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道歌注(元永盛)

  建法幢。立宗旨。东土祸根从此始。毒流四海浪滔天。何啻遇大风而止。
  法东流(祸胎生也)。入此土(猛虎当路)。菩提达磨为初祖(珊瑚枝上走玉兔)。六代传衣天下闻(闻名不如见面)。后人得道何穷数(甜瓜彻蒂甜。苦瓠连根苦)。
  梵语菩提达磨。此云觉法。西竺为二十八代祖。此土为初祖。南天竺国香至王第三太子也。遇二十七祖。知其密迹发明心要。乃记之曰。未可远游且止南天。待吾灭后六十七载当往震旦大兴佛事。汝往南方勿住。彼唯好有为功业不见佛性。汝纵到彼不可久留。听吾偈曰。路行跨水复逢羊。独自凄凄暗度江。日下可怜双象马。二株媆桂久昌昌。师在本国破彼六宗邪解。自南天竺泛海经涉三年。时普通八年九月二十一日至广州。刺史萧昂表闻。武帝诏至金陵。帝问。朕自即位以来。造寺写经度僧无数。有何功德。师曰。此但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如影随形虽有非实。帝曰如何是真功德。师曰。净智妙圆体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以世求。帝问如何是圣谛第一义。师曰廓然无圣。帝曰对朕者谁。师曰不识。帝不领悟。十月十九日潜回江北。十一月二十三日届于洛阳。当后魏孝明帝太和十年也。寓止于嵩山少林。面壁而坐终日默然。人莫测之。即禅宗初祖也。后九年。时有僧神光者。旷达之士也。久居伊洛博览群书善谈玄理。每叹曰。孔老之教礼术风规。庄易之书未尽妙理。近闻达磨大师住止少林。至人不遥当造玄境。乃往彼。晨夕参承。师常端坐面壁莫闻诲励。光自曰。昔人求道敲骨取髓刺血济饥布发掩泥投崖饲虎。古尚如此。我又何人。其年十二月十九日夜天大雨雪。光坚立不动。达明积雪过膝。师悯而问曰。汝久立雪中当求何事。光悲泪曰。惟愿和尚慈悲。开甘露门广度群品。师曰。诸佛无上妙道。旷劫精勤。难行能行。非忍而忍。岂以小德小智轻心慢心欲冀真乘徒劳勤苦。光闻师诲励。潜取利刀自断左臂置于师前。师知是法器乃曰。诸佛最初求道为法忘身。汝今断臂吾前。求亦可在。遂易名慧可。光曰诸佛法印可得闻乎。师曰诸佛法印匪从人得。光曰我心未宁乞师安心。师曰将心来为汝安。光曰觅心了不可得。师曰我与汝安心竟。从此悟入。为二祖也。二祖得之於初祖。皆以衣盂相传。磨传可。可传璨。璨传信。信传忍。忍传能。乃曹溪六祖大师也。至此不传其衣但传其道。自是以后成佛作祖者水涌山出。梵剎招提碁分星布。故云后来得道何穷数。
  法东流。入此土。开天门。辟地户。利人天。成佛祖。拟思量。何劫悟。
  真不立(天晴日头出)。妄本空(日高花影重)。有无俱遣不空空(顶门只眼亚双瞳)。二十空门元不着(虚空放出辽天鹤)。一性如来体自同(闽蜀同风)。
  妙性圆明离诸名相。本来无有世界。众生因妄有生。因生有灭。生灭名妄。灭妄名真。真既不立其妄本空。有无俱遣不空亦空。昔如来破二十种执有之见。因成二十空名。今明一性之理不同二十之空。故云元不着也。一性如来体自同者。迥出外道异见。即与般若妙心冥合。故云体自同。
  真不立。妄本空。一句全提不露锋。西磵水流东磵水。南山烧火北山红。
