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佛藏
- 续藏经
- 中国撰述
- 诸宗著述部
- 禅宗语录别集
- 愚庵智及禅师语录
愚庵智及禅师语录
复举。天台智者大师。昔居南岳读法华经。至是真精进是名真法供养如来。见一会灵山俨然未散。敢问大众。智者自是陈隋时人。与释迦老子。相去二千余载。因甚却见一会灵山俨然未散。为复是神通妙用法尔如然。这里缁素得出。便见大丞相。即今与智者大师释迦老子。把手并行。不异灵山一会。其或未然。是真精进。是名真法供养如来。更须仔细熟读始得。拍禅床下座。
上堂。頋视大众云。会么。山门前金刚是泥做。便下座。
上堂。林泉凉夏日长。头头显露。物物昭彰。雨过六桥杨柳暗。风来十里芰荷香。
上堂。今朝五月半。举则旧公桉。普请诸禅流。大家着眼看。蓦拈拄杖。唤作南屏拄杖。笑倒五百罗汉。
乘提点火。十方国土中。唯有一乘法。劫火洞然。世界俱坏。唯金刚圈不坏。莫不便是这个法么。举火把云。道得也是火焰上添草。
七月旦。请侍者诸山客至。上堂。一叶落天下秋法身须透闹啾啾。定光金地遥招手。智者江陵暗点头。蓦唤侍者云。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一句中具三玄。一玄中具三要。且道。与上来说话相去多少。良久。若也不会。问取诸山和尚。
上堂。僧问。如何是本身卢舍那。师云。不离阇梨所问。进云。如何保任。师云。彼自无疮。勿伤之也。乃举。僧问安国师。如何是本身卢舍那。国师云。为老僧过净缾来。僧取净缾与师。师云。却安旧处着。僧安旧处。又问。如何是本身卢舍那国师云。古佛过去久矣。云门云。无眹迹。师云。云门好个无眹迹。毕竟如何是本身卢舍那。乃云。花发鸡冠媚早秋。谁人能染紫丝头。有时风动频相倚。似向阶前斗不休。喝一喝。
上堂。十方诸佛是个烂木橛。三贤十圣是个茅溷头筹子。汝等诸人。总来者里作么。琅琊与么告报。可谓恩大难酬。诸人若也未知。报恩更为颂出。十方诸佛烂木橛。十圣三贤茅溷筹。无事晚来湖上望。白苹红蓼满汀洲。
寂照忌拈香。今朝八月初四日。一句明明道不得。合国人追不再来。千古万古空相忆。径坞云深。西湖水碧。爇苍松古栢。作栴檀牛首之香。撷蕴藻苹蘩。为酥酪醍醐之食。聊旌远讳斯临。倍觉感怀畴昔。非关义重恩深。只贵眼横鼻直。一度秋风一度愁。地久天长有何极。
请昌国吉祥亨子元充首座。上堂。临济建立黄檗宗旨。普化尽力成褫。无端仰山道。此人有头无尾。有始无终。山僧昔年承乏海山。子元横身辅佐。兹者备员宕寺。又荷分座说法。却不似仰山道。此人有头无尾。有始无终也。谛观佛祖。各各出兴。随方化导。莫不全宾全主。全主全宾。大用齐彰。大机普应。流通正法眼藏。显示涅盘妙心。直得云行雨施。水到渠成。还他过量人。堪任过量事。卓拄杖。龙得水时添意气。虎逢山色长威狞。
开炉上堂。火炉头话无宾主。无主无宾话亦无。潦倒丹霞烧木佛。却教院主堕眉须。
赴径山退院上堂。备员南宕恰三年。又向凌霄阐化权。了却先师旧公案。饥来吃饭困来眠。且先师公案作么生了。拍禅床下座。
愚庵和尚语录卷第三
愚庵和尚语录卷第四
径山兴圣万寿禅寺语录
