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证心集

  人人见自性阿弥。
  无去来中。三资粮到。
  不生灭处九莲花开。
  未悟此心。若已生。若今生。若当生。既生总无不悟。
  欲登彼岸。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有愿毕竟同登。
  九品莲台。丈六金容三圣相。
  七重宝树。百千种乐一风声。
  众生诚深信无疑。能执持名号。时从一日乃至七日。诸佛说往生有证。出广长舌相。徧覆三千以及大千。三教同源。统儒释道俱堪念佛。
  一心归命。具信愿行尽可往生。
  念佛心深沧海浅。
  往生誓重泰山轻。
  五浊众生。结殊胜因缘。装造身容长丈六。
  十方诸佛。赞庄严国土。诚言舌相徧三千。
  心量无边。包含十万亿土之遥。弹指即生。实属难思难议。
  佛光普被。分列上中下品之位。随功所感。真是大慈大悲。
  十念功成。托妙品以化生。顿超十二因缘外。
  三祇愿大。悟真空而见佛。徧入三千世界中。

  散心念佛(并叙)

  同居浊世。久溺爱河。去圣时遥。障深习厚。所以今之人。欲望一心不乱。亦甚难矣。全承大悲垂宥愍恕。十念可生。况大品经云。散心念佛。乃至毕苦。其福不尽。增一阿含经云。四事供养一阎浮提一切众生。功德无量。若有众生。善心相续。称佛名号。如一[(谷-禾)/牛]牛乳顷。所得功德。过上不可思议。无能量者。乃至法华散乱称名。皆成佛道。遗训如此。孰谓散心念佛之无益哉。
  莫嫌念佛散心多。佛愍众生没奈何。果得吾人疑顿释。自然时至出娑婆。
  念佛非关散乱心。功能曾有几知音。大家只管念将去。终得往生不隔阴。
  散心念佛莫疑心。祇要求生愿力深。平日工夫无间断。临终佛岂不知音。
  散心总不碍持名。静散本来体自平。逆恶临终信愿切。但教十念亦能生。

  尽大地是弥陀(并叙)

  问。若按宗乘。尽大地是禅堂。佛尚不立。今何反此指示。答众生自性不达。所以处处有着。故禅门重空宗。扫尽一切。凡圣不立。有此破执。方令开显。然后全性起修。全修归性。所以观经云。诸佛如来是法界身。是知净土。乃性宗遮表双诠。即相之性。用不离体。即性之相。体不离用。若言离体之用。乃人天常见。若言离用之体。乃偏空独善。体用不二。方名大乘一统。故经云。毗卢遮那。徧一切处。其佛所住。名常寂光。盖佛是正报。土是依报。摄依归正。故云尽大地是弥陀。
  无位真人出圣胎。山河大地玉莲开。一双鼻孔撩天趣。念念弥陀万法该。
  圆融性相不偏颇。尽世持名莫放他。即佛即心梅子熟。无来去处出娑婆。
  念到纯时逈出尘。梅花雪里见精神。欲知一物先天地。除却弥陀总不真。
  公案重翻大地禅。弥陀佛号徧三千。一心不乱归元旨。生彼无生理事圆。
  果彻因源不易知。因该果海更难思。欲参法界藏身句。悟得弥陀大总持。
  徧界虚空极乐城。干戈殄灭绝魔争。个中尽是法王旨。六字洪名定太平。

  牧牛颂(并叙)

  禅净门庭。施设不同。究竟归源。本无异路。故中峰云。禅者。净土之禅。净土者。禅之净土。譬如人造楼房。必有其基。基者。楼之基。楼者。基之楼。若将以法合喻。故禅无净土。非真禅也。云栖云。悟后不愿往生。敢保老兄未悟在。非真禅也明矣。净土者。有真禅在其中也。大集经云。称名号曰无上深妙禅。真禅在其中也。更明矣。是以永明楚石等辈。其意无不摄禅归净。余恐修净者。不达此旨。外视乎禅。不得已将牛颂。拟以通之。盖亦深为净土之遮诠耳。

