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佛藏
- 续藏经
- 中国撰述
- 诸宗著述部
- 禅宗杂著
- 五宗原
五宗原
总结
得心於自。得法於师。师有人法之分。心有本别之异。根本智者。自悟彻头彻尾者是。差别智者。自悟之后。曲尽师法。以透无量法门者是。良以师必因人。人贵法妙。分宗列派。毫发不爽。故传法之源流。非独以人为源流也。所以六祖一华而出二枝。南岳怀让青原行思是也。让出四叶。自马祖道一。一出百丈怀海。海出黄檗希运。运出临济义玄。一也。百丈出沩山灵佑。佑出仰山慧寂。二也。自马祖出天王道悟。悟出龙潭崇信。信出德山宣鉴。鉴出雪峰义存。存出云门文偃。三也。雪峰出玄沙师备。备出地藏桂琛。琛出法眼文益。此马祖一枝之四叶也。青原一枝出一叶。自石头希迁。迁出药山惟俨。俨出云嵓昙晟。晟出洞山良价。价出曹山本寂。此青原一枝之一叶也。大矣哉。威音王已前无物也。威音王已后无物也。无物之物。不可以言到心师也。其○也。弹丸迸出。透顶处。忤逆闻雷。迅电突来过眼时。红旗闪烁。裂作两开。而火见处处。断碑横古路。控成双结。而中虚远远。驰书不到家。不知自己为何物。谩道三界为惟心。滴水答曹源滴水。慧超原汝是慧超。分明打劫就窠。争柰巡人犯夜。罗五家之四面。突临济之正宗。所以从威音一点辟开。至临济一囊收纳。云门本出睦州於黄檗。岂外滹沱。沩仰自续风穴于首山。还归慧照。曹洞到浮山而率宾归王。法眼虽入教而难逃至化。惟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临济儿孙既专大任。敢负前宗。一悟便了而无余。是增慢者。一槌便就而莫勤。是浅丈夫。当知大器晚成。切莫半途而废。师承在宗旨。不在名字。源流证悟。尽差别焉。可根本坐定。痛快者翻成跋扈。廉纤者到底缠绵。缠绵尚有脱时。跋扈终成异路。殷勤至再。叮嘱万千。幸勿扫宗旨以藏拙。正当究宗旨而竭情。情竭细除。人忘法灭。方可为人师表。绍佛先宗。善自护持。无令断绝。
传衣法注
世尊至多子塔前。命摩诃迦叶。分座令坐。以僧伽黎围之。遂告曰。吾以正法眼藏。密付于汝。汝当护持。并勅阿难。副贰传化。无令断绝。而说偈曰。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尔时世尊说此偈已。复告迦叶。吾将金缕僧伽黎衣。传付於汝。转授补处。至慈氏佛出世。勿令朽坏。迦叶闻偈。头面礼足曰。善哉善哉。我当依勅。恭顺佛故。鹤勒那尊者谓师子尊者曰。吾师密有悬记。罹难非久。如来正法眼藏。今当付汝。汝应保护。普润来际。偈曰。正说知见时。知见俱是心。当心即知见。知见即於今。祖说偈已。以僧伽黎密付之。至达磨大师。谓可大师曰。内传法印。以契证心。外付袈裟。以定宗旨。后代浇薄。疑虑竞生。云我西天之人。言汝此方之子。凭何得法。以何证之。汝今受此衣法。却后难生。但出此衣。并我法偈。用以表明。其化无阂。至我灭后二百年。衣止不传。法周沙界。明道者多。行道者少。说理者多。通理者少。潜符密证千万有余。汝当阐扬。勿轻未悟。一念回机。便同本得。听吾偈曰。