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佛藏
- 续藏经
- 中国撰述
- 诸宗著述部
- 禅宗语录通集
- 万松老人评唱天童觉和尚拈古请益录
万松老人评唱天童觉和尚拈古请益录
第四十五则白水沙水
举白水垂语云。眼里着沙不得。(唤甚作沙)耳里着水不得。(唤甚作水)僧便问如何是眼里着沙不得。(又撒一把)水云。应真无比。(从来不眼花)僧云。如何是耳里着水不得。(更灌一杓)水云。白净无垢。(不曾挑耳塞)天童拈云。白水老人。可谓大而无外。(绵绵不漏丝)小而无内。(关扫不容尘)具足千变万化。(不借别人家里事)祇个赤手空身。(将无作有旋支梧)不受一滴尘。(失之本无)直是满眼满耳。(得之本有)还见么。(却恁么去)立足无闲地。(看脚下)知心有几人(不道无。祇是少)。
师云。筠州高安白水院本仁禅师。参洞山。问。未有之言。请师示诲。山以不诺无人肯答之。水得旨后。昭宗天福。止洪井白水。众盈三百。上堂曰。老僧寻常不欲向声前句后。鼓弄人家男女。何故声不是声。色不是色。僧问如何是声不是声。水曰。唤作色得么。僧曰。如何是色不是色。水曰。唤作声得么。僧作礼。水曰。且道为汝说。答汝话。若人辨得。有个入处。万松尝教人看此话。虽明劫外机。不坏世间相。所以道他参活句。不参死句。今日将声色话鼓弄人家男女。又道眼里着沙不得。耳里着水不得。雪窦亦曾举此两句。后却番案云。眼里着得须弥山。耳里着得大海水。白水虽无后段。暗中打做一团。这僧问如何是眼里着沙不得。水曰。应真无比。又问如何是耳里着水不得。水曰。白净无垢。和雪窦收拾了也。佛鉴拈云。远观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此一联语。是题山水画图。佛鉴拈来出一只眼。远山有色。时人知有。近水无声。令人疑着。所以天童道。虽大而无外。小而无内。千变万化不彰形。满眼满耳无一点。尽大地是沙门一只脚。正好移身换步。胜默老师道。地藉不履而能行。心赖无知而展照。天童却道。立足无闲地。万松道。正好移身换步。又作么生。肚里觑破脚。
第四十六则参同回互
举参同契云。回互不回互。(大人得自在)僧问云门。如何是回互。(不合恁么问)门指板头云。不可唤作板头。(切忌触讳)僧云。如何是不回互。(正好恁么问)门云。这个是板头。(亲言出亲口)天童拈云。石头舌头无骨。(甚不得道)云门眼里有筯。(觑透心肝)千古之下。声光赫扬。(也要天童举觉)如今要把手共行。直须恁么。始解不恁么。(得恁么无碑记)然后没交涉。(可煞有禅)还相委悉么。(卒客无卒主)少年曾决龙蛇阵。(三十年久向天童)潦倒还听稚子歌(今日错为人下注脚)。
师举参同契云。门门一切境。回互不回互。回而更相涉。不尔依位住。大慧杲上堂云。今朝又是五月五。大鬼拍手小鬼舞。蓦然撞着桃符神。两手椎。胸叫冤苦。艾人云。休叫苦。遂拈拄杖卓一下云。祇有一处堪回互。回互不回互。回而更相涉。掷下云。不尔依位住。参万松道。祇有一处堪回互。云门道。唤甚么作板头。锺馗桃符走入大慧拄杖里去也。回互不回互。回而更相涉。大鬼小鬼向艾人鼻孔里藏身。掷下拄杖云。不尔依位住。云门道这。个是板头。僧问云门。如何是一切智智清净。此问出大般若初分难信解品。八十余科。若一切智智清净。更互相涉。无二无二分。无别无断故。云门答云。僧堂走入佛殿里去也。云门常用此机。人多难解。万松颂出。佛殿入灯笼。牛皮鞔露柱。无二无二分。无别无断故。天童要与石头云门把臂共行。直须恁么。始解不恁么。正是回互不回互。唤甚么作板头时节。又道然后没交涉。不尔依位住。这个是板头时节。此唤作决龙蛇阵。作么生是听稚子歌处。万松没去着。与人说公案。
