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佛藏
- 续藏经
- 中国撰述
- 诸宗著述部
- 净土宗
- 莲修必读
莲修必读
娑婆苦。身世一浮萍。蚊蚋睫中争小利。蜗牛角上窃虚名。一点气难平 人我盛。日夜长无明。地狱尽头成队入。西方无个肯修行。空死复空生。
裟婆苦。情念骤如风。六贼村中无暂息。四蛇箧内更相攻。谁是主人翁 无慧力。爱网转关笼。一向四楞低搭地。不思两脚欲梢空。前路更悤悤。
娑婆苦。生老病无常。九窍腥臊流秽污。一包脓血贮皮囊。争弱又争强 随妄想。耽欲更荒唐。念佛看经云着相。破斋毁戒却无妨。祇恐有阎王。
娑婆苦。终日走尘寰。不觉年光随逝水。那堪白发换朱颜。六趣任循环 今与古谁肯死前闲。危脆利名才入手。虚华财色便追攀。荣辱片时间。
娑婆苦。光影急如流。宠辱悲欢何日了。是非人我几时休。生死路悠悠 三界里。水面一浮沤。纵使英雄功盖世。祇留白骨掩荒丘。何似早回头。
示陈行婆颂(并序)
慈辩法师
行婆见师。师问修行许久。婆称修行多年。师问曾见阿谁。婆称多见善知识。师问如何指示。答曰。直截根源。也不看经。也不念佛师云错了也。因为说法。婆既信服。遂示以二颂。
直截根源不用修。算来此语少来由。会须把本逃生死。念念弥陀勿外求。
念佛看经是本程。须信从来水是氷。但向根源深体究。声声提起甚分明。
劝修净业颂
大智律师
闻说西方最易求。万缘从此一时休。轮珠迭足圆蒲上。祇与弥陀作底头。
化导念佛颂
清照律师
释迦如实赞西方。依正超伦意已彰。信愿持名无别想。声声心住白毫光。
四字鸿名金口宣。功成唯在我心坚。神方简易真希有。一脱忻然处宝莲。
念佛心要颂(并序)
草庵法师
释迦如来。说阿弥陀佛是法界身。天台智者又言实相为体凭兹二说。以为心要。则十万亿剎。若临明镜矣。聊成拙颂。自印其心。或有知音。能随喜否。
无边剎海海涵空。海空全是莲华宫。莲宫周徧徧空海。空海独露弥陀容。阿弥陀佛不生灭。难觅难拈水中月。绝非离句如是身。如是感通如是说。我与弥陀本不二。妄觉潜生忽成异。从今扫尽空有尘。父子天然两相值。誓修三福勤六念。身口意业无瑕玷。我今以此念弥陀。不见弥陀终不厌。
劝世念佛颂
浮世生身事若何。犹如春燕垒巢窠。波波役役营家计。不如随分念弥陀。
文章俊辩应高科。朱紫荣身意气多。官高谁免无常至。不如方便念弥陀。
飞枪走射势难过。骏马骑来疾似梭。力敌万夫输老病。不如习善念弥陀。
富贵资财不厌多。朝昏计算恐差讹。忧烦不觉头如雪。不如知足念弥陀。
音声清响善讴歌。一曲新词格调和。直饶唱得行云坠。不如净口念弥陀。
柳眉星眼赛姮娥。玉体时新着绮罗。华容只可长年少。不如及早念弥陀。
棋夸敌国智谋多。打劫争先在切磋。光阴一半因兹废。不如端坐念弥陀。
商人经纪最奔波。远地他方到处过。江湖风浪危中险。不如归去念弥陀。
惯会公方损陷他。巧装词讼逞喽啰。家财渐破招人怨。不如省事念弥陀。
杀业冤家渐积多。将何词理见阎罗。教君一路超生法。不如知悔念弥陀。
