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佛藏
- 续藏经
- 中国撰述
- 诸宗著述部
- 天台宗
- 金园集
金园集
续藏经 金园集
宋 遵式述 慧观重编
金园集卷上
天竺寺忏主慈云大师勑谥法宝大法师述
住持传天台教观五世法孙慈明大师(慧观)重编
授菩萨戒仪式十科 授五戒法 示人念佛方法并悔愿文 修盂兰盆方法九门
授菩萨戒仪式十科
第一开导信心 第二请三宝诸天加护 第三归依三宝 第四请五圣师 第五下座佛前乞戒 第六发四弘誓愿 第七开遮问难 第八三番羯磨 第九请佛证明 第十示持犯戒相
第一开导信心
原夫大乘菩萨戒者菩萨道之根本正觉果之因基故梵网经云戒如明日月亦如璎珞珠微尘众菩萨由是成正觉华严经云戒是无上菩提本应当具足持净戒若能坚持於净戒是则如来所赞叹涅盘经云欲见佛性证大涅盘必须受其戒法当知若不受戒无成佛之期智度论云如无足欲行无船欲渡是不可得萨遮尼乾子经云若不持戒乃至不得疼癞野干之身况功德之身又月灯三昧经云虽有色族及多闻若无净戒犹禽兽虽处卑下少闻见能持净戒名胜士又璎珞经云若一切众生不受菩萨戒者不名为人畜生无异故知戒德殊胜不可思议为五乘之轨范作三宝之梯航大恶病之良药大怖畏之守护恶道暗处戒为明灯生死海中戒为船筏诸佛子欲求此戒须发信心华严经云信是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当知信心为万善之本今所发信心者须信现前一念即大乘菩萨戒体故璎珞经云一切凡圣戒皆以心为本心无尽故戒亦无尽然戒有多种五戒八关斋戒名近住解脱戒若受此戒但近代天之报小乘二百五十戒名别别解脱戒若受此戒每恃一条各得解脱虽出离生死爱河但趣阿罗汉小果不能明常住佛性广化众生若受菩萨三聚净戒报圆佛果相好无边三达五眼十力四无所畏一切功德无不具足故受兹戒法即於凡夫此身一念之中讫至成佛具八种殊胜现世获五种利益云何为五一者得诸佛诸大菩萨心心护念时时记持二者得烦恼断除佛心明朗智慧辨才渐渐增长三者得现在人见心生欢喜一切善心倍加恭敬四者得备万行犹如妙华庄严凡夫位齐古佛五者临命终时心无悔恼神识安然舍此报身直生佛净土八种殊胜者第一趣道殊胜者譬如大鹏一举翅高飞能至十万九千里喻此菩萨趣道径疾故法华经云乘是宝乘直至道场又华严经云以少方便而得菩提当知但了一心名少方便更无所至当体湛然第二发心殊胜者谛了初心当念成佛因果同时譬如好坚处地内烦恼[谷-禾+卵]中能发此心已超二乘果位故云小乘之极不如大乘之初第三福田殊胜者假使供养满阎浮提阿罗汉不如供养一鹏何以故此鸟先曾受菩萨戒故第四功德殊胜者受菩萨戒者喻如日光受小乘戒者喻如萤火第五受罪轻微者诸弟子莫疑受戒坚持不得不敢受戒经云受戒之后设若破戒犹胜外道不受戒者外道邪见永沉恶道无有出期破戒之人戒威力故设堕恶道受罪轻微若堕地狱作地狱中王若堕畜生作畜生中王若堕神鬼作神鬼中王若在人间作人中王若生天上作天中王生生之处不失王位经云有犯名菩萨有戒可破故无犯名外道无戒可破故第六处胎殊胜者菩萨处胎之时常为天龙八部诸善神王之所守护不令败坏第七神通殊胜者菩萨於一切处而得解脱小乘之人止得三明六道具八解脱但离虚妄名为解脱其实未得一切解脱第八果报殊胜者生莲华藏海受法性身湛然常住无生无灭以念念趣萨婆若海成无上菩提。
