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林备用清规


  惟 入塔

  造板帐毕。堂司行者。呈方丈两班佥了。或粥罢斋了。铺单帐僧堂前。备笔砚算子。令众看过。差误者改正之。单定。堂司行者覆方丈两班。挂牌报众。送灰。备香灯从仪。鸣僧堂前锺。众集。延寿堂知事烧香。住持炷香。维那请起骨佛事。与出丧同。预报三塔装香。扫洒骨至塔。知事上香茶。住持烧香。维那请入塔佛事。举大悲咒。知客平举楞严。乡人举经回向。

  鞠 亡僧后事

  夫有身两间。谁无生死。衣钵丰俭。津送合规。佛事一应举行。俭者结缘成美。板帐三等永为定规。凡亡僧口词。衣单并留堂司交割。终七或五七。顸出诸寮经单制疏。或设位。或就槌头宣忏。用严亡者。阴报感验。非轻。公界不宣懱裂。藏叟和尚住径山。维那告以无亡僧结拆寮舍。即时退职出院。丛林共知。百丈建立丛林。为老病无归者设。今则不然。故违厥始。务在丰衣盂。广徒党。贫病者眇视之。当如何哉。

  养 念诵式

  (保病)佛身充满於法界。(四句偈了)赞叹三宝。恭请证明。今辰则有在病比丘(某甲)。奉为释多生之冤对。忏累劫之愆由。特运丹情。恭裒清众。称杨圣号。荡涤深殃。仰凭大众念。清净法身毗卢遮那佛。(十圣号了)伏愿某人一心清净。四大轻安。寿命与慧命延长。色身与法身坚固。再劳尊众念。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云云)。
  (病重)阿弥陀佛身金色。(八句偈了)今辰则有抱病比丘(某甲)。奉为释多生之冤对。(同前)念西方四圣尊号。或(百声千声)。伏愿诸缘未尽。早遂轻安。大命难逃。径生安养。再劳大众念。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云云)。
  (宿夜)切目。生死交谢。寒暑迭迁。其来也。电激长空。其去也。波澄大海。是日则有新圆寂(某甲)上座。生缘既尽。大命俄迁。了诸行之无常。乃寂灭而为乐。恭裒大众。肃诣龛帏。诵诸圣之洪名。荐清魂於净土。仰凭大众念。清净法身毗卢遮那佛。(十圣号了)举大悲咒。上来念诵讽经功德。奉为新圆寂(某甲)上座。伏愿神超净域。业谢尘劳。莲开上品之花。佛授一生之记。再劳大众念。十方三世(云云)。
  (起龛)欲举灵龛。赴茶毗之盛礼。仰凭尊众。诵诸圣之洪名。用表攀违。上资觉路。念清净法身(十圣号了。便起行)。
  (茶毗)是日则有新圆寂(某甲)上座。既随缘而顺寂。乃依法以茶毗。焚百年弘道之身。入一路涅盘之径。仰凭尊众。资助觉灵。南无西方极乐世界。大慈大悲。阿弥陀佛。(念十遍了)上来称扬圣号。资助往生。惟愿慧镜分辉。真风散彩。菩提园里。开敷觉意之花。法性海中。荡涤尘心之垢。茶倾三奠。香爇一炉。奉送云程。和南圣众。举大悲咒了。上来念诵讽经功德。奉为新圆宿(某甲)上座。茶毗之次。庄严报地。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云云)。
  (唱衣)浮云散而影不留。残烛尽而光自灭。今兹估唱用表无常。仰凭大众念。清净法身毗卢遮那佛。(十圣号了)唱衣了念。上来唱衣念诵功德。奉为(某甲)上座。庄严报地。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云云)。

  岂 口词

  某寺抱病僧(某甲)。右(某甲)本贯某州人。氏族姓某。年几岁。於某年买到某处度牒。为僧。何时到寺挂搭。今来忽然某疾作楚。恐风烛不期。所有随身行李。合行对众抄札。身死后。依丛林法。津送后事。
   年 月 日  抱病僧 某甲押  口词。