怀安养故乡诗
栌庵法师
西方真净本吾家。今忆归程十万赊。客路伶俜都已困。风尘孤苦最堪嗟。七重树耸千般乐。八德池深四色华。莫怪近来乡梦切。奈何荣辱事无涯。
昔年容易别琼楼。本也无心作远游。岂意而今发垂雪。片怀长挂月西钩。枕中忍听思归鸟。槛外频惊落叶秋。一炷檀烟一声磬。等闲遥望泪横流。
怀西方诗
可旻法师
已知今是昔何非。深掩柴门到落晖。竹尾轻摇新月上。帘腰半卷宿云归。山林气味盈怀抱。松栢香烟满布衣。片石蒲团长宴坐。寸心西趁落霞飞。
西指西瞿更向西。向西西去有招提。华开菡萏光无夜。地布瑠璃莹绝泥。风动法音强八咏。池流德水胜双溪。临终但得超生去。九品从教低处低。
净土咏史
西湖居士李济
能仁现秽取娑婆。折摄刚强方便多。横截爱河无别法。唯教专志念弥陀。
古往今来浩劫波。二轮迭运急如梭。循环六趣无休歇。不解西归奈尔何。
怀净土诗
明本禅师
念佛须期念到头。到头和念一齐收。娑婆苦海风涛静。稳泛乐邦红藕舟。
人问五欲事无涯。利锁名强割不开。若把利名心念佛。何须辛苦待当来。
为存爱见起贪瞋。埋没黄金丈六身。今日幸然归净土。不应仍旧惹风尘。
要将秽土三千界。尽种西方九品莲。仔细思量无别术。只消一个念心坚。
七重密覆真珠网。三级平铺码碯阶。安养导师悲愿切。遥仲金臂接人来。
寄语娑婆世上人。要寻归路莫因循。银山铁壁如挨透。千叶莲花别是春。
才要归家即到家。何须特地起咨嗟。门前大路如弦直。拟涉思惟路便差。
势至曾参日月光。教令存想念西方。自从亲证三摩地。不离慈尊左右傍。
清旦黄昏礼忏摩。低头泣告老弥陀。轮回六趣知多少。誓欲今番出网罗。
老来念佛正相当。去日无多莫暂忘。南无阿弥陀六字。是名越苦海慈航。
尽道少年难念佛。我云年少正相当。看他八岁龙王女。掌上神珠放宝光。
和渊明归去来兮
给事冯檝
归去来兮。莲社已开胡不归。念吾年日就衰迈。况世态之堪悲。想东林之遗迹。有先贤之可追。趁余生之尚在。悔六十之前非。如新沐之弹冠。类浴罢而振衣。涤尘垢以趋洁。造妙道之离微。顾瞻前路。归心若奔。入慈悲室。登解脱门万境俱寂。一真独存。炉香满炷。净水盈樽。望西方以修观。祈速睹於慈颜。入念佛之三昧。觉身心之轻安。超九莲之上品。闭六趣之幽关。会精神於正受。杜耳目之泛观。俟此报之云尽。指极乐而径还循宝树以经行。践华园而盘桓。归去来兮。唯净土之可游。念阎浮之浊恶。舍此土而何求。喜有寿之无量。曾何苦以贻忧。与上善人同会。友补处为朋俦。池具七宝。黄金为舟。地平布於瑠璃。无高下之坑邱。乐音起於风树。佛声发於水流。闻者咸念三宝。忻尘缘之自休。已矣乎。人生如梦。能得几时。胡为名利之萦留。此一报看尽兮。将焉之。浮世皆幻境。乐土真佳期。布莲种於池内。长念佛以培耔。冀临终时而佛迎。垂叙别而留诗。从此地地增进。决证菩提何用疑。
拟渊明归去来
幻住居士仼彪
