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佛藏
- 续藏经
- 中国撰述
- 诸宗著述部
- 禅宗语录别集
- 破庵祖先禅师语录
破庵祖先禅师语录
与戢庵居士张御带
道在平常日用中。一段光明盖天盖地。情尘瞥起。便见千差万别。是故赵州问南泉。如何是道。只对他道。平常心是道。已自当头掇出。却更问。还假趣向也无。不免随搂锼。向道拟向即乖。又更脑板。道个不拟争知是道。转见四棱踏地。事不获已。不顾傍观。尽情剖露。道个道不属知。不属不知。知是妄觉。不知是无记。若达不疑之道。如太虚空。岂可强是非耶。者个便是十八上解作活计底。一欵子招状了也。
是故寒山子见彻平常心。便道。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洁。无物堪比伦。教我如何说。庞居士见彻平常心。便道。心如境亦如。无实亦无虚。有亦不管。无亦不拘。不是圣贤。了事凡夫。是谓一错百错。无乃错之甚矣。
戢庵大居士动静可观。容止可法。虽居富乐。而富乐无惑。存诚妙道。兢兢业业。念念无间。不肯自欺。直以大休大歇。到不疑之地。为期登泰山。还它有力大人也。蒙索鄙语。不觉许多葛藤。只欲发居士大笑一回子。且道笑个什么。三贤尚未明斯旨。十圣那能达此宗。
示辩禅人
行脚汉。出丛林。入保社。风尘艹动。鉴在机先。犹为不唧[口*留]。那堪依它作解。存知见。惧得失。如之若何。何止白云万里。是故先圣道。举不顾。即差互。岂非大张罗网。千人万人中摝捞一个半个以为种艹力量汉。眼卓朔地。法烛才点。当下便发。无你近傍处。做它曹溪门下客。却须如是履践。如是操持。逗到崖崩石裂。犹是半提边事。江西辩禅人从游既久。器识超卓。念念以克证为期。可谓本色道流也。袖轴求语。愚以退闲养疴。事不获已。因为葛藤云。
示昆山虚堂顾居士
教外别传之旨。徧布群机之中。而群灵具此真心。威德自在。全体作为。光明炟赫。昼夜无间。而不觉知。自作障蔽。扬在脑后。却向他方问佛问祖。觅禅觅道。是故名为可怜悯者。不见古德道。汝但无心於事。无事於心。自然虚而灵。空而妙。若毫端许言之本末。皆为自欺。
先圣垂慈愍物。当头揭示。只欠个性燥勇猛。离心意识。出凡圣路。全机领略。一念不生。前后际断。仰不愧天。俯不愧地。荡荡无拘。热则乘凉。寒则向火。至於饥餐渴饮。复有何事。不见庞居士道。日用事无别。惟吾自偶谐。头头非取舍。处处勿张乖。朱紫谁为号。丘山绝点埃。神通并妙用。运水及般柴。
虽则尽力描画出来。未免唤钟作瓮。虚堂居士天姿洒落。存诚妙道。徧谒当世宗师。间以法义。数相往来。袖轴炷香云。者回被肯堂老诘云。你开口便是业识。某更无开口处。却自叹息许多时用意参禅。枉了心力。
愚乃合掌告之曰。惭愧。惭愧。见义不为。见成槌揳。因行掉臂也。借一槌。直饶未开口。也是业识了也。如何道得恰好去。速道。速道。
示写法华经求僧行者
止止不须说。我法妙难思。诸增上慢者。闻必不敬信。已是成痕成迹。那堪将青黄碧绿彩画虚空。添得一场热闹。向曹溪门下天地悬殊。要得相当。只向止止不须说。我法妙难思处。冷地里捋下面皮。自笑一回。子是真勇猛。是真精进。是名真法供养。方知道写经求僧也不是。不写经不求僧也不是。问人讨法语也不是。不问人讨法语也不是。毕竟如何。此是选佛场。心空及第归。子宜往矣。无滞於此。会有闻弦赏音者。
栢堂刘居士持大慧禅师与成节使法语复藏宝光塔求跋
大慧老人。心手无碍。沛然之作。流无穷矣。展转自成。而至栢堂。既能宝之。奉宝光塔庙。所谓照世灯。精进幢。诚有在焉。
达磨(已下赞偈)
梁皇殿前。不能把定。少林山下。风波愈盛。若解谨初护末。不到图形画影。
六祖
扬下采樵斧。直入堆坊舂。一脚踏到底。黄梅信息通。
临济
揎拳捋肘。只有一个。电卷星飞。抬头蹉过。
布袋
散诞不拘仪轨。街头走到街尾。逢人大笑呵呵。那个知渠肚里。
定光
天涯海角俱行徧。鬼面神头只自谩。却忆当年旧风月。杖头挑出与人看。
戢庵居士请赞济颠
瞎堂之子。附马之后。出处行藏。一向漏逗。是圣是凡莫测。掣颠掣狂希有。一拳拳碎虚空。惊得须弥倒走。
周正字请赞 亡母宜人王氏真
画得十分。依前不是端坐北堂。琅琅仁义。文殊罔明把手行。入定出定恣游戏。
戢庵居士持寿像求赞
似僧有发。似俗无尘。淡默自处。惟德与邻。曾向凤池亲 圣训。更来鹿苑夺芳春。
性长老写师真请赞
顽无所知。说无照对。弄假像真。遭人笑怪。花擘临济黄檗。佛法未梦见在。在在在是处。清风动天籁。
本禅人请赞
