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佛藏
- 续藏经
- 中国撰述
- 诸宗著述部
- 禅宗语录别集
- 天目明本禅师杂录
天目明本禅师杂录
示众
前日之晚。首座与维那到庵言。结夏在近。请为众道话。一中本曾许在三两日有暇。当请以过庵点茶一杯。共语片时。以见递相警策耳。不谓连值阴雨路滑不便。使更过十二日。则两山人事又尔交接。不能遂幻人远避之心。思之合堂大众皆饱参之士。寻常到庵未曾不蒲团上事相扣。安有结夏解夏之为辨道时节。若以至理言之。最初发心向道时。此夏已曾结了也。十二时中看个所参底无义味话头。未即决了。便是坐夏时。三十年二十年推到神消识尽。冷地里忽尔猛省得着。便是解夏之时。自恣之日。岂以区区九十日为限哉。凡做工夫不灵验者。往往只是偷心未死。所以虚延岁月。别无他病。若是偷心死於今日则今日便相应。死於明日则明日便相应。何谓偷心。但离却个所参底话外。别见有个自己。是偷心。於所见之自己外。别见有人有我。是偷心。做得纯熟时知道纯熟。是偷心。做不纯熟时知道不纯熟。是偷心。面前见有昏沉散乱时。是偷心。不见有昏沉散乱。唯有个所参底话头与疑情交结不断时。是偷心。但是看话头处瞥生一念子。不问是凡是圣。是真是伪。总言之皆偷心也。忽有个伶俐人。向予说处总不相干。别资一路为道为理为见为闻。此又是偷心中之偷心。佛亦不可救药。但尽得许多偷心。只与么依本分靠取个所参底话。如泥塑木雕底有气死人。外不见有大众。内不见有自己。冷冰冰地绝见绝闻。如是守去久之。管取心空及第者必矣。谩书此以当庵中茶话。本上座且过山避人事数日。更不须寻问幻迹在何地。直饶寻见亦不共语。幸首座维那白之。
日资须知
教中谓初日分中日分后日分。又初夜中夜后夜。即古德所谓昼三夜三者也。又云日不足继之以夜。本色道流。寸阴靡弃。须臾不离。日夜六时宁无资助。谓日资者总言二六时中之标准也。凡一日夜四次坐禅之际。宜各屏心绝虑忘缘息念。深究死生力穷道业。除大小便利外。不许共语。不许洗浣。不许补缀。不许看读。乃至一应事务。非公界普请俱不许作。凡上床下地出堂入户。如临深履薄然。勿使邻单知觉动其道心。自然内外相资。身心寂默矣。
警孝
偶同参过门与夜坐达旦。忽曰。仆自远逾乡关数千里。二亲垂老。其不奉音容者十有二年矣。因读明教和尚孝论二十篇。独不能无慊劬劳罔极。何以报之。予曰。天下父母之於子。既养之复爱之。故圣贤教之以孝。夫孝者效也。效其所养而报之以养。效其所爱而报之以爱。故孝莫甚於养而极於爱也。然养之之道有二。爱之之道亦有二焉。食以膏粱。衣以裘葛。养之在色身也。律以清禁。修以福善。养之在法性也。色身之养。顺人伦也。法性之养。契天理也。二者虽圣贤不可得兼。盖在家出家之异也。且在家不为色身之养。不孝也。出家不为法性之养。亦不孝也。是谓养之道二焉。昏而定。晨而省。不敢斯须去左右者。乃有形之爱也。行而参。坐而究。誓尽形毕命以造乎道。而欲报资恩有者。乃无形之爱也。有形之爱近而易狎。