归去来兮。西方净土誓依归。既出离五浊之生死。亦怙恃三圣之慈悲。嗟人生之幻化。怃急景以难追。悟世缘如昨梦。悼既往已皆非。逮衰年以学道。类大寒而索衣。悔青春之放逸。误白业以亏微。三途苦趣亿劫迷奔。如何解脱。有大法门。疑之则远。信之斯存。谁其尸之。弥陀世尊。舒玉毫之色相。晃紫金之容颜。蔽诸来之大众。显须弥之金山。是以戒须坚持三聚。斋则勤修八关。加十念以精进。庶礼足而谛观。幸人身而不尔。犹宝所而空还。虽圣凡之超绝。喻水月以何难。归去来兮。西方净土多胜游。宝树罗网出妙音。天衣纯陀不用求。但受诸乐之极。永无众苦之忧。我弥陀世尊。四十八愿度众生。百千三昧顿熏修。於宏誓海。乘大愿舟。更无波旬魔怨。但有声闻比丘。聆变化之众鸟。演法音而宣流。观音势至坚固力。接引行人无时休已矣乎。末法众生多弊恶。诸苦境界叵淹留。归去来兮。兜率终有堕。龙华未可期唯有极乐国土。功德庄严如此。光色莲华开九品。清净海众待多时。但办信心不退转。决定往生无可疑。
追和渊明归去来辞(并序)
拙庵禅师
拙庵野夫。抱疾林下。一日少闲。试取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读之。不觉释卷而长叹。盖与予怀。异世而同辙也。渊明乃一俗士尔。贫苦非不迫切。尚且轻五斗粟。不忍折腰於乡里小儿。自免去职。乐赋归欤。况释氏子。为解脱故而求出家。返奔走於尘域而不知止。不为渊明羞乎。予素以安养为故乡。欲述鄙怀以自勉。辄追和高韵。览者幸无以效颦见诮。亦各言其志也。丁酉季秋望日书。辞曰。
归去来兮。回首故乡何日归。觉寒来而暑往。劳梦寐以含悲。昔偶尔而为别。今悔之而莫追。望莲池之胜友。实负媿而知非。嗟几生之漂泊。失系珠於内衣。旋深思而猛省。何节操之卑微。欲归便归。一志西奔。长生不死。众妙之门。唯心本具。真性常存。弃捐周鼎。返认匏樽。空受赐於华屋。遂孛戾於慈颜。慨众苦之迫切。必去危而就安。虽无适而不可。奈客路之间关。托二八之妙境。入正受而遐观。忽全心而发现。喜合浦之珠还。混尘剎之净秽。随足处以盘桓。归去来兮。谢绝於外游。且毁形而坏服。唯解脱之是求。曷区区而逐物。恬然而弗以为忧。丧自家之珍宝。抛祖父之田畴。方饥绝粮。欲济沉舟。曾流俗之不若。夫是之谓比丘。苟闻义而不徙。盖寻源而挹流。照万缘之寂寂。藏六用之休休。已矣乎。人生变化同四时。天边日月无少留。不自为计将安之。有生必有死。百年谁与期。宜寸田以耕耨。频爱草以耘耔。结庐山之净社。咏楂庵之新诗。送心想於落日。倐如羽化断无疑。
净土诗
可旻法师
家居常寂本优游。来执鱼竿苦海头。直待众生都入手。此时方始不垂钩。
四色莲华间绿荷。一莲华载一弥陀。莫疑净土程途达。日日人生雨点多。
行树阴阴布七重。宝华珠网共玲珑。百千种乐俱时作。天雨曼陀散碧空。
六方诸佛说诚言。舌相三千广赞宣。池上托生莲九品。未知生向那枝边。
但得莲中托化来。从教经劫未华开。华中快乐同忉利。不比人间父母胎。
乐邦清净本吾家。既有归期岂惮赊。行计会须勤策进。淹留无虑在天涯。
混然凡圣本同途。一点灵明体一如。只为妄情随物转。至今颠倒未逢渠。
经赞弥陀愿力强。劣夫为喻从轮王。四天一日行周徧。西去应非道路长。
