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佛藏
- 续藏经
- 中国撰述
- 诸宗著述部
- 禅宗语录别集
- 应庵昙华禅师语录
应庵昙华禅师语录
示徐国宝
少室门风无秋毫许。至承当时不道无。直是万中无一。设有一个半个多是栽培得底。临撒手时恰似落汤螃蟹一般。何缘如此。盖末上不遇人。明见自性不彻。遂致斯害也。万一宿植般若种智深厚。终不被邪师惑乱。而能亲近真正宗匠。决择死生大事。古德云参须实参悟须实悟。此之谓也。祇如六祖示明上座云。不思善不思恶正当恁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明言下领旨。却问六祖。上来密语密意外还别有意旨也无。六祖云我今与你说者却非密也。汝但返照自己本来面目密却在汝躬。看佗六祖揭示少室直指之要。何尝有秋毫许禅道佛法到人。唯直下挥金刚王宝剑。不独断明上座命根。至天下人命根悉皆瓦解氷消。岂不是大丈夫汉成就大丈夫事也。然大凡参学道人。第一不得记个元字脚子。此是入道要径。又道如经蛊毒之乡水也莫沾佗一滴。古人方便无出此也。从个里去以透脱生死为究竟。若别有道理别有方便。则真西天九十六种之数无疑耳。
示机化士
古德山未行脚时。眼空四海。英特之气逼人。及到南方首谒龙潭至吹纸烛处。漆桶子破。乃云从今日去更不疑天下人舌头。跂步大方无出此老性懆。向一槌下便透顶透底。与迦文老汉见处不别。岂不绰绰然有余裕哉。如是三十年。祇一条白棒佛来也打祖来也打。要且不是吹灭纸烛处道理。直是铁眼铜睛觑佗不破。所谓大丈夫事非将相之所能为。此之是也。大底参学人须具真正知见。然后可就炉鞴煅炼。尚恐禁当不得遂为退志。而况拍盲不知有者而可语乎。纵具正知见。不遇人犹为见刺所惑。不得自在。其病又莫大焉。大凡参学有地头人。多被此患搅炒脱不得便为渗漏。果有志与释迦老子作苗裔。切不可轻结里。决要洞达大法。则不堕邪师网中。乃第一人也。
示伟化士
真实参学衲子。二六时中卓卓地。六根门头裸裸地。应世间五欲八风摇撼不动。而见闻觉知笼罩不住。亦不舍见闻觉知而求一法。亦不即见闻觉知而求解脱。如是见彻。如是洞达。逈无依倚。超出圣凡情量亦不依住逈无依倚超出圣凡情量去处。名为出格道人。然后提金刚王宝剑。随所至处。见佛杀佛见祖杀祖见阿罗汉杀阿罗汉。所谓出佛身血破和合僧。似这般汉不必多。止得一个半个。足可绍续佛祖慧命。其临济正脉不患扫土。诚不虚来阎浮提打一遭。是故古德云。一等踏破草鞋。直须穿教透去。岂不是大丈夫汉说底话。焉似而今有般呆郎隈隈[毯-炎+崔][毯-炎+崔]弄尽鬼怪。更据曲录木床妄自尊大。又将从上一言半句妄行批判诳惑后昆造地狱业。是可怜悯。大凡参学。末上既非正因。至竟祇成废人。设若亲近宗师亦是沽名誉利。其脚跟下大事无因分晓。大事既不分晓则恶业因缘从而和之。是以智者改过而迁善。愚者耻过而遂非。迁善则其德日新。遂非则其恶弥积。圣贤之语昭着明矣。傥不谆谆奉守所诫。则人天二路泯绝。驴胎马腹无疑。岂不见汾阳云一毫头凡圣情量未尽。不免入驴胎马腹里。白云道直饶凡圣情量俱尽。亦未免入驴胎马腹里。二老汉虽把手上高山。未免傍观者。有般瞎秃便向者里问谁是傍观者。则归宗拄杖折也未放在。
