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门拈古汇集

  东禅观云。明镜当台胡来胡现汉来汉现。洪钟在架大扣大鸣小扣小鸣。一卷一舒一擒一纵。可谓照用两全行说俱到。且如国师道去圣时遥人多懈怠三十年后觅个汉也难得。毕竟是褒是贬。
  崇先奇云。国师当轩布鼓难为击者。丹霞渔阳三弄意气天生。众中总谓宾主穆穆。殊不和虽得一场荣。刖却一双足。
  云溪挺云。二老有纵有夺识咎识休。不愧一回相见。虽然如此。黄石公赖遇子房。若是汉高。不免遭他慢骂。
  国师因丹霞来访值睡次。乃问侍者国师在否。者曰。在即在。只是不见客。霞曰太深远生。者曰。莫道上座。佛眼也觑不见。霞曰龙生龙子凤生凤儿。师睡起。侍者举似前话。师乃打侍者二十棒趁出院。霞闻叹曰。不谬为南阳国师。
  天童华云。侍者吃棒出院盖千载一时。然归宗岂免眼热。丹霞固虽好手。怎奈落在国师网子里。诸人还辨得么。苟或未然。犹握金鞭问归客。夜深谁共御街行。
  径山荣云。国师幸自高眠。侍者播扬家丑。不因多口丹霞怎见国师哮吼。敢问大众。国师既在为什么不见客。向者里看得破。非唯知耽源落节。亦见自己有出身之路。虽然如是。莫将闲学解。埋没祖师心。
  天奇瑞云。丹霞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侍者只知其二不知其一。二人通该二十棒。可惜放过。且道国师眼在甚么处。复云。待汝吃了棒向汝说。
  通玄奇云。侍者瞠眼寐语。累他国师寝食不安。丹霞虽解就地埋人。殊不顾旁人看破。还有知他侍者吃棒丹霞吃惊底么。试道看。
  栖霞成云。国师横身世外饱食高眠。恃有侍者接待也。及乎佳宾一到。未免恭而无礼。若非国师智鉴高悬。几被丹霞铲却光彩。然丹霞虽好手。未免不会作客劳烦主人。
  南山宝云。侍者眼孔虽高。丹霞赏鉴不善。若非国师动弦别曲拨转机宜。未免遭人检点。虽然。也是祸出私门。
  凤山启云。门题凤字句里藏机。弘拓家风义方教子。可谓无孔笛逢毡拍板。虽然。且道丹霞还曾相见国师么。
  灵峰灵云。丹霞向碧洞狂歌。国师在玉壶大醉。若非侍者放憨。怎见汗马功高。
  白岩符云。丹霞个汉处心不良。非南阳照妖有镜。则一国之师几乎被侍者断送。然侍者棒虽吃。要且无恙。唯丹霞徧身骨节至今犹痛。
  潜麓化云。利动君子。丹霞姑置勿论。贼过张弓。国师徒夸好手。检点将来。有甚气息。到不如孟八郎一枝冷箭两处中的却较些子。
  国师因与紫璘供奉论义。师升座。奉曰。请师立义。某甲破。师曰立义已竟。奉曰是什么义。师曰。果然不见。非公境界。便下座。
  广胤标云。善战者致人不致於人。若紫璘者只有先锋且无殿后。当时若是个人。待道立义已竟。但向道情知者老汉向鬼窟里作活计。管取因形措胜。纵越人之兵虽多。亦奚益於胜哉。
  国师问紫璘供奉甚处来。曰城南来。师曰城南草作何色。曰作黄色。师乃问童子。城南草作何色。子曰作黄色。师曰祇者童子亦可帘前赐紫对御谈玄。
  沩山喆云。国师恁么问。供奉与童子恁么答。且道还有利害么。若也辨得。许你亲见国师。若辨不得。城南草依前作黄色。
  径山杲云。你道国师拖泥带水说老婆禅得么。
  海门涌云。国师虽惯压良为贱。检点将来。也是草窠里辊。
  国师因供奉注思益经。师曰凡注经须会佛意始得。曰若不会佛意怎解注经。师令侍者盛一碗水。水中着七粒米。碗面安一只箸。问奉曰是什么义。奉无语。师曰。老僧意尚不会。何况佛意。
  沩山果云。供奉先锋有作殿后无功。当时才见问是什么义。便好云草本不劳拈出。踢倒便行。直饶国师通身是口也无说处。
  国师问供奉。大德所蕴何业。曰讲青龙疏。师曰是疏金刚经么。曰是。师曰经文最初两字唤作什么字。师曰如是。师曰是什么。奉无对。
  明招谦代供奉云。昔日灵山。今朝亲见。
  沩山果云。沩山要问明招。昔日灵山今朝亲见。毕竟是个什么。当时有人下得者一拶。纵使明招通身是眼。也未免一状领过。
  云溪挺代供奉云。和尚人天之师。字也不识。
  国师问僧近离甚处。曰南方。师曰南方知识以何法示人。曰。南方知识祇道。一朝风火散。如蛇退皮。如龙换骨。本尔真性宛然无坏。师曰苦哉苦哉。南方知识说法半生半灭。曰。南方知识即如此。未审和尚此间说何法。师曰。我此间身心一如身外无余。曰和尚何得将泡幻之身同於法体。师曰你为什么入於邪道。曰什么处是某甲入於邪道处。师曰。不见教中道。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云门偃举至身心一如身外无余处乃云。山河大地何处有耶。
  神鼎諲云。国师与么道。龙头蛇尾。前来身心一如向什么处去也。试检点看。
  净慈昌云。者僧当时待国师举六如偈了。便好云苦哉苦哉。大小国师半生半灭。
  东禅观征云。国师与者僧即色声相见。离色声相见。若离色声相见。何异南方知识半生半灭。若即色声相见。又道色见声求是行邪道。众中莫有为国师作主者么。我要问你。既是身心一如身外无余。泡幻之身为什么不同法体。
