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佛藏
- 续藏经
- 中国撰述
- 诸宗著述部
- 禅宗语录别集
- 楚石梵琦禅师语录
楚石梵琦禅师语录
普贤大士赞
如来长子普贤尊。行愿宏深口莫论。一色烂银铺世界。六牙香象振乾坤。无边剎海微尘数。不可思议大法门。始末何曾离当念。凡夫只是弄精魂。
观音大士赞
海上名山多圣贤。慈悲愿力最居先。面如宝月当三五。化等油云覆大千。缨络聚中常说妙。栴檀林里每谭玄。何时此界无生佛。直待虚空落地年(正坐)。
过去如来正法明。须知佛道已圆成。再为菩萨酬深愿。常向娑婆度有情。巡礼宝陁岩上去。引归极乐国中生。六根互用君知否。满耳青黄满眼声(补陁示现)。
东大洋西西海南。海云深处善财参。山头有月光流永。水面无风影在潭。自远寻声先救苦。因闻入理并除贪。阎浮界上根尤胜。日夜香灯共一龛(水月善财)。
前观音即后观音。不离众生信解心。三十二身随所应。百千万劫在如今。根尘尽向声尘脱。业海咸归愿海深。早晚莲舟蒙救度。盲龟值木芥投针(莲舟)。
本自端居不动身。随机说法化天人。波间顿现孤轮月。雪里潜行万国春。迷去有情偿业果。悟来无耳着声尘。堂堂密密圆通境。大地山河为指陈(天人水月)。
文殊子细拣圆通。一一根门一一功。诸圣尽推闻理妙。六尘皆到用时空。隔垣响彻无遐迩。入道言诠有始终。收得光明如意宝。利人利己乐何穷(珠瓶宝座)。
圣师莫把古今论。真教难将体用分。无相未尝离有相。我闻终不异他闻。全凭一念慈悲力。亦藉多生定慧熏。末法比丘皆可证。如来实语不欺君(有僧作礼)。
遥瞻补怛洛伽山。小白花开正可攀。拍岸潮声时浩浩。穿林鸟语日关关。普门一品长宣诵。薄福众生当等闲。只个闻思修不昧。经行坐卧见慈颜(海岸花岩)。
东林僧景潜一夕梦。观音大士谓曰。我以三珠施女。起起檀越来矣。明日某氏至。愿庄严宝像。因发像腹。得方寸之镜一。银泥细书经一。瑠璃瓶一。瓶之大如指。三舍利於中跃跃。有光出。试以铁锥。锥陷而舍利无损。余适见之。百拜稽首。而为赞曰。
世间之声。皆以耳听。而此大士。独以眼观。眼既观声。耳亦听色。色不自色。声不自声。一心不生。六用俱寂。以俱寂故。能兴大悲。以大悲故。度诸众生。或为画师。自画其像。或为雕者。自雕其形。或现鹰巢。或现蛤[谷-禾+卵]。及种种相。而此大悲。无兴大悲。受大悲者。我作是说。如眼於色。如耳於声。虽不可取。要不可灭。皆如幻故。皆如梦故。稽首如幻如梦之像。稽首如幻如梦之经。稽首如幻如梦之珠。稽首如幻如梦之镜。愿令如幻如梦之众。皆悟如幻如梦之心。皆成如幻如梦之佛。稽首此方真教体。广大无碍徧沙界。随诸众生颠倒想。一切所求无不获。虽应其身三十二。所说法句惟一音。此音不从舌根生。亦复不从耳根入。如是六处本寂灭。故称名者得解脱。我亦证此解脱门。与观世音等无异。异无异者亦寂灭。亦无寂灭寂灭者。故我同是观世音。一切众生亦同证。