示俦供头
摩竭掩室自救不了。毗耶杜词却成忉怛。更说个上无攀仰下绝己躬壁立万仞。也是贼过后张弓。其余是甚么破砂盆。一向与么去。尽十方世界一切白醭却。且放过了与你和泥合水。祇据目前见处。毕竟以何为极则。灼然十个五双是吃残羹馊饭汉子。要个据虎头收虎尾底。恰如天上择月。而今祇得将错就错。咬定牙关向定盘星下信彩秤。知佗是什么。俦禅者本分参学道流。相从岁久。诚不易得。法华举和尚示徒云。行脚人不在观州玩府看山门景致过时。为什么事。盖为生死事大。从上古人凡到所在。见个村院主也须问过。如今晚学往往蹉过不肯递相博问。古尊宿语极有深旨。若善提撕。红尘堆里闹市门头无非是上人出身截径也。
示日化士
古之老宿。问道之由不较得失。但是三尺之童有长处固扣之。此方谓之学道人也。近世宗徒虽云行脚专理究死生大事。其模样也似古人。所存得失甚重。既有此患。於直指之源不可得而明矣。譬如善射者初欲较得失。即无精中之期。盖从无得失中习之悠久。然后可中其的。学道亦然。若有一念得失居怀。即被得失羁锁。得失之论无它辞。故得之为喜失之为怒。此皆不祥中起此喜怒。其喜怒则人我之根本。若了人我根本初无来处。即是如来清净大解脱门。所以道从无住本立一切法。修山主道。法法不隐藏。古今常堂堂。汝问是不是。我答当不堂。祇此便是截生死流底要道。佛祖顶门正眼也。
示证化士
洞明死生大事不是小缘。唯在当人宿植智本深厚。专诚参究。看是什么道理。第一不得先立个会处。亦不得作个不会底道理。正如学射一般。久久到意尽情忘处蓦然中的。更须知有破的自得之妙也。云盖鹏参双泉雅山主。令看芭蕉室中示僧云你有拄杖子我与你拄杖子你无拄杖子我夺你拄杖子。盖经久看之未明。一日雅向火次。云盖侍立。雅顾示云。你有拄杖子我与你拄杖子。你无拄杖子我夺你拄杖子。盖拟开口。雅以火筯拦手一摵。云盖豁然大悟。凡为善知识。若无此出格过量逸群大机。往往四棱榻地大家草里辊。瞎学者眼则多矣。莫是云盖拟开口被雅以火筯拦手摵处。是出格过量逸群大机么。且喜没交涉。参学人欲洞明其要。急着精彩。时不待人耳。
道友孙亨仲求法语
亨仲家居东林之右。去城七十里。营生南亩不多。而能办心延供十方云水。往岁遇大旱。其心愈确而不厌其来者。野有饿莩独其家有余。信之愿力洪广而动神物护助也。予领报恩院事尝憩其堂。举家长斋奉佛严肃。真在家佛子也。每入城。首过其门。则随众衲入室。不畏奋拳。渠喜从之。予移居东湖亦来不倦。此皆过去有缘种。今生深信大法也。昔日甘行者家接待。凡有僧问。接待不易。行者甘云。譬如喂驴喂马。看佗打透底人逈然殊绝。等闲拈起一茎草便是倚天长剑。今时流从朝至暮说尽道理。未尝有一句正当。琅琊觉和尚云快把饭来。白云端和尚云琅琊有不犯之手。且道这三个老汉病痛一般。为复有异。参学人到个里着精彩。蓦地踏翻。乃和二三老人炟赫处佛祖不可及耳。
示通化士
