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佛藏
- 续藏经
- 中国撰述
- 诸宗著述部
- 禅宗语录别集
- 无异元来禅师广录
无异元来禅师广录
上堂。诸昆仲。参禅要亲到古人田地始得。不然尽是掠虚汉。果能与此道相应。如人食蜜。满口皆甜。如伽陀药。能疗一切重病故。如水晶珠。能清一切浊水故。如摩尼珠。能随方映色故。如九转丹。能点铁成金故。诸昆仲。明明秋色。山头败叶成堆。淡淡轻云。篱下黄花斗景。向者里领会。吃博山痛棒。始有分在。
上堂。日日五更鸡。朝朝三阵版。不用别求玄。分明正法眼。诸昆仲。因甚么东胜神洲人行路。西牛贺洲人着跌。若向此会得。好对座前吐露。不然。空游山水。虚延岁月。大事暗然。如何是了。博山今日饶舌。为汝旁通个消息。将祖师陈烂偈言。注解一遍。五台山顶云蒸饭。佛殿街前狗尿天。剎竿头上煎[饥-几+追]子。三个猢狲夜簸钱。还会么。其或未然。莫道为僧堪受供。只恐粒米也难消。
上堂。不是风动。是甚么动。不是幡动。是甚么动。仁者心动。大小祖师。龙头蛇尾。诸昆仲。且道那个是汝等动底心。是缘虑心耶。是本来心耶。若是缘虑心。缘虑无体。动亦成虚。若是本来心。本来从古及今。未常变易。无诸动相。若识得无动而动者。迢递岭南。相去甚远。若看不破此动底心相。且喜六祖大师。在汝等脚跟下。共汝商量。卓拄杖。下座。
上堂。有物先天地。无形本寂寥。能为万象主。不逐四时凋。诸昆仲。要知有物先天地。向无形处会取。要知无形本寂寥。向有物处会取。要知能为万象主。向眉毛上会取。要知不逐四时凋。向阴阳里会取。於此四句中会去。一生参学事毕。其或未然。扇子[跳-兆+孛]跳。上三十三天。触着帝释鼻孔。东海鲤鱼打一棒。雨似盆倾。此时云门大师。在博山寺里经行。博山老人。向云门寺里敷座。若不互换藏身。险些丧身失命。卓拄杖。下座。
宝方上堂。第一义作么生观。佛法二字。不可黏着。黏着则埋没慧命。入荒田不拣草。犹较些子。博山当日在佛法中。头出头没。蒙先师亲垂只手提挈。在净白地上。仍被净白为碍。不免将脚跟下一片地。抛向他方不可说不可说世界之外。然后向太虚空翻筋斗。孤标独立。始得些子实用。今日与诸昆仲相见。譬如白日攫金。诸人历历见博山。博山总不见诸人。还信得及么。诸昆仲。若见明此事。须在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撞破虚空。始能捕空捉影也。博山记得亲先师。犹骊龙颔下探珠。猛虎喉中夺雀。今日不免贵买贱卖去也。诸昆仲还有估价者无。良久云。也不可当面错过。
上元结制。上堂。诸方解制。博山结制。大似划地为牢。强生节目。诸昆仲。尽大地是个蒲团。唤甚么作界外。尽大地是个禅堂。唤甚么作界内。内外既泯。一道齐平。廓尔与云水相依。机动则纤尘不立。虽然转位不施功。也与诸人应个时节。且道。是甚么时节。年年十五夜。灯光何处无。首座问云。请问和尚。把住时如何。师云。放开一线。座云。放开时如何。师云。把住不容行。座云。如何是放行中把住。师云。阇黎看脚下。座云。如何是把住中放行。师云。拂子在我手里。座云。大善知识。也须让人。出得罗笼。入得罗笼。师云。争柰老僧何。座云。冲霄须彩凤。透网是金鳞。师休去。
