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佛藏
- 续藏经
- 中国撰述
- 诸宗著述部
- 禅宗杂著
- 列祖提纲录
列祖提纲录
水陆俨禅师。上堂。大众集定。师下座。捧香炉。巡行大众前曰。供养十方诸佛。便归方丈。
龙济修禅师。上堂。具足凡夫法。凡夫不知具足圣人法。圣人不会。圣人若会。即是凡夫。凡夫若知。即是圣人。此两语一理二义。若人辨得。不妨於佛法中有个入处。若辨不得。莫道不疑好。珍重。
上堂。卷帘除却障。闭户生窒碍。祇者障与碍。古今无人会。会得是障碍。不会不自在。
沩山佑禅师。上堂。夫道人之心。质直无伪。无背无面。无诈妄心。一切时中。视听寻常。更无委曲。亦不闭眼塞耳。但情不附物。即得从上诸圣。祇说浊边。过患若无。如许多恶觉情见想习之事。譬如秋水澄渟。清净无为。澹泞无碍。唤他作道人。亦名无事人。时有僧问。顿悟之人。更有修否。师曰。若真悟得本他自知时。修与不修。是两头语。如今初心虽从缘。得一念顿悟。自理犹有。无始旷劫习气。未能顿净。须教渠净除。现业流识。即是修也。不可别有法教渠修行趣向。从闻入理。闻理深妙。心自圆明。不居惑地。纵有百千妙义。抑扬当时。此乃得坐披衣自解。作活计始得。以要言之。则实际理地。不受一尘。万行门中。不舍一法。若也单刀直入。则凡圣情尽。体露真常。理事不二。即如如佛。上堂。僧出曰。请和尚为众说法。师曰。我为汝得彻困也。僧礼拜。
上堂。仲冬严寒。年年事晷。运推移事。若何仰山进前叉手而立。师曰。我情知汝答者话不得。香严曰。某甲偏答得者话。师蹑前问。严亦进前叉手而立。师曰。赖遇寂子不会。
上堂。今时人但直下。体取不会底。正是汝心。正是汝佛。若向外得一知一解。将为禅道。且没交涉。名运粪入。不名运粪出。污汝心田。所以道不是道。
上堂。老僧百年后。向山下作一头水牯牛。左胁下书五字。曰沩山僧某甲。当恁么时。唤作沩山僧。又是水牯牛。唤作水牯牛。又是沩山僧。毕竟唤作甚么即得。仰山出礼拜而退。云居膺代曰。师无异号。资福宝曰。当时但作此○相拓呈之。新罗和尚作此[○@牛]拓呈之。又曰。同道者方知。芭蕉彻作此[(○@初)/((○@衣)*(○@佛))]相拓呈之。又曰。说也说了也。注也注了也。悟取好。乃述偈曰。不是沩山不是牛。一身两号实难酬。离却两头应须道。如何道得出常流。
仰山寂禅师。住东平时。沩山令僧送书并镜与师。师上堂。提起示众曰。且道是沩山镜东平镜。若道是东平镜。又是沩山送来。若道是沩山镜。又在东平手里。道得则留取。道不得则扑破去也。众无语。师遂扑破。便下座。
上堂。汝等诸人。各自回光返照。莫记吾言。汝无始劫来。背明投暗。妄想根深。卒难顿拔。所以假设方便。夺汝粗识。如将黄叶止啼。有甚么是处。亦如人将百种货物与金宝。作一铺。货卖祇拟。轻重来机。所以道。石头是真金铺。我者里是杂货铺。有人来觅鼠粪。我亦拈与。他来觅真金。我亦拈与。他时有僧问。鼠粪即不要。请和尚真金。师曰。啮镞拟开口。驴年亦不会。僧无对。师曰。索唤则有交易。不索唤则无我。若说禅宗身边。要一人相伴亦无。岂况有五百七百众耶。我若东说西说。则争头向前采拾。如将空拳诳小儿。都无实处。我今分明向汝说圣边事。且莫将心凑泊。但向自己性海。如实而修。不要三明六通。何以故。此是圣末边事。如今且要识心达本。但得其本。不愁其末。他时后日。自具去在。若未得本。纵饶将情学他亦不得。汝岂不见沩山和尚云。凡圣情尽。体露真常。事理不二。即如如佛。
