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明慧经禅师语录

  大道廓然  如太虚空  圣凡幻华  影落其中  即有求者  竟不可得  拟议思量  掉棒打月  瞿昙热乱  达磨忙来  到头落得  一只皮鞋  建涂毒鼓  全彰正令  如有击者  丧身失命  不用命者  来时一击  三日耳聋  晴空霹雳  身心俱碎  魔佛潜踪  摩尼光耀  八面虚通  惟我寿昌  误中其毒  遍身毛孔  三昧出没  化生死窟  作光明聚  日用头头  无处不是  提起镢头  似金刚剑  烦恼稠林  佛祖出现  四十余年  垦土掘地  瓦砾荆棘  纯七宝砌  身心世界  碎为微尘  尘尘佛剎  坐卧经行  佛法禅道  拈向一边  有来问者  直指目前  如大圆镜  五色齐至  不出不入  死生游戏  自堕此中  未尝住世  即今便行  亦未曾去  不信但看  草芥纤尘  何有一物  不是全身  青天塔影  松风长舌  说法音声  常无间歇
  皇明万历四十八年岁次庚申孟夏月朔旦
  匡山逸叟憨山释德清撰

寿昌无明和尚语录跋

  历参诸祖机缘。证此妙明觉性。大似千机布锦。各事后素色色。头头撑天撑地。不离这个。正所谓即此用离此用者是也。窃融生逢震旦。幻寄东流。破衲中关心此事。合参语录。得力寿昌之。旨自将鸿宝家藏。未经一示道侣。顷念浮生景急迅若电光。披沙见金莫从师法。是昨虔至瓣香尺楮。驰启 黄檗隐元和尚。发祥东渡。开倡宗风。接引同志。紫气瞻临。将焉旦暮扫关遥企间。适有 藤原朝臣谏早宫内少辅茂诚公快然鸟道居士者。亦来商略此道。因缘直指。用合机投。是融不秘家珍。手出斯帙与勉。目参心证。愿公剞劂流广日东。不绝绳绳接引。噫。若居士者。大人现相。风化相推。不难弹指。如我破瓠坏衲。一针半线。匪易告成。是望亟力应渴同俦。
  承应岁次甲午遁月朔日
  住长崎兴福禅寺后学性融逸然氏敬题



  吾宗有语句。别有可与一法。只此云门湛然禅师之语录。佩离文字印。能拂言句。破诸见矣。诚人天眼目也。武城适有 藤原氏户田五郎右卫门尉直正公。幻化全身居士。浮舟於正徧智海。见云门波澜。云奇哉妙哉。能掀翻窠臼。脱尽廉纤。此是一颗神珠。岂可尘劳封锁。即命工镂梓流广日东而耳。

寿昌语录序

  达磨大师云。明 佛心宗。行解相应。名之曰祖。从上诸先德。通身不挂寸丝。良繇见处圆明。故行处自然剿截耳。或有眼而无足。或有足而无眼。偏枯之学。古德所呵。恶能担荷佛祖大事乎。然初祖达磨大师记。已有明道者多行道者少。说理者多通理者少。岂缘会使然耶。我明自正嘉以来禅道中绝。先师乘悲愿力应化阎浮。於是江西之宗旨始立。最初从廪山发悟。而末后印法於五台。入室升堂全提正令。诸方尊之为寿昌古佛。故寿昌之名独传。先师悟道之后。住山三十年。戴笠披蓑与黄牛白牯同事。常示参徒曰。凡行处不孤硬者。必见处犹带廉纤也。牵犂拽钯法法全彰。岂待老僧再举扬乎。会下饱参弟子鼻孔辽天。先师把住咽喉不许转身通气。即上首来公谧公贤公等。犹以出世一着嘱之。余见近代宗师草草传授。末流之弊师弟交讥。然后服先师手段之辣也。或曰寿昌应西竺悬记而来。故作用与古人一体。不知为西竺易。为寿昌难。西竺当佛道炽昌之日。徧地皆旃檀林。龙象如云。其扶竖法幢也殊易。寿昌当宗风寥绝之时。触处荆棘。狐狸作崇。其建立宗旨也特难。乃参悟既与德山临济同堂。而操履又与百丈赵州共路。余所见诸方善知识。未有过寿昌者。其古佛再来耶。自寿昌单提向上一路。於是云门黄蘗径山天童诸大老。嗣与皆闻寿昌之风而起者也。虽见地未敢轻议。而践履终逊之。行解相应名之曰祖。吾师乎。吾师乎。
  时
  崇祯十年夏月既望
  西江门人黄端伯稽首撰

题无明和尚真赞并引

  久向和尚开法於寿昌。往来衲子传者淆讹。要之皆望剎竿影者也。顷予自吴越吊紫栢云栖二大老还归匡山。作逸老计。适顽石禅人自寿昌来。述和尚入室机缘。予合掌赞曰。向禅宗澹薄。今幸见和尚标格。为向上典刑。况今此道中兴。后生晚进得有龟鉴。法门之幸。端有赖焉。予愧久沉瘴海。忍苦不禁。禅道佛法束之高阁。安敢置身人前。喜得青山白云伴此朽骨。自谓了此余年。所庆法门有人。恨不及一见面。聊申拙赞以述倾慕之怀。
  久向无明名。未识无明面。突出大好山。千里遥相见。生涯在镢头。说法如奔电。提张没弦弓。惯用石巩箭。只要射个人。应弦早奔窜。忽撞顽石头。镞羽一齐限。抛出铁浑沦。见者绝思算。此是吾师老面皮。相看只许言前荐。若问当阳向上机。云山满目难分辩。
  憨山老人清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