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道歌颂

  多年枉作风尘客。
  去日衣衫半不存。咫尺故园归未得。慈亲空倚日斜门。
  种性邪。
  更偶邪师病转加。开明若遇真知识。纵令枯木亦生花。
  错知解。
  知为障兮解为碍。了悟空花本不生。繁然动作无憎爱。
  不达如来圆顿制。
  只将空有竞头争。叶公好画还如此。才见真龙却自惊。
  二乘精进勿道心。
  自证偏空求出离。三途诸子日焚烧。不肯回心用悲智。
  外道聪明无智慧。
  取舍居怀肯暂忘。杨朱只恨多岐路。不知脚下是家乡。
  亦愚痴。
  起坐都如木偶儿。自有生涯传祖父。草鞋踏尽不曾知。
  亦小呆。
  触目无常任憎爱。时将沙土学围城。嗟尔那知寰宇大。
  空拳指上生实解。
  痴小狂迷类暗夫。若了此心无所得。春风秋月自萧疎。
  执指为月枉施功。
  不唯失月还迷指。忽然见月指还忘。森罗万象寒光里。
  根境法中虚捏怪。
  影事交罗昧正修。可笑幻师逢幻物。自看疑怖不知休。
  不见一法即如来。
  春至群花冒雨开。是色是心人不会。撞钟击鼓上高台。
  方得名为观自在。
  能观如月未忘明。欲知法法元羁绊。大地山河是眼睛。
  了即业障本来空。
  法法无根妄分别。心生即是法生时。心若无生法自灭。
  未了还须偿宿债。
  金锵马麦更何疑。谁言祖佛无逃处。日舍全身尚未知。
  饥逢王膳不能餐。
  高下心生自离间。呼来与食尚如斯。嗟哉饿死人何限。
  病遇医王争得瘥。
  顿除药病未忘筌。何如涂毒一声鼓。卧听行闻尽悄然。
  在欲行禅知见力。
  居尘终日自无尘。安心不必论华野。踏着眉毛是处真。
  火里生莲终不坏。
  花似须弥叶似空。普散清香三界内。不忧容易落西风。
  勇施犯重悟无生。
  善恶从来勿差互。五阴云开月满天。不须更问还家路。
  早时成佛于今在。
  相好端严百万般。金口宣扬如不会。七斤衫下试寻看。
  师子吼。
  三十三人尽惊走。画瓶打破却归来。青山流水还依旧。
  无畏说。
  直与迷徒去钉楔。溪边野老勿攒眉。夏有炎晖冬有雪。
  深嗟懵憧顽皮靻。
  故国非遥不肯过。还似浮萍根蒂断。悠悠生死信风波。
  只知犯重障菩提。
  罪性如波结氷起。痴人渴死不低头。岂识凝氷全是水。
  不见如来开秘诀。
  秘诀何人敢举扬。穿耳胡僧应大笑。明明雪上更加霜。
  有二比丘犯淫杀。
  耻列金田上士名。惶怖不知心所自。欲依净戒救余生。
  波离萤光增罪结。
  较量轻重柝毫厘。可怜[憨*鸟][憨*鸟]心虽急。脚下鱼行柰不知。
  维摩大士顿除疑。
  三处无心略轻据。番人捉得骐麟儿。放入祇园无觅处。
  犹如赫日消霜雪。
  雪霜消尽见青春。谁向灵云开眼处。认得桃花旧主人。
  不思议。
  谩度量。善恶无从性本常。香严童子虚开口。举足何曾识道场。
  解脱力。
  若高风。无影无形触处通。万里浮云消散尽。一轮明月在寒空。
  妙用恒沙也无极。
  昔有深缘得暂逢。翻想未淘真化日。几回流浪若飘蓬。
  四事供养敢辞劳。
  譬如喂驴及喂马。槽头拾得钵中盛。四海何人敢酬价。
  万两黄金亦消得。