第二请三宝诸天加护
诸佛子既知妙戒如是功德开导身心须至欣慕次当教汝虔请三宝及诸天神祇同降道场证明护念同崇戒法汝等各各至心随我口道。
弟子某甲一心奉请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真应二身。
一切尊法半满两教一切圣贤三乘等侣惟愿三宝同降道场证明加护。
一心奉请梵释四王二十八天诸仙仙众大宋土境名山大川江河淮济一切神祇当州地分城隍社庙。
一切灵宰僧伽蓝内护正法者并愿承三宝力同降道场证明加护。
第三归依三宝
如上已为汝请三宝百灵降临道场同崇戒善菩萨戒法不问是男是女若显若幽乃至利根畜生但解法师语者尽受得菩萨戒法不同小乘於受戒时但言尽形寿此身若谢其戒便失若是菩萨戒从今一受讫至成佛永无失缘向下为诸弟子翻邪向正受三归依言三归者一归依佛宝二归依法宝三归依僧宝此之三宝是众生敬田若也归依而敬之能生一切功德然三宝有乎三种一住持三宝二别相三宝三一体三宝言住持三宝亦曰相从三宝自释迦去后至今不绝泥龛塑像即佛宝黄卷赤轴为法宝剃发染衣名僧宝言别相三宝者修行契证方便则有未修行则无妙觉如来具法身报身应身化身此之四身是其佛宝所说八万四千法藏是法宝等觉已还诸位菩萨一切声闻等是僧宝言一体三宝者上至诸佛下及蜎飞无不具是三宝也实相圆理无为一体即一而三名秘密藏如世珍奇通名为宝即今弟子有其觉性便是佛宝此性无染便是法宝此性柔和无诤便是僧宝诸弟子不得自轻诸佛如来只因证此三宝而能运大神通兴诸佛事诸弟子此之三宝在己身中如水在冰若向冰外求水无有是处然若欲融冰善须方便拟趣佛果非修不成今始觉知正向此宝作归依处随我声唱各称己名。
我弟子某甲等愿从今日尽未来际归依佛两足尊归依法离欲尊归依僧众中尊(三说)。
上来已为受归依竟向下更须三度结归若不结归则向归依不称圆满随我声唱。
我弟子某甲等归依佛竟归依法竟归依僧竟(三说)。
从今已往称佛为师更不归依邪魔外道惟愿三宝哀怜摄受慈愍故(三说)。
第四请五圣师
诸佛子汝等欲求妙戒先须请师次为汝虔请五座圣师授汝戒法汝等各须至心殷懃三请请师之法汝合自陈盖汝未能我今教汝合掌称名随我言道我某甲等一心奉请释迦如来应正等觉为和尚我依和尚故得受菩萨戒慈愍故(三说)。
一心奉请文殊师利菩萨为羯磨阿阇梨我依羯磨阿阇梨故得受菩萨戒慈愍故。
一心奉请弥勒菩萨为教授阿阇梨我依教授阿阇梨故得受菩萨戒慈愍故。
一心奉请十方诸佛为尊证师我依尊证师故得受菩萨戒慈愍故。
一心奉请诸大菩萨为同学侣我依同学侣故得受菩萨戒慈愍故。
诸弟子和尚阿阇梨十方尊证师诸大同学悉具无缘慈悲拔苦与乐更为弟子要期何故须要期虑诸弟子受戒之后不能坚持破戒得罪堕落恶道一时唱云。
我若随三恶道中和尚阿阇梨十方尊证师十方诸大同学慈悲度脱(三说)。
第五下座佛前乞戒
诸佛子我今为汝三白诸佛菩萨乞戒汝等至心合掌谛听(戒师下佛前跪唱云)。
仰白十方一切诸佛大地菩萨僧此诸弟子求我比丘某甲从诸佛菩萨僧乞受菩萨三聚净戒此诸弟子已是真实能生净信成菩提种惟愿慈悲施与菩萨三聚净戒。
第六发四弘誓愿