  寻牛

  这条峻岭草离离。花落林间泼眼眉。到此已将尘世隔。那边应把俗情移。重重行树含殊胜。霭霭余霞挺秀姿。觅徧溪山无迹趣。浑然大起一团疑。

  见迹

  清风吹破碧云烟直上高峰绝顶边。蹊路条条来眼底。蹄痕隐隐到跟前。相逢似喘松梢月。乍现如窥井里天。追向沩山渠面目。这回依旧不能穿。

  见牛

  牛儿一见自忘忧。头角峥嵘像外游。不响谷中呼不住。无阴阳处唤无休。真形露地前生遇。实智辉天出世留。空把鼻绳难下手。凝眸直视更深幽。

  得牛

  顿彻天然身外身。野狐精魅敢同伦。昂头顾视和身转。稳步游行脱俗尘。踏却化城三百种。耕来法地十分春。端端鼻孔深深贯。宝树阴中好养神。

  牧牛

  地阔天高任牧童。溪南溪北与溪东。闲歌一曲知空有。静看千经泯异同。咸泽风家茅屋古。赵州旨趣茗花融。括今训炼殊消息。徧历幽林气象雄。

  骑牛

  二十余年住此山。出山胸次始安闲。高抛蓑笠随风舞。好调樵歌逸兴颁。花雨飞来犹破裰。云林归去少同班。拨开柏子诚潇洒。稳坐蒲团展笑颜。

  忘牛

  得手功勋亦是无。忘情绝虑一身孤。悠悠独坐闻啼鸟。寂寂空怀卷画图。自昔已逢真俗趣。而今不顾旧时途。浑融居址谁为主。毕竟逍遥没此模。

  双忘

  寂灭珍怀起正场。顿融明暗趣非常。安然脱洒诚悠远。直下澄凝绝隐藏。玉漏凋残天地晓。金枪宁静国民康。优游吻契端呼出。一味销镕觉性忘。

  还源

  上下交辉透底清。归帆风正[舟*蠡]舟行。源泉滚滚知何许。智海深深谁敢评。洞彻天心诠表里。端司旨趣抑纵横。团圞本致难同赏。照气冲和万卉生。

  入廛

  大展家风独露机。青山却指野云飞。江河水满廛城阔。井里春深月色微。坐对绿杨消息好。行看白牯自知归。狮儿尽数翻觔斗。不出老僧金缕衣。

  示学人行脚(并叙)

  既知出家。必须参学一番始得。若不参学。道从何立。若不知道。便徒劳一生。所以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昔日范蜀公。送圆悟禅师行脚云。观水莫观污池水。污池之水鱼鳖卑。登山莫登迤逦山。迤逦之山草木稀。观水须观沧溟广。登山须登泰山上。所得不浅。所见亦高。故吾寄语后来同袍之士。莫教半途而废。若知寻师二字。便非吃饭一生。此正古人所谓。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自是归家。复彼元净。其益更大。
  光阴如箭日如梭。心地未明要琢磨。师有匠成亲广博。道多歧舛免蹉跎。能消一念终归己。不识三身莫放他。顿使本来渠面目。尽虚空界是弥陀。

  讲法华经展席罢席二律(并叙)

  大道多歧杨朱潸然。是故佛语之所以名为经者。必要信之。如径也路也。以致吾人依经所行。方不入歧途。必归实相之家。故法华经药王品云。佛言闻是经典。如说修行。於此命终。即往安乐世界。阿弥陀佛。大菩萨众围绕住处。生莲花中宝座之上。可知法华三昧。即念佛三昧。宝王垂言。亦甚明矣。
  此教纯圆独妙哉。五时趣向鹫峰来。师资道契传心印。龙象机投绕法台。举手低头金口记。会三归一本怀开。悟须顿悟功须积。应托莲花养圣胎。
  狮儿出窟小争先。定是台宗起后贤。贝叶经传西土典。梵音教演上乘禅。证明塔启身如故。纳受龙呈珠亦圆。知见已开生死绝。同归佛界乐邦天。

  仰虎溪联句(并叙)

