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佛藏
- 续藏经
- 中国撰述
- 诸宗著述部
- 禅宗语录别集
- 永觉元贤禅师广录
永觉元贤禅师广录
其二(寺有神僧。称袒膊和尚挑灯道者。又有僧。称文殊化身。钞唯识论)
昔产莲华地。神僧每托栖。袒膊援群溺。挑灯醒世迷。廊长旋日永。塔耸切云齐。钞论人何在。堂虚鸟自啼。
其三(寺有甘露戒坛。照律师所建。有井味如甘露。故名。戒环禅师着法华要解等书)
古贤能秉律。坛构几经年。久没凡尘暗。重开瑞色鲜。飞花常入座。甘露海流泉。安得环与照。垂光映大千。
其四(洪武间。帝命洁庵来住持。及引见曰。汝但清心洁己。自然众服。故立清心洁己堂)
甘守白云隈。春风吹几回。祇因曾下种。故此却重来。石鼎生新焰。天华点旧苔。遥思洁己训。帝语尚如雷。
游弥陀岩。历巢云山房。晚抵大道岩赋
百折扪萝上。凌霄一径悬。茑阴抽石笋。崖断挂龙泉。磬落从天际。花飞点洞前。晚来归宝所。一笑白云边。
南台
节彼南山石。春深翠色浓。壁高欺日少。径窅与天通。城郭雨烟里。楼台树影中。莫言大似斗。万里入帘栊。
题片瓦岩 (二首 其形如龟故。又名六眸洞)
中蜂悬小径。虚窅洞长幽。片瓦含金剎。千秋负范畴。天风穿石吼。海浪拍空流。安得常来此。同君老一丘。
为避城中暑。来游小洞天。石楼侵翠色。松榻护岚烟。煮茗待新月。敲诗入旧弦。沙弥不解事。犹问老僧禅。
宿薛际可居士风木堂
为寻碧石胜。来宿薛君房。径僻穿松影。林幽散荔香。烟云笼旧壁。风木惨虚堂。夜坐空山寂。钟声出上方。
宿龙山寺
挂锡龙山寺。堂虚半是云。风从海上至。月向树头分。山鸟隔林啭。潮声入夜闻。坐来清不寐。更把片香焚。
游紫云室。和何镜山先生韵(二首)
搔头青嶂上。宴坐紫云间。海岸孤城迥。松门野客闲。幽禽啼晚树。白鹿卧空山。浩浩烟波渺。遥看一鹤还。
一望将千里。兹山许独尊。海风吹我袖。山翠拥僧门。欲学藏身法。先须啮菜根。叮咛二三子。休逐利名繁。
题古拙上人静室
尘外一区宅。居中别有天。槐阴垂径僻。草色入帘鲜。室隘却如斗。墙高仅及肩。食贫虽有日。饮啄且随缘。
题弥天上人园居
东园聊息影。境僻草尤深。屋破凭云度。墙低喜月临。采蔬时带露。种树为栖禽。莫道园居陋。悠然契宿心。
归鼓山。寄答傅幼心谏垣。用来韵
一锡淹留久。言旋傍鹤飞。秋河影自澹。古路翠还微。彭泽方耽饮。东林孰付衣。入门成一笑。恰似野云归。
过严滩
晚山依落照。春水漾微澜。云净江天澹。厓高石壁寒。披茸探往迹。倚棹问前滩。多少英雄客。输君一钓竿。
除夕(四首)
相彼苕溪水。何曾问岁年。祇为浮生幻。难同劫石坚。爆声催去腊。炉篆烬残烟。瞻顾东方色。依稀近晓天。
安禅难论岁。老业贵知时。岂为辞穷鬼。非关祭旧诗。年华同烛尽。老态逐更移。因忆北禅老。扪心暗自咨。
长年多自适。今夜却心惊。炉内红将烬。枝头白欲生。韶光迅易灭。壮志远难成。休待鸡窗曙。愿同鸟道行。