徧看玉轴与琅函。苦劝劳生脱世凡。净土好修还不肯。莫教披却有毛衫。
暮鼓晨鸡不住催。逡巡容貌变衰颓。莫言白发浑闲事。总是无常信息来。
折疑论
通相
肃宗皇帝
貌陋仁心古圣人。混元造化定初分。蛇身大皡开天祖。牛首神农治世君。舜目重瞳怀道德。尧眉八彩有功勋。非常行状非常德。莫谤如来金色身。
论孝
出家行孝异寻常。须发蠲除未毁伤。泰伯文身称至德。荆轲殒命号忠良。比干剖腹剜心死。芥子焚躯抱树亡。仁义盖由方寸造。形服改变碍何妨。
评议
野人冷眼笑王侯。跪拜衣冠并不修。大皡裸形并跣足。神农露顶又髼头。汉王问道归何尚。尧帝尊贤敬许由。若论纳僧生计事。青山绿水自悠悠。
殊见
虚空法界总包罗。水鸟山花漏泄何。智者了然心洒落。愚徒迷昧意蹉跎。悠悠琴韵知音少。壤壤巴歌和众多。奉劝世间邪见子。收心早早念弥陀。
言符
释道儒流一化风。休分南北与西东。五常五戒何曾异。三果三归本自同。老子掌中明至理。达磨面壁显真空。时人不解源流意。是是非非甚日穷。
总颂
历代名儒颂佛章。始知西域教非常。摧邪显正张天觉。舍伪从真白侍郎。谤佛篇中无吕杜。传灯录上有苏黄。聪明更有过先哲。优劣心中自揣量。
灵峰宗论
藕益大师
阿弥陀佛像赞
一指光。周法界。十念成。皆自在。感应道交。生佛无碍。讨甚自性弥陀。只此岂属心外。
诸佛正徧知海。不离众生心想。是故眼见耳闻。尽是弥陀声像。痴人舍此别求。唤作法身向上。谁知弃有觅空。一体无端成两。若知两既不存。毕竟一何须尚炽然礼拜称名。即是超方伎俩。
净社铭
持戒为本。净土为归。观心为要。善友为依。
戒心戒方铭
悔过不如防过。惜福尤宜积福。佛法深妙无穷。切勿自弃自局。若要熟处渐生。先须生处渐熟。
赠戒珠(有序)
戒珠禅兄。凤阳天长马氏子。刲股救父。剖肝救母。迨二尊谢世。遂雉染。愿入予净社。拈此。
毗尼禅观互庄严。携手同归极乐天。赢得孝思为行本。戒珠朗握照三千。
警邃征
日照纸窗明。蓦然起悲思。但有好顺人。曾无刚烈志。犹如彼痴蝇。只向窗前滞。不肯猛回头。云何得出世。
净土偈(有序)
博山禅师。拈净土偈。每云净心即是西方土。盖以因摄果也。读者不达。遂至以理夺事。几成破法。予触耳感怀。每拈西方即是唯心土。俾以事扶理。聊附补偏救弊之职云。
西方即是唯心土。无上深禅不用参。佛向念中全体露。更生疑虑太痴憨。
西方即是唯心土。未识西方岂识心。逝子谬希圆顿解。拾将落叶作黄金。
西方即是唯心土。拟拨西方理便乖。极乐一尘同剎海。假饶天眼未知涯。
西方即是唯心土。土净方知心体空。一切境风犹挂念。云何妄说任西东。
西方即是唯心土。莫把唯心旨趣诬。迷悟去来元藏性。谩言平等却成迂。
西方即是唯心土。慧日高悬第一机。事理双融真净业。现前何法不玄微。
西方即是唯心土。未到西方真可危。夙障已如波浪涌。那堪新孽又相随。
西方即是唯心土。离土谈心实倒颠。念念总皆归佛海。何须重觅祖师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