无形之爱远而难亲者也。苟不能本乎爱。虽近者尔有所不逮。而况远而难亲者乎。斯易难之二由不可得而兼者。盖世出世之异也。世间不能尽有形之爱。不孝也。出世不能尽无形之爱。亦不孝也。是谓爱之道二焉。且效世间之养与爱。有间也。效出世间之养与爱。无间也。何则谓有间。父母存则行之。亡则间矣。谓无间者。岂以彼之存亡二吾学道之心哉。父母谓形生之大本。且吾之形岂特今生有之。思积劫逮今。轮转三界。其受形如尘沙不可数。所谓形生之本者。充塞宇宙遍入寰区。凡接见闻安知其非吾夙生之本也。计其劬劳。殆不可胜记矣。我之不思所以报而累吾父母。教入诸趣备受轮回。率未知已也。故吾圣人与大哀门。夜越王城。高栖雪岭。乃申明其法性之养。无形之爱。以示人也。已四十九年之答问。虽词原滚滚浩无边涯。未有之语不本乎此。所以云流转三界中。恩爱不能舍。弃恩入无为。真是报恩者之语。诚不尔欺也。道即孝也。孝即道也。不知所以孝而欲学道者。是犹背湿而求水也。或谓吾不能预是道。惟能为色身之养有形之爱。可以谓孝乎。予曰此盖在家之孝也。世间之孝。吾党之不预焉者。以投迹於空寂之门。覆形於方服之下。其有雪山大圣人出世之孝。尚未能彷佛其万一。或一念有间则二利俱失。所谓不孝莫甚於此。故明教之所以作也。夫论之作。非苟饰其文词。乃欲昭吾圣人出世之孝於天下也。俾外教不能议吾徒也。亦俾吾徒之未知者。怀其教而趣其道。不可斯须忽忘之也。或谓大圆镜智。融混自它未尝有异。岂各所谓孝乎。予曰。尔徒知镜智之不二。而不知孝与道爱与养俱不二也。自非神心廓悟。洞彻圣人垂教之源者。不可窃议也。诚以斯言择之。庶见予与同参之不妄也。
天目山开佛光明佛事
大众还见 本师释迦如来四大海清净宝目。与菩萨大阿罗汉金刚正眼。交光相罗如瑶丝网。绵亘古今相续不断么。如其未委。(明本)上座今日开显去也。师子岩头日卓午。万象森罗俱起舞。正宗楼殿倚天开。一会灵山耀今古。昔佛日於参天荆棘里。建立不动之场。众檀越向斩新条令中开辟至灵之府。黄金像岂假涂糊。白玉毫不劳斤斧。三千余丈天目云林泉石。与丹崖碧嶂顿长精神。四方万里象龙生铁脊梁。与禅板蒲团互为宾主。大光明藏靡隔纤尘。净法界身不求伴侣。且即今开显一句如何具举。圣君福寿满乾坤。古佛光明徧寰宇。
即休歌
道人之休即便休。不待朝暮并春秋。此休不隔第二念。只於当念机全收。有问道人何缘休得速。生死轮回如转毂。自恨从前不肯休。枉被尘劳苦拘束。即今更不肯休去。意马情猿栏不得。随声逐色如跳丸。瞥转机轮无觅处。即今不休何日休。壮色不停如水流。古今多少未休者。髑髅堆积如山岳。休复休。更休休。任是北郁单越。谁管南瞻部州。只将一个大休字。千古万古为同俦。你不见。二千年前甘蔗种。走入雪山拖不动。等视富贵如冰花。更不打他三界閧。自从那时一休直到今。黄金裹面光严身。千叶红莲捧双足。不染世间烦恼尘。即便休来还不早。更不即休徒懊恼。世出世间一齐休。此时方达菩提道。休尽菩提道亦空。白云压碎须弥峰。到头佛也不要做。从教四海扬真风。
觉喜泉记