门人 希颜 等编
师於至正辛丑十月十七日。承奉行宣政院官疏请。入寺。指山门云。天下径山。天下龙门。吐吞日月。函盖乾坤。
佛殿。頋左右云。插一茎草建琼楼玉殿。拈一茎草作丈六金身。山上有鲤鱼。井底有塳尘。
升座祝赞。问答罢。乃云。通上彻下。迥绝罗笼。匝地普天。了无眹迹。识不可识。智莫能知。一自拈花微笑。面壁安心。便见五叶流芳。千灯续焰。体究将来。总是强生节目。直饶上无扳仰。下绝己躬。常光见前。壁立万仞。何异癞马系枯桩。黑牛卧死水。借使斩新日月。逸格风规。冰棱上度过九曲。剑刃上拾得全身。正好朝打三千。莫打八百。岂不见云门大师道。尽乾坤大地。无纤毫过患。犹是转句。不见一色。始是半提。须知更有全提时节。虽然一向与么去。法堂上何啻草深一丈。官不容针。私通车马。二峰突兀。双径回环。大觉国师愿力宏深。孚佑龙王净缘际会。维禅林之首剎。实天下之名山。不妨与诸人高挂钵囊。抝折拄杖。直得八方宁谧。万姓歌谣。鸦鸣鹊噪。总契真源。风动尘飞。皆明佛事。扬不扬之正化。报不报之深恩。正与么时。且开堂祝圣一句如何举似。击拂子。黎元顿息三灾劫。睿算延洪亿万春。
复举。僧问当山諲禅师。掩息如灰时如何。諲云。犹是时人功干。僧云。干后如何。諲云。耕人田不种。僧云。毕竟如何。諲云。禾熟不临场。师云。諲禅师与么答话。劳而无功。这僧若是个汉。决不依他作解。后来应庵和尚道。凤合香沈。雪巢夜冷。半窗明月。和气蔼然。正与么时。且道。归宗与径山。还有相见分也无。喝。直饶相见。也是虾蟆窟里作活计。要见四方八面逸格变通。别着个眼始得。新径山莫有长处么。拍禅床云。敲出凤凰五色髓。击碎骊龙明月珠。千古华山山脚下。只应潘阆倒骑驴。久立珍重。
上堂。举睦州道。捏聚也在我。裂开也在我。有僧便问。如何是裂开。州云。菩提涅盘。真如解脱。三九二十七。即心即佛。我且与么道。你又作么生。僧云。某甲不与么道。州云。盏子扑落地。楪子成七片。僧云。如何是捏聚。州乃敛手而坐。师去。大小睦州。拟将织蒲鞋手。笼罩古今。自谓。捏聚放开。乾坤把断。要且无合杀。者僧当时若是皮下有血。见它与么道。但低声向它耳边下一转语。教他捏聚也不得。放开也不得。
瑞浴主火。坚固法身。脓滴滴地。火不能烧。水不能洗。掷火云。我见灯明佛。本光瑞如此。
上堂。僧问。不起一念时如何。师云。道者合如是。进云。与么则依而行之也。师云。虚生浪死汉。又僧问。父母非我亲。谁是最亲者。师云。识得不为冤。进云。诸佛非我道。谁是最道者。师云。阇黎合自知。僧拟议。师便喝。乃云。今朝又是十一月。卷地北风吹觱发。腊月三十便到来。劝君各要知时节。人渐老水长流。君子可八。知得便[但-日+木]。
上堂。拈拄杖。冬至一阳生。拄杖长丈二。石笋暗抽条。千花生碓觜。且衲僧分上。成得个甚么边事。莫有道得底么。有则不妨出来对众道看。若无。径山自道去也。卓拄杖。
上堂。僧问。临济道。一句中具三玄。一玄中具三要。如何是一句中具三玄。师云。万仞峰头驾铁船。进云。如何是一玄中具三要。师云。眼里瞳人吹木叫。进云。如何是和尚家风。师云。吹折门前一株松。进云。学人不问这个风。师云。汝问甚么风。进云家风。师云。我这里大功不竖赏。乃举仰山示众云。汝等诸人。各自回光返照。莫记吾言。汝无始劫来。背明投暗。妄想根深。卒难顿拔。所以假设方便。夺汝粗识。如将黄叶止啼。有什么是处。师云。尽十方世界。是诸人自己。尽十方世界。是诸人本有光明。为我拈针锋许。妄想粗识来看。喝一喝。下座。
