃坑落堑。不吃土。吃什么。 复云。透网金鳞以何为命。 王云。以火为命。 云。学人更不解。 王云。避溺投火。自然以火为命。从者默然。 王云。解得无语。不解无语。 云。仍然不解。 王云。好个消息。可惜只多了个不解。
僧问。如何是有一人尽力入不得。 王云。鸢飞戾天。 云。有一人尽力出不得[吃-乙+小]。 王云。鱼跃於渊。 云。二人相去多少。 王云。上下察也。
僧问。天不能盖。地不能载。恒沙闹市里。请王爷指出一个来。 王云。问他第二月作么。 云。如何是月。 王云。到即不点。 云。即恁么去也。 王云。保任。保任。
一侍从问。如何是佛祖的的之法。 王云。你问我答。 从者云。王爷不曾答。 王云。我不答。你不问。 者云。若然。则问与不问。答与不答。皆是的的法也。 王云。问与不问。答与不答。皆不是的的法。 者云。学人不会。求王爷开示的的佛祖之法。 王笑云。除此之外。将何的的佛祖法与你说。者默然。 王云。向上一句又被你占了。更没得说也。
有僧问。一物不将来时如何。 王云。贪官遭籍没。 云。万物皆备於我。却作么生。 王云。也是乞儿获小利。 云。两途不取不舍。如何行履。 王云。清清着。 云。清清与惺惺。是同是别。 王云。惺惺有不清清之时。清清无不惺惺之理。 云。向上还有事也无。 王云。有。 云。请王指示。 王云。千峰势到处。万派声归时。 云。此时此处。可通一消息否。 王云。今日十五不可说。俟到初一慢商量。
有僧问。一人门内出不得。一人门外入不得事如何。 王云。凭空筑堵墙作么。 僧云。渠却出入得自由。 王云。何苦走出走入。 僧云。恁么则皇风成一片。何处觅封疆。 王云。还我中心树子来。 云。祖父从来不出门。 王笑云。大好拆却墙。僧作掌势。 王云。者便是墙。僧一喝。 王云。者便是门。 云。请王出入看。 王云。我王府内无如是奴。僧无语。 王云。伎俩应尽。阇黎无过。 云。到此。王爷作么生道。 王云。代汝一语。还我王府来。 僧稽首云。果然作家雍亲王。 王云。幸不是知音。
南来二僧参见。方入堂。王云。二大德。余一人认得。一人不认得。 二僧云。某某皆系初见尊驾。 王云。圆明言的是前生。 僧云。王爷莫非宿命通也。 王云。非是圆明宿命通。自是阇黎未会前生话。 云。未生前话如何。 王云。一识一不识。二僧欣笑作礼。 王云。亦不可作两说。 茶次。王云。一人吃茶。一人茶吃。 云。前三三。后三三。 王云。却又不是者个道理。
有僧问。我是有。如何。 王云。须待有现。 云。我是空。如何。 王云。须待空现。 云。向来葛藤如何安置。 王云。如同有会。 云。终非究竟。 王云。用无焰冰火去。 云。恁么则洪炉一点雪也。 王云。珍重。 僧大展礼云。将此身心奉尘剎。何以仰报我王恩。 王云。知恩即不得。 僧感泣礼谢云。又是一重恩。争能不感激。 王笑云。瞎驴又恁么去。
柏林僧至府。坐次。问。如何是庭前柏树子。 王云。你道柏林寺里明日放堂。明日打斋。
一道者问。太阳溢目。万里不挂片云。意旨如何。 王云。汝但去人看。
有儒士问三教之同异。王云。若论○以内。三教实同一道。不可泥於迹象。涉於事为而妄生分别也。儒以修齐治平设教。道以虚无清净设教。究其所以示人者。不能外○者个。而释教亦不舍离○者个。既不舍离。即此○内而言。则不谓之一贯不可也。若以○之外。周孔黄老之书未言及此。能明此者。惟有释典耳。下士愚盲。小智见浅。谓○以内尚不明了。何暇究○以外。不知○以内者倚。○以外者而立。若不明○以外。则○以内无论不能顿地透脱。即使到得尽处。犹有者个○在。人但知拘滞生死。不知穷其无生不死。此一大关。惟此一路方透。即以佛教而论。如讲演戒律。何尝不与宗为一贯。必须宗为之统摄。离宗则尽属幻作。宗乃第一义也。然一亦不立。方是佛旨。即此观彼。自明三教分合之定论。圆明宁甘汝等迂儒之谤。断不忍令众生长溺苦海而不拯救指迷也。士闻愕然。诺诺而退。
四月八日。月下坐次。有从者指月问云。那一半为何不见。 王云。理合如是。