第四十七则芭焦拄杖
举芭蕉示众云。你有拄杖子。我与你拄杖子。(骨堆上添土)你无拄杖子。我夺你拄杖子。(出土处掘坑)天童拈云。你有则一切有。(人人具足)你无则一切无。(脱体全空)有无自是当人。(圆同太虚。无欠无余)与夺关芭蕉甚事。(良由取舍。所以不如)正恁么时。作么生是你拄杖子(和声便打)。
师云。郢州芭蕉山慧清禅师。嗣南塔光涌。涌嗣仰山。蕉乃沩山重孙也。上堂曰。我二十八到仰山。见南塔上堂曰。汝等诸人。若是个汉。才出母胎。便作师子吼解。岂不快哉。当时我於这下歇得身心。便依之五载。蕉示众曰。你有拄杖子。我与你拄杖子。万松道。祖师不西来。少林传妙诀。何须达磨直指人心。又道你无拄杖子。我夺你拄杖子。直饶一物不将来。更须放下始得。大沩喆云。大沩即不然。你有拄杖子。我夺你拄杖子。你无拄杖子。我与你拄杖子。大沩既如是。诸人还用得也未。若人用得。德山先锋。临济合后。若用不得。且还本主。万松道。顺水推船。时人知有。天童拈出。大丈夫儿。有无在己。不受芭蕉处分。这个从上来。唤作衲僧拄杖子。天童恐当人讳却更道。正恁么时作么生是你拄杖子。直饶拈得出。莫教万松见。折做八截。烧灰扬却。万松老矣。留得也好。何也。有时扶过断桥水。几度伴归明月村。
第四十八则香严枯木
举僧问香严如何是道。(看脚下)严云。枯木里龙吟。(不因墙外底。争得到长安)僧云。如何是道中人。(解行巇崄路。不在系行缠)严云。髑髅里眼睛。(贪寻芳草路。迷却故园春)僧举问石霜。如何是枯木里龙吟。(这哑汉何不高声问)霜云。犹带喜在。(苍天苍天)僧云。如何是髑髅里眼睛。(这瞎汉还见山僧么)霜云。犹带识在。(莫错认)天童拈云。王居门里。(穴不栖巢)臣不出门(明不越户)。
师云。邓州南阳香严寺智闲禅师。依大沩究涅盘之理。沩曰。我不问汝平生卷册上记得底学解。汝未出母胞胎。东西不辨时。何者是汝自己。师懵然。久之进数语。沩并不许。严曰。却请和尚道。沩曰。吾道於汝何益。限二日道得。契。则记汝。严归堂徧阅所集。无一语堪对。叹曰。画饼不充饥。遂焚之曰。此生不学佛法。且作个长行粥饭僧。免役心神。泣辞而去。一僧问何往。严举前话云。下山歇去。僧曰南阳香严寺古基在。兄可结茅。吾化米给汝。严后治基芟草。闻瓦砾击竹作声。大悟。熏沐遥礼谢云。和尚大慈。恩逾日月。当时若为我说。何有今日耶。住时。后僧问如何是道。道之一字。犹是强名。洞山道。龙吟枯木。异响难闻。万松尝问僧如何是异响。僧云。不会。万松道。善解龙吟。香严答枯木里龙吟。何异强名曰道。无尽灯作僧云不会。严云。髑髅里眼睛。天童道。僧再问如何是道中人。驴事未了。马事到来。道既强名。人从何立。故严答云。髑髅里眼睛。这僧不会。举问石霜。如何是枯木里龙吟。石霜随手点破道。犹带喜在。又问如何是髑髅里眼睛霜云。