  远祖得三昧后。遂於东林结社。陶渊明。陆修静。亦与焉。看古人何等自在。欲诗则诗。欲佛则佛。余因之仰其联句之趣。更自娱焉。故赋成一律。
  统儒释道本相同。究竟要推长老风。三个诗翁联妙句。七言律法演真空。不求於佛通如隔。有感乎心隔亦通。一百廿三人结社。往生都在藕花中。

  舌血画阿弥陀佛像诗(并叙)

  造像功德经。明造佛有十一种功德。一者世世眼目清洁。二者生处无恶。三者常生贵家。四者身如紫磨金色。五者丰饶珍玩。六者生贤善家。七者生得为王。八者作金轮王。九者生梵天寿命一劫。十者不堕恶道。十一者后生还能敬重三宝。得生无量寿国。作大菩萨。毕当成佛。入泥洹道。又云。若人临终发言造像如麦[麸-夫+广]。能除三世八十亿劫生死之罪。按此但临终发言造像。功德尚不可思议。况今亲自刺舌耶。以银钱造像。功德尚不可思议。况今一片血诚耶。是以求生西方。要结彼佛净缘。最亲切者。莫过於此也。余因兹欣仰其事。始於辛未。终於癸酉。所画圣相三百六十余轴。其中随画随题。录成四十八首。总为净土结缘。倘若清信士女。诚欣发心。刺血谨摹者。必须先要焚香。望西祝愿。早脱苦海。顿超乐土。智论云。作福无愿。无所树立。愿为导师。能有所成。譬如销金。随师所作。金无定也。今刺血造佛亦尔。净土愿立。后自得之。咸智或愚。同裂身见之固山。此爱念不断自断。若缁若素。共拔生死之原本。彼净土无生自生。
  愿离五浊乡。甘露得亲尝。舌刺无多许。功标第几行。全心是血佛。徧体放毫光。梦破西来约。氷魂洁瑞香。刺血祇缘脱苦因。焚香托笔妙传神。愿求慈父能容我。早作清凉国里人。
  观我沉沦大圣哀。应机现入画中来。舌端血结佛缘后。永劫相随分不开。(以上三首用彻悟禅师韵)。
  人自毗卢又自迷。如来遣我指归西。惟心血写惟心佛。四色莲花九品题。
  生佛本来具底灵。血花艳色异丹青。虽同露地白牛背。西透窗棂道始宁。
  佛昔三祇行苦时。为吾背觉合尘儿。粉身碎骨恩难报。且作形仪血写之。
  久滞娑婆受尽患。将刀裂血岂虞艰。真诚发个西归愿。早脱浮生老死瘝。
  莲花佛国愿宏开。无一众生作弃材。信是满腔都热血。朝朝望我赋归来。
  欲结香缘何所亲。谨将血画佛精神。莲池会恕归来晚。净念难纯习易新。
  吾今学舍被慵封。剩画慈悲喜舍容。血与诸人书订约。莲池他日得相逢。
  福期天上与人间。忍力未雄总是顽。剖出血心勤念佛。度生且待往生还。
  血即是心作佛身。三无差别悟前因。大家会入莲花藏。同受弥陀授记人。
  刬血轻身净念生。个中不借借轻盈。子归父所缘何事。此道难成彼易成。
  葵子望归彼岸栖。血描圣相类难齐。愿填悲昔彼心海。起我沉沦手自携。
  随缘不变裹虚空。不变随缘尺幅中。示我兜罗绵手上。韵幽花灿血鲜红。
  血诚感佛到东华。垂手分明结印斜。莫道无心却有相。花轮衬足大如车。
  血红肉髻佛光环。花瓣弥鲜淡素斑。一见真空心及第。更从何处透三关。
  嫡嫡亲亲血逼真。宛然花佛往生人。吾今且问诸君看。还是他身是自身。
  我佛身非血贯擐。本来天性自生颜。个中拟议思量者。未达云门一字关。
  滴血应令达本真。吾人同体佛精神。真如未契人殊佛。契悟真如佛亦人。
  血书梵字卍胸开。清净本然不染埃。无所从来无所去。故名唤个古如来。
