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霖道霈禅师还山录

续藏经 为霖道霈禅师还山录
 (侍者)兴灯.心亮.法云.性朗 录
刻支那鼓山为霖禅师还山录序

  寿山禅师见住萨州玉龙山。千指围绕清规肃整。俨如古丛林。顷因有故於大府路经京师出所赍之支那鼓山为霖禅师还山录付锲人版行於京师。而为霖禅师先年所赐於卑僧。独语序与偈阻乎国制。但得其声而未得其实者。皆载在於录中。予尊寿山禅师於严程仓卒之间不忘法门。且喜拜鼓山之赐。於还山录中侦其归锡之途程。而得得出山访旅馆於摄津贺。还山录刊成而谢。由是得鼓山之赐话间渐察其道貌彷佛似识。问其旧字则四十年前之亲友而相见相失故吾於发白面皱也。相与道旧相欢如昔年。禅师见嘱发挥还山录印行因由。冠於卷首。予於是戏之曰。今日支那日本称禅师开语录者如稻麻竹苇。抑物以寡贵以多贱耶。今世诸师之语录有益於人间者不过用覆酱瓿而已。师刻此录未审有说也否。禅师正色应予曰。鼓山大师言不羡乎行。行无不充乎言。所以内之则震旦国。外之则日本琉球。未曾有间然乎。大师之言行则初祖所谓明佛心宗行解相应名之曰祖者。今日非鼓山大师而谁欤。然则其一言半句雾海之南针也。夜途之北斗也。公混时辈而议之。则岂非失一只眼哉。予於是俄起合掌而曰。前言戏耳。师称鼓山大师而无欠无余。今揭师之言於卷首为序而足矣。
  时
  元禄癸酉十月二日宗门一瘗独庵[((嘹-口)-小)-日+又]玄光谨题

还山录序

  宗门别传之道贵在得人以传。不传何以继往而开来。然传之之要自古为难。先德云。千人万人中觅一个半个堪为种草岂易易哉。以今日观之。此一大事尤赖师家择法精严智愿广大。验其当机的是出世福慧男子。皮肉骨髓与从上诸圣一脉贯通。可以赤身担荷方始授以心印。俾其提佛祖纲宗开人天眼目。递互相传庶无疑误。其於法运凋零之秋。岂特小补。亦识法者惧耳。吾师霖公和尚亲承先老祖永公记莂。秉空王令游五浊海。布慈云而洒甘露。三十年所矣。迹其接物利生之心。如慈母之姁妪婴儿。而大法传授之际则牢把铁关不少假借。曩见法门之弊颓波日下势莫可挽。乃以法席委之静公而飘然远引。徜徉富沙山中经历一十四载。将终身焉。迨静公谢事。山中耆旧以洎会城荐绅殷懃敦请动数十次。至有长跪痛哭愿毕命以劝驾者。师不获已。念先师法道所寄。乃舍己从人。幡然而起矣。师之还山也。万指奔赴欢声如雷。门前剎竿焕然重振。凡登堂入室以及小参示众。一言一句洞彻源委。一札一锥深入阃奥。其为人之念逾殷。求人之意逾切。而得人之效逾难。有风穴流涕之心而仰山再来以续此一线之脉。不知其为谁也。兹弟子法刚请师还山录付梓流通。师欣然诺之。乃谓锡瑗曰。从上五宗诸祖虽嗣续久乏。而道在法门如日月经天古今不昧。凡属有眼孰不共见。余忝主法坛有年。虽未遇机缘而斯言未泯。吾道在兹。后世必有触目会心者。何必耳提面命然后为己所出耶。呜呼。师之见逾真而心逾苦矣。昔博山无异和尚尝有言曰。宗门中事贵在心髓相符。不在门庭相绍。苟得其人。见知闻知先后一揆。绝未尝绝。若不得人。乳添水而味薄。乌三写而成马。存岂真存。吾意宁不得人。勿授非器。不得人者。嗣虽绝而道真。自无伤於大法。授非器者。嗣虽存而道伪。反自破其先宗。故博山当时道满天下。竟未尝轻可一人。永老人平生缜密严重。至年八十始以正宗付嘱於师。有一发欲存千圣脉。此心能有几人知之。语其所期如此。宜乎知之者希。今师年七十有四。亦珍重慎择不闻轻有付授。余观三师护法之心不谋而合有若符节。政古德所云。非遇上根宜慎辞哉。又云。宗门爪牙遇个中人才拈出。若投机则共用。不则便刬却。盖防末流之滥觞。堑法门之严城。卫群灵之慧命。岂非大有造於人心法道哉。辱命一言序诸首简。管窥蠡测敬述师之智愿如此。会当有赏音者耳。是为序。
  康熙戊辰孟春归戒弟子温陵太航龚锡瑗拜撰

  鼓山为霖禅师还山录目次

  卷第一  序文  上堂  卷第二  示众  卷第三  佛事  偈  赞  卷第四  序  题跋  记  旅泊幻迹
  鼓山为霖禅师还山录目次

  