上堂。庚申好日逢元旦。四海歌谣乐太平。圣德如天何以报。卓拄杖云。万年松上一枝藤。
上堂。举。僧问长庆。有问有答。宾主历然。无问无答时如何。庆云。怕烂却那。僧又问睦州。州云。相逢尽道[但-日+木]官去。林下何曾见一人。师云。长庆放顽。睦州檐板。等是有问有答。要且未会无问无答底道理在。今日忽有问径山。有问。有答。宾主历然。无问无答时如何。只向道。一曲自歌山自绿。此情不与白云知。
愚庵和尚语录卷第四
愚庵和尚语录卷第五
再住径山兴圣万寿禅寺语录
门人 希颜 编
师至正甲辰。二月十九日。复住径山。
据方丈云。释迦掩室於摩竭。癞马系枯桩。净名杜口於毗耶。黑牛卧死水。径山终不学它古人。毕竟如何。卓拄杖。钓竿斫尽重栽竹。不计工程得便休。
院札。拈起札云。前佛性命。后佛纪纲。总在这里。凛然。如朽索之驭六马。危乎。犹一发之引千钧。若非大丞相赤手提持全肩檐荷。何处更有今日。诸人还委悉么。车不横推。理无曲断。
升座祝赞罢。有僧出问云。龙门岌岌倚天开。妙喜今朝喜再来。坐断十万全正令。森罗万象舞三台。正与么时。如何是祝圣一句。师竖起拂子云。万岁万岁万万岁。进云。妙喜道。十方世界至人口。法界所有即其舌。只冯此口与舌头。祝吾君寿无间歇。未审与和尚是同是别。师云。黄河如带。泰山如砺。进云。祝圣已闻玄妙语。祖师心印若为论。师云。山上有鲤鱼。井底有逢尘。进云。此是开山国一祖师道底。和尚毕竟如何指示。师云。井底有塳尘。山上有鲤鱼。进云。恁么则今古应无坠。分明在目前。师云。一任钻龟打瓦。又有僧出问云。记得昔日江西马祖。尝令西堂智藏驰书。到当山国一禅师。师开缄。见一圆相。索笔於圆相中点一点。意旨如何。师云。不因阇梨问。老僧亦不知。进云。后来南阳忠国师道。钦师犹被马师惑。还端的也无。师云。也端的也不端的。僧礼拜归众。师乃云。山僧随缘受报。滥此承乏。坐婴宿障。誓欲投闲。兹承监察御史太尉柱国丞相。不忘灵山付嘱。恊心削牍。复任住持。难为回避。只得免循旧例。升于此座。虔爇宝香。祝延今上皇帝圣寿万安。皇后齐年。太子千秋。文武官班。同增禄算。钦愿。皇图永固。帝道遐昌。武偃文修。河清海晏。风调雨顺。物阜民康。便恁么散去。一期事毕。宁不尽善尽美。更教山僧说个什么即得。且山僧虽离此山。恰恰二年。朝夕与诸人眉毛厮结。行则与诸人同行。坐则与诸人同坐。觅一纟毫隔碍底道理。了不可得。此日归来。依然只是旧时人。不改旧时行履处。所以道。往复无际。动静一原。去来不以象。动静不以心。觅一纟毫动静去来之相。了不可得。若信得及。便好各各安家乐业。恢张祖父田园。吹无孔笛。唱太平歌。驱逐文殊普贤。走使观音势至。於一毫端见宝王剎。坐微尘里转大法轮。任运优游。随缘自在。虽然如是。若约衲僧分上。要且未梦见他汗臭气在。岂不见江西马大师。昔日令西堂智藏驰书。到当山大觉钦禅师。大觉开缄。见一圆相。索笔於圆相中点一点。可谓龙骧虎骤。玉转珠回。好手手中呈好手。红心心里中红心。因甚南阳忠国师却道。钦师犹被马师惑。后来雪窦道。径山被惑且置。若将呈似国师。别作个什么伎。俩免被惑去。敢谓天下老和尚。各具金刚眼睛。广作神通变化。还免得么。雪窦见处。也要诸人共知。即这马师当时画出。早是惑了也。耳道雪窦与么批判。还能自免也无。山僧今日因斋庆赞。举似诸人。以拂子打圆相云。莫有不受惑者么。喝一喝。