  敢 衣单式

  口词联粘在前 天字一号 天二号 天三号。
  右具如前  年 月 日(丧司行者某具)。
  (侍者某押 知客某押 维那某押 主丧某押)。
  估唱衣钵钱。收支单式。
  今具估唱(某甲)上座随身衣钵钞贯。收支于后 一收钞若干 一支钞若干。除支。见管若干。表众讽经 右具如前。伏幸 众悉。
  年 月 日丧司行者 (某甲)具。
  (把帐 侍者某押 知客某押 维那某押   知事列名佥 头首列名佥  住持 押)。

  毁 表缘钱榜式

  亡僧(某甲)上座估唱衣物钞贯。共计若干。除版帐。常住照例抽分。讽经外。僧众几员。每人各表经资若干。通计若干。伏幸 众悉。
  年 月 日 堂司   某甲   敬白。
  奠状式。
  某寺住持比丘 某。 谨目 香烛汤茶祭食。(一字排写) 右谨专致奠于 新示寂某处堂头大和尚。伏惟 觉灵。俯垂 歆纳。谨状 年 月 日(具位某)状。
  典丧比丘某 奠仪如目。 右伏蒙 尊慈。为堂头和尚归寂。特沐遣奠。谨祇领。对 灵焚白外。存没俱感。谨修状。上 谢。谨状 年 月 日。具位某 状。

  伤 三等板帐

  大板帐。千贯二千贯为式。耆旧田土金谷。归常住。唱衣钱不抽分。依式做板帐。外均表僧众。经钱。佛事钱。表嚫讽经。头首正嚫二十贯为则。若三千五千贯已上。量增议助龛局。典座设供。其余不可妄用。抽分百贯抽十贯。贴佛事钱贰贯。贴壹贯。中板帐四百贯五百贯。抽分表众佛事。并准前式 小板帐二百贯百贯。乃至十廿贯者。除回龛扛龛。杂支外。一切结缘。住持首座力主之。库司备办之。大众愍念之。须尽礼津送。其谁无死。
  大版帐 中板帐 小板帐。
  贰拾贯文(回龛) 乙十贯文 伍贯文。
  壹拾贯文(纳度牒) 乙十贯文。
  贰拾贯文(秉炬) 五贯文。
  贰拾贯文(西堂首座奠茶汤) 一十贯文。
  伍拾贯文(锁龛。起龛。安骨。入骨。起骨) 二十五贯文。
  参拾贯文(侍者知客维那把帐) 一十五贯文。
  十五贯文(抄札点心) 伍贯文 参贯文。
  参贯文(主丧) 一贯伍伯文 伍伯文。
  参贯文(押丧) 一贯伍伯文 伍伯文。
  参贯文(山头佛事) 一贯伍伯文 伍伯文。
  贰贯文(举经) 一贯文 参伯文。
  壹贯文(灯油) 伍伯文 贰伯文。
  伍贯文(回祭) 贰贯文 一贯文。
  伍贯文(设粥) 贰贯文 一贯文。
  一十贯文(方丈贴佛事分)。
  四十贯文(八人贴佛事)。
  一十贯文(贴奠茶汤佛事)。
  壹贯文(打钹) 伍伯文 贰伯文。
  伍贯文(行堂讽经) 贰贯文 壹贯文。
  肆贯文(作寮讽经分) 壹贯伍 壹贯文。
  伍伯文(库司客头报造食) 参伯文 壹伯文。
  伍伯文(堂司库子唱衣) 参伯文 壹伯文。
  伍伯文(库司贴茶上茶汤) 贰伯文 壹伯文。
  伍伯文(递唱衣榜头) 贰伯文 壹伯文。
  伍伯文(贴堂司提衣) 参伯文 壹伯文。
  伍伯文(贴供头呈衣) 参伯文 壹伯文。
  贰贯文(圣僧侍者收衣分) 壹贯文 伍伯文。
  壹贯文(浴亡) 伍伯文 参伯文。
  伍伯文(烧汤浴亡) 二伯文 壹伯文。
  壹贯文(设浴) 伍伯文 贰伯文。
  壹贯文(净发) 伍伯文 参伯文。
  贰贯文(首座维那知客侍者四寮茶头) 壹贯文 肆伯文。
  壹贯文(堂司库报堂讽经) 伍伯文 参伯文。
  伍伯文(堂司人力报廊板) 参伯文 壹伯文。
  壹拾贯文(舁龛) 伍贯文 参贯文。
  壹贯文(直岁度火把) 伍伯文 参伯文。
  壹贯文(化亡) 伍伯文 参伯文。
  伍伯文(参头差拨) 贰伯文 壹伯文。
  伍伯文(出给造祭) 贰伯文 壹伯文。
  三贯文(香亭。驰旛挑灯) 贰贯文 壹贯文。
  贰贯文(方丈轿番直斤) 壹贯文 伍伯文。
  伍伯文(听叫捧香合) 贰伯文 壹伯文。
  壹贯文(四寮人力扛凳唱衣) 伍伯文 贰伯文。
  贰贯文(买雪柳纸) 壹贯文 伍伯文。
  贰贯文(催亡僧分)。
  伍伯文(人力表柴枝雪柳) 参伯文 壹伯文。
  壹贯文(钉挂祭筵) 伍伯文 参伯文。
  参伯文(直灵上粥饭) 三伯文 壹伯文。
  壹伯文(管计出椀楪) 伍伯文 贰伯文。
  伍伯文(买造单帐剽头纸。并笔墨) 三贯文 贰贯文。
  参贯文(主磬唱衣) 壹贯伍伯文。
  伍伯文(监作叫夫) 参伯文 壹伯文。
  壹贯文(抬亡下洗浴) 伍伯文 参伯文。
  伍拾贯文(表众讽经行丧人若干)。
  陆伯贯文(表众僧经钱) 贰伯贯文。
  右具如前。永为定式。不许花支巧破。若曰助龛局设堂供。须通众公议。众曰可。方可举行。虽是随方毗尼。当准此为通例。

