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佛藏
- 续藏经
- 中国撰述
- 诸宗著述部
- 净土宗
- 归元直指集
归元直指集
续藏经 归元直指集
明 宗本集
归元直指序
释尊为一大事因缘出现於世开示众生佛之知见悟入真常之大道耶世人不达此理排斥异端亦犹不孝之子反恨於父母深可痛哉吾以久栖林下柰因道眼不明正所谓人莫不饮食鲜能知味也吁儒能体佛可以为真儒不见国相张商英曰吾学佛然后能知儒亦此谓也延庆一元本禅师幼习儒长从释悟彻性宗专修净土诚乃稠人中之知识也由是利他心切集成此书一日过我山居特请为序吾劝学道之者既能信入要当力行不可滞教迷心将指为月全在剖破微尘流出大千经卷普济群生同成正觉岂待一卷两卷耶咦果到这般田地吾言亦为[穴/(丬*臬)](尼去声)语尔。
隆庆 年次四月佛降生日 鹿园居士万表序
归元直指集上卷总目
念佛正信往生文 一 尊崇三宝教法篇 二 孝养父母报恩文 三 行脚求师开示序 四 开示参禅龟镜文 五 禅宗净土难易说 六 辨明邪正决疑文 七 劝发真正大愿决定往生说 八 慈照宗主示念佛人发愿偈并序 九 天台智者大师劝人专修净土 十 永明寿禅师戒无证悟人勿轻净土 十一 长芦碛禅师劝参禅人兼修净土 十二 龙舒王居士劝人径修净土 十三 丞相郑清之劝修净土文 十四 辨明六祖大师西方净土 十五 诸祖指归净土文 十六 诸经指归净土文 十七 阿弥陀佛因地事理说 十八 龙舒口业劝戒文 十九 辨明三教大理赞翊治化论 二十 毒峰善禅师三教一理述 二一 姚少师佛法不可灭论 二二 静斋学士三教平心论 刘谧述 二三 黄门侍郎归心辨惑篇 颜之推撰 二四 三教真如本性说 二五 东坡学士饮食说 二六 优昙祖师戒杀文 二七 佛印禅师戒杀文 二八 真歇禅师戒杀文 二九 普庵祖师戒杀文 三十 身为苦本觉悟早修 三一 三大圣人决疑文 出藏经 三二 万宗禅师直指篇 三三 龙华三会略要说 出藏经 三四 宗镜要语 三五 礼佛发愿文 三六 净土成佛 三七
归元直指集下卷总目
辨明异端 三八 辨明杨墨 三九 辨明虚无寂灭 四十 辨明鬼神情状 四一 辨明天诛雷击 四二 君臣名儒学佛 四三 儒宗参究禅宗 四四 学佛谤佛 四五 从人谤佛 附己见谤佛 四六 破不信因果 四七 破不信地狱 四八 地狱轮回异类说 出儒典 四九 辨明升降托胎 五十 辨明梁武定业 丞相张商英解 五一 辨明东西界域 五二 辨明三教经典 五三 辨明三教至道 五四 辨明三教优劣劝修净土论 五五 辨明三教圣人前后降生颂 五六 辨明精气神 五七 离相显性往生净土说 五八 身虽出家不求净土说 五九 裴相国身心虚伪说 六十 龙舒居士淫杀说 六一 理事圆顿说 六二 为君子说 六三 情说 六四 小因果说 六五 二天人说 六六 劝修备说 六七 寄库功德说 六八 过现未来三大劫说 六九 尸迦罗越六方礼经 七十 永明寿禅师警世文 七一 圆修净土决疑论 出藏经 七二 天地神明戒杀文 七三 事亲大孝戒杀文 七四 待客解嘲戒杀文 七五 分产解冤戒杀文 七六 庆生报本戒杀文 七七 许愿保安戒杀文 七八 救患谄祭戒杀文 七九 利益亡人戒杀文 八十 预修超荐戒杀文 八一 慈心不杀放生文 八二 普劝戒杀决疑文 八三 太上东岳垂训文 八四 紫虚元君戒论文 八五 康节先生劝善文 八六 无际大师心药方 八七 劝行忍辱撮要 八八 劝人敬惜字纸 八九 劝修西方净土 九十 普劝修持净土 九一 预办净土资粮 九二 临终正念往生 九三 临终三疑 九四 临终四关 九五 净业疏式 九六 行愿流通 九七
