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佛藏
- 续藏经
- 中国撰述
- 诸宗著述部
- 禅宗语录别集
- 海印昭如禅师语录
海印昭如禅师语录
续藏经 海印昭如禅师语录
(门人)行纯.道彰.从心 集
海印禅师三会语序
至大戊申夏。巽申为先母丁夫人。作盂兰盆斋。请慧力海印禅师。举扬次。得侍师万松间。熟谭累日。师大见器。谓尔宿命中来。从容往复。尝举不为说破一则笑云。将谓老僧别有。自尔深契。明年余涉北。师去住江东荐福。洎余还山。师亦归憩宝林。属疾。遣僧持寄手书一偈。末曰。妙转机先曾领略。东轩一月古今明。盖师尝赞先君武城郡伯遗像云。古今天地。月照东轩。先君捐馆日。书颂。有曰凌风而行。秋月中天。师意□□在三之义。古今一揆。感念罔极。涕泪交零。昔湛堂□□□塔大慧请铭 无尽居士。承问眼睛不坏□□□□遂云这金刚□□□□□□□□□□□□□□吾师今之湛堂也。若夫金刚眼□□□□□久矣。师语录乃其徒行纯所辑。将刻布□□□□□伻书 馆。远求序引。固虽莫措一辞。而谊无□□□噫。第一义非言说。岂智知识识。及思量分别之所□解哉。师之道犹水循器。有言。此水之方者圆者曲者直者大者小者。是其器自殊。非水之有二也。观是录者。无局其器。则后五百年以海注海。否则自缠葛藤。犹沐漆而求解也。
延佑四年七月 日翰林 国史院编修宫曾巽申序
海印和尚语录
目次
序 袁州木平兴化禅寺语录 临江瑞筠山慧力禅寺语录 饶州东湖荐禅寺语录 颂古 偈颂 佛祖赞 自真赞 跋 法语 小佛事 塔铭 跋
海印和尚住袁州木平兴化禅寺语录
门人 行纯 集
师於至元十九年四月十五日。在仰山首座寮。受请。
入寺。指法座云。三世诸佛行不到处。天下老和尚说不到处。今日新木平。一时举似诸人去也。骤步便登。
祝圣罢。复拈香云。奉为我见住大仰山。宣授慧朗大禅师雪岩和尚。用酬法乳之恩。乃敛衣就座。僧问。三世诸佛行不到。天下老和尚说不到。□好人天法座前。请师一句分明道。□□□□□□□祝圣。海众咸臻。学人上来。请师 □□。□□□□德。山河壮 帝居。进云。祝圣已蒙师指示。向上宗乘事若何。师云。此□□□□远。进云。恁么则言言见谛。句句朝宗去也。师云。也是寻常用底。进云。此事且止。只如昔日大禅佛到仰山。绕绳床三匝。振锡一下。翘足而立云。西天四七也与么。唐土二三也与么。天下老和尚也与么。和尚也与么。某甲也与么。仰山打四藤条。意旨如何。师云。分开泰华。裂破黄河。进云。大禅佛。后至霍山云。集云峰下四藤条。天下大禅佛参。霍山唤维那打钟着。大禅佛便走。又作么生。师云。贼是小人。智过君子。进云。后来雪窦道。藤条未到折。因甚么只打四下。又且如何。师云。左半斤右八两。僧云。只如和尚。亲见仰山。且道。与大禅佛相去多少。师云。山僧是新淦人氏。僧云。与么则今古应无异。分明在目前。师云。大远在。僧礼拜。师乃云。我此法印。为欲利益世间故说。谨护秘藏。勿妄宣布。今日豁开锦缝。文彩全彰。不问情与无情。一印印定。直得石头佛回避无门。钵盂峰包裹不及。正与么时。还当得出世边事也无。良久。犹握金鞭问归客。夜深谁共御街行。