有儒士问。如何是六般神用。 王云。穴里工人只须两个不两个。
溪边闲步。一书生问。如何得似碧潭光皎洁去。 王云。减去目下一点。
僧问。了明此事。有捷径直指之道否。 王云。有。总不出佛经祖意。但人疏忽而不省耳。如三藏十二部。无非敷演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教外别传。历代祖师提唱。无非即心即佛一句。汝但会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即是心。心即是色。佛即是心。心即是佛。佛即是空。空即是佛。能将此四句合成一句承当。一生参学事毕。
有道者问。无边身菩萨为何不见世尊顶。 王云。如文殊菩萨不能测如来智。 云。文殊为何不能测如来智。 王云。如无边身菩萨不见世尊顶。 云。佛见无边身菩萨顶否。 王云。见则非佛。不见亦非佛。 云。佛测文殊智否。 王云。若测非佛。不测亦非佛。 道者有醒。王云。卸下道冠始得。
侍从妆香次。王云。香烟如何得无香味去。 者云。却请王爷道。王以手掩鼻。
有僧问。慧灯朗耀时如何。 王曰。伸手不见掌。 云。意旨如何。 王云。一里火光。
王至柏林。僧众迎次。王指阶下一犬问大众云。不得目为犬。道句看。众无语。 王云。常住的。
一日。月夜延僧茶话次。一僧问云。如何是静极光通达。 王云。今日合昨日看。
僧问。无明识性即佛性之说。如何理会。 王云。此意有两说。无明譬波。佛性譬水。不可言波非是水。不可言水全是波。凡情认波舍水。圣见取水弃波。皆非真如佛性。所以圆觉经云。於诸妄心亦不息灭。又云。住妄想境不加了知。金刚经云。如如不动。如如者如波。不动者如水。若了彻之人。无明识性即佛性。未了彻之人。无明识性非佛性。参学之人不遇明师指引。若但认以扬眉瞬目。动转施为。将昭昭灵灵谓自真性。是则认贼为子。不但辜负己灵。抑且谤经诬法。学者当穷究彻底。不可被古今未达向上之盲眼宗师不了义论中止自悞也。僧稽首叹服。
一日。王云。三冬滴水滴冻。且喜春融冰泮。诸人看看池内龟生毛也未。
一侍从问。如何是鬼王。 云。糊涂人。 云。如何是神王。 云。明白人。 云。如何是佛。 王云。不明白不糊涂人。 云。如何是人。 王云。一任拣择。
有僧问。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君王得一。坐致太平。衲僧得一。如何。 王云。清宁太平。僧礼谢。 王云。争奈你不是衲僧。 云。为何不是。 王云。因阇黎未得一在。 云。谁是衲僧。 王云。圆明是衲僧。 云。恁么则王爷得一也。 王云。我却不是衲僧。 云。王何前后互异。 王以左手拍膝云。衲僧。复以右手拍膝云。衲僧。
有僧问。如何是自性本不生灭。 王云。因常生灭。所以说不生灭。 云。如何是本不动摇。 王云。因时动摇。所以说不动摇。 云。如何是本自具足。 王云。因无一物可得。所以说具足。 云。如何是能生万法。 王云。因无一法可见。所以说能生万法。 云。王言与祖说大相违背。 王云。若不违背。即有趣向。 云。如何生无所住心。 王云。入林动草。入水兴波。僧无语。 王云。还须违背始得。
有僧问。如何是十智同真。 王云。浮山九带.八辩见.七征心.六波罗密.五位君臣.四料拣.三玄要.二宾主。一句总答汝了也。 云。葛藤则且置。设如有个纤尘不立底。王爷又如何接。 王云。一任门外听誵讹。 云。尘尘剎剎露全身。阿谁分上事。 王云。阿谁无分。 云。恁么则王爷分半座与贫衲始得。 王云。阇黎要还俗耶。 云。王爷亦不得出家。 王云。可惜棒不在手。 云。何不领话。 王云。向谁讨保。僧作礼。 王云。虽则如是。须知更有在。 僧拂袖便行。王唤云。大德。记取圆明此语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