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佛藏
- 续藏经
- 中国撰述
- 诸宗著述部
- 净土宗
- 持名四十八法
持名四十八法
答曰。此乃宿业。当受重报。因作善故。转重为轻耳。譬如大辟之囚。冬令方行就戮。未至其时。适遇大赦。改为笞杖而遣之也。
客曰。杀生之人。使物类不保其子。宜得绝嗣之报。而渔人杀业最重。何以子息偏多。
答曰。世间子女。有以福致者。有以孽致者。渔人业力所感。即有作恶眷属。分其衣食。使彼日夕劬劳。不足共用。子愈多。累愈重也。君不见天仙列宿。永不产育耶。
客曰。人生斯世。当学圣贤。致君泽民之道。因果之说。何关世道人心乎。
答曰。因果之说。即圣贤之道也。末世众生。恣行恶业。不畏王法。不顾廉耻。而清夜一思。犹不敢显然为恶者。惟恐死后受报耳。佛氏因果之说。正有补於圣教王纲也。
释恶业有无之疑(四问)
客曰。人为万物之灵。恩怨犹或颠倒。畜生至愚。反能报怨酬德。何故。
答曰。恩仇报复。有可思议者。有不可思议者。杀业之报。有迟有速。冤对既至。不问天仙人鬼。无得而逃。畜生。特苦於不能言耳。其恩怨固了了分明也。
客曰。地狱之说。不过劝人为善耳。岂真有哉。
答曰。人世既有牢狱。冥府何独无之。佛不作诳语欺人也。
客曰。我看地狱。即在阳世。如乞丐枵腹之流。即是饿鬼。囚徒枷锁羁身。即成地狱。剑树刀山。即畜生宰割之顷是。镬汤炉炭。即畜生煎熬之时是。
答曰。此言似是。而实非也。谓阳世亦有地狱则可。谓地狱即在阳世则不可。譬如愚痴之人。可以比之畜生。岂此人之外。更无披毛戴角之畜生耶。
客曰。地狱固有。但载在外书。儒者不当出口。
答曰。口欲讳之。不如身先避之。得其避之道。虽逢人劝勉可也。否则绝口不谈。果能必地狱中。无儒者耶。
释持斋断肉之疑(七问)
客曰。杀伤物命。罪固大矣。至於食肉。宜若无罪。而经言食肉。必得恶报。冥法何其苛与。
答曰。非独冥间。世间法律亦然。杀生譬之劫盗。食肉譬之窝赃。窝主与盗。相去几何。人特未之思耳。
客曰。衣食皆系前定。福多则所享亦多。持斋者。乃口结期者结七日之期也。若独自结期。可用乾粮。水果。生姜。麻油。四种为食物。烬香。灯油。蒲团。坐椅。棉衣。风帽。净桶。草纸。八种为用物。除十二种外。一概不留。便可七日中。不与人来往。畅然念佛也。若有五六人。同发心结期者。则必延请护七师一位。严立条规。约束在前。起七日。一切起居。饮食。香花。灯果。护七师。照应全备。则同七者。亦可於七日。至心念佛也。若局於情见。不知修行利害者。未可草率为之。
聚会持名
四五人偶然同聚作念佛会者。务先约束。而后开口单念四字。一字一鱼。用小引磬。专击陀字。不得参差错落。反致纷心。
成就他人持名
或静处安置。或同结念期。或告以净土之事。或借以净土之书。或破其念佛之疑。或坚其念佛之志。一切功德。此为胜矣。若於人临命终时。为之念佛。或令病人。记取阿弥陀佛四字。随忆随念。得见如来。使此人气尽往生。是成就其法身慧命矣。
难中持名
