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佛藏
- 续藏经
- 中国撰述
- 诸宗著述部
- 净土宗
- 莲邦诗选
莲邦诗选
苦劝回缰第二
警世
跋陀罗
不结良缘与善缘。苦贪名利日忧煎。岂知住世金银宝。借汝闲看几十年。
警世
迦哩迦
爱欲牵继没了期。日生烦恼镇相随。官中囹圄犹存赦。家业拘牵没赦时。
警世
半托迦
地水火风化此身。身灭四大各归真。诸魔六贼皆消散。苦乐前程祇主人。
劝念佛偈
善 导
渐渐鸡皮鹤发。看看行步龙锺。假饶金玉满堂。难免衰残老病。任你千般快乐。无常终时到来。唯有径路修行。但念阿弥陀佛。
古诗
庞道玄
一年复一年。务在且迁延。皮皱颜色减。发白髓枯乾。毛孔通风过。骨消椽梠宽。水微不耐热。火少不忍寒。幻身如聚沫。四大亦非坚。更被痴狠使。无明晓夜煎。惟知念水草。心神被物缠。云何不忏悔。便道舍财钱。外头遮曲语。望得免前愆。地狱应无事。准拟得生天。世间有这属。冥道不如然。除非不作业。当拔罪根源。根空尘不实。内外绝因缘。积罪如山岳。慧火一时燃。须臾变灰烬。永劫更无烟。
观地狱图
贯 休
峨峨非剑阁。有树岂堪攀。佛手遮不得。人心似等闲。周王应未雪。白起作何颜。尽日空弹指。忙忙尘世间。
警世
慈 受
渔者不能猎。猎者不能渔。贵人钱为网。水陆皆可图。畜生肉尝遍。诸佛心转踈。黄泉途路滑。失脚恐难扶。
又
美食意生贪。粗食心起怒。喃喃嗜饱满。殊不知来处。人生一饭间。贪嗔痴悉具。智者善思惟。莫为餔啜误。
劝众念佛
鬓发看看染雪霜。心猿意马尚颠狂。一朝掩目归空去。始信泥犂岁月长。
业报差殊事不同。劳生无地出樊笼。欲知自性弥陀佛。在汝朝昏一念中。
不是山僧说是非。修行魔事要君知。直须紧峭草鞋底。透过娑婆五欲池。
警下品
冲 默
愚流习恶久成风。平昔那知黑白踪。直待垂终诸业现。方惊己困四蛇攻。自非夙善熏闻力。安得称名勇猛功。陡觉凉风吹业火。玉毫光里面金容。
赞净土
北 山
四色莲华间绿荷。一莲华载一弥陀。莫疑净土程途远。日日人生雨点多。
暮鼓晨鸡不住催。逡巡容貌变衰颓。莫言白发浑闲事。总是无常信息来。
西方咏
一 元
西方谛信莫生疑。念佛修行要及时。有限光阴宜早办。骷髅着地几人知。
西方有路少人登。一句弥陀最上乘。把手牵他行不得。但当自肯乃相应。
西方故国早回还。人命无常呼吸间。有限光阴当爱惜。今生蹉过出头难。
西方急急早修持。生死无常不可期。窗外日光弹指过。为人能有几多时。
西方步步踏莲华。指路开门谢释迦。三复丁宁无别说。一心念佛早归家。
西方直指易修持。本性弥陀孰得知。六道三涂生死转。思量怎不痛伤悲。
西方易到可修行。十念精专便往生。奉劝世人男共女。大家速急趱归程。
西方功德与天齐。反谤弥陀是阐提。地狱堕身无量劫。不知何日醒群迷。
西方不到果然艰。一失人身力拔山。分付世间英烈汉。急须采宝莫空还。
净土诗
中 峰
尘沙劫又尘沙劫。数尽尘沙劫未休。当念只因情未撇。无边生死自羁留。
四大聚成玄兔角。六根缚住白龟毛。沤花影里翻筋斗。出没阎浮是几遭。
东海一丸红弹子。流光日日射西林。世间多少奇男子。谁向窗前惜寸阴。
血池乾处藕池清。剑树枯时宝树荣。苦乐本来无住相。於无住处自圆成。
佛与众生夙有缘。众生与佛性无偏。奈何甘受娑婆苦。不肯回头着痛鞭。
人间天上与泥犂。劳我升沉是几时。白藕有根如不种。尘沙生死自羁縻。
自家一个弥陀佛。论劫何曾着眼看。今日更随声色转。这回欲要见还难。
人间五欲事无涯。利锁名缰割不开。若把利名心念佛。何须辛苦待当来。
深思地狱发菩提。父母家乡勿再迷。痛策归鞭宜早到。莫教重待日移西。
七月人间暑渐衰。晚风池上更相宜。遥观落日如悬鼓。便策归鞭已较迟。
腊尽时穷事可怜。东村王老夜烧钱。即心自性弥陀佛。满面尘埃又一年。
寄语娑婆世上人。要寻归路莫因循。银山铁壁如挨透。千叶莲花别是春。