二月朔旦上堂。才方结制。又是半月了也。诸昆仲分上。曾有个入处也无。若无个入处。须要寻个入处。若得个入处。须要寻个出处。直须自看。诸昆仲当知。古路无尘。只须知有。门庭绝待。尽却今时。偏方与正位攸同。枝派共灵源皎洁。到此则髑髅识尽。烈火流金。始名出世。更须知野老家风始得。且道。野老家风是何景象。卓拄杖云。迟日穿芳径。春锄带雨归。下座。
上堂。僧问。古人道。从缘荐得相应疾。就体消停得力迟。请问和尚。如何是从缘荐得。师云。古镜不重磨。进云。如何是就体消停。师云。清光仍似旧。进云。从缘就体蒙师指。格外玄谈有也无。师云。三岁孩儿头似雪。进云。恁么则碧桃绽蕊。缘柳萌芽也。师云。远观山有色。近听水无声。僧礼拜。师乃云。切忌从他觅。迢迢与我踈。洞山老人草鞋断矣。脚跟露矣。诸人若知痛痒。阿谁皮下无血。博山与诸人同途不同辙。诸人向正位中来。博山不在正位。诸人在博山拂子里许。诸人向偏位中来。博山不在偏位。拂子在诸人袈裟里许。所以道。对面不相识。千里却同风。若向者里彻去。当下知归。不留朕兆。其或未然。千百世修行。未为晚也。故我释迦大师。为勇猛众生。成佛在一念顷。为懈怠众生。得果满僧祇劫。诸昆仲当知。明中有暗。毫端现华藏之奇。妙挟叶通。宝镜泻山河之影。博山恁么道。犹是葛藤诸人。也须拌断始得。且道。拌断后作么生行履。卓拄杖云。不因樵子径。争到葛洪家。
结制上堂。僧问。古人道。尘中能作主。化外自来宾。请问和尚。如何是尘中主。师云。江西原是豫章城。进云。如何是化外宾。师云。青山自青山。进云。宾主相见时如何。师云。绿水忻绿水。进云。恁么则金绳界畔飘黄叶。般若堂前解垢衣一句。作么生道。师云。顺数一筹。进云。博山今日结制。人人鼻孔撩天。请问。更与诸人说个甚么。师云。空中施彩绘。论劫不成颜。僧礼拜。师乃云。便恁么进堂去。犹较些子。更欲迟疑。剑去久矣。博山从来无佛法系缀於人。岂但博山。乃至诸佛诸祖。亦复如是。但有言说。都无实义。所以道。释迦不达南方禅。达磨不会西来意。博山与诸人。祇知二时逐队。但恁么过时。临济三玄三要。诳吓小儿。曹洞兼带叶通。颟顸无识。沩仰暗机圆合。鬼面神头。云门函盖乾坤。心粗胆大。法眼虽云平易。机险杀人。博山总不恁么。今日与诸昆仲结制。将九十日为一时。以一时为九十日。若向者里会去。万年一念。一念万年。生死情枯。真如体寂。二途俱泯。触处皆通。兹有嘉兴沈居士。不辞数千里。来此供养大众。且道。作么生说个通底道理。卓拄杖云。根尘蕴界原无性。谁道虚空碍眼睛。
上堂。法华经云。若人散乱心。入於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诸昆仲当知。散乱心者。从缘有故。缘生无性。当体圆明。当体寂灭。纵有旷劫无明。犹轻风卷於薄雾。廓尔冰清。所以道。心月孤明。光吞万象。非能所中道可安立也。博山今日苦口告报。也祇要诸人得现前真实受用。且道。作么生是真受用处。卓拄杖云。一日三餐随分足。虚空无缝着闲身。珍重。
上堂。心如工伎儿。意如和伎者。山河镜中像。色质虚幻有。觉体本圆明。非存诸过咎。修与不修行。愚者妄分别。不恁么会则易。恁么会则难。莲花未出水。师子出窟时。汝等诸人向甚么处安身立命。诸昆仲。水底涵灵苗之秀。空中具腾跃之威。吸尽涔蹄。掀翻大地。且道。是何景象。咄。
上堂。秋分夜长一刻。冬至日增一线。明暗相形。寒暑相侵。阴阳消而仍长。天地亏而复盈。惟有无位真人。在汝等诸人面门出入。旷大劫来。未常变易。会得不妨饮啄同时。其或未然。山挺挺而荣。水泠泠而清。眼明明而见。耳历历而闻。乃至日应万缘。无非者个。因甚当面讳却。聻。祇为分明极。翻令所得迟。