香严闲禅师。上堂。若论此事。如人上树。口衔树枝。脚不踏枝。手不攀枝。树下忽有人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不对他。又违他所问。若对他。又丧身失命。当恁么时。作么生即得。时有虎头招。上座出众云。树上即不问。未上树时。请和尚道。师乃呵呵大笑。
上堂。道由悟达。不在语言。况是密密堂堂。曾无间隔。不劳心意。暂借回光。日用全功。迷途自背。
芭蕉清禅师。上堂。拈拄杖。示众曰。你有拄杖子。我与你拄杖子。你无拄杖子。我夺却你拄杖子。靠拄杖。下座。
上堂。如人行次。忽遇前面万丈深坑。背后野火来逼。两畔是荆棘丛林。若也向前。则堕在坑堑。若也退后。则野火烧身。若也转侧。则被荆棘林碍。当与么时。作么生免得。若也免得。合有出身之路。若免不得。堕身死汉。
上堂。我年二十八。到仰山参见南塔见。上堂曰。汝等诸人。若是个汉。从娘肚里出来。便作狮子吼好么。我於言下。歇得身心。便住五载。
鹿苑和尚。上堂展手曰。天下老和尚诸上座命根。总在者里。有僧出曰。还收得也无。师曰。天台石桥侧。曰某甲不恁么。师曰。伏惟尚飨。
芭蕉圆禅师。上堂。三千大千世界。夜来被老僧。都合成一块辊。向须弥顶上帝释。大怒拈得。扑成粉碎。诸上座还觉头痛也无。良久曰。莫不识痛痒好。珍重。
承天确禅师。示众。正令提纲犹是捏窠。造伪佛法。祇对特地。谩蓦上流。问着即参差。答着即交互。大德拟向甚么处下口。然则如是事。无一向权柄在手。纵夺临机。有疑请问。
资福邃禅师。上堂。隔江见资福剎竿。便回去。脚根下好与三十棒。况过江来时。有僧才出。师曰。不堪共语。
芭蕉彻禅师。上堂。眼中无翳。空里无花。水长船高。泥多佛大。莫将问来。我也无答。会么。问在答处。答在问处。便下座。
临济玄禅师。上堂。僧问。如何是真佛真法真道。乞师开示。师曰。佛者心清净是。法者心光明是。道者处处无碍净光是。三即一。皆是空名而无实有。如真正作。道人念念。心不间断。自达磨大师。从西土来。祇是觅个不受人惑底人。后遇二祖。一言便了。始知从前虚用功夫。山僧今日见处。与祖佛不别。第一句中荐得。堪与祖佛为师。若第二句中荐得。堪与人天为师。若第三句中荐得。自救不了。僧便问。如何是第一句。师曰。三要印开朱点窄。未容拟议主宾分。曰如何是第二句。师曰。妙解岂容无着问。沤和争负截流机。曰如何是第三句。师曰。但看棚头弄傀儡。抽牵全藉里头人。乃曰。大凡演唱宗乘一句中。须具三玄门。一玄门须具三要。有权有实。有照有用。汝等诸人作么生会。示众参学之人。大须仔细。如宾主相见。便有言论往来。或应物现形。或全体作用。或把机权喜怒。或现半身。或乘狮子。或乘象王。如有真正学人便喝。先拈出一个胶盆子。善知识不辩是境便上他。境上作模作样。便被学人又喝。前人不肯放下。此是膏肓之病。不堪医治。唤作宾看主。或是善知识不拈出物。祇随学人问处即夺。学人被夺抵死。不肯放此。是主看宾。或有学人应一个清净境。出善知识前知识。辨得是境。把得抛向坑里。学人言大好善知识知识。即云咄哉。不识好恶。学人便礼拜。此唤作主看主。或有学人披枷带锁。出善知识前知识。便与安一重枷锁。学人欢喜。彼此不辨。唤作宾看宾。大德。山僧所举。皆是辨魔拣异。知其邪正。