举开山道禅师。初参洛浦和尚。问。一沤未发时。如何辨其水脉。浦云。移舟谙水势。举棹别波澜。道不契。后参蟠龙文禅师。复理前问。文云。移舟不别水。举棹即迷源。道当下大悟。师拈云。二大老。虽具辨龙蛇擒虎兕眼目。未免和泥合水。道禅师与么悟去。也是泥里洗土块。新木平与么点捡。还有出古人见处也无。大海若知足。百川应倒流。
上堂。一沤未发。地阔天宽。山云冉冉。涧水潺潺。向者里见木平即易。见真寂即难。何也。江南地暖。塞北天寒。
留两序上堂。不旧不新。不进不退。天以之而覆。地以之而载。虽然。尧舜之君。犹有化在。
上堂。僧问。记得昔日僧问开山和尚。如何是木平。答云不劳斤斧。意旨如何。师云。妙手画难成。进云。其僧又问。如何是不劳斤斧。答云木平。又作么生。师云。犹有圭角在。僧礼拜。师乃云。破有法王出现世间。蓦拈主丈。主丈是有。卓一下。即今破也。还见法王出现么。靠主丈。疑杀天下人。
上堂。(谢广南海藏主)镇海明珠。光生宇宙。马祖玩月。南泉拂袖。只如经归藏。禅归海。又作么生。一条官驿路。今古有人行。
腊八上堂。六载雪山。穿衣露肘。午夜明星。指槐作柳。便道。如来智慧德相。大地众生具有。也是自扬家丑。宜乎。云门一棒。刚要打杀与狗。哑。负恩者多。知恩者少。
出城归上堂。惟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空山白云。闹市红尘。天高无极地无垠。镇州萝卜重三斤。
上堂。二月过。三月来。千红万紫。雨洗风摧。瞥见空山。晴昼绿杨。影里一树白桃开。风前凝伫小徘徊。呵呵呵。无人知此意。独上高高台。
上堂。如来禅。祖师意。鸡寒上树。鸭寒下水。恁么也是。不恁么也是。恁么也不是。不恁么也不是。诸人向者里瞥地。方知道。拈却鼻孔。将甚么喷嚏。
上堂。禅非坐卧。亦离功勋。道无取舍。全超见闻。说甚栢树子乾屎橛麻三斤。三世如来一口吞。真个那。只闻其语。不见其人。
祈雨上堂。炎炎六月。雨竟未通。拈主丈卓一下。鞭起碧潭龙。三日为霖兮。时和岁丰。咄。
七月初一日上堂。动弦别曲。以拂子击一下。还闻么。叶落知秋。以拂子拂一拂。还见么。纵使离闻离见。不见不闻。犹隔青山几点云。
解制上堂。鹅雪通身白。腊人全体氷。颓然无伎俩。直下绝功勋。索索西风。倚瘦藤静看。山南山北起寒云。
上堂。见闻之内。动静之中。取之不竭。用之无穷。日午炎炎畏日。夜深飒飒凉风。竹篱头壁角落。渐听啾啾唧唧鸣秋虫。
上堂。举白云端和尚。初参杨岐会和尚。会问云。闻汝师有悟道颂。试举看。白云便举云。我有神珠一颗。久被尘劳关锁。今朝尘净光生。照见山河万朵。会乃大笑。白云怀疑。通夕不寐。次日入室启问。时方岁暮。会云。汝见昨日打夜狐底么。云见。会云。汝一筹不及他。他爱人笑。汝怕人笑。白云言下大悟。师拈云。郁山主。拾得一颗豌豆。唤作明珠。引得白云怀为至宝。不消杨岐轻轻点破。分文不直。前面未免疑杀天下人。后面笑杀天下人。点捡将来。直是好笑。何也。握土为金犹可易。变金为土却还难。