归元直指目录(终) (上下)卷末附(西方山居)诗百首
归元直指集卷上
念佛正信往生文 一
莲宗宝鉴云夫唯心乐国普徧十方自性弥陀圆融一智妙应於色声之境流光於心目之间就中返妄归真直下背尘合觉昔我法藏发弘誓启极乐之玄途故佛世尊指西方示韦提之妙域是乃广长舌覆而同赞诸余经尽而独留盖以利生之喜舍心增应化之慈悲量大教分九品乃别开方便之门观明一心实径直还源之路圣凡际会如久客归於家乡感应道交似稚子投於慈母昧斯至理触类皆迷信此圆谈事无不达况复慈光愿摄佛力难思顺水乘船不劳自力推门落臼岂有他哉有愿必迎无机不被舟石可济狱火顿消菩萨声闻生彼者无量无数前贤后圣得道者可捡可寻鹦鹉频伽尚有法音演唱蜎飞蠕动悉蒙教化恩慈圣境非虚佛言不妄何乃爱河浪底沉溺而不忧火宅焰中焚烧而不惧密织痴网浅智之刃莫能挥深种疑根泛信之力焉能拔遂即甘心伏意幸祸乐灾却诽清净之邦贪恋烦恼之世焦蛾烂茧自处余殃笼鸟鼎鱼翻称快栾皆由善力微而业力胜信根少而罪根多是以三界茫茫四生扰扰尽贪生而兀兀孰解知归悉逐业以悠悠不求出要过去生死劫石难穷未来轮回芥城莫尽匪夙生之有幸岂得遇於斯因击鼓开囹圄之门宜应速出逢舟济沉沦之难讵可迟疑敬顺金文善随佛学不闻不解者可痛可伤焉矧兹五浊恶世四面火焚唯佛一人力能救援既闻妙法宜植净缘一念信诚万德因种思齐先哲希悟真常普皆如说奉行尽心顶礼信受问曰既言信者未知信何法门答曰信凭经中佛说念佛定生净土信念佛定灭诸罪信念佛定得佛护信念佛定得佛证信念佛临终定得佛来迎接信念佛往生定得不退地信念佛生净土定不堕三恶道所以劝信念佛受此法持此念则往生净土必矣是故三世诸佛诸大菩萨历代祖师修诸功行具大愿力入佛境界成就菩提未有不从这个信字而入也华严经云信为道元功德母信能长养诸善根信能超出众魔路信能得入三摩地信能解脱生死海信能成就佛菩提嗟乎今时斋人信持戒而不信念佛信奉佛而不信往生净土是皆自失其大利也故维摩云深信坚固犹如金刚欲到西方要由深信君看净土恒沙佛尽是当年正信人。
尊崇三宝教法篇 二
天上天下三宝为尊世出世间三宝为最何名三宝佛法僧也三宝者有三种一曰同体三宝谓真如之理自性开觉名为佛宝德用轨则自性真正名为法宝动无违诤自性清净名为僧宝二曰出世三宝谓法报化身随类应现是为佛宝六度诠旨四谛缘生名为法宝十圣三贤五果四向名为僧宝三曰世间住持三宝谓泥龛塑像名为佛宝黄卷赤轴名为法宝剃发染衣名为僧宝归依者罪灭河沙瞻仰者福增无量今有邪愚不解伪撰真宗妙义经妄言精是佛宝气是法宝神是僧宝致使入善门者信其邪说不敬三宝实可怜愍若夫不敬世间三宝则同体出世三宝何所得哉自赚犹可又赚他人可谓歧人天之正路瞎人天之眼目毁因果之真教浇定慧之淳风无甚於此也佛言一切众生若不归依三宝永劫堕三恶道不见古教云十方薄伽梵圆满修多罗大乘菩萨僧功德难思议归依佛者不堕地狱归依法