凡心净如水。圣化圆如月。一影落千波。高低共澄彻。本来非垢净。岂复论圆缺。同一不思议。如何妄分别。我观观音氏。体用俱超绝。於此蚌蛤中。摄受微尘剎。弹指阿僧祇。大千一毛发。衣冠俨可数。缨络知谁设。欲将心喻珠。乃以身为舌。大启圆通门。令除烦恼结。随机三十二。一一炽然说。说者言语断。听者心行灭。大士长现前。清凉洗炎热(蚌蛤像)。
湛然不动。体若虚空。高下随入。根尘互融。在耳何观。幽谷传声而答响。在眼何听。春华发色而耀丛。大地山河。咸宣妙智。金石丝竹。尽演圆通。顶奉如来之像。眉横帝释之弓。烁迦罗首。清净宝目。母陁罗臂。皆具八万四千。无求而不得者。众生行住坐卧。长在其中。只者蒲萄新卷叶。都因幻妄显全功。
我观三界尘劳。群生扰攘。自性不明。贪欲所障。溺於苦海。随於识浪。从劫至劫。舍妄取妄。故闻思大士。以慈悲方便。为莲叶之舟。出而置之於彼岸之上。顿明自性。不向外寻。观音即汝。汝即观音。
称名者。同六十二亿恒沙菩萨之福。逗机则。异三十二应国土说法之身。法身无为。不堕诸数。无方不现。无感不赴。我观此像。如月在天。其轮虽一。而光徧百川者焉。
空觉觉空。觉空空觉。重重幻灭。念念道圆。统八万四千波罗蜜门。为一普门。无门可辟。即不可思议妙观察智。为一圣智。无智可诠。烈焰堆中捞得月。须弥顶上浪翻天。
一称名拔无量苦。一睹相与无量乐。不动神情。而顿现十方。普运悲智。而长居五浊。闻无所闻。觉无所觉。长天月皎兮片石云收。大野风生兮四溟潮落。
宴坐盘石。心无所缘。冥应万机。道何可议。能使苦者乐。晦者明。夭者寿。死者生。听十方之色像。观徧界之音声。巍巍乎荡荡乎。盖不可得而名也。
念念兴慈运悲。人人离苦得乐。一瞻一礼。同证常住法身。若圣若凡。咸令成等正觉。久从无量劫中来。月在沧波捞不着。
眼里耳里鼻里。小千中千大千。随一有情受苦。便蒙大士哀怜。水在地月在天。真体堂堂在目前。
天上月水中月。同古今共圆缺。只这圆通门。何曾费言说。大海茫茫一叶莲。虚空有尽香无绝。
圣师无所说。童子无所闻。青山自青山。白云自白云。拣尽圆通二十五。文殊之辩谩纷纷。
一卷普门品。纵横在笔头。通身无影像。满纸黑蚍蜉。虚空扑落须弥碎。度尽众生愿未休。
大士众生父。众生大士儿。父怜儿最苦。宁不起慈悲。芳草座绿杨枝。正是全超八难时。
随类应身。即身为舌。其圆通门。炽然常说。能以眼听。音无间歇。巍巍堂堂。常住不灭。
篮不见鱼。通身是眼。眼若有见。如鱼堕篮。见不见离。闻非闻灭。善哉大士。常现娑婆。
觉天空阔。心月孤圆。宴坐不动。光明无边。狭则一毫。宽则大千。卷却[巾*(穴/登)]子。真身现前。
现天女相。摄众生心。如青莲花。出大火聚。清凉热恼。是二俱空。稽首慈悲。不离当处。
从闻而入。即思以修。众生解脱。非向外求。大地一尘。大海一沤。正体不动。分身徧周。
圆通面目。描写难成。直下便是。多少分明。风动绿杨千万叶。晓来黄鸟两三声。
妙智之力。眼声耳色。逼塞虚空。了无痕迹。遮身向上数重云。应念现前元不隔。
慈悲誓愿如山重。业识尘劳似海深。十字街头卖鱼去。护生心是杀生心。
金刚石畔善财参。未免慈悲为指南。但道现前无可说。一轮明月在寒潭。
