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佛藏
- 续藏经
- 中国撰述
- 诸宗著述部
- 禅宗语录别集
- 长灵守卓禅师语录
长灵守卓禅师语录
赞饮光
千闻巧演眉犹蹙。一见轻拈笑不休。笑里藏锋谁辨的。剎竿倒却有来由。
赞达磨
神光的的见聱讹。面壁喃喃语更多。不是梁王先勘破。脱身归去奈渠何。
赞二祖
断臂求师。平田失脚。三拜依位。诚人得谑。稽首高深。少峰伊洛。
赞三祖
白衣受道。瘥病非药。无欠无余。有锤有凿。觅解脱门。汝为谁缚。
赞四祖
法法明心。尘尘垂手。正出黄梅。傍生牛首。巍巍双峰。天长地久。
赞五祖
浊港转身。破头印法。五叶芬芳。千徒杂踏。於秀於能。谁离谁合。
赞六祖
驾白牛车。受黄梅印。没体归神。当机发迅。真轨无差。坤维大顺。衣止不传。法唯自信。曹源一滴起滔天。千古南宗谁独振。
赞灵源和尚。二首
拳下翻身。竿头进步。万派同归。灵源独露。瓦砾光辉。风云流布。千眼那知。群心自度。
灵灵在源。昭昭而默。不汝不谁。奔南走北。同佛同魔。佛魔自或。衲子之祸。偏见之贼。跛跛挈挈兮我师无师。浑浑仑仑兮人识不识。前三十年。拶破一拳。直至如今。虚空畐塞。
赞太平懃禅师
铁石咽喉。吞栗棘蓬於白云山下。风霜号令。示金刚圈於皖伯台前。十年据坐道场。四海喧腾声价。无佛法可说。有公桉须行。望风何多。一进一退。稽首赞扬。得罪得罪。
师自作真赞
锥札不入。顽皮太煞。自无一文。随方买卖。淮田神州。酬还宿债。
溃散百骸从龌龊。一长灵物孰知音。银蟾不落清江里。坐对黄花秋已深。
镜中电影急观瞻。水底灯球休把捉。忘言要辨此时机。万里清秋看一鹗。
南海之滨。兔生两角。幕阜之顶。硗硗确确。从十年游。脚跟皴剥。讨甚机锋。七错八错。
铁牛犇入玉麟队。自古无双今一对。脱体堂堂呈似伊。有眼无口如何会。
曾戴花冠入东鲁。又携角杖到西乾。恶嫌黄檗无多子。笑许韶阳烂漫禅。
牧牛颂。示众
日用须牧牛。鼻索莫离手。露地非自然。驯良在日久。鞭绳既无用。人牛复何有。此时唯己知。始觉从前咎。
读传灯录
谁谓拈花后。联芳直至今。到头珠有水。未免线因针。蝶在花犹在。春深草亦深。轩窗倚踈豁。闲听洞龙吟。
昭默老人。寄示拂子颂
即此用离此用。一镞离弦堕喝中。红心心里中红心。发我江西大机用。付尔宜将振祖风。荷担勿惮千钧重。锻圣镕凡善放收。会应不与诸方共。
和
即此用离此用。箭未离弦的先中。万仞崖前撒手归。一句机玄无用用。此时针芥审无差。戴恩奚翅丘山重。誓捐躯命壮县丝。随波聊与人天共。
题廓然居士指庵
全指即亡指。应机何有机。此庵容法界。当处洞真归。寂是用还是。生非佛亦非。南方休更问。一笑豁离微。
刘公任侍郎。比乞法名。示之以妙通。兹承佳偈。因和以答
法法彰全妙。心心祇自通。迥然分本迹。廓尔绝边中。谛了名斯立。安行实所从。大哉无事事。裴运有孤风。
即来言和答公任侍郎
迥脱根尘始识尘。了无所得才真得。堂堂独露本来光。越自南兮胡自北。
打破乾坤渠即我。包衾覆载我非渠。渠渠我我教谁识。当体玄玄祇自如。
旷大劫来没作做。今日非新昨非故。回光暂借瞥时间。豁见长灵名得度。
和答妙灵修撰谢法名
扣己的明无妙妙。参渠始见不灵灵。妙灵灵处谁参扣。瞥转机轮悟独醒。
灵然居士。施曲木禅床。因坐小参。以颂示众
灵然家秘曲木床。愿供长灵坐八荒。衲子惺惺为掀倒。翻然独露本然光。本然光透呵呵笑。无限虚空呈一窍。南海波斯弄琵琶。声声解作单于调。
小偈四首。寄示心然道人。聊资体味。以进个中精淳之趣
心然法法然。法异心心异。透过然异来。许你个巴鼻。个中好巴鼻。言下须瞥地。寂寂要惺惺。当机善游戏。心然法法死。大用始全举。的的彻生生。互非互相许。非许复何如。法界一蘧庐。於中全谛实。此外尽撩虚。
寄徐师利