者不堕饿鬼归依僧者不堕旁生何以故佛为无上医王法是除病良药僧乃导人知识并为真净福田背之则邪向之则正凡见一切佛像起如来想见一切圣教生难遭想见一切比丘僧起祖师想礼拜供养无得轻欺以佛庄严而自庄严如此则一体三宝唯心备具矣诸仁者若欲得道当依佛语违而得者无有是处或曰达磨西来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何须看经教而悟道乎答曰达磨老祖之说实是应病之良药今人不达祖师宗旨反以执药成病矣祖师要人悟心合教故说此言恐学人泥於文字而不参本佛亦恐滞指而迷月也六祖云达磨道个直指早是曲了也何以故要知不立两字亦是文字岂可谓无文字乎若真不立文字人亦不合语言只此语言亦是文字之相岂可言其不立乎愚人见说不立就便一向执空只说不立文字反谤佛经罪障深重可不戒哉不见达磨传法偈曰吾本来兹土传法救迷情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祖又曰吾有楞伽经四卷亦用付汝即是如来心地要门令诸众生开示悟入如此者达磨岂无文字与人乎先德云看经者明佛之理也则是藉教明宗心与教合以心印心无二无别故知欲达真乘须亲教典禀教乃能明理明理然后修行行愿无亏道果可证看教既有此益焉可轻其教法乎沩山警策云教理未尝措怀玄道无因契悟及至年高臈长空腹高心不肯亲附良朋惟知倨傲遂成疎野触事面墙后学咨询无言接引纵有谈说不涉典章或被轻言反责后生无礼才相觉察便言我是山僧人我贡高欺压后学遂使一生空过后悔无追展转轮回何时休息噫若有中流之士未能顿超且於教法留心温寻贝叶精搜义理传唱敷扬接引后来报佛恩德时光亦不虚弃必须以此扶持住止威仪便是僧中法器岂不见倚松之葛上耸千寻附托胜因方能广益如此者岂可轻其教法乎轻其知识乎若轻其知识即轻其教法轻其教法即轻其佛祖轻其佛祖则自欺其心自欺其心则反沉苦海矣呜呼释迦世尊尚舍全身而求半偈身为床座而求妙法不见行愿品云剥皮为纸析骨为笔刺血为墨书写经典积如须弥为重法故不惜身命何况王位国城妻子象马七珍世尊重法既如此凡夫可轻其教法乎药王菩萨将身为烛而报佛深恩常啼菩萨卖心肝而学般若神光断臂参请善财泣血南求皆是为法亡躯才得了明大事圆觉经云末出众生欲修行者当求一切正知见人即得成就无上菩提智度论云於诸导师生世尊想若有能开释深义解散疑结於我有益则尽心恭敬不念余恶如毙囊盛宝不以囊恶故不取其宝又如夜行险道毙人执炬不以人恶故不取其照华严经云但於能说佛法之人生难遭想应於自身生病苦想於善知识生医王想於所说法生良药想於所修行生除病想若闻一句一偈未曾有法胜得三千大千世界满中七宝及释梵转轮王位法华经云能说此经之人应以如来供养而供养之应持天宝而以散之天上宝聚应以奉献所以者何是人欢喜说法须臾闻之即得究竟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起信论云如木中火性是火正因若无人知不假方便能自烧木者无有是处众生亦尔虽有正因熏习之力若不遇诸佛菩萨经教及一切善知识开示能自成佛者无有是处不闻先德云生我者父母成我者师友岂不然哉要知大乘经典诸佛所师佛果菩提皆从中出观经三种净业并上品上生者皆言读诵大乘解第一义能