  国师因麻谷持锡到。绕禅床三匝振锡一下卓然而立。师曰。汝既如是。何用更见贫道。谷又振锡一下卓然而立。师曰者野狐精出去。
  雪窦显代麻谷云。洎不到此。
  白岩符云。宝符在握予夺从容。还他南阳老作。不媿为一国之师。然终不免麻谷在背地里冷笑。
  国师因肃宗帝问。师在曹溪得何法。师曰陛下还见空中一片云么。帝曰见。师曰钉钉着悬挂着。
  五祖戒云。好事不如无。
  磬山修云。且喜国师答话不涉离微不落理路。可谓超今迈古独步乾坤。倘肃宗帝若解转身一拶。不知者一片云又如何收卷。祇如转身一句作么生道。良久云。一堂风冷淡。千古意分明。
  白岩符云。肃宗帝等闲置个问端。未当好心。若非南阳老汉。未免彼此钝置。然则国师与么道。且道是曹溪所得耶非曹溪所得耶。试定当看。
  国师因虞军容问。师住白岩山如何修行。师乃以手摩童子顶曰。惺惺直言惺惺。历历直言历历。他后莫受人瞒。
  保福展云。国师被军容一拶。直得手忙脚乱。
  白岩符云。与么修行直是个弄精魂汉。有甚么限。者里则不。然忽有人问师住白岩山如何修行。向道瓦鼎惯烹丹穴凤。长竿时钓碧潭龙。
  国师问座主讲甚么经。曰唯识论。师曰作么生会唯识。曰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师指帘子曰者个是什么法。曰色法。师曰。座主帘前赐紫对御谈经。何得五戒不持。
  宝寿方代座主别前语云。者边是香台。那边是露柱。别后语云。国师大似不曾读论。
  国师因马祖遣西堂藏驰书至。师问汝师说什么法。藏从西过东立。师曰祇者个更别有。藏却过西立。师曰者个是马师底。仁者底作么生。藏曰早个呈似和尚了也。
  保福展云。大小西堂埋没马大师不少。
  白岩符云。藏公酬对有据施设可观。真不媿为马师专使。虽然。荆山浑璞不无小玼。当时待道者是马师底仁者底作么生。便好作礼云。明朝更献楚王看。便出。岂不尤为淳萃。
  国师因马祖遣伏牛自在驰书至。师问马师近日如何示徒。牛曰即心即佛。师曰是什么语话。良久又问此外更有何言教。牛曰非心非佛。或曰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师曰犹较些子。牛却问。马大师即恁么。未审和尚此间如何示徒。师曰。三点如流水。曲似刈禾镰。
  雪窦显向犹较些子处便喝。又向曲似刈禾镰处云。是甚么语话。也好与一拶。见之不取。千载难逢。
  沩山喆云。国师道犹较些子。当时但呵呵大笑。复问和尚此间如何示徒。待云三点如流水曲似刈禾镰。又呵呵大笑。教他国师进且无门退亦无路。何故。入虎穴撩虎尾。须是其人。
  姜山方云。大小国师有头无尾。待伊道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何不亦向道是甚么语话。岂不光前绝后。
  古南门云。马祖国师鼻孔总被伏牛穿却了也。忽有个汉出来道是什么语话。劈脊棒云。三段不同。收归上科。
  国师问紫璘供奉。佛是什么义。曰觉义。师曰佛曾迷否。曰不曾迷。师曰用觉作么。奉无语。
  径山杲云。若不入水。怎见长人。
  资福侣云。国师也是从井救人。
  国师因涅盘时至乃辞代宗帝。帝曰师灭度后弟子将何所记。师曰告檀越与老僧造个无缝塔。帝曰请师塔样。师良久曰会么。帝曰不会。师曰。贫道去后。有侍者应真却谙此事。乞诏问之。后代宗诏应真入内问前语。真良久曰圣上会么。帝曰不会。真乃述偈曰。湘之南。潭之北。中有黄金充一国。无影树下合同船。琉璃殿上无知识。
  雪窦显云。代宗不会且置。耽源还会么。祇消个请师塔样。尽西天此土诸位祖师遭者一拶。不免将南作北。有旁不肯底出来。我要问你。那个是无缝塔。
  神鼎諲云。耽源恁么颂。且道尽善不尽善。神鼎与诸人下四转语。湘之南潭之北。君臣有路。中有黄金充一国。净妙体圆。无影树下合同船。千圣同辙。琉璃殿上无知识。凡圣路绝。若与么会去必不相赚。神鼎与么注解。只是孤负国师。
  保宁勇云。所谓非父不生其子。虽然如是。瞒代宗一人即得。怎奈天下衲僧眼何。且道那个是衲僧眼。便下座。
  五祖演云。国师良久。悬鼓待槌。当时代宗若是个作家君王。待伊教诏耽源。便好道国师何必。
  瀛山誾云。国师塔样大[囗@昆]囫生。耽源塔样大玲珑生。且道国师底是耽源底是。
  古南门云。出身犹可易。脱体道应难。当时待代宗道请师塔样。但道想陛下造者塔不得。更有问那个是无缝塔。蓦口掴云合取口。
  金粟元云。好个塔样。从古至今未曾有一人识得。耽源与么颂。非惟欺瞒皇帝。亦乃辜负国师。
  崇先奇云。大小雪窦抑己扬人。殊不知无缝塔样至今岿然不动。可惜代宗错过。若是作家君王。如飞龙在天光被四表。又何止衲僧门下。后来耽源述偈。也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具眼者试邈摸看。