梅花情欲尽。柳眼意将青。爆竹震寒寂。松燎破夜冥。百年浑是醉。此夕几能醒。却爱凌霜栢。森森列一庭。
题香象庵
林幽积雾深。香象伏层岑。云至岩生白。风来竹亦吟。然松烹石髓。对月话禅心。时听东冈上。丁丁太古音。
登石盂山
崎岖登鸟道。飞练[泳-永+剪]田衣。古洞藏云密。深筠积翠微。主贤客屐集。山逈俗尘稀。晚眺小楼上。遥天鹤正归。
寓娑罗坞(二首)
深翠掩重峦。澹烟笼僻坞。挂天白练寒。布地黄云普。怪石裹苔衣。空阶垂竹雨。怅望夕照中。孤塔渺谁主。
遁迹山宜峻。依云立数椽。鹑衣侵翠雨。箸笠饱岚烟。萝月穿帘冷。松风弄影偏。夜来清不寐。独对一灯悬。
过等岩。为冲如上人赋
选得昔贤地。重营大士宫。岚烟侵几席。牛斗宿帘栊。海[涧-日+活]涵孤月。山穷跨卧虹。蓬莱疑不远。惚恍白云中。
秋日过邵练要居士山斋(二首)
鼓巘多奇丽。兹丘最赏心。江帆时入座。石笋自成林。磵险鸣寒玉。山幽噪暮禽。逈超尘世外。况又值秋深。
异境惊初辟。山僧愧始游。云根露鸟背。石髓[泳-永+剪]松头。叶落峰逾瘦。岚深涧转幽。西风飒飒至。犹喜暮烟收。
祝洞白师六十初度
腊高登耳顺。身隐望弥彰。松偃寒崖盖。梅飘晚节香。昂藏僧貌古。嘘呴德风翔。欲满阎浮愿。何妨鹤发长。
初夏苦雨
一阴方夬尽。赤帝令初行。叆叇云犹密。淋漓泽久倾。子规难叫月。布谷懒催耕。拥毳忍寒坐。何时见日明。
清明日扫祖塔(二首)
春晴风正暖。好鸟啭芳林。塔上松云密。阶前花雨深。瓣香先圣脉。杯茗后人心。因忆昔时事。如闻说法音。
昔贤去已久。窣堵徒嵯峨。夜有虎狼宿。昼惟樵牧过。霜严石卵爆。雨渍苔衣多。三绕空惆怅。其如长卧何。
霜降
秋晚寒威迫。阶前草欲枯。林疎风扫叶。月落树啼乌。荒坞蝉声寂。寒塘雁影孤。坚氷虽未至。霜已遍长芦。
咏鱼鼓(二首)
禅门多阒寂。藉尔发声洪。何用临渊羡。可从缘木逢。无情还善应。不动自圆通。因甚能如此。全由肚里空。
成象非天育。抡材取邓林。披鳞未涉水。流韵出无心。权秉师僧令。能和梵呗音。祇同钟磬侣。渔父岂相侵。
秋兴(四首)
秋深气日肃。野衲恰相宜。不作悲秋赋。惟吟采菊诗。金风辞落叶。玉露浥寒枝。自有翛然趣。傍人恐未知。
悄然坐荒坞。风清况益清。茶烟迷竹色。梵韵杂蛩声。树古足蝉噪。帘虚挂月明。更阑发深省。孤鹤岭头鸣。
凉风起天末。曳杖数峰西。江静芦花曙。塘空雁影低。寒云闭幽谷。衰草覆前蹊。一啸归来后。松头练色迷。
睡起庭前立。悠然忘寂寥。气清天宇廓。境远客情消。岩桂晚香净。江枫醉叶飘。白猿来觅果。啸月正中宵。
步林茂卿居士登鼓山韵
通霄无锁钥。五里尽松阴。石险苔犹滑。山空客亦临。鹤飞凌汉远。猿啸入林深。喝水声难继。谁传太古音。
中秋夕。仝郑汉奉司空。林得山农部。步月石门。因坐水云亭
碧天净如洗。乘兴探灵源。步月穿松影。缘崖入石门。蝉声来远树。渔火辨孤村。因坐凤坡上。谁知秋露繁。
行
日照山容净。举杖陟崔嵬。徘徊秋草径。微风拂面来。喜逐闲云去。还同野鹤回。往来有何事。踏破旧苍苔。
住