祖师开示直指之要。非讲较商确持论而能造诣。唯是具大根种乃可洞达。是故从上老宿亲近决择之暇。其履践处真实。无片时虚弃。悠久自然纯静。岂为世间妄想尘劳包裹也。果如此做去。蓦地一念回光觑透本来面目。便见世间尘劳妄想山河大地色空明暗理性玄妙所从来处一一分晓。既得分晓则不被世间与出世间法笼罩。直下打成一片。二六时更无第二头。古人又道唤作如如早是变了也。者里急着精彩。此事不厌纯熟。愈退愈进愈晦愈明。至临机大用着着有出身之路。岂可使学者平白地死在句下作佛法中历劫罪人也。祇如僧问弘觉山河大地从何而得。弘觉云从妄想得。僧云学人想出一铤金时如何。觉休去。僧不肯。云门闻举云。已是葛藤不能折合。待伊道想出一铤金得么。以拄杖便打。是则是。云门血滴滴地。要且出佗弘觉休去一些子不得。有般瞎汉便道归宗为弘觉作主。呜呼近年此类甚盛。不复忉怛也。
示章化士
衲僧家出一丛林入一保社。须具顶门金刚正眼。不为邪师引入草窠里做瞒天罪过。乃真第一等人也。果如此行脚。何愁行脚事不办。是故古德拨草瞻风岂为游山玩水。这边好堂厨。那边有施利。受用处稳便。唯单与死生做头底。要透向上一段奇特大事。到得十成无渗漏处。更须转向那边千圣扪摸不着万灵遐仰无门。等闲荡荡地似兀如痴。轻轻拨着。便解水里火发。方可继临济儿孙也。苟专师门格辙限量。则被人拶着。未免死在鬼窟里。其隈隈[毯-炎+崔][毯-炎+崔]二十四气一时现前。大丈夫事何其在哉。所以列祖出兴提持此要无它。为此等流也。终不随搂[打-丁+敕]入野狐群队中。看佗上古德山临济乘一机示一境。如揭贴肉汗衫相似。才见刺头入便与一刀两段。尚未称从上来事。岂可拍盲妄自指注。年来参学人咸谓临济下儿孙机锋峻捷。此说犹甚怪也。善章禅人有志参学。不惮数千里来此道集。期透生死大事。未肯端坐。固效古为众持钵继洪州出队目录。袖轴求法语。挥翰聊书大槩。切忌作言语会。亦不容作无言语会。到个里大事为你不得。小事自家祇当。
示岏禅人
有志衲子。致身大丛林。决定要脚跟下事透顶透底与从上佛祖雪屈。岂上蜗角蝇头而丧己身哉。看佗临济德山兴化南院风穴首山汾阳的的绍续为万世衲子之师。虽相去数百年。其金声玉振龙驰虎骤未尝隔一丝毫许。千人万人仰望不及。所谓罗笼不肯住。呼唤不回头。古圣不安排。至今无处所。步步登玄不属邪正。破的手。大钳锤。非诸大老而孰敢当前乎。至慈明黄龙翠岩杨岐唱愈高和愈峻。自圆悟已来天下九州儿孙遍地。盖源深而流长也。是故今日比丘当痛念先祖门风峻拔活业广大。岂敢痴坐日眠三觉。古人有终身之忧。无它忧道未达也。道既达即无累生之患。是可得而名状耶。便能显示七佛已前威音那畔一个大脱空。五祖谓一切妄言绮语小脱空是也。觑见本来面目大脱空是也。且小脱空与大脱空是一义二义。思之。
示信禅人
学道人在乎猛利。一咬便断。才拟议即钻头入知见网中。起结角罗纹分别。欲洞明少室单传直指之要远矣。南泉示赵州云道不属知不属不知。知是妄觉不知是无记。若真达不疑之道。犹若太虚廓然。岂可强是非耶。看佗古人一期揭示初似刀刀。至折合处直使白衣拜相。苟或未暗此脉。不用敲砖打瓦祭鬼烧钱。但向一念未生之际。直下如桶篐脱撒一番。其尘劫来事一时觑透。既得这个本柄入手。切须牢把住未可轻放下。何故前头有事在。正好上门上户求真正宗师。做冤家债主。期透向上关穿天下衲僧鼻孔。是为难乎。它时异日霜露果熟出来。与德山临济把手共行。点检从上老宿未了底公案。俾令后之学者亲认祖父契书。四至去处一一分晓决定无疑。然后承荷家业育子荣孙。所谓我本无心所有希求今此宝藏自然而至。岂不庆快平生。祇如德山临济过去数百年。如何却要与佗把手共行。应庵下一转语看。
