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佛藏
- 续藏经
- 中国撰述
- 诸宗著述部
- 净土宗
- 净土指归集
净土指归集
痹
鼻音。足气不王也。
槖
托音。无底曰〡。
韪
伟音。是也。又美之之意。
辙
廛入声。车轮所碾迹也。
捷
潜入声。胜也。敏疾也。
讣
付音。告丧也。
绘
会音。五采也。
蚩
赤之切。轻侮也。
轨
癸音。则也。谓法度也。
[巾*(穴/登)]
猪孟切。开张缯画也。
揠
乌拔切。拔也。〡苗助长。
庑
武音。堂下周廊。
炯
户顶切。光也。
甓
平入声。瓴[商*瓦]。
剂
齐去声。分〡百药齐和。
剧
极音。增也。尤甚也。
毙
避音。死也。败坏也。
瞭
了音。目睛明也。
钤
钳音。耕类。
辟
平入声。开也。
谬
眉幼切。误也。许也。
覃
潭音。布也。又深广也。
瞥
篇入声。过目暂见也。
刷
所劣切。扫也。清之也。
紊
问音。乱也。
遏
安入声。止也。
谙
庵音。记也。忆也。
揭
坚入声。高举也。
纴
壬音机。缕也。
纬
谓音。横才〡。
缣
兼音。并[(显-页)-日]缯也。
辍
拙音。歇也。
剜
乌欢切。削也。
逈
兄。上声。寥远。
矫
皎音。诈也强也。
掣
彻音。挽也。
珥
耳音。〡珰。
踰
余音。越也。
镂
漏音。雕刻。
殂
雏音。死也。
拶
祖达切。逼〡也。
俟
似音。待也。
遑
皇音。急也。
豺
柴音。狗声食羊。
翕
吸音。起也。合也。
尪
汪音。弱也。
恢
魁音。大也。
瞑
名茗二音。闭目。
询
荀音。咨也。
虻
盲音。蚊〡。
甄
真音。察也。明也。
[笄-廾+(八/土)]
行音。草木干也。
巨
巨音。大也。
靡
米音。无也。
苏
苏音。按韵会。死更生曰苏。俗作〡非。
翾
喧音。小飞。
蠕
软音。〡而动。
诋
底音。诃也。讦也。
惩
澄音。戒也。正也。
踵
中。上声。足后曰〡。
贻
夷音。贶也。遗也。
[强-弓+口]
痴音。笑也。
骸
谐音。百骸。
溃
会音。乱也。
臆
益音。胸〡。
僭
子念切。不〡不滥。
援
袁音。引也。
厉
例音。严也。
励
例音。免力也。
侈
耻音。奢也。
迈
卖音。往也。
懈
戒音。怠也。
贬
边上声。减损也。
屹
鱼乙切。高貌。
右二百四十四字。乃此书之用字也。盖取其疑难者。据韵音释。虽未得允当。庶资初学之用。然是书乃修净土者之指归。虽悟达之士。亦宜勉旃。
兴圣禅寺德海书 四明王友云刊
释迦如来。住世说法。三百余会。诸经皆以结归净土。盖为众生贪恋世间。以苦为乐。自甘沉湎。不求出离。是故世尊於此法门。谆谆垂诲不已。恒沙如来出广长舌相。说诚实言。同音称赞。所谓诸三昧中。唯念佛三昧。最为直捷。今观净土指归一集。乃僧录右善世启宗法师所编。分立诸题。若经之要旨。论之发明。洎古今禅讲宗师。及诸名贤。力行实证之言。纤悉具备。使修学之人览此。而开决疑情。发明正信。遨游於诸佛性海者。莫不由斯集焉。四明翠岩无象原公。刊梓流行。为它日莲池胜集之张本。志可尚矣。
洪武二十六年秋九月望日僧录司右阐教前住径山万寿禅寺德祥敬跋
夫以理绝言诠。非言诠。弗克臻宗本之妙。道由践实。非践实。无以造观行之微。言以贯文。文以载道。是为天下之公器。振万世而不磨者也。然此净土指归一书。寔僧录善世启宗法师之所述也。盖以采摭经论。据援祖文。集以成帙。凡言净土。必以秽土而为待对。追惟释迦文与彼阿弥陀。於久远劫来大通智胜佛所。同十六王子覆讲法华。结大乘缘。建深重愿。故有净秽两土之殊。折摄二门之异。吾佛为示堪忍秽土。五浊八苦。荆棘泥沙。恶道充满。寿命短促。而折伏之。令其有所厌恶也。彼佛为示极乐净土。七珍九品。宝地花池。清净光明。寿量长远。而摄受之。令其有所欣慕也。是故如来於鹫岭。敷宣一代圣教。诸大乘经。十方称赞。其义甚广。惟观无量寿佛经。最为悉备。天台四明发扬妙旨。不出乎空假中三观法门。互破互立。难思难议。然而诸观皆用经中所示之相。忆持在心。为所观境。仍了自心本具此法。托境想成。然佛是所观胜境。举正报以收依果。述化主以包徒众。观虽十六。言佛便周。则当但观彼佛名。念佛三昧。作是观者。名观一切佛身。亦见佛心。又经云。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诸佛正徧知海。从心想生。所言作佛者。即是而作。全性成修。显非性德自然有佛也。言是佛者。即作而是。全修成性。显非修德因缘成也。若以作是。显於三观。则全惑即智。全彰即德故。心是应佛。心是果佛故。知作是之义。一心修者。乃不思议之三观。为一经之妙宗。念佛三昧。指归净土之要门。岂有过於此哉。兹承翠山止庵无象原禅师。素业精修。净行恒饬。夙夜靡懈。诚叔世精进幢也。获睹斯集。慨发胜心。捐赀镂板。用广流通。使人人物物。咸跻清泰之域。岂福德利益云乎哉。一日携此集。过余寓舍。征余序。姑敢摭净土梗槩。书于左方。未免续貂之讥。见者幸毋诮焉
时洪武二十七年四明观梦比丘 允中 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