圆通不许离尘寰。道在寻常日用间。数抹淡烟笼碧树。一条飞瀑下青山。
水中月影如何取。脚下莲舟不用撑。提起数珠一百八。何曾佛外觅众生。
闻思修悲智愿。此身本空。无剎不现。碧落光明白月轮。玉毫突出黄金面。
娑婆人有大因缘。但一称名现在前。只这如今谁动口。却须问取白衣仙。
分明觉观离根尘。普度群迷出苦轮。须信炽然声色里。如如不动现全身。
出海鲸鱼摆浪开。[衔-金+缶]花鹦鹉自空来。净瓶口里喃喃地。尽说圆通向善财。
见色心先现。闻声道已彰。慈容一轮月。瞻礼获清凉。
石露珊瑚树。山含玛瑙云。虚空无说说。大地不闻闻。
雨过碧天空。云横紫雾重。忽然瞻妙相。满海是芙容。
浪打苍崖石。风吹紫竹林。飞来两鹦鹉。相对说惟心。
遇苦救苦。随流入流。无边剎海。一叶莲舟。
廛市卖鱼。腥风满途。众生易度。邪法难扶。
如意宝轮王菩萨赞
稽首大士。如意轮王。本无一法。弥满十方。是故诵真言者。声未发而身心安乐。瞻圣像者。目未举而动静吉祥。成就万德。灭除千殃。我今以四大海水为乳。以五须弥山为香。以山川草木。为供养之具。以日月星辰。为灯烛之光。世界不可说。虚空莫能量。与一切众生。同修如法供养。极未来际劫。严净菩萨道场者也。
地藏王菩萨赞
从久远劫。现慈悲身。处地狱如游园观。使众生永脱苦轮。一颗宝珠提掇处。照开黑暗。六环金锡动摇时。增长威神。持其名者。免生死罪。睹其像者。了涅盘因。不可思议大愿力。无边剎海未来人。
文殊问维摩疾图赞
不二法门离分别。三十二人探水月。文殊童子本无言。却是维摩大饶舌。此图之作非偶然。意在语默。思惟先天。花落地拂在手。万象听他师子吼。
文殊大士赞
山玉有辉。盘珠无滞。毗赞空王。激扬胜义。即众生根本无明。是诸佛简择妙智。或持千钵。或现五髻。或教导十六王子为妙光法师。或提奖六千比丘於觉城东际。象王回旋。师子游戏。一切处金色世界。一切处文殊室利。直说与人人不会。虚空更展黄金臂。
维摩居士赞
三万二千猊座。不离方丈室中。只因当时一默。唤作多口老翁。
弥勒菩萨赞
五十六亿万岁。方始下生人间。知足天中不住。身心到处安闲。
辟支佛牙赞
日本成藏主入吴。逢一童子。施辟支佛牙。得而宝之请赞。赞曰。
有一众生。出无佛世。曾从往劫。受独觉记。花开叶落。心融神会。观此因缘。豁然超诣。於三界中。如鸟出笼。虽不说法。但现神通。手磨日月。身卧虚空。十有八变。开豁群蒙。至涅盘时。吐三昧火。自化形骸。惟留骨锁。妙设利罗。雨若干颗。累累如珠。头头而堕。维道人成。得其大牙。坚若金刚。净如莲花。砧杵不碎。玉雪无瑕。再拜稽首。宁小幸耶。我作赞辞。仰其高躅。冥熏法界。净洗心目。神物诃护。无忘付嘱。人能敬信。莫不生福。
佛日普照慧辩楚石禅师语录卷第十三
音切
填(徒坚切) 雕(丁幺切) 楯(食允切) 堞(徒叶切) 秩(除室切) 喑(於深切) 胁(虚业切) 垓(古苔切) 菌(奇陨切) 赢(余成切) 齁(火候切) 支(耆支二音) 泛(孚梵切) 毁(麾诡切) 挫(祖过切) 皖(户板切) 蛤(古合切) 捞(路高切) 蚍(毗音) 蜉(扶牛切)