  舌血花开和月环。淡红艳映绿波间。五师若不妙传手。那得今朝识圣颜(五师即下五通也)。
  尽尘沙界佛身充。人不见兮蕴未空。幸得大悲哀愍我。卷来现片血诚中。
  我向西方定指南。禅房血佛不须参。但期神谢归家去。早与弥陀共一龛。
  往生立誓重如山。法界洞然我亦还。舌破诚申刀下血。且将心作玉盘颁。
  血替诸君显本颜。髻螺佛鬓淡红斑。会心同到莲池上。花自开兮水自潺(以下俱用三一居士原韵辛未秋着)。
  血点灵光佛性开。红妆花瓣巧如栽。未知谁只五通眼。亲睹金容树上来(五通。乃天竺鸡头摩寺僧也。徃西方求佛形仪。后返佛已现於树叶上。即以丹青传模。故有此也)。
  是谁血画作花开。莫道未曾贴水栽。万紫千红终是别。归根都向个中来。
  智刀剜血报恩师。斩断千差万别离。信步行来归故里。方知金臂即心垂。
  始终子子亦师师。不即弥陀不别离。血作分身无数佛。十方应现手同垂。
  血浸朱华涕泪淋。双流愍庆自西寻。一条径直归元路。金口亲传岂妄音。
  故乡归去泪淋淋。画幅星罗血相寻。除却须摩提国外。更於何处觅知音。
  此佛何人血绘成。此人作佛甚分明。如来一分真如许。定是池心得往生。
  舌尖血画佛身成。倒影花池彻底明。举足踏翻来去路。神归水国话无生。
  静对香斋剖些躯。血涂翠扇妙真殊。人生如块红炉炭。铸出虚空世外模。
  金刀出鞘破浮躯。扶起莲花绿盖殊。自是应归亲见佛。解眉望熟血中模。
  妙明觉体本来安。不动纤毫剖舌端。血泣慈亲应念我。濯秋水上倚栏看。
  师资吻契两相安。同在珠圆不二端。舌血全彰灵妙体。即凡即圣得亲看。
  信向西方古佛来。赤金容衬血花台。卷舒身作降魔势。授足声如震地雷。
  血写弥陀自本来。托生归借水仙台。葵诚投地焚香诉。身似山崩向似雷。
  初日芙蓉血佛惺。悲心示现宝光灵。却来唤我西归去。山也青兮水也青。
  弥鲜血像寂惺惺。惺寂双忘处转灵。四色藕花春不老。满池圆叶满池青。
  血诚画出赤新新。直就凡身作佛身。短梦之间谁是主。不离清泰济红尘。
  舌尖[利-禾+(卑-十+〡)]破血鲜新。点染红幢供佛身。天性相关真父子。生生携我脱埃尘。
  括尽太虚归一真。个中无物不尊亲。未知谁的源头血。画作遮那翠盖身。
  括血心真佛也真。圣凡同体本来亲。大家打起精神看。都是逍遥自在身。
  八德池中玉井开。都将舌血作根栽。精诚果是难思议。感得西方我佛来。
  血点莲花引翠开。总缘脱此幻身栽。度生要证无生忍。随佛往生归去来。

  即心即佛(渔父)并叙

  马祖单传。亦指宝王三昧。故言即心即佛也。而言即心即佛者。乃即事而真。表明念佛。是成佛之本行。其意正欲人人从此起修故。又云。非心非佛也。此为心解妄认之者。护过遮非。实非亲证自心佛之知见。详夫佛之知见者。如佛藏经云。见诸法实相。名为见佛。夫诸法尚尔。决无十劫导师。万德洪名非佛者。以此。知即心即佛。全被上根。非心非佛。皆因机不利故。言耳。若论大旨。尚不得一。此乃即非二语。故是方便施设。究竟至理同归。非深。非浅。非即。非非。第后人学道因不达故。反谓念佛修心。未至幽玄。偏重泯绝无寄。以为极则。可悲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