诸佛子将欲授汝妙戒先须真正发菩提心立四弘誓愿须归依谛境要制其心自行化他从因至果然此谛境及菩提心通於大小汝今既求大乘三聚净戒须依圆顿无作谛境生死即涅盘烦恼即菩提即或成智即生成灭依此谛境立四弘誓愿融摄大小无非法界初心徧摄观惑法界徧集佛法三身等证汝等当须心缘谛境口陈誓词合掌志心随我口道唱云。
众生无边誓愿度 烦恼无数誓愿断 法门无尽誓愿学 佛道无上誓愿成
第七问遮难
次当依梵网经问汝遮难若有七遮之罪以为障难不得三聚净戒我今问汝当如实答。
汝曾出佛身血否(答云无下去例此答) 汝曾杀父否 汝曾杀母否 汝曾杀阿阇梨否 汝曾杀和尚否 汝曾杀阿罗汉否 汝曾破和合僧否。
第八羯磨
诸佛子既无遮难方堪受戒今正是时切须至心倾仰於师如仰完器盛水无异莫余思想一心谛听三番羯磨唱第一番法界善芽悉皆震动欲住汝身唱第二番此之戒法徧满虚空云集项上唱第三番想此戒法从汝顶门而入身心满足非色非心不可思议汝等直须静思静虑谛听谛听。
佛子某甲若干人等谛听汝今从我求受一切菩萨净戒一切菩萨学处所谓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此诸净戒此诸学处过去一切菩萨已受已学已解已行已成未来一切菩萨当受当学当解当行当成现在一切菩萨今受今学今解今行当来作佛汝等从今身至于成佛於其中间不得犯能持否(答能持三说)。
第九请诸佛证明
诸佛子快哉庆幸有此遭逢喜无障缘得受戒竟如得髻中珍宝似得优昙钵华宜尽保任以期熟脱今更为汝虔请诸佛菩萨为作证明。
仰白十方法界一切诸佛诸大菩萨僧此娑婆世界南瞻部州大宗国某僧伽蓝内佛菩萨前有诸佛子於我所求受菩萨戒竟惟愿诸佛菩萨慈悲摄受为作证明。
第十示持犯之相
诸佛子我今已授汝妙戒竟汝等等宜应护持不惜身命勿令毁犯我今示汝持犯之相准梵网经十重四十八轻垢戒相汝等谛听。
第一不得杀生若自教杀人杀非真菩萨犯波罗夷罪汝等从今身至佛身於中间不得犯能持否(答能持下皆例此答)。
第二不得犯盗若自盗教人盗乃至鬼神物一针一草不得故盗犯波罗夷罪不得犯能持否。
第三不得邪淫当以清净布施众生汝从今身至佛身於其中间不得犯能持否。
第四不得妄语有则言有无则言无不得为贪己身巧生妄语不得犯能持否。
第五不得酤酒是昏乱之物令人饮则犯三十六失蒙蔽正性从今不得酤酒能持否。
第六不得说人过患及受菩萨戒人过从今不得犯能持否。
第七不得自赞毁他当须恶事自向己好事与他人从今不得自赞毁他能持否。
第八不得悭吝随己所有悉当施与从今不得悭吝能持否。
第九不得生嗔一心嗔心能烧无量功德死后堕蛇中悉为嗔成从今不得生嗔能持否。
第十不得毁谤三宝况三宝於诸众生有恩德从今不得毁谛三宝持否。
向下更为诸弟子发广大愿汝寺自昔以来凡有所作皆为自己不能普为一切众生所以今世之中无福德智慧多不称意如上四弘誓愿即是总愿向下更发别愿回因向果回己向他成菩萨之德(唱云)。