  心是根(一翳在眼)。法是尘(空华乱坠)。两种犹如镜上痕(打破镜来却许相见)。痕垢尽时光始现(一心不生万法俱息)。心法双忘性即真(此去汉阳不远)。
  人禀真如不性假名曰心。从心受法曰尘。缘真如不守自性能随染净缘。故云心是根法是尘。此两种犹如古镜上之痕垢。笼罩光明不得发露。故云痕垢尽时光始现。心法双忘性即真。古德云。一翳在眼空华徧界。一妄在心河沙生灭。意销华尽妄灭证真。故云性即真也。
  心是根。法是尘。八两元来是半斤。笑把两头俱拽脱。蟭螟眼里跨麒麟。
  嗟末法。恶时世(阔八尺长丈二)。众生福薄难调制(真不掩伪)。去圣远兮邪见深(海枯终见底。人死不知心)。魔强法弱多冤害(脑后见腮莫与往来)。闻说如来顿教门(成者自成)。恨不灭除如瓦碎(坏者自坏)。作在心(多喜少瞋)。殃在身(少喜多瞋)。不须冤诉更尤人(眼底无筋一世贫)。欲得不招无间业(识法者惧)。莫谤如来正法轮(无云生岭上。有月落波心)。
  者一段意。永嘉嗟叹末法中时节恶薄。纯朴既散嚣浮日盛。薄福众生不务道德。如狂象奔驰难制伏也。何况诸大圣人过去已远。邪见转深。於正法中返生冤害。如达磨落齿服毒。二祖被害。圣师尚尔况后人乎。或有学者各局己解各禀师承。彼此干戈互相攻击。得少为足自不知非。闻说如来圆顿大教法门。返以为非。恨不灭除瓦解冰销。所以因此妄心。所造无量无边黑业如影随形。故云殃在身。所感无量无边苦果皆是自作自受非他人之所致。故云不须冤诉更尤人。谤法之罪如经具明。欲得不招无间重业。休谤如来正法轮。正法者十方如来悟此而成无上正等正觉。六道异类迷此而轮转三涂。天龙护持。谤而不信则其罪可知矣。
  嗟末法。恶时世。不信如来第一义。身心碌碌不知非。苦海茫茫自沈坠。
  栴檀林(举一不得举二)。无杂树(放过一着落在第二)。郁密森沈师子住(手把夜明符。几个知天晓)。境静林闲独自游(行人更在青山外)。走兽飞禽皆远去(万里望乡关)。
  栴檀林喻一真法界。唯此一事实。无杂树者。余二即非真。盖一乘菩萨境界。非二乘小机所能杂也。郁密森沈师子住。即法华云。深固幽远无人能到。到则山青水绿不是人间。唯接上根。中下之机卒难悟入。境静林闲独自游。盖师子游行不求伴侣。等闲哮吼一声。直得百兽脑裂。故云走兽飞禽皆远去。即法华退席者是也。
  栴檀林。无杂树。大用现前只者是。鸟窠拈起布毛吹。会通当下便悟去。
  师子儿(出窟了也)。众随后(捕影追踪)。三岁便能大哮吼(不许夜行投明须到)。若是野干逐法王(字经三写)。百年妖怪虚开口(乌焉成马)。
  所言师子儿者。喻菩萨初发心时便成正觉。超过声闻缘觉诸小乘众。故云众随后也。三岁表见性之人圆修三法。即空假中也。空者泯一切法。假者立一切法。中者统一切法。空不定空。空处当体即中即假。假不定假。假处当体即空即中。中不定中。中处当体即空即假。此之三法不纵不横不并不别。一处常三三处常一。所以云。三谛三观三非三。三一一三无所寄。谛观名别体复同。是故能所二非二。悟入之士圆修三法。所说法门皆中道实义。故云三岁便能大哮吼。二乘凡夫诸权位人不能明见佛性。所说未实。开口终无所益也。故云若是野干逐法王。百年妖怪虚开口。
  师子儿。众随后。一句当机绝朕兆。有时拈出示时人。眨得眼来先蹉了。
