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佛藏
- 续藏经
- 中国撰述
- 诸宗著述部
- 真言宗
- 瑜伽集要施食仪轨
瑜伽集要施食仪轨
唵。萨哩斜(二合)。答塔葛达啰的捺(二合)。麻曷曼答辣。布拶弥渴萨谟的啰(二合)。斯癹啰纳。三麻耶哑吽
(置铃於案。以右手持花米。念云)。
惟愿上师三宝中围佛会。慈悲摄受。今辰施主。福慧庄严。世出世间。吉祥如意。普及法界一切有情。速成无上佛果菩提。
捺谟孤噜(二合)毗牙(二合)
捺谟勃塔耶
捺谟达而麻耶
捺谟桑渴耶
唵哑吽(三徧毕。撒花米。抚尺一下。念云)
三归依赞
佛法僧宝 体徧十方 恭敬请祈 必蒙感应
将当阐扬施食之初。先须归敬三宝。要祈法事周隆。庶使胜因成就。大众慈悲。随声应和。
志心信礼佛陀耶。两足尊。三觉圆。万德具。天人调御师(唵哑吽)。凡圣大慈父。从真界。腾应质。悲化普。竖穷三际时。横徧十方处。震法雷。鸣法鼓。广演权实教(唵哑吽)。大开方便路。若归依。能消灭地狱苦。
志心信礼达摩耶。离欲尊。宝藏收。玉函贮。结集於西域(唵哑吽)。翻译传东土。祖师弘。贤哲判。成章疏。三乘分顿渐。五教定宗趣。鬼神钦。龙天护。导迷标月指(唵哑吽)。除热真甘露。若归依。能消灭饿鬼苦。
志心信礼僧伽耶。众中尊。五德师。六和侣。利生为事业(唵哑吽)。弘法是家务。避嚣尘。常宴坐。寂静处。遮身服毳衣。充腹采薪薇。钵降龙。锡解虎。法灯常徧照(唵哑吽)。祖印相传付。若归依。能消灭。旁生苦。
(宣意毕举云)。
香云盖菩萨摩诃萨。
众等发广大心。
归依金刚上师 归依佛 归依法 归依僧
我今发心。不为自求人天福报。声闻缘觉。乃至权乘诸位菩萨。唯依最上乘。发菩提心。愿与法界众生。一时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先结大轮明王印 加持坛场悉清净 我今依教诵密言 令我所作皆成就
默念大轮明王咒七徧。
(其印咒者。甘露军茶利菩萨念诵仪云。二手内相义。直竖二头指。并以二中指缠二头指初节。前各头相拄。二大指并伸直。结印当心。诵咒曰)。
捺麻斯得哩(三合)野。脱夷(二合)葛喃。萨哩斡(二合)。怛塔葛达喃。唵。微啰积。微啰积。麻曷拶葛啰(二合)。斡资哩(二合)。斡资哩(二合)。萨怛萨怛。萨啰谛。萨啰谛。得啰(二合)夷。得啰(二合)夷。微驮麻尼。三攀拶纳祢。得啰(二合)麻祢的。席塔讫哩(二合)。得兰(二合)颜席提。脱夷(二合)莎诃
(师咒印可知。应想面前空处离身七肘。高八肘。现一金色◇喷[口*(隆-一)]字。字种变成胜妙宫殿。以大千国土合为一国土。以此国土融成一宫殿。一一庄严。皆准华严经说胜妙乐事。问。此大千国土合而为一。云何合耶。答。一切国土体自空寂。谁立疆界若离众生见。则国土自一。问。此土众生。置於何处。答。是中众生。即诸佛心中之众生。同佛受用。复何用置。问。何全依心想便成宫殿。答。彼大千国土等。咸是妙明真心所现。若离真心。毕竟无有。今依幻化力故。复以大千国土而为宫殿。是为万法由我者也)。