上堂。有一人论劫。在途中。不离家舍。有一人离家舍。不在途中。那个合受人天供养。
上堂。一人在孤峰顶上。无出身路。一人在十字街头。亦无向背。且道那个在前。那个在后。不作维摩诘。不作傅大士。珍重。
示众。我有时先照后用。有时先用后照。有时照用同时。有时照用不同时。先照后用。有人在。先用后照。有法在照用同时。驱耕夫之牛。夺饥人之食。敲骨取髓。痛下针锥。照用不同时。有问有答。立宾立主。合水和泥。应机接物。若是过量人。向未举已前。撩起便行。犹较些子。
上堂。大众夫为法者。不避丧身失命。我于黄檗先师处。三度问佛法的的大意。三度被打。如蒿枝拂相似。如今更思一顿。谁为下手。时有僧出曰。某甲下手。师度与拄杖。僧拟接。师便打。
兴化奖禅师。示众。我闻前廊下也喝。后架里也喝。诸子汝莫盲喝乱喝。直饶喝得兴化。向虚空里。却扑下来。一点气也无。待我苏息起来。向汝道未在。何故。我未曾向紫罗帐里撒珍珠。与汝诸人去在。胡喝乱喝作么。
三圣然禅师。上堂。我逢人即出。出则不为人。便下座。
灌溪闲禅师。上堂曰。我在临济爷爷处得半杓。末山娘娘处得半杓。共成一杓吃了。直至如今饱不饥。
上堂。十方无壁落。四畔亦无门。露裸裸。赤洒洒。无可把。便下座。
幽州空和尚。上堂。众集。有僧出曰。拟问不问时如何。师曰嗄。僧便喝。师曰[囗@力]。僧又喝。师拈拄杖。僧曰瞎。师抛下拄杖曰。今日失利。僧曰。草贼大败。便归众。师以手向空。点一点曰。大众还有人辨得么。若有辩得者。出来对众道看。师良久曰。顶门上眼。也鉴不破。便下座。
南院颙禅师。上堂。赤肉团上。壁立千仞。僧问。赤肉团上。壁立千仞。岂不是和尚道。师曰是。僧便掀倒禅床。师曰。者瞎驴乱作。僧拟议。师便打。
上堂。诸方祇具啐啄同时眼。不具啐啄同时用。僧便问。如何是啐啄同时用。师曰。作家不啐啄。啐啄同时失。曰此犹未是某甲问处。师曰。汝问处作么生。僧曰失。师便打。其僧不肯。后於云门会下。闻二僧举此话。一僧曰。当时南院棒折那。其僧忽契悟。
风穴沼禅师。上堂。夫参学眼目。临机直须大用现前。勿自拘於小节。设使言前荐得。犹是滞壳迷封。纵然句下精通。未免触途狂见。应是从前依他作解。明珠两岐。与你一时扫却。直教个个如狮子儿。咤呀地哮吼一声。壁立千仞。谁敢正眼觑着。觑着即瞎却渠眼。时有僧问。如何是正法眼。师曰。即便[翟*支]瞎。曰[翟*支]瞎后如何。师曰。捞天摸地。
上堂。举寒山诗曰。梵志死去来。魂识见阎老。读尽百王书。未免受捶拷。一称南无佛。皆以成佛道。僧问如何是一称南无佛。师曰。灯连凤翅当堂照。月映娥眉[((白-日+田)/廾)*页]面看。
上堂。若立一尘。家国兴盛。野老颦蹙。不立一尘。家国丧亡。野老安帖。於此明得。阇黎无分。全是老僧。於此不明。老僧却是阇黎。阇黎与老僧。亦能悟却天下人。亦能瞎却天下人。欲识阇黎么。右边一拍。者里是。欲识老僧么。左边一拍。者里是。