  此心荷戴卒难论。直饶施宝如沙数。未及曹溪一点恩。
  粉骨碎身未足酬。
  谩说乾坤及雨露。古今谁是报恩人。若有丝头即辜负。
  一句了然超百亿。
  若论一句我无能。如斯举唱明宗旨。笑杀西来碧眼僧。
  法中王。
  只者是。十体三身不相似。自有灵光照古今。何必胸前题卍字。
  最高胜。
  若为宣。灵山少室尽虚傅。无言童子能宣说。来来弃你草鞋钱。
  恒沙如来同共证。
  更无别法可传持。海天明月初生处。嵓树啼猨正歇时。
  我今解此如意珠。
  莹彻光明无背面。如今抛在众人前。拟议思量还不见。
  信受之者皆相应。
  笑入千峰不转头。饭后山茶三两醆。尘沙佛祖尽悠悠。
  了了见。
  更何□。□物惟新又一年。去去未归何□□。□□深锁断云边。
  无一物。
  □□□。□□□□劫火烧。越王任有倾吴口。范蠡孤舟不易招。
  亦无人。
  唯有虚空是旧邻。幻灭幻生皆不有。更从何处觅疎亲。
  亦无佛。
  昔人空下骊龙窟。相好徒言百劫修。红炉焰里难停物。
  大千沙界海中沤。
  起灭无踪谁是主。雪峰曾与众人看。万里无云日卓午。
  一切贤圣如电拂。
  □□□状亦无名。天空日月人归口。几握吹毛□不平。
  假使铁轮顶上旋。
  任运随缘无所作。火荡风摇万物空。未见青天解摧落。
  定慧圆明终不失。
  能敌尘劳体自常。今古更无增减处。昔人聊把喻金刚。
  日可冷。
  真金岂解重为矿。魔工煽鞴不能施。万古徒劳心耿耿。
  月可热。
  此体如空非断灭。人间妄见有亏盈。天外孤光无闲歇。
  众魔不能坏真说。
  真说长如栢在庭。几见雪霜凋万木。盘空耸槛更青青。
  象驾峥嵘漫进途。
  真体如空无所碍。云尽扶桑日已生。爝火不停欲何待。
  谁见螗螂能拒辙。
  须臾粉碎意犹狞。嗟尔不及蝉依木。饮露嘶风过一生。
  大象不游於兔径。
  弹偏拆小岂徒然。无中有路如能入。金锁玄关尽弃捐。
  大悟不拘於小节。
  相取心修达者嗤。举止若无西子态。效颦取丑更堪悲。
  莫将管见谤苍苍。
  漏管虽穷天岂小。心智开明妄见空。始知法界无边表。
  未了吾今为君决。
  此意明明不易传。谁肯归来古嵓下。任他沧海变桑田。



  夫法不可见闻觉知。而见闻觉知亦不外於法。迷之则凡。了之则圣。故古之得道者。非即非离。不缚不脱。应机显用。言或不能免。而其自在。则虽终日言。而未尝言。昔永嘉之见六祖。振锡而立。目击而道存矣。小驻一宿。因为之证道歌。道本无证。证之以歌。虽不免於有言。而卒无所累者也。则后世由其歌而悟入。悟入者不知其几何也。又从而为之注释者。亦不知其几何也。然真得永嘉之趣者。盖难其人矣。泉公禅师。颖出其类。千顷领徒之暇。於其歌句句之间。分为之颂。大抵随色而言空。即定而言慧。不见一相。而充满法界。不离一尘。而圆具佛性。其词洒落。其旨宏远。昭昭然。发永嘉之心。於数百年旷绝之后。予窃幸叩师之绪余。而因以开明。故览师之颂。慕其清风。而不能自已。命之镂板。用广其传。庶使碍者通。冥者明。而一超顿以悟。乃师之赐也。
  熙宁九年七月十日 括苍 祝况 后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