上堂。搏聚四大缘生九窍。识蕴奔驰何日了。虚空无眼水云分。石女从缘步荒草。荒草披离四部洲。烟云旋合锁重楼。弹指豁开弥勒阁。香水幡幢尽彻头。诸昆仲。当此时。洞庭无盖。冻杀法身。庐阜悲酸。清泪如雨。欲偿庐陵米价。蹋翻东兖桥梁。从教雪洁氷清。管取儿孙满地。到恁么田地。以何为验。卓拄杖云。深山乘瑞运。处处紫云飞。
无异禅师广录卷第三
无异禅师广录卷第四
住博山法孙 弘瀚 汇编
首座法孙 弘裕 同集
住建州董岩禅寺语录
上堂。拈香祝圣竟。乃云。诸昆仲。若论佛法。列位未出禅堂门。博山未出方丈门。早已漏逗了也。又何待打鼓升堂。拈槌竖拂。扬眉鼓舌。然后为佛法哉。然虽如是。不免向第二门头。为大众宣说。若欲决择此事。须具大信根。信根若具。便起大疑心。疑心若起。便得大悟门。所以云。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夫信者何。须信有教外别传之旨。拈一则无意味公案。蕴在八识田中。如毙囊盛宝相似。将自己参悟一念。如金刚王宝剑。直须仗此剑剖此囊。取宝到手始得。正剖与未剖之际。不可起第二念。有毫厘分别处。即是第二念也。有毫厘被世境牵引处。即是第二念也。亦不得置在无事甲中。若置在无事甲中。即是第二念也。离此种种诸念。正是做工夫得力处。且道。如何是无义味公案。如僧问古德。如何是禅。德云。猢狲上树尾连颠。又僧问古德。如何是禅。德云。猛火着油煎。又僧问古德。如何是禅。德云。杖篱山下竹筋鞭。又僧问古德。如何是禅。德云。碌砖。此四转语。如天普盖。似地普擎。随拈一则参究。若真发明。一一皆吾家故物耳。且道。发明后又作么生行履。复笑云。海为龙世界。空是鹤家乡。
上堂。昔黄龙大师。有三关语。六七百年。未曾有人拈着。博山告报与诸禅德。已过关者。不须评论。未过关者。博山今日。从头下注脚去也。我手何似佛手。唤黄龙是个众生得么。我脚何似驴脚。称黄龙是世尊得么。人人有个生缘。独有黄龙。博山没有。何以故。曾经大海休夸水。除了须弥不是山。
上堂。诸昆仲。博山未参禅时。便知即心即佛。及乎正参禅时。却知非心非佛。得见宝方后。依然即心即佛。自出宝方门。又是非心非佛。博山与古人。同途不同辙。古人更有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博山却即是心即是佛即是物。此於教中。唤作双照双遮。在吾衲僧门下。唤作鬼神茶饭。且道。衲僧有甚长处。竿头丝线从君弄。不犯清波意自殊。
上堂。佛法知时节。秋风特地来。秋空秋色满。秋叶砌秋阶。当此时也。银蟾吐彩。丹桂飘香。雁传北苑之书。人问归家之路。所以云。欲知佛法。当观时节因缘。时节若至。其理自彰。诸禅德。还有知此时节者么。若未知。便好知去。当知知之一字众妙之门。莫待腊月三十日。手忙脚乱。便悔云。蹉过好时节了也。若知得。又何劳博山在此座上。叨叨呾呾作么。岂不见。南台和尚云。善哉三下板。知识尽来参。众既知时节。吾今不再三。然虽如是。南台和尚。脚跟犹未点地在。众中还有简点得出者么。若简点得出。便进前掀翻绳床。喝散大众。博山也怪伊不得。