上堂。举阿难问迦叶。世尊传金襕外。别传个什么。恁么问即易。相续也大难。迦叶召阿难。阿难应诺。迦叶云。倒却门前剎竿着。大小迦叶师兄。被阿难一问。直得分踈不下。后来汾阳和尚道。不问那知。且莫诈明头。五祖戒和尚云。露错。翠岩芝和尚云。千年无影树。今时没底靴。看孔着楔。有甚用处。泐潭清和尚云。剎竿未倒。穿却汝诸人鼻孔。换却汝诸人眼睛。剎竿倒后。甚么处见释迦老子。札。性空观和尚云。是什么说话。如今要问诸方倒却门前剎竿着。还当得教外别传旨趣也无。悬羊头卖狗肉。诸大老虽则提持向上巴鼻。未免随语生解。木平别无长处。也要与古人活一只眼。蓦拈主丈卓一卓。疑杀天下人。
临江瑞筠山慧力禅寺海印和尚语录
门人 道彰 集
天寿圣节上堂。僧问。记得太宗皇帝问僧。近离甚处。僧云。卧云。太宗云。卧云深处不朝天。因甚到这里。僧无语。此意如何。师云。乾坤收不得。宇宙不知名。进云。后来雪窦代云。难逃至化。又作么生。师云。金屑虽贵。落眼成翳。进云。只如今日。
天寿圣节。未审。和尚将何祝赞。师云。合国咸知。进云。龙得水时添意气。虎逢山色长威狞。师云。高高处观之不足。僧礼拜。师乃云。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君王得一而天下大治。且道。一从何起。卓主丈。大哉乾元。万物资始。
上堂。有句无句。如藤倚树。树倒藤枯。因甚三千里外卖却布单远来。放下泥盘。呵呵大笑。毗婆尸佛早留心。直至如今不得妙。
浴佛上堂。未离兜率。已降王宫。未出母胎。度人已毕。释迦老人还有出没处也无。恶声恶迹洗难清。云门有令不虚行。下座诣佛殿普请。大礼三拜。与他一时盖覆却。
结制小参。护生须是杀。杀尽始安居。鬼窟里活计。会得个中意。铁船水上浮。也是强说道理。瑞筠门下。一任龙蛇混杂。凡圣交参。不拣甚么昆虫草木有情无情。同入清净觉海。游泳平等性智。吃饭底吃饭。瞌睡底瞌睡。卓主丈。清平世界无闲地。
次日上堂。瑞筠一关。似乎等闲。说时则易。透却还难。青萝夤缘。直上寒松之顶。白云淡泞。出没大虚之间。我今为汝保任此事。终不虚也。忽有个汉。不守圣制。不住伽蓝。却如何指示。卓主丈。喝一喝。
上堂。进一步。银山万仞。退一步。铁壁千寻。正与么时。诸人若知有转身句。便见澄澄江月。廓尔全彰。浩浩松风。炽然常说。良久。大小瑞筠。话作两橛。
上堂。结夏过半月。那事如何说。寒山子水牯牛。蜡人氷鹅护雪。总是钻空觅穴。诸方难见易识。瑞筠易见难识。直饶万缘休罢。一字不留。拟议不来。青天霹雳。
上堂。问着不知。拶着不会。至理玄关。泥团土块。知不知。会不会。白云尽处是青山。行人更在青山外。
上堂。举卢祖得法后未剃落。寓广州法性寺。时。风扬剎旛。一僧曰。风动。一僧曰。旛动。诤论不已。祖曰。还许俗流忝预高论否。僧云。可尔。祖曰。不是风动。不是旛动。仁者心动。二僧息诤。今日不肖儿孙。点捡将来。卢祖虽能息二僧诤。要且不能使二僧活。若是瑞筠则不然。拈主丈示众云。亦不是风动。亦不是旛动。亦不是心动。掷下主丈。是什么。
散青苗经会上堂。依经解义。三世佛怨。离经一字。即同魔说。只如沩山和尚问仰山云。涅盘经中。多少是佛说。多少是魔说。仰山云。总是魔说。到此如何甄别。银椀里盛雪。无智人前莫说。打伊头破脑裂。
示众。身要端。坐要直。十二时要纯一提个无。猛着力。如一人与万敌。忘情谓绝气息。冷湫湫空寂寂。三大劫只一念。四大海只一滴。昏与散无踪迹。佛与祖休寻觅。动与静定乾坤。照与用轰霹雳。能与么。参学毕。元来自己便是生铁壁。铁壁铁壁。