稽首十方调御师 演扬清净微妙法 三乘四果解脱僧 愿赐慈悲临法会
奉请三宝
(表白举香花请。众和毕。首者执炉请云)。
南无一心奉请。尽十方。徧法界。微尘剎土中。诸佛法僧。金刚密迹。卫法神王。天龙八部。婆罗门仙。一切圣众。惟愿不违本誓。怜愍有情。此夜今时。光临法会(众和香花请毕。首者白云)。
谨依瑜伽教 建置曼拏啰 惟愿三宝尊 慈悲哀纳受
印现坛仪
(千手眼修行仪云。二手各作金刚拳。施进慧力相钩。胸前微动。念真言曰)。
唵。斡资啰(二合)拶裓啰(二合)吽。拶。吽。[口*邦]。斛
(师印咒可知。应想心间字种放光。至色究竟天上。召请智观世音来入道场。此智观世音即放无量光。召请一切三宝及显密。护神来至道场。重重无尽。问。於此教门。但说果主因伴。今何得因为主果为伴耶。答。此有二义。一行者以观音为所缘熟境。故先契此境。后契诸佛之境。然观音放光召请诸佛。亦犹行者召请观音者也。今藉观音请佛。非为主也。二此菩萨即是过去威德自在光明王如来。退位度生。即果位也。若或为主。亦无过也)。
众念三十五佛
毗卢遮那佛 愿力周沙界 一切国土中 恒转无上轮
大众默念心经一徧
启告十方一切诸佛。般若菩萨。金刚天等。及诸业道。无量圣贤。我今(某甲)以大慈悲。乘佛神力。召请十方尽虚空界。三途地狱。诸恶趣中。旷劫饥虚一切饿鬼阎罗诸司。天曹地府。业道冥官。婆罗门仙。久远先亡。旷野冥灵。虚空诸天。及诸眷属。异类鬼神。唯愿诸佛。般若菩萨。金刚天等。无量圣贤。及诸业道。愿赐威光。悲增护念。普愿十方尽虚空界。天曹地府。业道冥官。无量饿鬼。多生父母。先亡久远。婆罗门仙。一切冤结。负於财命。种种类族。异类鬼神。各及眷属。乘如来力。於此时中。决定降临。得受如来上妙法味清净甘露。饮食充足。滋润身田。福德智慧。发菩提心。永离邪行。归敬三宝。行大慈心。利益有情。求无上道。不受轮回诸恶苦果。常生善家。离诸怖畏。身常清净。证无上道(三白)。
伸五供养
十方一切剎 诸佛菩萨众 无量诸圣贤 及诸业道官 唯愿大慈悲 降临於法会 摄受花香灯涂果乐 微分少供养
吽字涌出(哑 花香灯 哑 涂果乐) 天母。一面四臂放光明(哑哑)。上二手印持妙(花香灯 哑 涂果乐 哑) 下二手印轮相交。吽。唵哑吽。唵哑吽。纥哩哑。妙(花香灯 涂果乐) 天母供养佛。愿佛慈悲哀纳受
因缘自性所出生 所有种种微妙(花香灯涂果乐) 奉献上师三宝尊(哑哑) 惟愿慈悲哀纳受
户唵萨哩缚怛他誐多(布思必 度 必 哑卢吉干 的 你尾的 沙布答)布佐铭遏三谟怛啰萨嚩兰拏三麻曳吽
(师印咒可知。应想心间字种。出生六个◇吽字。各具一色。以六波罗密为体。化成六天母。窈窕美貌展左跪右而作舞势。奉供诸佛。问。六色何色。答。花淡红色。香黄色。灯红赤色。涂白色。果红黄色。乐青绿色。各相其色故。问曰。如何以六度为体。答。此有所表。花表布施。布施令人能生欢喜故。香表持戒。持戒则业行芬馥故。灯表忍辱。忍辱则转瞋恚火为大光明故。涂表精进。精进则润泽法身故。果表禅定。禅定则能成就佛果故。乐表智慧。智慧则能出生种种诸法故。问。果有此天母耶。谓只是依行想成。答。此六天母。乃喜金刚中围内有之。皆佛母也。皆文殊普贤之俦也)。