  鼓山为霖禅师还山录卷一

    侍者 兴灯 录
  师还山。福城众护法宰官四众请上堂。屴崱峰头云一片。乘风飞去又飞来。作霖作雨浑闲事。惹得虚空笑满腮。且道笑个什么。良久云。我行荒草里。渠又入深村。卓拄杖下座。
  林浦众护法居士请上堂。住山十四年。去山年十四。去住了无踪。原不在别处。且道在甚么处。良久云。今日灵山一会俨然未散。下座。
  汝洪监寺请上堂。师拈拄杖云。老僧十数年东漂西泊。佛国魔宫羊肠鸟道无不经历来。惟凭这个木上座。行与同行坐与同坐。全得他力。且道得力一句作么生。会么。时时扶过断桥水。处处伴归明月村。卓一卓下座。
  龙江众居士请上堂。龙江众道友。一别十余年。今日重相见。道爱尤蔼然。虔修香积供。请我启法筵。愧余无法说。何以答高贤。记得昔日僧问马祖如何是佛。祖云即心是佛。一日又云非心非佛。后来南泉和尚云。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大众。马祖南泉三语还有亲疎也无。若拣辨得明白。许渠入门。如或不然。不免道破。亲则总亲。疎则总疎。为什么总疎。我王库中无如是宝刀。虽然如是。只如南泉道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毕竟是个甚么。大众会么。观河不改初年见。谩道昔人非昔人。
  僧纲亦能上座领诸山请上堂。鼓山不露顶。一切尘中现。处处得相逢。佛眼觑不见。既相逢为甚么不见。会么。石女登机音轧轧。木人打鼓韵冬冬。
  弟子太充太圆请上堂。一十四年前。金乌玉兔茫茫去。一十四年后。梦境空花迭迭来。正当今日。如天普盖似地普擎。如日普照若风普吹。一法清净一切法清净。一法平等一切法平等。一法究竟一切法究竟。所谓一切智智清净。无二无二分。无别无断故。正当恁么时。归家稳坐一句作么生。匝地红轮秀。海底不栽花。珍重。
  福城善男子郑子迪伯琴子梁太馨孟熙等满忏兰盆普度请上堂。声前一着千圣莫窥。末后一机万灵罔措。当阳一句觌面施呈。乃竖拂子召大众云。即此用。离此用。三千里外逢人不得错举。喝一喝复云。盂兰大教。采菽真风。十载修崇。一朝满忏。福存亡之父母。度法界之众生。此乃福城善男子郑子迪等一门亲属同心同愿。布此津梁。实谓希有也。虽然如是。只如祖师道。父母非我亲。谁是最亲者。诸佛非我道。谁是最道者。正当恁么时。父母未生已前。生佛未形之际。如何通得个消息去。良久云。但有好风来席上。更无闲语落人间。珍重。
  师七旬宝善常新大师请上堂。今朝八月十五。挝动喧空石鼓。月中桂子飘香。天外清风入户。不须普化摇铃。安用云门道普。从来法法现成。一任西秦东鲁。大众会么。长江日夜向东流。这里何曾有今古。喝一喝下座。
  延平诸山雨千体如启然顶生诸公请上堂。僧问。昔日那咤太子析骨还父析肉还母。然后现本身为父母说法。请问如何是本身。师云父母未生前会取。进云未审说甚么法。师云清风拂白月。进云和尚今日说法与那咤太子是同是别。师云脚跟下莫教错过好。乃云。梦幻泡沫身。记年已七十。诸公庆贺来。空中寻鸟迹。迹迹合虚空。空空含鸟迹。空迹两悠悠。非虚亦非实。唯有舜若多。却与渠相识。且道相识一句作么生。良久云。不识不识。便下座。
  福城方宪副夫人赵氏法名传溥。偕男方京法名兴荫请上堂。师云。香云篆彩。烛焰交辉。钟鼓雷鸣。龙象云集。无量寿如来与大众转大法轮。向道人人赤肉团上壁立万仞。巍巍然仰之弥高。昭昭然觑之不及。彻威音之先。贯楼至之后。忽有个汉向这里直下知归。如空合空似水投水。了无缝隙。即与无量寿同年同日盖古盖今。越数量之门。登仁寿之域。未为分外。如或未然。不免傍通一线。拈拄杖卓一卓云。只这个黑漆漆明历历。常在闹市中。要且无人识。且道渠寿多少。良久云。年年九月九。徧地菊花开。又卓一卓下座。
  白云无己禅师请上堂。空界无人。孰彼孰己。化仪有准。立君立臣。臣转位以朝君。君垂拱以视臣。君臣道合。花开枯木之春。理量双消。云尽碧天之影。虽然如是。犹是功勋边事。向上一句作么生。震声一喝云。切忌道着。
  莫海颕优婆夷圆顶请上堂。莫婆素具离尘志。待我还山逾十年。此日金刀才举处。团团顶相已周圆。大众。这个无见顶相。孤逈逈卓巍巍。直饶九地菩萨上观四十二恒河沙世界谛观不见。况其他耶。虽然如是。且看放光如来为诸人通个消息。拈拄杖云。唤作拄杖则触。不唤作拄杖则背。毕竟唤作甚么。良久云。秋香满院庭前桂。晚韵千山顶上松。卓一卓下座。