念佛不曾妨日用。人於日用自相妨。百年幻影谁能保。莫负西天老愿王。
富贵之人宜念佛。黄金满库谷盈仓。世间受用无亏缺。只欠临终见愿王。
贫乏之人念佛时。且无家事涉思惟。赤条条地空双手。直上莲台占一枝。
老来念佛正相当。去日无多莫暂忘。南无阿弥陀六字。是名越苦海慈航。
尽道少年难念佛。我云年少正相当。看他八岁龙王女。掌上神珠放宝光。
身膺宰辅与朝郎。盖世功名世莫量。自性弥陀如不念。未知何以敌无常。
一等师家每劝人。自心三昧不精勤。身居净白莲华土。空把弥陀播口唇。
一般平等惟心土。贵贱贤愚没两途。漆桶要教连底脱。大家齐用着工夫。
便就今朝成佛去。乐邦化主已嫌迟。那堪更欲之乎者。管取轮回没了期。
四蛇同箧险复险。二鼠侵藤危更危。不把莲花栽净域。未知何劫是休时。
诸苦尽从贪欲起。不知贪欲起於何。因忘自性弥陀佛。异念纷驰总是魔。
爱河渺渺广无边。六根绳缆要牢坚。一心系着菩提岸。举步高登般若船。
警世
茶倾三奠复三奠。一个骷髅烧未乾。业识又钻皮袋去。铁人闻也骨毛寒。
警世
石 屋
茅檐雨过日头红。瞬息阴晴便不同。况是死生呼吸事。黄昏难保听朝锺。
劝世念佛颂
无 名
杀业冤家渐债多。将何词理见阎罗。教君一路超生法。不如知悔念弥陀。
劝念佛
优 昙
生死忙忙古渡头。弥陀拨动度人舟。夙生有分今生遇。快上船来归去休。
一念心迷有万端。尘劳业识辊成团。若非猛烈英灵汉。透出头来也是难。
我念弥陀不问禅。只图口快要争先。幸然有个辽天鼻。却被无明业子穿。
老来死至怎生医。乐土风光谁得知。到者同名无量寿。因从此界念阿弥。
法身清净本无尘。无奈众生造业因。地狱三途甘受苦。分明有理不曾伸。
警悟
委骸回视积如山。别泪翻成四海澜。世界到头终有坏。人生弹指有何欢。成男作女经千遍。带角披毛历万端。不向此生生净土。投胎一错悔时难。
念佛偈
广 制
佛在心中须着眼。莫抛脑后不相看。此时蹉过真成错。欲似今朝恐大难。
望江南
白 云
娑婆苦。身世一浮萍。蚊蚋睫中争小利。蜗牛角上窃虚名。一点气难平 人我盛。日夜长无明。地狱尽头成坠入。西方无个肯修行。空死复空生。
娑婆苦。光影急如流。庞辱悲欢何日了。是非人我几时休。生死路悠悠 三界里。水面一浮沤。纵使英雄功盖世。祇留白骨掩荒丘。何似早回头。
怀净土
楚 石
少年顷刻老还衰。须信无常日夜催。九十六家邪智慧。百千万劫受轮回。不存宝界华池想。争得刀山剑树摧。但自净心生极乐。此中圣贤许追陪。
佛袈裟下失人身。重得人身有几人。万行不如修白业。一心何苦恋红尘。法王立誓邱山重。迷子思归涕泪频。若解反观观自性。抛来掷去总家珍。
娑婆生者极愚痴。众苦萦缠不解思。在世更无清净业。临终那有出离时。百千经里殷懃劝。万亿人中一二知。珍重大仙金色臂。早来携我入莲池。
忙里偷闲亦在人。人生谁满百年春。送迎毕竟无时了。悲喜交煎逐日新。休念功名惟念佛。但忧道业勿忧贫。忽然铁树开花也。妙转如来正法轮。
大患明明为有身。须知疾病不饶人。但关妄想无非妄。纵得真仙未是真。众热聚来风扇火。一期抛去骨缠筋。唯余念佛离生死。只恋阎浮化作尘。
罪重无如杀盗淫。身囚犴狱口呻吟。敲枷打锁能称佛。覆地翻天莫变心。夜半从教神鬼啸。空中自有圣贤临。收因结果莲台上。自性弥陀不外寻。
净土诗
度 门
高才弘略气非常。那个临时不着忙。打雨敲风问计较。惊天动地漫文章。爱河如未乾枯竭。浅浪还须作主张。六字弥陀无注脚。归依即是大慈航。
劝修净土
雪 峤
行船分付把梢婆。须识长河逆顺波。只怕顺风吹过火。转来不得逆风多。
颂下品中下生
妙 意
(下品中生者。命欲终时。地狱众火一时俱至。遇善知识。开示念佛生西。六劫华开。菩萨说法。下生者。命终。应历劫受苦。遇善知识。开示十念徃生。十二大劫华开。菩萨说法)。
知识相逢岂易求。危哉浪海此浮沤。斜阳欲落未落处。尽是离人今古愁。
称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