我以普贤行愿力 修设花香灯涂食 微尘剎土诸圣贤 一一徧礼皆供养
次结运心供养印
(诵七徧。其印以两手外相义合掌。以右压左置於顶上。凡作供养。应具此法。及奉瑜伽。皆依真言手印运心合掌置顶。方成圆满供养)。
那麻萨哩斡(二合)。答塔葛的毗牙(二合)。月说穆契毗牙(二合)。唵(引)。萨哩斡(二合)哩塔。乌忒葛(二合)的。斯癹(二合)啰纳兮慢。葛葛捺龛莎诃
(师印咒可知。应想虚空法界。所有人天妙涂花香等灯明。幢幡伞盖。鼓乐歌舞。真珠罗网。悬诸宝铃。花鬘白拂。微妙磬铎。矜羯尼网。如意珠宝树。衣服之云。天诸厨食。上妙香美。种种楼阁。天诸严身。头冠璎珞。如是等云。行者运心想满虚空。以志诚心如是供养)。
我以志诚心 奉献甘露食 惟愿三宝尊 遣魔哀纳受
次结遣魔印
(将奉三宝施食。先结三尖印。禅押施度头。戒忍进疏伸。诵云)。
唵(引)。斡资啰(二合)。拽屹彻(二合)吽
(师印咒可知。应想掌中有赤色吽字。字脚放光。从三尖出。作摇扇势。遣食器上魔。问。食器上有何等魔。答。有寻香食施食等魔碍。故今遣之)。
我以佛神力 依教诵密言 加持甘露食 徧满虚空界
次结变空印
(两羽虚合掌。如莲花状。竖立胸前。而诵真言)。
唵。莎癹斡秫塔。萨哩斡(二合)塔哩麻(二合)。莎癹斡秫徒[元*欠]。唵(引)哑吽
(师印咒可知。应想食器及食悉皆空寂。以分段食多染触故。故今空之极令清净。於其空处。应想三个◇喷[口*(隆-一)](二合)字字金色。变成食器。於食器中。想白色◇唵字变成胜妙饮食。皆醍醐乳酪及麨蜜等味。点净念唵哑吽二十一徧。极令广大已。复念拶吽[口*邦]斛。而作手印。想令前来所观三宝海会分明显现。再伸五供养。施宝错。念思麻啰等咒。想三宝摄受。初一分奉佛并法。次一分奉菩萨圣僧。后一分奉显密护神。既奉献已。然后作掬水势。念云)。
以此甘露食 奉献诸圣贤 怜愍我等故 慈悲哀纳受
次结奉食印
(两羽相合。作掬水势。念奉食咒三徧。各弹指一下)。
唵(引)。哑葛噜穆看。萨哩斡(二合)。塔哩麻(二合)喃。哑牒耶(二合)(引)奴忒。班答奴忒。唵哑吽。癹咤莎曷
(想诸佛子等。徧奉三宝。生欢喜心。求索愿事。必蒙允许。广迎圣众入坛。即以香花灯涂种种供养毕。默念奉食偈)。
振铃念奉食偈
我今奉献甘露食 量等须弥无过上 色香美味徧虚空 上师三宝哀纳受 次供显密护神等 后及法界诸有情 受用饱满生欢悦 屏除魔碍施安宁 今辰施主眷属等 消灾集福寿延长 所求如意悉成就 一切时中愿吉祥
三宝赞
世尊大慈妙庄严 明解圆满一切智 能施福慧如大海 於诸如来我赞礼 自性本体离诸欲 能依此行脱恶趣 以为甚深微妙理 於诸妙法我赞礼 解脱道中胜解脱 持净戒行堪恭敬 胜妙福田生圣处 於彼大众我赞礼 普陀落伽常入定 随缘赴感靡不周 寻声救苦度群迷 是故名为观自在
次入观音禅定