受戒弟子等愿以此受戒功德施法界众生愿未离苦者令得离苦未得乐者令皆得乐未发菩提心者令发菩提心未断恶修善者令得断恶修善未成佛者愿早成佛又以此受戒功德愿梵王帝释四天门王二十八宿一切天众日月星辰风伯雨师雷公电母五岳四渎江河淮济名山大川一切龙神并愿威权自在养育生灵使风调雨顺五谷丰成人无横病国有贞祥八节四时常安常乐又以此受戒功德祝延 当今皇帝圣寿无疆太子诸王福延万叶后妃采女荣爱日新卿相官班禄迁高举州牧县宰正化清廉司典吏曹身心吉直聚集福善资益一切又以此受戒功德惟愿在会弟子住居土地禁忌百灵各镇方隅恒施利益先亡后化若祖若孙或在三途或生善处并愿速趣佛国早悟真常远益门栏长无灾难又以此受戒功德愿共法界一切众生舍此报身同生佛国悟无生忍得大神通游历十方供养诸佛又以此受戒功德愿共一切众生从今已往永离三恶道身永离下贱之身永离不自在身常得男子不生边地常生中国受性香洁六根圆满聪明正真与一切众生作大知识作善明友作大导师闻我名者发菩提心见我形者断恶修善闻我说者得大智慧知我心者发菩提心诸佛菩萨一切行愿福德智慧悉皆圆满仰凭大众念诵庄严(云云)。
授五戒法(今用南山钞优婆塞戒经为本及傍引遗教此骤录备急未可全依)
初请受戒阿阇梨云大德一心念我某甲今请大德为五戒阿阇梨愿大德为我作五戒阿阇梨我依大德故得受优婆塞五戒慈愍故(三说)。
第一发信心
答云我已先受佛制令我常行法施梵网尚令遇异类众生劝令发菩提心况汝殷懃三请至求净戒者乎汝应谛听我当授汝上所求戒遗教经云当尊重珍敬波罗提木叉如暗遇明贫人得宝又云戒是正顺解脱之本若人能持净戒则诸善功德皆悉能生当知戒为第一安隐功德之所住处然戒有多品汝所求者乃是趣善之元首出苦之要津也善生经云此戒甚难得能为沙弥大比丘及菩萨戒而作根本当知此戒胜妙若是莫可轻心而求受之我今为汝陈白三宝乞为证明护念此等令汝纳戒及护戒无失众善功德依三宝生汝当专心听我陈白白三宝云我比丘某甲敬白十方法界佛法众僧愿大慈悲为我作证此日娑婆世界南瞻部洲大宋国某州某县某处有求出家清信正士姓名某甲或在家者(云云)从我某甲求受五戒尽形寿为优婆塞愿诸三宝摄受覆护得受五戒慈愍故(三说)。
二令忏悔
已为汝等具白三宝摄受覆护犹如照世明灯无不知见切虑汝等无始无边罪障障汝善心戒品不发我当为汝先陈忏悔净洗三业当随我言(或有预曾忏悔了则云汝等虽预曾忏悔罪障重积卒难尽忏我今更为汝再三发露当随我言)。
我某甲稽首归命诸佛世尊哀愍我等覆护我等我今忏悔无始劫来流转生死百千生中无量亿生或堕六趣受诸异报地狱鬼畜受如此苦常不得乐我自思寻过惑自缠不睹圣道障涅盘门闭甘露户塞众善道不闻正法沉没大海有如此罪今悉忏悔愿去我身无量众毒拔我邪愚无量尘惑心意清净(作是语已五体投地或七反或三反)。
三正受法先受归依
汝已忏净三业善法无障宜自正心受正戒法应先为汝受翻邪三归依翻汝无始邪信之心令汝永归正觉之路当随我口言胡跪合掌我某甲尽形寿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三说)我某甲尽形寿归依佛竟归依法竟归依僧竟。
四问遮难
已为汝等发正归依永拔邪刺授汝五戒今正是时然我实凡夫传佛圣旨既无三明洞照安知根器淳漓南山今拣人是非明发戒缘不错故引成论云五逆罪人贼住污尼毗尼中不听作田为恶业所污亦障圣道不听出家若为白衣得善律仪不遮修行施戒等萨婆多中若有先犯五八及十具戒而犯垢重者更不得受汝非此辈人否(受者实答若无便答云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