佛日普照慧辩楚石禅师语录卷第十四
佛祖偈赞下
侍者 文晟正隆等 编
十六大阿罗汉赞
第一位西瞿耶尼洲宾度罗跋罗堕阇尊者
三明六通八解脱。乃是人天良福田。设供能招来果胜。敷床且验坐花鲜。龙王殿里饶珍馔。牛货洲中有大缘。海水搅成甘露味。檀波罗蜜此心圆。
第二位迦湿弥罗国迦诺迦伐蹉迦尊者
迦湿弥罗大士居。岩间树下更清虚。时来利物先忘我食取资身不愿余。听法青龙安钵内。[衔-金+缶]花白鹿走阶除。长宵皓月光如洗。坐听沙弥读梵书。
第三位东胜身洲迦诺迦跋厘堕阇尊者
圣者常居东胜身。坐来但见海扬尘。渡河且自分三兽。标瑞终能效一麟。天上时长何倐忽。世间劫短太逡巡。性空念念离贪欲。珍重全抛火宅人。
第四位北俱卢洲苏频陁尊者
大千沙界北俱卢。此地常言佛法无。劫树衣裳心不贵。长粳米饭饱何须。但令受化人心伏。岂患迷方剎土拘。此道周流四天下。众生业果易凋枯。
第五位南赡部洲诺讵罗阿氏多尊者
在世分明出世间。或游廛市或居山。自来雁荡栖心久。长向龙宫说法还。巨石迸开云片片。高崖飞下瀑潺潺。经行坐卧无非定。谁道清宵白昼闲。
第六位耽没罗州跋陁罗尊者
耽没罗洲八百里。漫空海浪隔云峦。众生有念头头错。大士无心处处安。近涧水萦红玛瑙。踈林雪洒碧琅玕。诸天所散花成积。早晚风来扫石坛。
第七位僧迦茶洲迦理迦尊者
如来付嘱固难忘。利物何曾密处藏。久住世间终不厌。暂游天上亦无妨。粗衣缀钵资生具。旷野深山圣道场。自在还同师子子。从他节序变炎凉。
第八位钵啰罗洲伐阇罗吠多罗尊者
仙洲住在钵啰罗。有识俱令出爱河。美甚雪山生乐味。奇哉火圣粲芬陁。龙宫水涌阶前地。鹫岭云连户外坡。况乃禅居人不到。[衔-金+缶]花时见鹿麋过。
第九位香醉山中戌博迦尊者
香醉山中水石奇。折旋俯仰四威仪。身心脱去闲糠秕。语默由来妙总持。秀草自然香[旖-大+(立-一)]旎。遥山无限碧参差。天人向午供甘露。正是城隍乞食时。
第十位三十三天中半托迦尊者
三十三天帝释宫。圆颅方服住其中。黄金钵有酥陁饭。白日心如般若空。永脱苦轮须利物。行登宝所不施功。前时预受菩提记。尚待庄严势力充。
第十一位毕利扬(平音)瞿洲罗怙罗尊者
毕利扬瞿海上洲。神通不碍往来游。真心本自离生灭。大道何曾假证修。西竺幻人擎尘尾。上方仙子爇牛头。六时唱礼黄金像。无相须从有相求。
第十二位半度波山中迦那犀那尊者
半度波山插太空。白云掩映碧玲珑。名标五伯声闻上。道被三千世界中。定起影斜金殿月。斋余香袅玉炉风。有时走入军持浴。须信沙弥亦具通。
第十三位广胁山中因竭陁尊者
广胁名山处处闻。其中别是一乾坤。雨龙听讲天花湿。野鹿依禅砌草温。万化皆从无相出。十虚但有假名存。了然此理超生死。何用他求解脱门。
第十四位可住山中伐那波斯尊者
万古山垂可住名。随时坐卧与经行。身虽属幻须修幻。果证无生在度生。犀柄频摇花片落。宝书试展月轮明。自从五结消亡后。烦恼菩提悉等平。
第十五位鹫峰山中阿氏多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