  圆顿教(相逢不拈出。举意便知有)。勿人情(眼生三角头峭五岳)。有疑不决直须争(返蚁难寻穴。归禽易见窠)。不是山僧逞人我(我唤作火。汝不得唤作火)。修行恐落断常坑(海上阵云横)。非不非(古之今之)。是不是(今之古之)。差之毫厘失千里(猛虎入闹市)。是则龙女顿成佛(无云生岭上)。非则善星生陷坠(有月落波心)。
  圆顿者非渐次也。教者载道之器也。勿人情者为生死事大因缘。非世间常情之比。须是洞悟诸佛心宗。透彻衲僧巴鼻。两眼相对针芥相投。方有少分相应。若有纤疑未尽。直须决问。昔无尽居士始参东林照觉总禅师。得平实之旨。自谓百了千当。及见兜率悦问。侍郎於心不欺。吾宗门有一千七百则机缘。还有疑不。无尽云。其余无疑。德山托钵因缘而已。悦云於此有疑。其他安得无疑。只如德山末后句是有是无。无尽云有。悦大笑归方丈。无尽一夜疑着。至五更起来踏翻脚凳忽然大悟。天晓呈偈云。鼓寂钟沈托钵回。岩头一拶语如雷。果然只得三年活。莫是遭他授记来。悦方许可。自此如倚天长剑谁敢当锋。永嘉自谓不是山僧逞驰人我之心。切恐后人错用身心。堕落断常二见。能陷人故名曰坑。非不非是不是。乃明是非之相分明。不可错乱也。非岂不是非乃真非也。是岂不是是乃真是也。不可瞒盰佛性儱侗真如。故云差之毫厘失千里。是则龙女顿成佛。非则善星生陷坠。重明是非之相也。昔日灵山会上有一龙女献佛宝珠。世尊受之而为说法。悟无生忍即往南方无垢世界坐宝莲华成等正觉。号华鲜如来。又有比丘名曰善星。念得十八香象驼经。不解佛意。生身溺陷地狱。谓不明佛性返成谤堕。故引以警后人也。
  圆顿教。勿人情。翻身踏倒涅盘城。威音那畔至今日。一段风光画不成。
  吾早年来积学问(贫人思旧债)。亦曾讨疏寻经论(不是苦心人不知)。分别名相不知休(愁人莫向愁人说)。入海算沙徒自困(说向愁人转见愁)。却被如来苦呵责(一状领过)。数他珍宝有何益(死欵难翻)。从来蹭蹬觉虚行(脚下点地)。多年枉作风尘客(要知山下路。但问去来人)。
  此永嘉自叙少年历诸讲肆听习天台教观。深明经论精严律部。然后参寻知识决择生死。非宿有乘种安能如是。复云。分别五教名相不知休歇。譬如入海算沙徒自疲困。因思佛呵阿难。汝虽历劫熏持诸佛如来秘密妙严。不如一日修无漏业。如人数他宝。自无半钱分。从来蹭蹬觉虚行者。从无量劫来奔驰生死险道。徒自虚行於涅盘路上未曾踏实。譬如飘蓬为客。家乡转远。故云枉作风尘客。
  树头树底觅残红。一片西飞一片东。自是桃花贪结子。错教人恨五更风。
  种性邪(病眼见空华)。错知解(空华结空果)。不达如来圆顿制(常忆江南三月里。鹧鸪啼处百花香)。二乘精进勿道心(人贫智短)。外道聪明无智慧(马瘦毛长)。亦愚痴。亦小骇(同坑无异土)。空拳指上生实解(好掘虚空一窖埋)。执指为月枉施功(捕影追风)。根境法中虚捏怪(自买自卖)。不见一法即如来(蚌含明月玉兔怀胎)。方得名为观自在(两彩一赛)。了即业障本来空(了)。未了应须还宿债(败)。饥逢王膳不能餐。病遇医王争得瘥(师子咬人韩卢逐块)。