学道不根。参禅莽卤。似恁趣向乖疎。如何传灯继祖。本禅画出人前。转见和泥合土。就中更有些子誵讹。焦尾大虫元来是虎。
禅人请赞
错错错。徒名邈。画得十成。欠蹄少角。一任天下人贬剥。
寄蒋山如一翁
悠悠世路绝跻攀。卧看白云空往还。惟有同参一句子。肯将容易混尘寰。
寄王承务
经年相别无他嘱。莫只波波意里求。病去药除消息尽。红尘堆里等闲游。
送虎丘首座住庵
剑池拾得丰城剑。凛凛寒光射斗牛。为报不平平底事。艹庵蓬户也风流。
示禅人写华严经
毗卢大经卷。尘识久埋藏。上人笔端力。掇出放毫光。笑他自城游历。自倒自起自忙。江天月晓。梦破斜阳。一印印定。无法商量。
示楞严座主
见犹离见非真见。还尽八还无可还。木落霜天山骨露。不知谁识老瞿昙。
示南华行者
黄梅会里七千指。虎骤龙驰空点胸。碓蹯老卢愚且拙。坤维占断最高峰。
自诒
宴坐白云里。经行碧嶂中。游人穷不到。幽鸟自匆匆。
真上人秉炬
真不立。妄本空。有无俱遣不空空。直饶空尽无一物。正好投身烈焰中。
初上人撒骨
扬下娘生袴。投身大火聚。火聚里翻身。失却最初步。正恁么时如何。雁影落寒潭。孤舟横野渡。
然藏主撒骨
小乘钱贯。大乘井索。权实半满。已被然藏主一时穿凿。如今烟灭灰飞。尚有者些零落。虽零落。佛祖位中难容。且向太湖安着。
颖庵主撒骨
掉却钱塘佳致。湖山占得清幽。泥牛斗入海。便乃赋归休。皮肤脱落。短棹孤舟。不着此岸。不着彼岸。不滞中流。有时乘好月。特地过沧洲。
行状
师讳祖先。蜀广安新明王氏子。幼警悟。父母继丧。从罗汉院僧德祥出家。时已知教外之意。闻缘老宿者住昭觉。有道行。往归之。一见相投。令奉圆悟庵香火。
一日。从方丈前过。缘问。庵头有人么。
师云。无人。
语未竟。缘劈胸与一拳云。你聻。师忽有省。从而奋励。
缘化去。遂出峡。依澧州德山涓禅师。识其为法器。与落发受具。令徧参诸方。首谒沩山行和尚。常请益狗子无佛性话。行云。非有无之无。如何。
师云。即今亦不少。
行云。又道不会。
久之。舍去。至平江万寿旦过。值天大雪。夜坐。乃自念言。行脚十年矣。此回若不彻去。又是虚生浪死。正闷闷间。不觉钟动。趋后架。举头见照堂二字。疑情顿释。
继见虎丘瞎堂远.净慈月堂昌。后见水庵一於双林。尝入室。一问。师子尊者被罽宾国王斩却头故。是你道西天胡子为什么无须。
师云。非双林不举此话。
一云。今日撞着个作家。
师云。心不负人。面无惭色。一遂拓开。
师云。勘破了也。
水庵退双林。遂往见密庵於乌巨。众才满百。然皆一时龙象。命师为典客。常随众入室。密庵为傍僧举不是风动。不是幡动。师闻。豁然大悟。从此机语相契。一日。密庵遇师於众寮前。谓师曰。不得问讯。不得叉手。总不得作伎俩。你试露个消息看。
师应声云。方丈里有客。密庵呵呵大笑。
密迁蒋山。师亦侍行。首尾凡五载。辞归蜀。密庵以颂送之云。
万里南来川藞苴。奔流度刃扣玄关。
顶门[翟*欠]瞎金刚眼。去住还同珠走盘。
其许与之重如此。
师既归蜀。初住果之清居.梓之望川。未几。复振锡而南至夔门。时尚书杨公辅素闻师名。以卧龙招之。留三年。出峡至常州华藏遁庵演。始延师分座立僧。众皆倾服。至於金山退庵奇.灵隐笑庵悟.径山蒙庵聪。师至。必延居第一座。众辄倍常。历住常州荐福.真州灵岩.平江秀峰。后居张循王所舍宅广寿慧云禅寺。为开山住持。三年辞去。众争留之。师云。箭既离弦。岂有返意。众不能强。师平生去就多若此。
又住平江穹窿。学者争为出力。持钵以自赡。虽藜羹糁饭。而谈道终日。有古风焉。会杨和王府以凤山资福延师。师以年高。无往意。而学者强之。居无何。即辞。上径山。时净慈阙主者。 朝旨下。诸山举有道者三人。师尝预焉相继。镇江侍郎傅公以甘露起师。师不乐就。盖知时节将至也。师苦脾疾。忽一日。付嘱后事。亲作遗书。别常所厚善者。至晚。书四句偈云。
末后一句。已成忉怛。
写出人前。千错万错。
书讫。端坐而化。
实嘉定四年六月九日也。后三日茶毗。先是师遗嘱欲弃骨山下。主人石桥禅师为建塔於凌霄峰别峰塔之右。寿七十六。臈四十九。
今略记录亲闻於师之出处。大槩当求名世大手大书碑铭。以传无穷云。嘉定五年五月日。住镇江府昭庆禅寺嗣法宗性编次。
后跋
天下衲僧尽道破庵师伯击碎破砂盆。所以五处全提佛祖命脉。开凿人天眼目。正是谤他。殊不知此老未出关时。不开口。不动舌。已是布缦天网。打凤罗龙。炟赫光明。照耀千古。岂待道岩为蛇画足。倒捋虎须。其徒持此录来。因获谛观。敬书于后。具顶门眼者。必不於言句中寻讨。嘉定壬申元日住平江福臻法侄道岩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