上堂。流汗不彻。挥扇不彻。蓦然打着个豹脚花蚊。直得通身顺快。欢喜不彻。所以道。杀尽始安居。诸人瞥不瞥。痖子得梦向谁说。木人笑得口唇裂。便与么会去。是真作家。不及诣寮陈谢。下座巡堂吃茶。
解制小参。九旬禁足鱼投网。冲浪锦鳞犹滞水。三月安居鸟入笼。摩霄俊翮尚迷云。生杀尽时蚕作茧。才有所重。便作窠臼。如何透得这三重。说甚三重。百匝千重。一时俱透。验蜡人氷与不氷。怜鹅护雪而不雪。总是家常日用边事。如今三期已满。万行自圆。诸人到此。还知时别宜么。一叶落天下秋。水光云影天悠悠。卓主丈。负命谁来上直钩。
举东山空禅师示众云。百炼黄金铸铁牛。十分高价与人酬。庭前不有花含笑。又是东山一夏休。师拈云。空禅师与么道。大似东头买贱。西头卖贵。多处要添。少处要减。未免价数不登商量不圆。瑞筠一夏。随分摊出。寒山子。水牯牛。蜡人氷。铁弹子。同诸人开钵共饭。不作贱不作贵。东行不见西行利。有利无利。不离行市。瑞筠便是挜与人。也没要底。哑。见之不取。思之千里。
次日上堂。解开布袋口。南北路头通。十方无壁落。三界绝行踪。西者西兮东者东。云水自重重。
上堂。信脚行。信口道。用处不须生作造。蓦然踏着伏马桥。不觉撞得破灶堕。才与么不与么。却忆归宗曾有言。头陀石被莓苔裹。以拂子击绳床下座。
上堂。猿抱子归青嶂后。鸟衔花落碧岩前。二十年只作境会。锦遮机阱。又云。既不作境会。毕竟作什么会。铁裹泥团。华梵不可译。呼应有来端。瑞筠门下。毫发难谩。何故。阑干虽共倚。山色不同观。
上堂。僧问。昔日僧问投子。大死底人。却活时如何。投子云。不许夜行。投明须到。意旨如何。师云。南天台北五台。进云。学人不会。师云。昼打三千。暮打八百。僧礼拜。师乃云。言迹之兴。异途之所由生。言未兴。迹未形。无内无外。无彼无此。无远无近。无一丝头不现成。及乎即内即外。即彼即此。即远即近。繁兴妙转不留情。正与么时如何通信。乾坤收不得。今古不知名。
上堂。似有似无。半真半假。疑杀天下人。不在之乎者。十二时中。须知自己落处。若也知。粗齑淡饭。且与么过。若也不知。白日青天。切忌瞌睡。
上堂。莫行心处路。莫挂本来衣。何须便恁么。切忌未生时。莫行心处路。拟心即差。动念即隔。只如不拟心不动念。还有心处路么。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即是不行心处路。既不行心处路。便是挂本来衣。便是堕落在解脱深坑可畏之处。古人谓之墨汁。谓之黑山。又谓之贴肉汗衫。学道之士。十个五双。到这里脱不下。直饶暂时脱下。触目遇缘。便恁么去。只似顺水推舟。不谙水脉。随波逐浪。不觉不知。流入毒海。所以道。何须便恁么。切忌未生时。未生时。也无佛。也无众生。也无人。也无我。也无彼。也无此。只么浑然。好个真净妙明广大圆摄境界。又不可坐那里。谓之座在解脱胜妙境界。到者里。须知有转身一路始得。且如何是转身一路。良久。任从沧海变。终不为君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