  禅林备用卷之九
  禅林备用卷之十
  女 日用清规

  无量寿禅师。嘉定间。分座信之龟峰时述也。兹笔以备日用。序云。脱尘离族。圆顶方袍。大率经历丛林。切要洞明规矩。举措未谙法度。动止不合律仪。纵有善友良朋。讵肯深锥痛札。循习成弊。改革故难。致令丛席荒凉。转使人心懈怠。屡见寻常目前过患。遂习百丈成现楷模。原始要终。从朝至暮。要免头头败阙。直须一一遵行。然后敢言。究己明心。了生达死。世间法即是出世间法。行脚人可贻未行脚人。庶几不负出家身心。抑亦同报佛祖恩德。(谨列于后)入众之法。睡不在人前。起不落人后。五更钟未鸣。轻轻抬身先起。将枕子安脚下。未要拗折。恐响惊邻单。抖搜精神。将被裹身端坐。不得扇风令人动念。觉睡来。将被堆脚下。取手巾转身下地。巾搭左手。想念偈云。(朝从寅旦直至暮。一切众生自回互。若於足下悞伤形。愿汝即时生净土。唵逸帝律仪娑婆诃)轻手揭帘出后架。不得拖鞋。咳嗽作声。古云。(揭帘须垂后手。出堂切忌拖鞋)轻手取盆洗面。汤不宜多。右手蘸齿药揩左。左手蘸揩右。不可再蘸。恐牙宣口气过人。漱口须低头。吐水以手引下。直腰吐水。恐溅邻桶。不得洗头。有四件自他不利。(一污桶。二腻巾。三枯发。四损眼)不得鼻内作声。不得喷水扑面。不得高声呕吐。不得以涕唾污面桶。古云。(五更洗面。本为修行。呕吐拖盆。喧堂聒众)拭面不得争址手巾。不得以巾拭头。用毕须摊挂。或焙火上。在上堂左足先入。在下堂右足先入。上被位眠单收一半坐定。若换直裰。须将新者覆上。抽去旧裰。不得露白。不得扇风。烧香礼拜。宜於钟未鸣时。披袈裟。先合掌顶戴。念偈云。(善哉解脱服。无相福田衣。我今顶戴受。世世常得披。唵悉陀耶娑婆阿)折袈裟之法。先折搭手。后解环。不得以口衔袈裟。不得以颏勾袈裟。折了置之。问讯而去。殿堂礼拜。不得占中央。(尊住持也)不得出声念佛。不得行礼拜人头边过。五更住持首座坐堂。前门。不许出入。开小静方折被。拗枕折折被之法。先寻两角。以手理直。不得抖擞作声。不得扇风。不得横占邻单位。先折面前一半。次折近身一半。盖巾被上。或殿堂礼拜。或归众寮。次第(过堂)板鸣归钵位。须上肩顺转。(左肩上肩)上床不得背人。若入前门从南颊入。不得中央北颊入。(尊住持也)归钵位。低躬问讯上中下座。若已先坐。上中下座来。须合掌。古云。(不敬上中下座。婆罗门聚会无殊)登床偈云。(登此无碍解脱床。人等智慧清净光)闻长板鸣。下钵抬身。起令正立定。然后转身。(亦顺上肩)合掌念偈云。(执持应器。当愿众生。成就法器。受人天供)取钵。左手托钵。右手解环。左手提钵。转身令正。蹲身放钵。免将腰背撞人。堂前钟鸣。下床问讯。(迎住持也)须进前一步。