往来苍岭上。驻足碧岩头。白云触衣冷。兼之风飕飕。远村山外见。长江脚底流。近观山蚁斗。贪嗔未肯休。
坐
境闲云寂寂。帘卷月明初。未识达摩意。面壁结双趺。蒙头惟破衲。席地用圆蒲。槛外天花雨。空生知也无。
卧
山深莲漏永。一室风俏然。绳床方七尺。曲肱伴云眠。有无浑不计。凡圣亦都捐。莫谓全无物。孤明一镜悬。
永觉和尚广录卷第二十四
永觉和尚广录卷第二十五
嗣法弟子 道霈 重编
诗中
七言律
舟中望武夷
琢成紫玉逼苍穹。下映青溪漾荡中。迷藓荒坛寒夜月。倚云旧馆冷秋风。洞遗仙蜕灵何在。岩锁虹桥路孰通。休道仙舟藏壑稳。负趋岁月转如蓬。
登黄杨山
几重翠嶂隔尘埃。野寺岚深净绿苔。月到绳床僧正定。烟迷宝树鹤初回。九霄牛斗窗间宿。万里川原掌上开。满眼风光犹似昔。紫阳何事不重来。
山中得家报。寄答诸友
自从一别冷云居。见说风光不似初。溪上雨添三尺水。家中风落半床书。敝囊已识休深爱。破釜何劳更重歔。不学蹇驴旋磨走。直将大地作蘧庐。
庐阳山中。岁暮积雪。因小僧哦筦山偈为赋之
破衲重缝度岁穷。客囊何独筦山空。风狂乱折窗前竹。雪重横摧岭半松。山鸟尽须春后至。故人多向梦中通。地炉未到全寥寂。榾柮频添彻夜红。
山中得萧儆韦明府书
建水忽分萍梗踪。却从尺素得相逢。十年故我难同昔。一片顽心尚未镕。花满河阳君富丽。翠笼双髻我疎慵。自知樗老难为用。甘向空山学种松。
壬戌冬十月。馆於沙邑之双髻峰。遗中阳居士
青嶂重重称杖黎。烟鬟半露却成诗。云深尽许藏千拙。树密何妨借一枝。豪贵懒干因舌短。饥寒甘忍为书痴。人来一任呼牛马。笑倒毗耶老古锥。
秋日登北山
翠壁嶕峣鸟道悬。创开金剎逼秋天。千峰带黛窥帘外。二水移舟送席前。发啸每从明月下。经行多在白云边。梦中历数汉唐迹。衰草荒烟正惨然。
书林
羲皇以降几春秋。文物灵光聚此丘。南北舟车行不尽。古今心眼鉴难周。刀刀刻露英雄骨。帙帙远传贤圣愁。惟有老僧无个字。羲皇未画问根由。
七石山访独诣师
超然寄迹万峰巅。石磴穿云鸟道偏。几片巉岩天半露。数椽草屋壁间悬。扫窗每倩含烟柳。洗钵常因漱壑泉。日暮凭栏频倚徙。一声长啸月孤圆。
七石山中秋对月。浑朴上人请赋
云廓千岩秋正清。长空如洗月孤明。朗然久绝悬弓影。阒尔谁闻捣练声。愧我疎慵无剧兴。知君豪爽有深情。莫将七石山头月。换却娘生两眼睛。
丁卯仲春居荷山。有感而赋
拨翠巢空建水东。棃峰爽气入帘栊。虎饥吼出重云外。鸟倦飞来落照中。老去始知狂是疾。醒来方觉梦为空。碧萝层里无人到。一缕檀烟度涧融。
五十诞日
半生事业尽唐捐。忽尔知非暗自怜。二纪芸窗空映雪。十霜鸡寺祇磨砖。[穴/(丬*臬)]言权作止啼叶。弘释唯搜久蠧编。一片幽心谁可托。蒙头卷舌度余年。
秋日过西湖
平湖潋滟漾扁舟。水上风微拂面柔。三竺疎钟云外落。两堤衰柳镜中秋。荒台草长平章恨。古庙岚深武穆愁。千古悠悠无尽态。等闲都付一浮沤。
戊辰孟秋。往秀水请藏经。还过钱塘。适江潮大涨。客舟尽没。余舟独脱於险。喜而志之
海云叆叇浪风颠。惊望江头正惨然。一刻冲颓千里岸。万家沉入几重泉。自安死去浑无地。那料生留别有天。应是宝书龙亦护。片帆载出雨如烟。