(以上供养三宝。是作福门。有福而无智。则落於人天因果。今若修习此观音禅定。则有智。既具福智。即同诸佛。然后於法界众生能作利益。侍者白云。次入观音禅定。师作禅定。维那伸偈。其声贵柔和清亮。不可雄厉。恐妨观想。又不可太近世俗儿女之声。当入定时。闭目澄心。观想自身中圆满洁白犹如净月。於心净月上。想◇[口*纥]哩字放大光明。其字变成八叶莲花。上有观自在菩萨。相好分明。左手持莲花。右手作开敷势。作是思惟。一切有情身中。有此觉悟之花。清净法界。不染烦恼。莲花八叶上。各有如来入定。跏趺而坐。面向观自在。项佩圆光。身如金色。光明晃曜。想此八叶莲花渐舒渐大。量等虚空。以此观花照触如来海会。愿成广大供养。以此觉花蒙照触者。於诸苦恼悉得解脱。等同菩萨相好。即想莲花渐收。量等己身。结印念咒。加持四处)。
南无无尽三宝尊 我今誓发菩提心 唯愿菩萨来摄授 速证观音微妙身 次入观音三摩地
(蹑前生后)。
澄心闭目观心中
(澄心。则清净之时也。内不放出。闭目。则观想之时也。外缘不入。问曰。心无所住。安得有中。答。此明肉团心也。以灵知之心。栖止於肉团之心内故)。
圆满皎洁净月上
(圆满皎洁者。心之体用也。圆而满。则无德不备。体也。皎而洁。则无所不照。用也)。
字种放光成莲花
(字种。[口*纥]哩字也。此字乃大悲菩萨取证之理。度生之妙门也。放光成莲花者。乃所造之花也)。
花中有一观自在
(即[口*纥]哩字。增长自身成观自在菩箧。逆顺无碍。故名自在。花乃指所坐之花也)。
相好具足无比对
(偈之略也。具说应云。一面二臂。其身金色。花冠璎珞严身。顶戴阿弥陀佛。无比对。称赞之词也)。
左手执持妙莲花
(理能成事。故云持也。花表因果同时也)。
右手於叶作开势
(事能显理。故作开势也。已上并是自觉)。
菩萨思惟有情身 各具觉悟之莲花
(此二句方是觉他。行菩萨行也。偈意谓一切众生与菩萨本自同体。皆有觉悟之莲花。但由颠倒执着而不证也。故菩萨思惟而起哀救。行者於此处更不可将菩萨与自身作两处想。前来既以字种增长作观音。此处思惟即是指行人。若不能思惟。则向所作法徒劳心力)。
清净法界无惑染
(当与前两句作一片看。不可打成两橛。清净法界。一尘不立也)。
八叶各有一如来
(八叶。即指心间莲花之八叶也。各有一如来者。即八识元是一心也。既是一心。还同正觉而为一体。故云各有。一如来者。即是观音也。不言菩萨而言如来者。一超直诣也。此二句通自他说。约他。则言有情心本清净无垢。觉悟莲花中有八如来。约自。则言行人与八如来同时入定也)。
如来入定跏趺坐 各各面向观自在
(问。定有多种。今如来入定。何等定耶。答。即行人所入之定也。此定名为剎那大悲禅定。又问。各各面向。前四面向可。后四岂不背耶。答。向背岂得名为如来。正所谓妙在转处矣。若约事相而说。诸佛菩萨身。非同众生分段之身。东向则背西。南向则背北。而菩萨有随类意生身。应化无方。面向皆正。岂八如来。或千佛万佛向无不正。学者当作是观。更须向无向背处看)。
项佩圆光身金色
(彰殊胜身)。
光明朗照及晃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