莫令袈裟搭床弦。不得探坐三净地。不得以手左右摇曳。仍低细上床。不得顿身坐。取钵安面前。闻槌声合掌。想念偈云。(佛生迦毗罗。成道摩竭陀。说法波罗柰。入灭俱絺罗)展钵之法。先合掌。想念偈云。(如来应量器。我今得敷展。愿共诸众生。等三轮空寂)然后解袱。展净巾。覆膝上。折转袱三角。莫令垂下。次展钵单。仰手取钵。安单上。以两手头指拼定。取饙子。从小次第展开。不得敲磕作声。护第四第五。为触指。折钵拭。横身前上横放。匙筯袋。放钵拭下。出则先匙。入则先筯。把处为净头。向上肩。钵刷安第三饙缝中。出半寸许。盛生饭。匙筯头不可出生饭。不过七粒。大小为悭食。维那念佛。手指不得参差。须高低当[离-蹂+月]得中。不得以手托口边。古云。(参差合掌不当[离-蹂+月]。十指交加插鼻中。拖履揭帘无细行。呕声泄气逞英雄)两手捧钵受食。想念偈云(若受食时。当愿众生。禅悦为食。法喜充满)若见钵满。念偈云。(若见钵满。当愿众生。具足饱满。一切善根)要食多小。起手止之。闻徧食槌。看上下肩。以面相朝。揖食。不得正面以手摇两边。揖罢。想念偈云。(此食色香味。上供十方佛。中奉诸贤圣。下及六道品。等施无差别随。感皆饱满。今施受等得。无量波罗密)作五观。(一计工多少量彼来处。二忖己德行全缺应供。三防心离过贪等为宗。四正事良药为疗形枯。五为成道业故应受此食)出生偈云。(汝等鬼神众。我今施汝供。此食徧十方。一切鬼神共)吃食之法。不得将口就食。不得将食就口。取钵放钵。拈匙放筯。不得有声。不得咳嗽。不得畜鼻涕。若发喷嚏。当以衣袖揜之。不得抓头。恐风屑落邻单钵中。不得挑牙。不得嚼饭啜羹作声。不得挑钵中央食。不得大抟饭食。不得将口待饭食。不得遗落饭食。不得手把散饭食。如有菜滓安屏处。使扇不得扇邻肩。如自己怕风。白维那。堂外坐。不得手肘枕膝上。随量受食。不得请折。头钵不得盛湿食。不得将羹汁。头钵内。淘饭食。不得挑菜头钵内。和饭食。食时须看上下肩。不得太缓。未再请。不得先刷钵。不得吮钵刷作声。食未至。不得生嗔逼讨。古云。(呆呆四顾起悲嗔。念念吞津咳嗽频。摝粥啜羹包满口。开单展钵响诸邻)洗钵之法。头钵盛水。不许在内洗匙筯。次第洗饙子。不得灌漱。不得吐水钵中。不得先盛熟水洗钵。未折水。不得先收盖膝巾。不得将膝巾拭汗。不得沥水地上。折水偈云。(我此洗钵水。如天甘露味。施汝诸鬼神。悉令得饱满。唵摩休罗细娑诃)收钵。以指按定。次第而入。袱了。合掌。念食讫偈云。(饭食已讫色力充。威振十方三世雄。回因转果不在念。一切众生获神通)鸣槌一下。住持下地。次第挂钵。出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