犹带识在。有道则有喜。有人则有识。这僧展转不会。又问曹山。山以偈示之曰。枯木龙吟真见道。髑髅无识眼初明。喜识尽时消息尽。当人那辨浊中清。僧再问。如何是枯木里龙吟。山曰。血脉不断。僧曰。如何是髑髅里眼睛。山曰。乾不尽。僧曰。未审还有得闻者不。山曰。尽大地未有一个不闻者。僧曰。未审龙吟是何章句。山曰。不知是何章句。闻者皆丧。有本颂在后。玄沙别师之初句云。龙藏枯木。佛果云。念不异。心不差。圆融五位君臣。跳出无为三毒。便可向枯木上生花。寒严中吹律。看他三个老宿。一人透语渗漏。一人透情渗漏。一人透见渗漏。若善参详。便可玄关独步。还委悉么。莫守寒岩异草青。坐着白云宗不妙。这香严公案。勘会移台。引惹词讼。天童举纲要。祇以两句断之道。王居门里。臣不出门。能以无量法门作一句说。有时一字法门。海墨书而不尽。还识天童安家乐业处么。独鹤有时常伴水。好云无事不离山。
第四十九则三藏他心
举大耳三藏得他心通。朝见肃宗帝。帝命忠国师验之。藏见国师便礼拜。侧立於右。国师云。汝得他心通是不。藏云。不敢。国师云。汝道老僧祇今在什么处。(当面讳却)藏云。和尚是一国之师。何得在西川看竞渡船。(莫错认)国师再问。汝道老僧即今在什么处。(几曾动着)藏云。和尚是一国之师。何得在天津桥上看弄猢狲。(且道渡头是。桥上是)国师第三次问。老僧即今在什么处。(一在力作)藏罔知去处。(许你亲见)国师叱云。这野狐精。他心通在什么处。(大小国师也不知下落)天童拈云。三藏不见国师则且置。你道国师自知下落处么。(一任卜度)若谓自知。则百鸟衔花。诸天供养。未有休日(醋酸聚蚋。肉臭来蝇)且道正当恁么时。落在什么处(扭鼻头云在这里)。
师举僧问仰山。大耳三藏第三番。为甚不见国师。山云。前两度是涉境心。后入自受用三昧。所以不见。万松道。仰山却具他心通。又僧问赵州。州云。在三藏鼻孔上。万松道。回避不及。僧又问玄沙。既在鼻孔上。为什么不见。沙云。祇为太近。万松道。犹隔津在。后僧问海会端。端曰。国师若在三藏鼻孔上。有甚难见。殊不知国师在三藏眼睛里。万松道。若在眼睛里。有甚难见。殊不知三藏通身是国师。恁么道始得一半。若要全道。三藏未离西天时。已与国师相见了也。故天童道。三藏不见则且置。你道国师自知落处么。若谓自知。百鸟衔花。诸天供养。未有休日。万松别云。若谓自知。不唯三藏觑见。国师祇具妖通。天童道。正当恁么时。国师落在什么处。万松道。当时三藏对面不见国师。而今相隔五百余年。为什么常在万松眼底。诸人还见么。背后底聻。
第五十则陆亘坐卧
举陆亘大夫问南泉。弟子家中有一片石。有时坐。有时卧。欲镌作佛得不。(客听主裁。兵随印转)泉云得。(符到奉行)陆云莫不得不。(却又疑着)泉云。不得。(随邪。扑簸箕)云岩云。坐则佛。(韩信甘投胯)不坐则非佛。(渊明懒折腰)洞山云。不坐则佛。(背去还成奉)坐则非佛。(亲来越转疎)天童拈云。转功就位。(但得雪消去)转位就功。(自然春到来)还他洞上父子。(肐腰不外屈)且道南泉意作么生。(不打这鼓笛)直是针锥不得(穿凿不少)。