识性之昏迷也。必期以觉。身心之烦恼也。必期以喜。昏迷则十二类即之而生。烦恼则八万劫因之而续。其觉之至也。如日丽中天。法界不期照而照。喜之来也。如春回寒谷。草木不期萠而萠。人徒知觉喜为天下之道而竞求之。而不知昏迷乃觉之源。烦恼乃喜之本也。能即其源而扣其本。到烦恼昏迷觉之与喜俱无所住。於无所住处大觉大喜。圆裹无外充塞无余。若泉之出于地而止於沼也。不澄而清。不滤而洁。明鉴万象。圆受十虚。触风则波。遇决则流。其寂湛之体元无所住。而亦无所不住者矣。 一山首座。诛茅穷谷中。方惮其无水。寻而泉从地涌。乃目其泉曰觉喜。予因献前说而复告之曰。将使垢者濯於此。渴者饮於此。临者鉴於此。则莫有不获其觉喜者也。座曰。子之说但知彼而不知此也。何则。然觉自喜也。喜自觉也。使吾泉实有毫发之意令其觉喜。则谤吾泉也。谓吾泉实无意於觉喜。亦谤吾泉也。而天下孰能审诸。予曰。然则如是说者。是谤耶非谤耶。良久。汲泉煮茗。对坐忘言。月满窗虚。光透波底。於斯时也。觉乎喜耶皆不可复议其得失者矣。
劝念阿弥陀佛
是心是佛是心作佛 三世诸佛证此心佛 六道众生本来是佛 只因迷妄不肯信佛 智者觉悟见性成佛 释迦世尊开示念佛 弥陀有愿接引念佛 观音菩萨头顶戴佛 势至菩萨摄受念佛 清净海众皆因念佛 六方诸佛总赞念佛 祖师起教劝人念佛 捷径法门惟有念佛 一代宗师个个念佛 古今名贤人人念佛 我今有缘得遇念佛 念佛念心念心念佛 口常念佛心常敬佛 眼常观佛耳常听佛 身常礼佛鼻常数佛 香花灯烛常供养佛 行住坐卧不离念佛 苦乐逆顺不忘念佛 着衣吃饭无不是佛 在在处处悉皆有佛 动也是佛静也是佛 忙也是佛闲也是佛 横也是佛竖也是佛 好也是佛恶也是佛 生也是佛死也是佛 念念是佛心心是佛 无常到来正好念佛 撒手便行归家见佛 一道圆光即性空佛 了此一念是名为佛 常住不灭无量寿佛 法报化身同一体佛 千佛万佛皆同一佛 普劝有缘一心念佛 佛不念佛失却本佛 贪瞋嫉妬自丧其佛 酒色财气污天真佛 人我是非六贼劫佛 一息不来何处求佛 地狱三途永不闻佛 万劫千生悔不念佛 丁宁相劝念自己佛 急急回光休别觅佛 念念不昧谁不是佛 愿一切人自归依佛 回向西方发愿念佛 临命终时亲睹化佛 九品莲台礼弥陀佛 得无碍眼见十方佛
怀净土
七重树影覆青霞。九品莲胎孕白花。铁壁银山遮不得。众生何事觅无涯。
茫茫三界辊埃尘。一念贪生是苦因。无上法王悲愿切。犹将金色臂长伸。
终朝合掌念弥陀。举念之间蹉过多。和个念头都扬却。全机独脱苦娑婆。
四十八愿水投水。十万余程空合空。只隔眼前声与色。东西两土几时通。
六艺俱全美丈夫。尽堂终日醉相呼。要知不陷轮回阱。莫负黄金丈六躯。
一十二时机未瞥。百千万劫苦难逃。虽然身在同居土。谁肯低头礼玉毫。
重重最胜黄金阁。迭迭庄严白玉池。多少众生无梦到。镬汤炉炭自羁縻。
势至常谈母忆儿。同於形影不相违。自怜一个弥陀佛。却把黄金铸面皮。
仰扣当来父母邦。导师遥指在西方。草鞋不是无钱买。惟恨家乡路易忘。
一尊古佛天来大。四色花池海样宽。自是众生无眼力。当机不隔一毫端。
生老病死(总颂五首)