  种性邪。非正因。为道之士乃是外道种子。依附邪师生诸邪见。故云错知解也。不能了达如来圆顿法门。於无量劫中受无量生死。皆因邪师而然也。二乘之人断三界二十五有尘劳。超出分段生死。如獐独跳不顾后群。故云勿道心。西天外道极有聪明。不明佛性心外求法。名曰外道。故云亦愚痴亦小呆。大人无智曰愚。小儿无智曰呆。随语生解自生执着。如空拳指上生实解也。修多罗教如标月指。若还见月。了知所标毕竟非月。学道人不明佛性。於根境识上妄生知解。故云执指为月枉施功。根境法中虚捏怪。不见一法即如来者。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则有无俱遣六根互用。故曰方得名为观自在。到者田地。了达罪性本空无有挂碍。楞严经云。一人发真归源。十方虚空悉皆消殒。况罪福之相耶。僧问古德云。了即业障本来空。只如狮子尊者与二祖大师是了不了。德云。不见道本来空。肇法师云。五阴元非有。四大本来空。将头临白刃。一似斩春风。故云本来空也。若不了悟。执法不忘。因果历然如影随形。故云未了应须还宿债。从上诸圣递相出兴。开方便门示真实相。良由众生自信不及不能悟入。譬如世间饥饿之人。得遇王者之膳种种美味。即生怖畏而不敢食。又如久病不瘥。得遇医王反生疑惑。不服妙药甘受病苦。故云争得瘥也。
  种性邪。错知解。向外驰求还自昧。回光返照便归来。廓彻灵根无向背。
  在欲行禅知见力(三九二十七)。火里生莲终不坏(他家自有通人爱)。勇施犯重悟无生。早时成佛于今在(溪边杨柳影。不碍钓舟行)。
  若是宿熏乘种。佩大愿轮。须处五欲八风之中。不被五欲八风所转。挺然特立如火中莲华终不坏也。如裴相问杨无为东坡山谷无尽子韶诸公是也。僧问古德。欲界无禅。大德云何言有禅定。德云。阇梨只知欲界无禅。不知禅界无欲。到者田地。治生产业皆与实相不相违背。故云知见力也。过去久远有一比丘名勇施。忽於如来禁戒有所缺犯。既犯四重根本之罪。欲自清净。即将三衣挂在锡上高声唱言。我犯重罪谁为我忏。如是唱言至一精舍。遇一尊者名曰鼻鞠多罗云。推罪性了不可得。勇施比丘豁然大悟。即往南方世界成等正觉。号曰宝月如来。已至于今。故曰勇施犯重悟无生。早时成佛于今在。
  在欲行禅知见力。白日青天轰霹雳。摩诃般若波罗密。甚深般若波罗密。
  师子吼(雪岭泥牛走)。无畏说(虚空咬着舌)。深嗟蒙懂顽皮靻(聋人争得闻)。祇知犯重障菩提(贪观天上月)。不见如来开秘诀(失却手中桡)。有二比丘犯淫杀(黑牛卧死水)。波离萤光增罪结(癞马系枯椿)。维摩大士顿除疑。犹如赫日消霜雪(八十翁翁入场屋。真诚不是小儿戏)。
  诸佛菩萨演说大乘自在无畏。犹如师子吼时无所畏也。深嗟极叹之词。蒙懂非聪慧也。顽皮靻者即牛领粗厚皮也。此喻小乘钝根闻大不悟。发其叹也。祇知犯前四重罪业障。於如来正法眼藏不能了罪性空也。有二比丘犯淫杀。波离萤光增罪结者。昔有二比丘山中结庵修行。坚持净戒无有缺犯。一日一比丘出。一比丘在庵禅定。忽睡着。有一樵女偷犯净戒。乃内心不悦。至同庵僧归。具说上事。其僧怒。赶逐其女。女惊怖堕坑而死。比丘转加烦恼。共往大德优波离尊者处求乞忏悔。尊者以小乘结罪。时二比丘心疑不决。转生烦惑。维摩大士呵优彼离不善观机。此二比丘久修大乘。何得将大海纳于牛迹。故云萤光增罪结也。大士云。穷罪性了不可得。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前际不去后际不来中际不住。三际推求了不可得。二比丘忽然顿悟获无生忍。犹如赫日消霜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