师云。宣州节度使。陆亘大夫。初问南泉曰。弟子家内缾中养一鹅。鹅渐长大。出缾不得。如今不得毁缾。不得损鹅。和尚作何方出得。南泉召曰。大夫。陆应喏。南泉曰。出也。陆从此有开解。陆一日问南泉。弟子家中有一片石。有时坐。有时卧。欲镌作佛得不。泉云。得。陆曰。莫不得不。泉云。不得。五祖演云。大众。夫为善知识。须明决择。为什么他人道得。也道得。他人道不得。也道不得。还知南泉落处么。白云不惜眉毛。与汝注破。得又是谁道来。不得又是谁道来。汝若更不会。老僧今夜为汝作个样子。乃举手云。将三界二十八天作个佛头。金轮水际作个佛脚。四大神州作个佛身。虽然作此佛儿子了。汝诸人又却在那里安身立命。大众还会也未。老僧作第二个样子去也。东弗于逮作一个佛。南赡部州作一个佛。西瞿耶尼作一个佛。北郁单越作一个佛。草木丛林是佛。蠢动含灵是佛。既恁么。又唤什么作众生。还会也未。不如东弗于逮。还他东弗于逮。南赡部州。还他南赡部州。西瞿耶尼。还他西瞿耶尼。北郁单越。还他北郁单越。草木丛林。还他草木丛林。蠢动含灵。还他蠢动含灵。所以道。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既恁么。汝唤甚作佛。还会么。忽有个汉出来道。白云休[穴/(丬*臬)]语。大众记取这一转。若於世谛因果门中作像供养。岂非好事。所以云。得。若以此石触秽践踏。污辱像材。莫不得么。泉道不得。是知善恶罪福果报。皆由心造。得与不得。速如影响。为什么天童拈南泉意。直是针锥不得。情知不是这个道理。陆亘问得周遮。南泉答得转换。若道是世法。五经三史。还有这般说话么。若道是佛法。三藏五乘。还有这般说话么。云岩洞山父子。以当家针线。番覆相成。天童以借功明位。借位明功。若合符节。道南泉意。直是针锥不得。万松今欲结识。南泉以为当家不见。陆大夫问南泉和尚何姓。泉曰姓王。陆曰。王还有眷属也无。泉曰。四臣不昧。陆曰。王居何位。泉曰。玉殿苔生。祇如天童。道直是针锥不得。还入宗旨也。无背风。无巧拙。雷火烁难追。
万松老人评唱天童觉和尚拈古请益录卷上
请益录上卷音义
[怡-台+本](蒲本切不慧也) 敁(音颠称量也) 典午(晋史〡〡不兢谓司马氏也) 跧(庄鸾庄缘二切说文云蹴也) 棕榈(上祖东切下立居切〡〡也赤曰〡[木*笄]〡栟[(白-日+田)/廾]名切) 帔(披伪切在肩背也又披也) 怤(方俱切注悦也喜乐也) 憋(裨列匹列二切急速貌) 询(息遵切咨也) 畬(与居式车二切田之三岁也) 搰丫(上胡没切下於如切象物开之形也) 戮(力竹切削也) 刜(扶弗孚弗二切砍也击也断也) [翟*支](丑角切刺也) 弋(夷力切橛也所以挂物也) 綍(音弗) [戏-戈+支](侧加切以手按物也)
万松老人评唱天童觉和尚拈古请益录卷下
后学性一阅生生道人梓
第五十一则文殊出定
举佛前有一女子入定。(家富儿娇)佛勅文殊出定。(便与推倒)殊乃运神力托上梵天。出定不得。(何不填坑)佛乃云。下方罔明大士。能出此定。(家菜不甜野菜甜)须臾。罔明至。(饥鹰待一呼)勅令出定。(再作死马医)罔明弹指三下。(费许多气力作么)女子便出定。(神着自舞)天童拈云。若定若动。(野狐窟下掉尾)当人变弄。(傀儡棚上牵丝)鸿毛轻而不轻。(不消弹指)太山重而非重。(空上梵天)还知老瞿昙鼻孔在我手里么(更有收人在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