要明得丧非干我。须到身心洞彻时。彻处忘缘缘即彻。从兹出处但随宜。
迹在世途心了了。两全方显丈夫儿。八风尽入遮那境。秘诀何劳问祖师。
送愿上人归龙山。省侍昭默老人
我省老师未尝病。汝行亲省病老师。汝我同门无异路。彼彼步步不相随。肯谓长行无伴侣。正宜念念念在兹。我惭塞责成拘局。心虽默堂身远离。尔能急义重去就。身心俱往更由谁。千里龙山不日到。归心犹恐锡飞迟。无病病师力奉侍。不亲亲者真其资。双溪幕阜不相远。一往一来皆妙期。
送谌首座归永嘉
万变相应一句通。十二年来已无口。别余遥指海山归。雁荡峰作师子吼。此旨明明不覆藏。冥怀自乐有余光。曹源一滴流千古。宿觉徽猷振大唐。觌面家风人若问。钓鱼须是谢三郎。
送慈侍者宁亲
生缘断处参吾道。孝义敦时念倚门。要得一槌收两当。别余归去省寒温。
送僧归永嘉
在在常参一宿觉。的的生缘非永嘉。还我今朝却归去。大千俱属眼中花。
拟寒山。四首
有物是何物。周流泄妙机。春晴山鸟语。日暮洞云归。指是马还是。心非佛亦非。谁能同彼此。携手入玄微。
一念通真际。尘尘秘藏开。当头谁是主。撒手自为媒。大海收毛孔。神珠隐蚌胎。此时知佛祖。犹向外边来。
问讯西来祖。人心为有无。如何垂直指。早晚转凡夫。洛水澄如练。嵩山秀若图。不知端的者。刚道有差殊。
见道即修道。无心谁悟心。是非凡与圣。成坏古无今。碧涧流残叶。微风入静林。谁来石嵓下。教汝夜穿针。
山居三首
僧家毕竟居山好。石室茆茨养病身。开眼不知明属日。回头只见影随人。密通蛇虎为真友。笑与禽鱼会本因。客问住山今几久。一番芳草一番春。
孤猿瘦鹤冷相看。百衲三衣任岁寒。未拟将心求别佛。曾因拨草见幽兰。谁为虚谷呼能应。自许无弦密可弹。若谓本来无一物。知公亲被祖师谩。
当轩唯有好溪山。卒岁无人共往还。闲看白云生翠碧。静闻清磬落潺湲。声将声入分犹易。空以空藏见即难。此个不能收拾得。任随流水落人间。
渔父
白发慵梳百不忧。与他鸥鸟日悠悠。清朝荣辱几番事。满眼烟波一叶舟。雨过洞庭歌棹月。霜飞云梦醉眼秋。蓑纶晚[日*杀]芦花岸。闲扣金针作钓钩。
牧童
相呼相唤又村讴。放却牛来古渡头。有客问津浑不顾。笑将轻苇泛孤舟。
山中偶作。五首
万化曾无间。真机宛自灵。白云盘作盖。青嶂列为屏。
猛虎啸寒谷。乌鸦噪晚晖。圆通门大启。何事不同归。
坐石吊孤影。看云笑此身。蒲团无限意。分付与何人。
渐老便幽僻。西来意亦迷。不知师子吼。何似野猿啼。
爽快怜清景。迟回出草庵。寒山一倾盖。明月印寒潭。
嵓畔春将老。四首
嵓畔春将老。香风匝地生。囊藏无底钵。高卧笑毗城。
嵓畔春将老。残花自点苔。牛头峰下客。曾见祖师来。
嵓畔春将老。阶前碧草深。浏阳好风骨。一句有知音。
嵓畔春将老。憨痴兴转多。时时逢野老。共唱哩棱啰。
除夜
密携光景共因循。谁为俱忘是要津。毫发不移人自老。看看啼鸟报芳春。
僧问六相义。因示以偈
天上火星地下走。泥牛踏着烧却口。驴儿害痛马人瞋。打落杨梅三五斗。
瞻双塔
竞传垂手设三关。又说当锋示一拳。谁信云根涌双塔。松风历历更幽玄。
勉初志
四山相逼势如奔。三鼠侵藤那久存。莫倚少年轻白日。急须回首入空门。
送诸方行化
衲僧无作为。亦不坐无作。红尘本自寂。谁解释尘纷。一机虽妙常。要如千钧弩。弩满发机全。破的惟等闲。持此入红尘。是谓尘中眼。应变犹如如。善导无所事。贫富自谁何。知音即所遇。得意早归来。资吾无尽藏。
谁管川途冻未开。笑持铁钵出山来。心花不落东君手。待把灵根火里栽。
火里生莲世岂知。入廛须是丈夫儿。毗耶老汉如相扣。报道年来眼搭眵。
甘露无底钵。禅人要拈拨。浩浩尘土中。一佛二菩萨。撞着老维摩。轻轻共伊说。施者非福田。是谁纳败阙。咦。
本觉本来明。乘缘须体妙。壁立何匹俦。沤和生谈笑。万化了全机。千机全一照。波昏月岂亡。水清光自曜。