上堂。若是上上之流。各有证据。略赴个程限。中下之机。各须英俊。当处出生。随处灭尽。如爆龟纹爆。即成兆不爆。成钝欲爆。不爆直下便捏。
上堂。三千剑客。耻见庄周。赤眉横肩。得无讹谬。他时变豹。后五日看。珍重。
首山念禅师。上堂。第一句荐得。堪与佛祖为师。第二句荐得。堪与人天为师。第三句荐得。自救不了。时有僧问。如何是第一句。师曰。大用不扬眉。棒下须见血。曰慈悲何在。师曰。送出三门外。问如何是第二句。师曰。不打恁么驴汉。曰将接何人。师曰。如斯争柰何。问如何是第三句。师曰。解问无人答。曰即今祗对者是谁。师曰。莫使外人知。曰和尚是第几句荐得。师曰。月落三更穿市过。问维摩默然。文殊赞善。未审此意如何。师曰。当时听众必不如是。曰既不如是。维摩默然又且如何。师曰。知恩者少。负恩者多。乃曰。若论此事。实不甚一个元子脚。便下座。
上堂。三要得亲切。第一莫将问来问。还会么。问在答处。答在问处。汝若将问来问。老僧在汝脚底。汝若拟议。即没交涉。时有僧出礼拜。师便打。僧便问。挂锡幽岩时如何。师曰错。僧曰错。师又打。
汾阳昭禅师。上堂。谓众曰。汾阳门下有西河狮子。当门踞坐。但有来者。即便齩杀。有何方便。入得汾阳门。见得汾阳人。若见汾阳人者。堪与祖佛为师。不见汾阳人。尽是立地死汉。如今还有人入得么。快须入取。免得孤负平生。不是龙门客。切忌遭点额。那个是龙门客。一齐点下。举起拄杖曰。速退速退。珍重。
上堂。先圣云。一句语须具三玄门。一玄门须具三要。阿那个是三玄三要底句。快会取好。各自思量。还得稳当也未。古德已前行脚。闻一个因缘。未明中间。直下饮食无味。睡卧不安。火急决择。莫将为小事。所以大觉老人。为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想计他从上行脚。不为游山玩水。看州府奢华。片衣口食。皆为圣心未通。所以驱驰行脚。决择深奥。传唱敷扬。博问先知。亲近高德。盖为续佛心灯。绍隆祖代。兴崇圣种。接引后机。自利利他。不忘先迹。如今还有商量者么。有即出来。大家商量。僧问。如何是接初机底句。师曰。汝是行脚僧。曰如何是辩衲僧底句。师曰。西方日出卯。曰如何是正令行底句。师曰。千里特来望旧面。曰如何是立乾坤底句。师曰。北俱卢洲长粳米。食者无贪亦无瞋。乃曰。将此四转语。验天下衲僧。才见你出来。验得了也。问如何是学人着力处。师曰。嘉州打大象。曰如何是学人转身处。师曰。陕府灌铁牛。曰如何是学人亲切处。师曰。西河弄狮子。乃曰。若人会此三句。已辩三玄。更有三要语在。切须荐取。不是等闲。与大众颂出。三玄三要事难分。得意忘言道易亲。一句明明该万象。重阳九日菊花新。
上堂。凡一句语。须具三玄门。每一玄门。须具三要。有照有用。或先照后用。或先用后照。或照用同时。或照用不同时。先照后用。且要共你商量。先用后照。你也须是个人始得。照用同时。你作么生当抵。照用不同时。你又作么生凑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