  永嘉玄觉禅师(六一大鉴能嗣)

  证道歌云。心是根。法是尘。两种犹如镜上痕。痕垢尽时光始现。心法双忘性即真。
  百丈雪云。我云门者里又且不然。心是根。法是尘。两种犹如车两轮。两轮未转车无用。两轮转处示车身。
  永嘉云。江月照。松风吹。永夜清宵何所为。佛性戒珠心地印。雾露云霞体上衣。
  径山杲云。者个阿师好与三十棒。且道过在甚么处。不合将常住物入衣钵下。
  荐福璨云。江月照。松风吹。永夜清宵何所为。顾视大众云。荐福门下若有个样衲僧。唤来洗脚。何故。无为无事人。犹是金锁难。
  报恩贤云。妙喜虽则捉贼献赃棒不虚发。怎奈不顾自家失利。大众还知妙喜老人失利处么。不许他人富。甘得自家贫。
  永嘉云。大丈夫。秉慧剑。般若锋兮金刚焰。非但空摧外道心。且曾落却天魔胆。
  一指海云。永嘉老头儿元来胆小。山僧则不然。大丈夫。秉慧剑。般若锋兮金刚焰。非但空摧佛祖心。早曾落却虚空胆。

  吉州耽源山应真禅师(六二南阳忠嗣)

  参方回省觐马祖。却於祖前画一圆相就上礼拜。祖曰子莫欲作佛否。源曰某甲不解捏目。祖曰吾不如汝。
  雪窦显云。然猛虎不食其子。怎奈来言不丰。诸人要识耽源么。只是个藏身露影汉。
  南堂欲云。耽源归省献个胡饼。马祖舐犊自不胜情。雪窦云然猛虎不食其子怎奈来言不丰。检点将来。恰踏着耽源影子。
  海舟慈云。耽源识得马祖。前箭虽避后箭难逃。若是伶俐衲僧。收坐具便出。
  古南门云。耽源作个圆相。佛固不欲作。怎奈早已捏目。马祖道吾不如汝。大似信其言而不观其行。虽然。马驹踏杀天下人。莫道不食其子。
  □□通云。耽源者汉拟归省时。早自捏目了也。更有个马簸箕把不住道吾不如汝。又岂止捏目而已。
  耽源问国师。百年后有人问极则事。作么生。国师曰。幸自可怜生。须要个护身符子作什么。
  五祖戒代云。和尚终是老婆心切。
  大沩泰云。大小耽源被国师一坐。直至如今起不得。若是大沩即不然。待道幸自可怜生要须个护身符子作什么。向道暗中为照烛。崄处作津梁。
  白岩符云。幸自可怜生要须个护身符子作什么。粉骨碎身难报此恩。大沩道暗中为照烛险处作津梁。且道与么说话还契他国师意也无。山僧代耽源进一语。贵与国师相见。幸自可怜生要须个护身符子作什么。对道某甲今日悔出此问。

  宗门拈古汇集卷第六
  宗门拈古汇集卷第七

    古杭白岩嗣祖沙门 净符 汇集

  △未详法嗣

  先净照禅师问楞严大师。经中道若能转物即同如来。若被物转即名凡夫。祇如升元阁作么生转。严无对。
  汾阳昭代大师云。彼此老大。
  宝寿方代大师云。今日被禅师一问。直得口挂壁上。
  唐朝因禅师微时掘地次。见一大块。戏运槌猛击之。应手而碎。忽然大悟。
  老宿闻云。尽山河大地被因禅一击百杂碎。
  灵岩储云。因禅虽向平田浅草蓦地回光。也是囫囵吞枣。者老宿因斋庆赞。未免矢上加尖。山僧今日打草祇要惊蛇。个中若有一拨便转的衲僧。免教撒土撒沙。其或未然。只得将错就错。以拄杖竖起云。看看。便掷下归方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