凡难中。有发心念佛者。必有奇应。虽遍地干戈。一乡疫疠。而求佛呵护者。一即一安。百即百安。非佛之有私也。亦平等光中。无心而应也。何以故。动念发声。觉阿弥陀佛。光明住我顶上。则自然念念具足。念念坚固。念念长久。佛光所加。吉神拥护。自能离难。勿转念也。
梦中持名
愿力坚。功夫熟。昼既绵密。夜间亦然。则梦中自能念佛。此往生的兆也。当调和精进。勿退勿狂。
病中持名
病者。死之机也。死者。凡圣净秽之关也。病中当作死想。勤念佛名。决定待死。必有光明接引。遂我往生之愿。若於病上。界一停想。则一切爱恋恐怖。烦恼安排。种种杂念。一齐现前。生死关头。如何济事。昔有一僧病甚。呼啊[口*耶]。自觉其非。即念阿弥陀佛。如是痛不自止。一声啊[口*耶]。一声阿弥陀佛。昼夜不绝。病愈。谓人曰。我病中念啊[口*耶]。念阿弥陀佛。今病好。阿弥陀佛尚在。
武帝为非。不知将来。亦定有舍身之日在。毁谤佛法者。舍身於地狱也。贪於财色者。舍身於饿鬼也。痴於情欲者。舍身於畜生也。恐求如武帝之舍身同泰寺。不可得矣。至於天下之失。正因能舍身。不能舍心之故。倘能舍心出世。则视天下如敝屣。何至垂暮之年。招纳侯景。图取中原乎。则知三日舍身。未免有求福之念。而不忍舍天下也。岂真并天下而舍之乎。
客曰。吾儒既诵法孔子。当以排斥异端为己任。子反左袒之。何耶。
答曰。夫世所谓异端者。异乎圣人之大端也。如恻隐为仁之端。无之则异端矣。羞恶为义之端。无之则异端矣。圣人无意必固我。有之则异端矣。佛之五戒。即五常也。今人谤佛者。闻慈悲之说。出於佛氏。必反乎其说。而吾人之仁丧。闻盗淫之戒。出於佛氏。必反乎其戒。而吾人之义亡。闻妄言之戒。出於佛氏。必反乎其戒。而吾人之信。遂於是而灭。岂非欲卫道。而反害道耶。况圣人之道。大公无私。由尧舜以迄孔子。不闻互相排击。至孟子之距杨墨。距其为我害仁。兼爱害义也。佛氏之自他俱利。正所谓仁义交尽者也。岂杨墨比乎。后人不察。混佛氏与杨墨。而一之。而距之。愤愤之气。愈出愈烈。自今以后。不知何所底止。吾为此惧。故为言及於斯。知我罪我。又何计焉。
附录郑韦庵先生戒杀放生词(七首)调寄西江月
天道好生恶杀。人当戒杀放生。莫因口腹动刀砧。折尽平生福分 水国鱼虾龟鳖。林间走兽飞禽。与人同此一心灵。害命终须索命。
一命须偿一命。千刀还报千刀。千生百劫怎能消。劫数纷纷自造 不必求签问卜。当知在劫难逃。欲求赦宥到天曹。戒杀功勋最妙。
前世杀他是我。今生杀我是他。颠颠倒倒做冤家。何日才能放下 不若我先戒杀。善心一发无涯。吉神呵护有云霞。免得伤残四大。
索命何时了局。因缘反覆成仇。劝人当下早休休。悔过还能自救 我说放生念佛。譬如苦海之舟。能依此法自勤修。解释冤缠无咎。
昔有万三沈姓。专於水族施恩。池中聚宝获金盆。变出金银无尽 一雀衔环报德。杨家高大其门。含生负气有灵根。莫害区区物命。
亦有真人思邈。放鱼救得神龙。药方传出广阴功。证入仙班鸾凤 最是莲池老衲。放生戒杀文工。心心回向到莲宫。上品往生尊重。
富贵神仙佛国。皆从戒杀修来。吾人何必更疑猜。苦借无边业债 目下干戈到处。东奔西窜哀哉。各人早把杀心灰。保得身家安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