  延平尼太穆请上堂。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这个壳漏子是个甚么阳焰空花。虽然如是。今日太穆庵主远来设斋庆寿。谁为寿。谁为庆寿者。会么。石女巧炊无米饭。殷懃供养不饥人。
  彝白祖信二上人请上堂。古者道。识得一。万事毕。如何是一。早已落二落三了也。忽有个汉向这里直下知归。自然天清地宁。国王长寿。万姓康阜。虽然如是。衲僧分上又作么生。喝一喝下座。
  心照上人请上堂。僧问。本无迷悟人。只要今日了。今日作么生了。师便喝。僧礼拜云谢师指示。师云汝作么生了。僧无语。师便打。乃云。石人与石女。长年相对语。句句说无生。徧界雨法雨。所谓一地所生一雨所润。三草二木各得增长。只如无阴阳地上无影树子还雨得着么。良久云。山花不用栽培力。自有春风管待伊。
  灵石梵珠默雪履圆众上座请上堂。僧问。佛身无为不堕诸数。如何是不落数量一句。师云长江水自流。进云恁么则和尚与虚空同年去也。师云虚空向汝道甚么。僧便喝。师云好与三十棒。乃云。石鼓山头屴崱峰。长年藏在白云中。朝朝暮暮无人见。今日依稀露半容。大众还见侬家面目么。良久云。将谓阿弥陀。元是无量寿。
  弟子太充太圆请上堂。僧问。十方诸佛同赞无量寿。未审无量寿以何为身。师云山河大地。进云以何为寿。师云大地山河。进云以何为国土。师云山河山河大地大地。僧问。生而无生。不是无生而说无生。请问如何是生而无生之理。师云木人抚掌石女呵呵。僧云将谓阿弥陀元是无量寿。师云不妨恁么道。乃云。身心一如。身外无余。敲空中石鼓。采火里芙蕖。一毛含无尽法界。一步历恒沙佛土。一音演无量法门。一念包三世无际。不是神通妙用。亦非法尔如然。乃当人自性之常分耳。今日弟子太充太圆特来山中广设香馐大作佛事为老僧祝寿。且道寿作么生祝。良久云。将此深心奉尘剎。是则名为报佛恩。
  福城各庵弟子祝寿请上堂。金乌玉兔忙追逐。催尽古今人白头。惟有虚空常不老。包天裹地自无忧。忽有问虚空年多少。但道打破虚空来向汝道。
  福城诸山弟子请上堂。僧问。一切法门无尽海。同会一法道场中。如何是一法。师云万象历然。进云便恁么流通去也。师云流通一句作么生。进云。但见皇风成一片。不知何处觅封疆。便礼拜。师乃云。世尊诞生云门行棒。老僧诞生诸山供养。一则扬声止响。一则空中彩画。若向这里领荷得去。自然正不立玄。偏不附物。常在动用中。动用中收不得。正当恁么时。应时纳佑一句如何道。一阳将复处。万物尽含春。
  福城众护法宰官居士请上堂。三缘和合之谓身。如何是真身。岁月续似之谓寿。如何是真寿。须知真身无相。非因缘之所生。真寿不迁。岂数量之可计。弥纶万有而不睹其形。贯满十虚而莫穷其际。虽然如是。今日福城众位大护法宰官居士为老僧七旬初度。亲到山中敷灯王之宝座。修香积之妙供。集五百之应真。请寿量之法门。金章玉句铿锵。觉苑林峦。夺目彩屏灿烂。性天星斗。正当恁么时。因斋庆赞一句如何道。个个寿山高屴崱。人人福海涌灵源。珍重。
  温陵开元寺石航绿蕴众上座请上堂。今日大风怒号林峦震吼。泉南开元寺里一百二十院老古锥已为诸人舌根拖地大转法轮了也。石航绿蕴二公又约众到山。请老僧开甘露门说寿量品。只如寿量二字如何商量。尽大地众生自撞出母胎以来。多方鞠育。从孩孺以至长成。从长成以至老死。念念生求其生相不可得。念念灭求其灭相不可得。只此不可得是当人金刚正体。今古常如不变不易。如是寿量岂尘点劫数所可论量耶。虽然如是。且道老僧恁么道。与从上百二十院老古锥说底相去几何。良久云。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怡然若松二上座请上堂。人间花甲子。世相妄推迁。一句为君尽。剎那是大年。所以三世诸佛历代祖师以及天下老和尚尽在剎那际里说法利生。至今犹未起在。只如剎那义作么生商量。知么。才生不可得。不贵未生前。
  温陵慈门上人请上堂。僧问。昔日花开即不问。今朝果熟事如何。师云果在什么处。进云。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师云犹未熟在。僧问雪覆千山为甚么孤峰不白。师云不与众同流。僧礼拜。师拈拄杖云。日日释迦出世。时时弥勒诞生。且道这个木上座几时出世几时诞生。良久云。常在阛阓中。从来不合伴。卓一卓云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