我本来兹土。传法救群迷。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后六祖因五祖击碓。夜入祖室。五祖以袈裟围祖。不令人见。以所传袈裟。用付于汝。善自保护。无令断绝。听我偈曰。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无情既无种。无性亦无生。六祖问曰。法则既受。衣付何人。祖曰。昔达磨初至。人未之信。故传衣以明得法。今信心已熟。衣乃争端。止於汝身。不复传也。(於密)注曰。多子塔前传法者。悬记此法祖脉佛脉两无断绝之时也。世尊与迦叶分座者。示祖佛位同。佛在世即佛授法于祖。佛灭度即祖授法於佛。指佛以法身为重也。僧伽黎围之以授法者。正法以衣相密为心印也。凡有难及难信处。即衣法同传也。正法眼藏者。师师相传之法眼也。不言涅盘心者。以人人自悟之心。各各固有。只在正法眼藏印定。以为师法也。勅阿难副贰者。言展转承化而代不乏人也。偈言法本法无法四句者。指伽黎而授其法相之义也。将金缕僧伽黎衣传付于汝转授补处慈氏佛者。示前以法正授於祖。兹以法一付於佛。意后佛当亲授祖法。而后化行也。达磨曰内传法印以契证心外付袈裟以定宗旨者。正以宗旨在衣上。以印所传契证之自心也。却后难生但出此衣并示法偈用以表明其化无碍者。盖以人但信有自悟之门。更不信师法。有忘悟了心之妙。故用衣以表明。令人悟之。又悟以尽差别智也。差别尽而根本之惑始尽矣。至我灭后二百年衣止不传法周沙界者。盖悟心得法者多。悟必尽法而后已。不待一一以衣表示也。明道者多行道者少者。言自悟者。单明心道。若无法曲尽差别智故。不能行也。说理者多通理者少者。言说理者。乃不悟心。而但传法者也。通理者。自心宗旨两得证悟者也。此叮咛得心必得法而后能行。得法必得心而后实证。二者不可缺一。故当以法潜符密证也。潜符密证千万有余者。言世尊於多子塔前付嘱。无令断绝。定当心法不断。故千万有余也。汝当阐扬勿轻未悟一念回机便同本得者。言人不论根器上下。但不悟耳。若示之一念回机。便同本得。本得之心。与法符契。即与祖佛不二也。传法度群迷者。言传者法。不言有悟可传人也。五祖以袈裟围六祖不令人见而传法者。正是多子塔前故事。至六祖后。人皆知信此实相无相之法相也。皆言表信而用衣。正重信有宗旨耳。呜呼宗旨其可不信乎。宗旨而不信。更用佛祖相传为哉。更用源流名字为哉。故五宗恐其法灭也。显言宗旨以付授。付授之久。因不悟心者。认有法可传。而学法不参心也。故后之悟心豪杰。欲抹杀宗旨。单存悟见也。此心法不同各偏之毙耳。兹直注佛祖相传之心法。以示心法同传之旨。愿后人信之。则多子之谶不诬。而千万有余之言始实矣。若必重自悟。而抹杀相传之法。必非悟心之士也。何以故。以其见有法故。见有法即与自心违故。既悟见有法。则所悟之心亦伪故。呜呼自心师法。不可动着。动着则入地狱如箭射。
五宗原(终)
济宗颂语(附)
万峰法藏着
学人上履阅