示原禅人
大凡行脚人。蕴成佛作祖气槩。与流俗阿师逈然不同。是佗二六时中卓卓地。滴水滴冻。不妨孤峻。所谓先立乎其大者。其小者弗能夺也。大者既达。小者则如大者。大者则如小者。然后大小双泯圆融无际。在今时犹是野狐窟宅。更须一槌打破透向上大机大用。放出焦尾大虫作师子吼。既是焦尾大虫。因甚却作师子吼。三贤固未明斯旨。十圣那能达此宗。
示祚禅人
古来抱道之士如痴似兀。岂有一言半句与人咬嚼。人自知之患乎不鸣。鸣则惊人。年来此道荒凉尤甚。设有留心丛林者例无正因。纵依附善知识殊无道念。初不异区区走山水活名要誉之徒也。苟得把茆盖头。略不知分。而又狂悖欲窃如来大人境界。芘无似之身。谓言传佛心宗。况如来大人境界而容妄窃乎。其从游者獐头鼠目虿尾狼心伤败风教。比比皆是。可不哀哉。五湖大心衲子应须远离。所谓见不善如探汤是也。
示法化士
祖师道心有所是必有所非者。此说话非上根大智孰可洞明。要须尽却今时始透向上关捩子。
临济黄蘗处三遭痛棒。所谓攻乎异端斯害也已。纵大愚悟去其怪愈甚。然予之言知音者少。设鼻听眼闻者则未与可。
临济出世后示众。老僧一生呵佛骂祖。觅罪性如针锋许了不可得。且道黄蘗处吃棒底罪过向什么处去也。
凡见僧入门便喝。快如倚天利剑。钝似无孔铁锤。唤作一喝。达磨家风一扫而尽。不唤作一喝。犯突吉罗罪。
示琮侍者
本分参学道流。末上为生死不明。正如囚禁之人。未得决断。至於行住坐卧饮食之间。不得少安。若如此做工夫。其生死大事无有不彻底道理。往年佛果圜悟师翁遍扣诸方。无有不可其所得者。后见白云演和尚。被诘其由元来无本分事。祇是一肚皮虚头。白云向佗道勤上座你参底是法座上禅。圜悟不肯。拂袖而去。至金山遭大病几死。思量从前参问并无一句得力。才得安乐复见白云。闻举频呼小玉之语蓦地打破漆桶。方始知非。信之师资缘会决非等闲。今时禅人亦在丛林中多年也。去见有道宗师亦尝遭重病。心下安与不安皆自知得。祇是不肯放下。此不肯放下有两种。最初行脚不遇真正宗匠。撞入外道邪师火里。中其毒药便谓行脚事毕是一。又有一种虽致身丛林中名为参禅。其实无正因。一味盗听反急人知。便自证据。却但言祇是个事是其二也。此两种谓之膏肓之病。除是一旦知非将来却有放下时节。且毕竟放下甚么。祇放下人我檐子得失是非佛法玄妙。才如此放下便觉身心轻安表里纯净。二六时中胸次空劳劳地。冷地瞥然脱去。始可禁拳趯受烹煅。若祇守领览为究竟。无异依草附木精灵。是它逸格道人逈然殊绝。触着便解生风起草。世出世间得人憎。无出者一着子。谓之衲僧巴鼻是也。
示通化士
昔黄蘗闻百丈大智示再见马祖深旨不觉吐舌。非生而知之孰能领略哉。此道至临济大行天下。若子若孙咸具杀人不眨眼手段。觅一个半个作将来种草。呵佛骂祖。犹为不唧[口*留]汉。岂况和泥合水撒土扬沙以当宗眼。无异一牛迹之波拟比滔天之浪。是可得耶。有志之士果不昧最初一步。长时放教冷湫湫地。一旦桶底子脱。历劫来事顿然现前。不为邪师惑乱。一向硬纠纠地风吹不入水洒不着。它时异日何患不熏天炙地也。不唯符契前百丈大智所示再见马祖深旨。亦将确然特立大方。又何啻遇大风则止而已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