恩爱萦缠与么来。三缘和合住胞胎。凿开混沌通身瑕。踏破虚空满面埃。命若悬丝分母子。形同浮泡示婴孩。遽忘赤白堆中苦。引着依前笑满腮。
老来终日自嗟嘘。顿觉因缘与世踈。语近不闻双耳聩。夜深无寝寸心孤。精神密耗皮先折。筋力潜消骨尽枯。翻忆少年狂未歇。那知今日费工夫。
偶乖摄养病缘侵。未禀良医日渐深。灯影沈空添寂莫。雨声敲枕助呻吟。逢人有语惟求药。对境无聊只拥衾。众苦聚藏安乐法。惟堪哀痛不堪任。
火风地水忽分离。正是年穷岁尽时。口里乍无三寸气。眼前徒有万般奇。业从识变非人与。魂逐缘飞不自知。抛却蕴空皮袋子。茫茫三界竟何之。
死生老病起何因。形赧萦缠古到今。触境未能起有念。逢缘不肯契无心。业从必竟空中积。苦向元非实处深。眨眼便沉千万劫。岂应虚丧好光阴。
立志
单单一味拍盲禅。枯淡肝肠似铁坚。坐断圣凡行正令。要明父母未生前。
辞住院
千金难买一身闲。谁肯将身入闹篮。寄语满城诸宰相。铁枷自有爱人担。
寄人
林鸡处处五更啼。啼到声乾日又西。故国有家归未得。无穷憎爱尚萦迷。
示高丽王
人生犹如幻中幻。尘世相逢谁是谁。父母未生谁是我。一息不来我是谁。
湛然即事
一池波影浸山光。中有禅僧万虑忘。夜半屋头松子落。湛然心地绝承当。
病中寄友
都卢三寸气牵抽。要断从教即便休。梦幻死生知几许。我浑不着在心头。
示头陀苦行
雪山苦行古头陀。夜越王城为甚么。眼里明星藏不得。二千年外定誵讹。
头陀即是比丘名。苦行何时得暂停。坏色衣穿荷叶补。自从霜后日伶俜。
头陀独让老迦叶。两眼空来彻骨穷。传得破伽梨一顶。至今枯坐在鸡峰。
比丘谁肯学头陀。苦行才行不较多。活业荡除空到底。世间那事柰伊何。
鬔松短发盖眉毛。住处惟甘守寂寥。脱却陈年乌布衲。展开双手赤条条。
闲忙动静苦中苦。闻见觉知穷外穷。无地卓锥锥亦尽。逢人方好展家风。
化机展向富豪家。笑指黄金是毒蛇。转作檀波罗蜜用。香风吹绽福田花。
破钵盂兮没底船。头陀活计自相宣。青茆屋住千岩底。雪满柴床夜不眠。
甘得尽生行苦行。头陀之外百无求。束腰已辨三条篾。佛法从教烂了休。
世闲惟有头陀好。苦行之余又若为。三界眼空忘取舍。便如斯去更由谁。
示喜禅人
参禅学道莫因循。捩转娘生铁面门。是圣是凡俱喝退。直於无佛处称尊。
参禅学道要真心。[拚-ㄙ+ㄊ]死[拚-ㄙ+ㄊ]生不顾身。捱到虚空边底脱。十方世界一微尘。
参禅学道现成事。拟剔眉毛路八千。纵使披襟能领略。话头依旧不曾圆。
参禅学道为生死。生死未明须急参。一个话头如不在。无边生死又包含。
参禅学道要成佛。岂比寻常儿女嬉。今日便[拚-ㄙ+ㄊ]穷性命。较之前辈不胜迟。
参禅学道贵忘机。切忌将心辨是非。常忆南泉好言语。如斯痴钝者还稀。
参禅学道在心传。一大藏经曾未诠。闻见不能超象外。口开还堕语言边。
参禅学道契玄微。尽大地人争得知。不是个中真种草。等闲移步便相违。
参禅学道古今多。一个蒲团瞌睡窠。不解缚身言外者。[月*屈]臀未着已遭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