余自力参於折竹声中。得个前后际断。顿见青州衫意旨。便能棒棒见血。箭箭中的。复参睡中主。了得高峰枕落。雪嵓古栢。千古同心。因知道无终穷。力参不已。闭关日夕究其不可究处。所以深入济上堂奥。旁及四家。兼之旁出诸禅。得大慧所谓禅备众体之妙。其三玄三要。四宾主等。大法小法。都从达磨密授二祖之七佛偈。西天四七传心法要。授受至於六祖。而出南岳青原。两家大振。所以有百丈再参马祖因缘。尽以从上诸法。做出面目。百丈以三日耳聋。传之黄檗。黄檗以三顿棒。传之临济。济恐宗旨太密。传久失真。而变为一橛头粗恶浅小之禅。单可自了。不能为人。故与普化克符等。建立宗旨名相。千变万化。收归两堂一喝。分为宾主。以授三圣大觉。三圣大觉约示而广演。互相激扬。以授兴化。祖佛之法。至化而曲尽其妙。不可胜言矣。其时鹿门等。承虚接响。几丧宗旨。幸有守廓。为发明之。斯道赖以不泯。继之。兜率闻於清素。觉范得於归宗。深虑远传。各为阐发。临济一脉。七佛诸偈。具在典章。政所谓文献若足。吾能征矣。后世以高峰中峰之下。屡遭世乱。其间诸家传法弟子。给侍不久。宗旨渐疎。迄我明初。几希残烬。至於关岭。而及笑岩。其徒广通公者。自因不识正宗。妄以蠡测。乃序笑岩集。遂云。曹溪之下。厥旁岐纵横肆出。厥奇名异相。涯岸各封。以罗天下学者。因诬其师。为削去临济。不欲承嗣。将调截枝泝流。以复本原。另出名目曰。曹溪正脉。其说一唱。人人喜于省力易了。遂使比年已来。天下称善知识者。竞以抹杀宗旨为真悟。致令无赖之徒。无所关制。妄以鸡鸣狗盗为习。称王称霸。无从勘验。诚久假而不归矣。呜呼临济果为旁岐乎。宗旨果为奇名异相之纵横肆出乎。其法果为罗笼天下而设乎。入其法者。果若密室传授之伪异乎。曹溪之下。南岳青原五家宗旨。果皆旁出。而纷纭妄号正宗者乎。此何异於圭峰数南岳为泛徒者哉。后世岂无明眼者笑斥耶。宁不闻笑岩上堂举世尊升座公案。时有僧出作礼。劈脊便打云。多口作么。僧云。某甲一言也未。何为多口。岩复打云。再犯不容。翌日上堂云。昨举公案未圆。未能解得诸人惑。未能与世尊把臂共行。何谓。若是知音作者。才恁么。便不恁么。然后没交涉。直教两头撒开。中间放下。自然活卓卓底。随处作主。如水投水。似空合空。佛祖不能知。鬼神莫能测。又僧问。如何是夺人不夺境。岩云。一文钱。一个烧饼。云如何是夺境不夺人。云吃在肚里了。时下饱欣欣。云如何是人境两俱夺。云你无一文钱。只得甘受饿。云如何是人境俱不夺。云云门饼金牛饭。空腹而来饱腹归。此岂不是笑岩之济宗乎。终日闻笑岩语。见笑岩录。乃立妄论以诬笑岩。为见外临济。不亦过且谬乎。岂不闻爱礼存羊之论。毋令断绝之教乎。兹幸 金粟一枝。仍用黄檗三顿痛棒示人。而三玄宾主。固在也。不肖勉为承嗣。力唱此宗。为万世不易之定衡。奈何一唱而和寡。未能恢弘畅达。以救临济法灭之虞。敬原五宗。而复以马祖一脉的传公案。细细颂出。手授二三子之自悟自入者。互相激扬。务使此宗再起。毋令断绝。以报佛恩。若曰。达磨西来。本无一字。而复添此叨叨者耶。将应之曰。七佛偈并诸谶语。子将以为文字乎。乃俟其开口便掌。以绝夫后世野狐之种云。