己巳孟秋。归寿昌扫和尚塔。夜坐有感
风带秋声透暮林。篆畦香烬暗愁深。空阶雨滴青灯影。虚院云生白塔阴。惭掩铁关藏百拙。难磨地墨写孤心。先师灵骨今犹在。白浪滔天孰肯寻。
妙高峰访达宇居士
昔年狂疾未曾瘳。十载湖山汗漫游。归路敢辞三伏暑。到山正值一林秋。凉风落叶东西径。明月疎钟上下楼。珍重故人情若海。依依恰似白云留。
哭博山和尚
法幢高竖大江西。独握群盲剔翳鎞。正喜法雷喧上界。忽惊慧月落前溪。池头雾暗龙犹泣。岭上台空凤不栖。深痛妖踪犹满地。于今谁鼓战中鼙(山有浴龙池栖凤岭)。
山中咏怀
枯抱残经岁月迁。饱餐野菜任前缘。谩言昔学屠龙技。且喜今参伏虎禅。剪尽松云放明月。引来石髓注青天。相逢若问山中事。拄杖如龙未许传。
达宇居士以诞日来鼓山。同游灵源洞。赋此致祝
海上岧峣屴崱峰。喜君杖履特相从。谁人喝水踪尤幻。昔代题名藓半封。天外青螺分岛屿。眼中白浪起蛟龙。拟将何物堪为寿。千载悬崖甘露松。
谢徐兴公居士见访
见说闽中有凤毛。君家伯仲擅风骚。惯扶短策穿松翠。横卧深云听海涛。结社拟追陶远笑。琢诗顿使鬼神号。云收雨散岩花净。屴崱峰头月正高。
夜坐蹴鳌桥。次洞微师韵
出门举步踪金鳌。山露霏霏浥敝袍。鲸浪远翻江上月。天风近鼓树间涛。岩边泻玉泉声细。桥外穿松石笋高。坐久不知莲漏下。却乘幽兴更挥毫。
一念法师见访遽别。用韵奉答
垢面蓬头傍石栖。风翻剎影洞门西。壁间泉涌飞花急。海上云来掠地低。喜客披榛忘崄巇。因樵问路入招提。相逢邂逅成知己。别去中宵月满溪。
山中积雨初霁。郑汝交二守见访。用韵奉答
敝衲蒙头一老翁。空山晏坐雨声中。洞云忽破悬朝旭。林鸟争骄啭晓风。择木不妨搏翮下。酬机祇解举拳通。共看剪尽西窗烛。回首东峰日又红。
往寿昌扫塔。至建州遇徐兴公。用韵奉答
萍踪无意忽相逢。共听涛声几树松。举拂难扶兴圣脉。扪心多负寿昌宗。客程烟雨愁中落。师塔苔痕梦里封。临发已将归日约。初秋同笑白云峰。
乙亥夏归寿昌。扫先和尚塔
飘泊零丁经几年。归来始识旧田园。深耕浅种凭谁力。薄获全收任外缘。一片檀云连塔影。几茎石茗煮山泉。惭予荡子贫如洗。欲报师恩祇竖拳。
麦羹丘(有引)
和尚不发化主。日取给於锄下。岁荒食不足。以麦为羹。率众开田。田成。众呼为麦羹丘。乙亥夏归寿昌。再游其处。凄然有感。
寿昌脊梁硬似铁。六月开田日如爇。岁荒祇取麦为羹。枵腹挥锄不肯辍。至今田有麦羹名。山中故老能传说。禾黍离离屯绿云。尽是我师汗流血。
归潭日寓天堂寺。有感
重游梓里几经年。谩说溪山尚似前。朋辈殷勤怜故态。儿童惊怪问生缘。柳梢垂露朝含翠。桑影摇风暮带烟。泡沫光阴全不久。何如共学祖师禅。
归潭日示诸侄
去家念载今来旋。白发衰颜敢自怜。故我已知难似昔。物情谁道更如前。长城筑怨犹非计。巨石留身岂得坚。世事浮虚休苦虑。好将仁义继前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