复举。应庵和尚再住归宗。上堂。举南禅师出城还山。有颂示众云。去日一溪流水送。回时满谷白云迎。一身去住非去住。二物无情似有情。应庵道。南禅师好则好。只是爱便宜。归宗亦有一颂。举似大众。去时冒雨连宵去。回时带水又拖泥。自怪一生无定力。寻常多被业风吹。愚庵今日再住径山。亦有一颂。举似大众。去日应须偿宿债。回时宿债本来空。山上鲤鱼打[跳-兆+孛]跳。一国之师展笑容。
上堂。至道无难。惟嫌拣择。如何是佛麻三斤。如何是佛乾矢橛。庭前栢树子。一夜风吹落。
上堂。僧问。牛头未见四祖时如何。师云。深山藏毒虎。进云。见后如何。师云。浅草露群蛇。进云。见与未见时如何。师云。日出东方夜落西。僧礼拜。师乃云。千波竞起是文殊家风。一亘晴空是普贤床榻。春光澹荡。鸟语绵蛮。万壑争妍。千嵓并秀。且道是什么人境界。直下会得。更须知有人境俱夺向上一路。拈拄杖。有时卓向千峰顶。划断飞云不放高。
上堂。无漏真净。云何是中更容他物。良久。啼得血流无用处。不如缄口过残春。
上堂。僧问。三世诸佛不知有。狸奴白牯却知有。未审知有个甚么。师云。师姑元是女人做。进云。一大藏教是个切脚。还亲切也无。师云切。僧礼拜。师乃云。今朝五月一。天晴日头出。林间梅子红。砌下泉声急。眼里耳里绝潇洒。无上菩提从此得。教中道。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惺惺直须惺惺。历历直须历历。拍禅床云。莫待当来问弥勒。
上堂。五月五日端午节。潦倒径山无法说。大家吃醆葛蒲茶。一般滋味休分别。分别则任汝诸人。且道毕竟是何滋味。良久云。人情若好。吃水也肥。
因事上堂。举古德道。忍忍。三世如来从此尽。饶饶。万祸千殃从此消。点点。无上菩提从此得。慈受深和尚云。会得此三种语了。好个不快活汉。师云。老慈受错下名言。会得此三种语了。好个没量大人。还委悉么。尧舜不彰民自化。相逢何必动干戈。
上堂。举子湖忽一夜於僧堂前叫捉贼。大众皆惊。有一僧从堂中出。子湖擒住云。捉得也。捉得也。僧云。不是某甲。湖云。是即是。你不肯承当。师云。子湖好与三十棒。何也。只解捉贼。不解杀贼。
上堂。僧问。声闻见性。如夜见月。菩萨见性如昼见日。和尚见性时如何。师云。黄河九曲。水出昆仑。进云。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还端的也无。师云。问取达磨大师。僧拟议。师云。鹞子过新罗。乃举。黄檗问百丈。从上相承底。和尚如何指示於人。丈据坐。蘗云。后代儿孙将何传受。丈云。我将谓你是个汉。便归方丈。师云。百丈便归方丈则且置。且道从上相承底。毕竟是个什么。蓦拈拄杖卓一下云。秋初夏末。东去西去。南天台北五台。走得遍还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