铁狗铜蛇正奋瞋。风刀火锯肉成尘。一声佛号翻身去。回首何曾见旧人。
鸡声茅店月华明。客梦沉迷尚未醒。开得眼来天大晓。蓬头垢面奔前程。
即此心识造地狱即此心识见佛成佛
因地而倒因地起。离地求起无是理。不离浊水与污泥。出头仍是莲华地。
总颂下品三生
多生结得善根由。幸免无边苦海愁。早知大劫都卢坐。悔不娑婆勇猛修。
净土偈
藕 益
西方即是惟心土。缘具方能了正因。忍慧互资成戒品。明珠获惜不宜轻。
西方即是惟心土。未到西方深可危。夙障已如波浪涌。那堪新业又相随。
西方即是惟心土。悲智相应始克生。莫谓大悲应悯浊。化他须是自功成。
西方即是惟心土。三昧中王道最微。瞥尔生疑千古隔。咬钉嚼铁莫依违。
怀净土诗
莲 隐
摄心快向乐邦来。莫待无常老病催。若使此生重蹉过。难逃永劫堕轮回。天边落日勤修观。世上空花不用栽。念念直前无退怯。宝池坐看一莲开。
残月锺声欲晓天。如何高枕尚安眠。请看竹马风鸢日。忽到头童齿豁年。休逐世波沈黑业。快称佛号育青莲。乐邦归去须归去。莫待他人把手牵。
劝念佛
沈芝塘
生死不能了。劳劳何日休。劝君早念佛。即此是回头。
富贵与贫贱。人生境不同。万般都有尽。念佛福无穷。
忙里偷闲念。人人做得来。临终方应验。净土有莲台。
翻然向往序
古德云。众生处五浊恶世。如囚处狱。虽罪有轻重。然无有一人不苦者。夫地狱饿鬼之苦。犹云隔世而未知也。畜生之苦。犹云隔胎而未知也。生老病死爱别离冤憎会苦。犹云人生变态未必时时然也。只如安常处顺。在家庭之间。有何趣味。法苑举婆娑所言家居之可厌恶甚详。姑撮其一二。有云。家是难满。如海吞流。家是无足。如火焚薪。家是苦性。如冤诈亲。家是斗乱。共相违诤。家是多瞋。呵责好丑。家是伎人。种种妄饰。家如眼梦。富贵则失。家如朝露。须臾变灭。家如棘丛。欲刺伤人。此世间有身家者所共尝之滋味也。然乎不然乎。故要集举涅盘云。在家迫迮。犹如牢狱。一切烦恼因之而生。无已则剃发披缁。可以无累欤。古德云。为僧心了总输僧。若其心了。岂不超然大丈夫也哉。如其不了。与俗何异。而罪过尤细。罪福决疑。经论钱谷因果之事。如施主拟作释迦。改作弥陀。拟作大本。改充涅盘之类。即计钱多寡论罪。庄椿云。盗用常住一文钱。一日一夜。长三分七厘利。第二日夜利又长利。盖共三分七厘之利。又起利也。来世作牛马偿之。牛日还八文。马日还七文。所以云。作一生之容易。为万劫之艰难。由此推之。为僧者可不惕然畏乎。以此左推右测。惟有净土一门。任意早脱。终无再住阎浮之法。
又
瑞应经。佛言。吾无数劫时。本为凡人。初求佛道以来。受形五道。生死无量。计吾故身。不能以数。夫释迦佛学佛之后。尚不免五道。况学他道者乎。惟生净土者。决不退转。但受持弥陀经者。发念欲生阿弥陀佛国者。释迦佛皆许以不退转。则此法门之利益。於佛道中。又为最胜。故古德云。修净土者。宜发愿云。吾自从无始以来。不曾持此法门。以故轮回六道。不得出离。今日知之。岂肯不即时下手。
翻然向往第三
净土诗
谢灵运
法藏长王宫。怀道出国城。愿言四十八。弘誓拯群生。净土一何妙。来者皆菁英。颓年欲安寄。乘化好晨征。
病中画西方变相愿
白香山
极乐世界清净土。无诸恶道及众苦。愿如我身病苦者。同生无量寿佛所。
送臻师
李商隐
苦海迷途去未因。东方过此几微尘。何当百亿莲华上。一一莲华见佛身。
画阿弥陀佛像赞
苏东坡
钱塘元照律师。普劝道俗。归诚西方极乐世界。眉山苏轼敬舍亡母蜀郡太君程氏簪珥遗物。命匠胡锡。画阿弥陀佛像。追荐冥福。以偈颂曰。
佛以大圆觉。充满十方界。我以颠倒想。出没生死中。云何以一念。得往生净土。我造无始业。一念便有余。既从一念生。还从一念灭。生灭灭尽处。则我与佛同。如投水海中。如风中鼓槖。虽有大圣智。亦不能分别。愿我先父母。及一切众生。在处为西方。所遇皆极乐。人人无量寿。无去亦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