如是者决定往生何名大乘经即华严法华般若涅盘楞严楞伽圆觉等经并观无量寿佛等经及一切专谈净土等经修净业人当受持读诵如说修行问曰识字之人可行不识字者何为答曰虽不识字读诵亦可印施流通再能顶礼归依有日自然通晓不见善财一生证果龙女八岁成佛盖因致力於多生岂能一朝成办尔妙庄严王品云若善男子善女人种善根故世世得善知识其善知识能作佛事示教利喜令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诸大德当知善知识者是大因缘所以化导令得见佛岂小补哉今生不明佛理之人皆因前世轻慢佛法今世再不尊崇来生愈加愚困不见法华经云於千万亿劫不闻佛名字亦不闻正法如是人难度苦哉苦哉若是毁经教谤法师其罪过於骂佛可不慎欤若不信之法师火宅二品中可见吾劝后之学者欲修无上菩提必须参礼明师听从教法若遇盲师指示要超升反沉坠矣可谓渡河须用筏到岸不须船。
孝养父母报恩文 三
莲宗宝鉴云念佛乃诸法之要孝养为百行之先孝心即是佛心孝行无非佛行欲得道同诸佛先须孝养二亲故赜禅师云孝之一字众妙之门佛语以孝为宗佛经以孝为戒言中不昧口出戒光直下分明顿开心地夫孝者有在家之孝有出家之孝在家孝者父母爱之喜而不忘父母恶之劳而不怨承顺颜色以尽养生出家孝者割爱辞亲餐微契本深入无为之理上酬罔极之恩趣解脱之要途报慈亲之捷径非但未来获益亦於现世成功所以如来子夜踰城道圆雪岭卢能白金遗母法继黄梅然而以法断恩应思报德是以迦维省父忉利宁亲至於贫乏无依理合躬亲给侍是故毕陵伽起尽心之戒忍大师有养母之堂陈睦州织屦供亲朗法师荷担游学然则出家者以法味为甘旨不忘反哺之心以佛事为勤劳未遗世谛之礼非但一世父母而多生父母皆报不唯一身父母而法界父母皆度同登觉岸岂止周公之配天普示迷津故逾考叔之纯孝出家之孝其利博哉如或因缘未和父母不听宜尽在家之孝劝修出世之因若能即俗而真亦有成佛之路觊反婴儿之行无亏膝下之严报双亲顾复之劳致一乘圆满之地遂使在家菩萨行解无疑出俗高人因斯可鉴其有局於事佛不能尽於事亲睹兹有感于中可以克全其孝呜呼光阴易往父母难忘有亲在堂如佛在世以此报亲之德圆成念佛之功是知父母喜欢则诸佛喜欢此心清净则佛土清净可谓野色更无山隔断天光直与水相连。
行脚求师开示序 四
弟子宗本生于四明陈氏承感
双亲抚恤请师训诲入学攻书父教师严颇通诗礼年十五时有族兄朽木处士因恙弃世尸卧空堂余经堂门而过乃见亡兄四大惊怖忧疑自叹曰世相非坚命如风烛无常忽到难躲难逃遂欲出家学道超脱轮回不识修行路头心中犹豫到於本境茶亭礼佛偶见一僧危然端坐余乃叩问是何大德僧曰吾是游方禅和子也余见此说不胜喜悦遂即迎请归家具办香斋供养饭食已讫拜问禅师弟子欲逃生死不知依何法修禅师问我是何姓名是何年纪宗本答曰弟子姓陈名静修年十五岁也禅师赞叹曰年已幼而发心高世之希有陈善男子一心寂静听吾所说唯有径路修行但念阿弥陀佛。
宗本曰念阿弥陀佛焉得便超生死乎禅师曰信凭佛说脱苦良方无如念佛若不念佛生死难逃。
问曰念佛法门有何所出答曰念佛法门非止一经一教之中所载盖大千恒沙经卷之内无一不具念佛法门也若依此法而修决定往生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