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佛藏
- 续藏经
- 中国撰述
- 诸宗著述部
- 禅宗杂著
- 博山参禅警语
博山参禅警语
玄沙云。汝今欲得出他五蕴身田主宰。但识取汝秘密金刚体。古人向汝道。圆成正遍。遍周沙界。
评。秘密金刚体。即圆成正遍。遍周沙界。分明向汝道。须是全身拶入始得。
玄沙云。佛道闲旷。无有程途。无门解脱之门。无意道人之意。不在三际。故不可升沉。建立乖真。非属造化。
评。若会得此意。不费纤毫功行。立地成佛。还多了个成字。
玄沙云。动则起生死之本。静则醉昏沉之乡。动静双泯。即落空亡。动静双收。颟顸佛性。
评。行人多厌动取静。静久复思动。须剔起眉毛。打破动静窠臼。始是道人用心也。
玄沙云。必须对尘对境如枯木寒灰。临时应用。不失其宜。镜照诸像。不乱光辉。鸟飞空中。不杂空色。
评。如枯木寒灰。盖无心不失其宜。盖应物岂与灰心泯智者同日而语哉。其不乱光辉。不杂空色云云。自彼於我何为。
玄沙云。所以十方无影像。三界绝行纵。不堕往来机。不住中间意。个中纤毫道不尽。即为魔王眷属。句前句后。是学人难处。所以一句当天。八万门永绝生死。
评。此语贵在一句当天八万门。尽十方世界无纤毫空缺处。无纤毫影像。无纤毫行迹。可谓光烁烁。活泼泼。佛祖众生没处安着生死二字。是阿谁恁么道。
玄沙云。直饶如秋潭月影。静夜钟声。随扣击以无亏。触波澜而不散。犹是生死岸头事。
评。坐禅人万一不到恁么田地。到得尚是生死岸头事。须是自寻个活路始得。
玄沙云。道人行处。如火销氷。终不却成氷。箭既离弦。无返回势。所以牢笼不肯住。呼唤不回头。古圣不安排。至今无处所。
评。道人之心。合当如是。但将此段细抹。将来自然省力。沾连些儿不得。若将识心凑泊。正所谓因地不真。果招迂曲。
玄沙云。今时人不悟个中道理。妄自涉事涉尘。处处染着。头头系绊。纵悟。则尘境纷纭。名相不实。
评。处处染着。头头系绊。只是究心不切。命根不断。不肯死去。真正参学人。如过蛊毒之乡。水也不可沾着一滴。始得个彻头。
玄沙云。便拟凝心敛念。摄事归空。闭目藏睛。才有念起。旋旋破除。细想才生。即便遏捺。如此见解。即是落空亡外道。魂不散底死人。冥冥漠漠。无觉无知。塞耳偷铃。徒自欺诳。
评。病在不起疑情。不究公案。不肯全身入理。只是将识心遏捺。纵是澄澄湛湛。毕竟命根不断。终不是做工夫人。
玄沙云。仁者。莫祇长恋生死爱网。被善恶业拘将去。无自由分。饶汝炼得身心同虚空去。饶汝到精明湛不摇处。不出识阴。古人唤作如急流水。流急不觉。妄为恬静。
评。识心不断。纵炼得身心如虚空。终被恶业牵引去。精明湛不摇处。正是识阴。如何免得生死。总而言之。不究彻大理。悉是虚妄。
玄沙云。恁么修行。尽出他轮回不得。依前被轮回去。所以道。诸行无常。直是三乘功果。如是可畏。若无道眼。亦不究竟。
评。总收上数段法语。皆非究竟。三乘行人纵行六度万行。皆生灭法。於实际理地。且喜没交涉。
径山云。今时有一种外道。自眼不明。只管教人死獦狙地休去歇去。若如此休歇。到千佛出世。也休歇不得。转使心头迷闷耳。
评。不肯起疑情。则命根不断。命根既不断。休亦不去。歇亦不得。即此休歇二字。便是生死根本。纵百劫千生。终无了底日子。
径山云。又一等人。教人随缘管带。忘情默照。照来照去。带来带去。转加迷闷。无有了期。
评。既有能带之心。所照之境。能所对立。非妄而何。若以妄心为参究。便於自心不得自在。只须坐断两头。能所不立。则碍膺之物如桶底脱矣。
径山云。又一等人。教人是事莫管。但只恁么歇去。歇得来情念不生。到恁么时。不是冥然无知。直是惺惺历历。这般底更是毒害。瞎却人眼。不是小事。
评。只饶到惺惺历历。此是对寂之法。非参究耶。若参究。直欲发明大事。既不如是。岂非毒害者哉。
径山云。不问久参先达。若要真个静。须是生死心破。不着做工夫。生死心破。则自静也。
评。疑情发得起。则生死心凝结在一处。疑情破则生死心破。於此破处求其动相了不可得。
示疑情发不起警语