林下既了空。尘中须达事。随事了真空。自空展化事。事空空事中。淘镕成宝器。宝器盛醍醐。是曰甘露味。
食施何如法施均。绿杨青草几番春。擎盂好好廛中去。莫惜眉毛指向人。
座右铭
觉变则迷。识澄则悟。作止因依。生死交[牙-(必-心)+?]。妙矣灵通。混然本素。用与性齐。语与默寓。三世现前。十方顿赴。非知而知。不住而住。永言大观。唯心是务。
止堂铭
太原子渊居士。名其堂曰止。志求自得之安。而谓长灵野人云。余所居止堂。非流止之止。若以止止其流。是止亦流也。止有所止。则昧乎渊源。皆不出形待之间。今所谓止者。即观之止。止与观俱。则忘止矣。忘止之止。语默动静。无非止也。乃所以成吾真止。长灵野人答之曰。道之妙。斯言得之矣。必期有以。如实造证。则无以加焉。因为之铭曰。
旨哉斯堂。全观全止。是止亦止。应现何已。法尔而然。不默则病。必尔之归。渊默生定。妙定圆极。心精发光。不出户牖。灵鉴十方。既超动静。无住者存。居之而安。左右逢原。
东京天宁万寿禅寺长灵卓和尚语录
行状
和尚讳守卓。生庄氏。泉南人也。弱冠游京师。肄业天清寺。试大经得度。游学至三衢。见南禅清雅禅师。一日以所得白雅。雅即印可之。师心易之。舍去。抵姑苏定慧。从遵式禅师。通华严。遂臻其奥。式敬异之。时灵源清禅师。住龙舒太平。道鸣四方。因往依焉。始至。闻夜参。适中其病。遂猛省曰。此真吾师也。投诚入室。灵源为开大炉韛。锻以差别机智。师皆酬酢无爽。且戒其缄默。无自衒。师领厥旨。陆沉众中。不渝节。不苟狎。人罔知者。皆以为倔强。灵源迁住黄龙。师随侍十载。一日辞去。灵源送以偈。其字略曰。居无二志。动必全心。遂越化城。以登宝所。而卷舌冥怀。不事谈耀。故其所到。人或罕知。予独观其无今时学辈。短贩近图之患。谓可以步修途而加鞭。绝纤意於百年也。此皆师之实录。
既而复造太平。佛鉴懃禅师。请居第一座。师以懃为知己。不固辞。众皆疑骇。及闻说示。罔不钦服。太守孙公(杰)闻其名。偶以甘露阙人。请师主之。懃与众咸以荒村破院。欲其无行。师曰。政不以此为虑。顾在我者如何耳。腰包而往。衲子归之。各以巾槖长余。增修堂室。舒民素号难化。至是亦翕然信向。乐於不斁。竟化草菜。为宝坊也。或曰。刚强受化。何道致之耶。曰。吾岂暇家至户到。而化之耶。然吾佛祖儿孙。但不乏吾事。莫知其所以然而然也。或者赏叹其言之异。开堂后。灵源睹书。则曰。吾之责可付。而积翠之风。可追矣。遂以拂子。表法信。示偈曰。即此用离此用。一镞离弦堕喝中。红心心里中红心。发我江西大机用。付尔宜将振祖风。荷担勿惮千钧重。锻圣镕凡善放收。会应不与诸方共。又曰。世称承绍者。多名存而实亡。予於此时。法尔不能忘。有望於汝。汝亦能不法尔所虑哉。又曰。执善应之枢。处会通之要。理须遵古。事贵适时。委靡结佗缘。孤标全己任。是必自勉。不待吾言也。次迁庐之资福。京之天宁。皆法席久废处。未几则向合如甘露。平生刻苦。用度俭约。凡所住处。斋粥仅粒。尝谓众曰。灵源嘱予。当易众人之所难。缓时流之所急予终身佩之不敢忘。凡临众。必以身率之。不立规矩。而绳绳自化。
面目严冷。诸方色目之。曰卓铁面。初移太平长灵室。衲子因以长灵称之。
宣和五年。十二月二十五日。上堂。和云门臈月一曲。因激切劝戒学者。至二十七日。辞众安坐而化。阅世五十有九。坐三十有二夏。后五日阇维。不坏者三。所雨舍利。五色晶莹。道俗获者。不可胜数。塔于京师法云圆通禅师塔之右。六年正月。二十一日也 绍兴十四年。正月十五日。门人介谌谨状。
附记
普灯录第十卷曰。长灵守卓禅师(云云)。宣和五年十二月二十七。奄然示寂。阇维日。 皇帝遣中使赐香。持金盘求设利。爇香。罢盘中铿然。视之五色者数颗大如豆。使者驰还。 上见大悦。而京城传为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