上堂。若论佛法。一切处现成。法眼繇斯领悟。地藏以此传心。看他师资授受之际。有甚么奇特。所以云。释迦未出世。达磨不西来。佛法遍大地。相逢口不开。诸大德。欲明佛法。须向释迦未生时会取。欲明教外别传正法眼藏。须向世尊未拈花。迦叶未微笑时会取。欲明安心之理。须向达磨未开口。二祖未断臂时会取。於斯时节会得。犹较些子。若待世尊生下时。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周行七步。目顾四方。自云。天上天下惟吾独尊。便已纳败阙了也。所以云门大师云。我当时若见。一棒打死。与狗子吃却。贵图天下大平。可谓将此深心奉尘剎。是则名为报佛恩。诸昆仲。其中还有知恩报恩者么。若有。可请出来。与吾相见。其或未然。可趂此手强脚徤。快须努力。决明此事。始不被天下老和尚舌头瞒也。良久云。会么。相逢不饮空归去。洞口桃花也笑人。
上堂。诸昆仲。欲参博山禅。於未开口时会得。犹是落二落三了也。稍觉迟疑。便合吃痛棒。又何待开口以来。纵能会得。堪作甚么。岂不见。从门入者。不是家珍。又安可为当家种草也。临济大师云。向第一句荐得。堪与佛祖为师。向第二句荐得。堪与人天为师。向第三句荐得。自救不了。博山则不然。向第一句荐得。便合吃痛棒。向第二句荐得。添枷着杻。向第三句荐得。斩头求活。何以故。个中半句。也容不得。谁与你论第二第三。鼓粥饭气去也。诸昆仲。欲明者个说话。把万缘放下。单单只究此事。如一人被万人赶来一赶。赶到万丈坑边。若不跳下。便碎尸万断。当此之时。悬崖撒手。拌身一跳。直教到底。使虚空粉碎。大地平沉。待气息苏醒起来。便走上岸。此岸即是大路。摇头摆手到家始得。诸昆仲。莫说此事是难。便生退屈。若生退屈。百劫千生无繇解脱。须发勇猛信根。当知。乃佛乃祖。皆如斯成就。彼既丈夫。我胡不尔。古所谓松花若也沾春力。根在深岩也着开。
上堂。至体无生。何拘缘境。理无修证。行绝阶差。所以云。有相修行。多劫终成败坏。无心体极。一念顿契佛家。且如博山在此座上。列位承听我法。是有心耶。是无心耶。若说无心。听法者谁。若说有心。将何顿契佛家。非但不契佛家。犹恐堕有相修行。而多劫终成败坏矣。诸昆仲。若究本体无生。便合本妙。教中云。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说无生。此四句偈。彻底为人。是教中极则。若是衲僧分上。一点也用不着。何以故。在此净白地上。谁管你自生耶。谁管你他生耶。谁管你共生耶。谁管你无因生耶。若向衲衣下会去。说自生亦得。说他生亦得。说共生亦得。说无因生亦得。何以故。在此人分上。天不能拘。地不能束。阴阳不能管。五行不能局。不作众生。不成佛道。且道。毕竟向甚么处去。良久云。佛祖位中留不住。镬汤炉炭孰轮回。
上堂。面西行向东。北斗正离宫。道去何曾去。骑牛卧牧童。慈明老人舌根拖地。列位知得也未。当知。此偈非妙悟而莫能知悟。非情尽而莫能晓情。非工夫而莫能忘。若於此偈彻去。三千七百祖师说话。皆一场笑具。说甚么君臣五位。接引初机。说甚么照用三玄。诱谕后学。所以云。灵苗瑞草。野父愁耘。玉锁金匙。智人不顾。若具超方眼目。即是洒落衲僧。便好打禾山鼓。唱德山歌。擎秘魔叉。舞道吾笏。向十字街头。摇铃振铎。於孤峰顶上。啸月吟风。其间还有与博山同游戏者么。众无对。复笑云。有意气时添意气。不风流处也风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