举百丈再参马祖。侍立次。祖目视绳床角拂子。丈曰。即此用。离此用。祖曰。汝向后开两片皮。将何为人。丈取拂子竖起。祖曰。即此用。离此用。丈挂拂子於旧处。祖振威一喝。丈直得三日耳聋。未几住大雄山。以所处岩峦峻极。故号百丈。四方学者麇至。一日谓众曰。佛法不是小事。老僧昔被马大师一喝。直得三日耳聋。黄檗闻举不觉吐舌。丈曰。子已后莫承嗣马祖去么。檗曰。不然。今日因和尚举。得见马祖大机之用。然且不识马祖。若嗣马祖。已后丧我儿孙。丈曰。如是如是。见与师齐。减师半德。见过於师。方堪传授。子甚有超师之见。檗便礼拜。又仰山云。此是显大机大用。且道。如何是大机之用 着语云 鞍前电闪。马后雷轰 又云。行了春风有夏雨。
颂云。
尽道英雄志可伸。长驱席卷见精神。胡芦谷断撩天火。一马为龙得几人。
如何是大机大用 着语云 禹门三汲浪。平地一声雷。
颂云。
放去收来任自由。突然翻转尾和头。曾经三峡瞿塘险。跨灶馨儿也大愁。
既有大机之用。则如何是大用之机 着语云不因渔父引。争得见波涛。
颂云。
钵下袈裟窟里身。英雄当日逞将军。蒙山去后南宗振。避石犹传万古勋。
如何是大底道理 着语云 硕果不食。
颂云。
断水穷山不惮烦。桃花流尽见仙源。自从一落渔人眼。世上相传有浪言。
马祖而下。早有宾主句矣。其源盖出於再参公案中。且道如何是百丈再参之宾中主 着语云 周郎功就。汉有荆州。
颂云。
早施约法次关中。示玦烹翁霸正雄。子夜楚歌虞帐冷。千秋无面见江东。
如何是主中宾 着语云 夏至前头隔夜定。
颂云。
东阶先揖致殷勤。北面擎觞礼让频。去尽骄淫见真寔。从来入圣本於仁。
如何是主中主 着语云 雨过旱雷轰。
颂云。
何处声榔击破秋。掉翻轻艓掷鱼钩。夜蟾不识湖深冷。沉到龙窝极底头。
主中主从那里得来 着语云 饶人多主顾。
颂云。
颓然阃外付将军。开国成家岂别人。不是垂衣拱手贵。万邦何以致来宾。
举兴化在三圣为首座。常曰。我向南方行脚一遭。拄杖头。不曾拨着一个会佛法底人。圣云。具个什么眼。便恁么道。化便喝。圣云。须是你始得 着语云 冷光微露。毒杀热谩。
颂云。
全提劫外过春风。才见花开雨湿丛。纵使青皇未零乱。已看满地是残红。
兴化到大觉。觉问。我闻你道向南方行脚一遭。拄杖头不曾拨着一个会佛法底人。你凭个什么道理与么道。化便喝。觉便打。化又喝。觉又打。明日相逢。觉云。我昨日疑你遮两喝。化又喝。觉又打。化再喝。觉亦打 着语云 何劳再勘。
颂云。
一回雨过一回香。转见花深夏日长。燕子尚疑春富贵。喃喃犹自语高梁。
化云。某甲於三圣师兄处。学得个宾主句。总被师兄折倒了也。愿与某甲个安乐法门。觉曰。遮瞎汉。来遮里纳败阙。脱下衲衣。痛与一顿 着语云 若不脱下。争得见骨 化於言下。荐得临济先师於黄檗处吃捧底道理。且道。如何是三度痛棒底道理 着语云 彩云归尽月当空。
颂云。
洗尽胭脂素体香。多知嫂嘱细姑娘。翻思父母当年事。恩大难酬只自伤。
举守廓侍者到华严。值严上堂曰。大众。今日若是临济德山高亭大愚鸟窠船子儿孙。不用如何若何。便请单刀直入。华严与汝证据。廓出礼拜。起便喝。严亦喝。廓又喝。严亦喝。廓礼拜起曰。大众看遮老汉一场败阙。又喝一喝。拍手归众。且道。华严败阙。在甚么处 着语云 既无推让之德。那复见义不为。
颂云。
东和北拒策应高。前失吞吴后栋挠。八阵至今腾怨气。数堆顽石怒江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