做工夫。疑情发不起。便欲寻行数墨。检讨文字。广求知解。将佛祖言教一串穿过。都作一个印子印定。才举起一则公案。便作道理会去。於本参话头上不能发起疑情。逢人难问着则不喜。此是生灭心。非禅也。或随声应答。竖指擎拳。引笔疾书偈颂。开示使人参究。亦有意味。自谓得大悟门。殊不知疑情发不起。皆是识心使然。若肯一念知非。全身放下。见善知识。求个入路则可。不然生灭心胜。久之则成魔着。殆不可救。
做工夫。疑情发不起。於境缘上生厌离。喜到寂静无人处坐去。便觉得力。便觉有意思。才遇着些动处。心即不喜。此是生灭心。非禅也。坐久则与静境相应。冥然无知。绝对绝待。纵得禅定。凝心不动。与诸小乘何所异也。稍遇境缘则不自在。闻声见色则生怕怖。由怕怖故。魔得其便。由魔力故。行诸不善。一生修行都无所益。皆是最初不善用心。不善起疑情。不肯见人。不肯信人。於静谧处强作主宰。纵遇善知识。不肯一念知非。千佛出世。其柰尔何。
做工夫。疑情发不起。将情识妄想心遏捺。令妄心不起。到无起处。则澄澄湛湛。纯清绝点。此识心根源终不能破。於澄湛绝点处都作个工夫理会。才遇人点着痛处。如水上捺葫芦相似。此是生灭心。非禅也。盖为最初不肯参话头。起疑情。纵遏捺得身心不起。如石压草。若死得识心成断灭去。正是落空亡外道。若断灭不去。逢境缘时即引起识心。於澄湛绝点处便作圣解。自谓得大悟门。纵则成狂。着则成魔。於世法中诳妄无知。便起深孽。退人信心。障菩提道。
做工夫。疑情发不起。将身心器界悉皆空去。空到无管带处。无依倚处。不见有身心。不见有世界。非内非外。总是一空。谓空便是禅。谓空得去便是佛。行也是空。坐也是空。空来空去。行住坐卧如在虚空中行。此是生灭心。非禅也。不着则成顽空。冥然无知。着则成魔。自谓大有悟门。殊不知与参禅没交涉。若真是个参禅汉。发起疑情。一句话头如倚天长剑。触其锋者。即丧身失命。若不如是。只饶空得一念不起时。只唤作个空无所知。非究竟耶。
做工夫。疑情发不起。遂将识心揣摩。把古人公案胡乱穿凿去。谓是全提。谓是半提。谓是向上。谓是向下。是君是臣。是兼带语。是平实语。自谓见解人所不及。纵一一说得道理。与古人一口吐气。此是生灭心。非禅也。殊不知古人一语一言如嚼绵絮团。使人吞不下。吐不出。岂肯与人生出几多解路。引起人识心耶。若疑情发得起。全身拶入。去此解路识心。不待你死去。自然怗怗地。
做工夫。疑情发不起。将身心看破。纯是假缘。其中自有一物往来。能动能静。无形无相。於六根门头放光动地。散则遍周沙界。收则不立纤尘。向这里一认认定。不肯起疑情。不肯参究。便谓了事人。此是生灭心。非禅也。殊不知生死心不破。将此等为快意。正是弄识神。一朝眼光落地。便作不得主。随识神牵引去。随业受报去。若善业多。则生在人间天上。到四相五衰逼将来。便谓佛法无灵验。由此谤法。堕在地狱.饿鬼道中。出得头来。知是几多劫数。以此观之。参禅全要见人。若自作主宰。总用不着。
做工夫。疑情发不起。便认定个眼能见。耳能闻。舌能谭。鼻能嗅。手能执着。脚能运奔。是自己一灵真性。向这里度量。谓是悟门。逢人则瞪眼侧耳。手指脚踢。以为佛法。此是生灭心。非禅也。古人唤作如发痫病相似。又云在曲盝床上弄鬼眼睛相似。弄来弄去。弄到四大分散时则弄不去。更有一等恶见。以此为奇特。递代相传。受人供养。无惭无愧。逢人问法。则大喝一声。大笑一场。殊不知从来未曾参究。命根未断。纵行善事。都是魔业。非究竟耶。
做工夫。疑情发不起。便欲做有为功行。或做解脱。或行苦行。冬不炉。夏不扇。人来乞衣。便全身脱去。甘心冻死。谓之解脱。人来乞食。便自己不食。甘心饿死。谓之解脱。更有种种。不可具说。总而论之。皆是胜心所使。诳惑无知。彼无知者。谓是活佛。谓是菩萨。尽其形命。承事供养。殊不知佛戒中谓之恶律仪业。虽是持戒。步步结罪。又有一等。烧身燃臂。礼佛求忏。谓之功课。於世法中亦是好事。参究分中当得甚么事。古德云。切莫向他机境上求。谓礼佛是机境。求忏是机境。佛法中一切好事悉机境也。不是教你不行此一切善事。但用心一处。此一切善事悉能助发。滋培善根。他日道眼忽开。烧香扫地皆佛事耳。
做工夫。疑情发不起。便欲散诞去。便欲活泼去。逢人则自歌自舞。自欢自乐。或水边林下吟咏笑谈。或市井街坊横行直撞。自谓是个了事人。见善知识开丛林。立规炬。或坐禅。或念佛。或行一切善事。则抚掌大笑。生轻慢心。谤渎心。自不能行道。障人行道。自不能[言*奉]经礼忏。障人讽经礼忏。自不能参禅。障人参禅。自不能开丛林。障人开丛林。自不能说法。障人说法。凡有善知识出世。设几个难问。向人天众前多答一句。多问一句。喝一声。打一掌。善知识见彼做鬼戏相似。或不理会。他便向人道某善知识不会这个道理。苦哉。苦哉。此是生灭心胜。久之则摄入魔道。造无穷深孽。受魔福尽。堕无间狱。虽是善因。而招恶果。悲夫。
做工夫。疑情发不起。觉得同众人动止不便。太拘束。太烦紊。便欲向深山无人处住静去。或向一间房屋里住静去。初则硬作主宰。闭目凝心。跏趺合掌。硬硬做去。或一年二年。一月两月。不见下落。又有一等。坐得三两日便坐不住。或看书。或散诞。或做偈做诗。或关门打睡。外现威仪。内成流俗。更有一等恶少年。不识廉耻。不信因果。潜行贪欲。逢人则恣口肆意。诳妄无知。自言我曾见善知识来。我得上人法。使无知者信受。与彼通好。或结为道友。或招为徒弟。上行下效。自不知非。不肯返省。不肯见人。妄自尊大。大妄语成。此辈名为可怜悯者。今时厌大众。求私室。宁不寒心者哉。若真正学道人。慎勿萠此念。正好向众人中参究。彼此警觉。纵不悟道。决不陷到这般田地。学者不可不警也。
示疑情发得起警语
做工夫。疑情发得起。与法身理相应。见尽大地光皎皎地。无丝毫障碍。便欲承当个事。不肯撒手。坐在法身量边。由此命根不断。於法身中似有见地。似有受用。殊不知全是子想。古人唤作隔身句。既命根不断。通身是病。非禅也。到这里。只须全身拶入。承当个大事。亦不知有承当者。古德云。悬崖撒手。自肯承当。绝后再苏。欺君不得。若命根不断。全是生灭心。若命根断去。不知转身吐气。唤作堕身死汉。非究竟耶。这些子道理不难会。自是行者不肯见人。若遇着善知识。磕着痛处。当下知归。其或未然。则伏尸万里也。
做工夫。疑情发得起。与法身理相应。搅浑世界。得波翻浪涌一段受用。行人耽着此受用。推不向前。约不退后。由此不得全身拶入。如贫人遇着座黄金山相似。了了明明知得是金。不能随手得用。古人唤作守宝汉。通身是病。非禅也。到这里。只须不顾危亡。始得与法相应。天童所谓普周法界浑成饭。鼻孔累垂信饱参。若不得鼻累垂。如坐在饭箩边饿杀。大海里渴杀。济得甚么边事。所以道。悟后只须见人。如古德悟后见善知识。大有样子。若自承当个事。不肯遇人抽钉拔楔。皆唤作自欺底汉耳。
做工夫。疑情发得起。与法身理相应。看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尽大地畐塞塞地。无纤毫空缺处。忽生一个度量心似。障了面前。障了身心。提亦不起。扑亦不破。提起似有。放下似无。开口吐气不得。移身换步不得。正恁么时亦不得。到这里。通身是病。非禅也。殊不知古人用心纯一。疑情发得起。看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不生度量心。不起别念。硬硬逼拶去。忽朝打破疑团。通身是眼。看山依旧山。见水依旧水。山河大地从甚么处得来。求纤毫悟迹了不可得。到恁么田地。只须见人。若不见人。枯木岩前。岐路中更有岐路。到此不蹉蛇。不被枯木桩绊倒者。博山与他结个同参。
做工夫。疑情发得起。与法身理相应。便沉沉寂寂去.休去.歇去.一念万年去。将疑情钝置法身理中。不得受用。一向死去无回互。无管带。没气息。全被死水里浸杀。自谓之极则。通身是病。非禅也。石霜会下如此用工者极多。纵坐脱立亡。不得受用。若受得钳锤。知得痛痒。转得身。吐得气。便是人。若不知痛痒。虽会得法身句。只饶坐断十方。有甚用处。天童所谓坐断十方犹点额。密移一步看飞龙。古人大有警语为人处。大有葛藤相委悉。自是人不肯打彻。欲学善知识在人丛马踏之中千自由。百自在。得不难乎。
做工夫。疑情发得起。与法身理相应。坐到湛不摇处。净裸裸。赤洒洒。没可把。便放身去。不识得转位就机。向这里强立主宰。滞在法身边。通身是病。非禅也。洞山云。峰峦挺异。鹤不停机。灵木迢然。凤无依倚。当知峰峦灵木四个字太煞玄奥。不是乾爆爆地。不停无依四个字太煞活泼。不是死獦狚地。若不究到玄奥处。则不知入理之深。若不到活泼处。则不识旋机之妙。道人用心。用到无可用处。正好见人打翻漆桶。得个彻处。岂可抱愚守株。滞在一隅。甘心做笼中之鹤。退毛之凤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