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栖净土汇语


  说
  骷髅图说

  傅大士云。渐渐鸡皮鹤发。看看行步龙锺。假饶金玉。满堂。难免生老病死。任汝千般快乐。无常终是到来。惟有径路修行。但念阿弥陀佛。大士此语。正所谓万般将不去。惟有业随身者也。如何是万般将不去。人生所有官爵。金宝。屋宅。田园。饮食。衣服。玩好。乃至娇妻。爱子。无常到来。那一件是将得去者。如何是惟有业随身。人生所造诸贪嗔。痴。业。非礼奸淫。恣意宰杀。为子逆父。为臣欺君。克众成家。阴毒害物。种种恶业。无常到来。这都紧紧随着你者既然如是。若不猛省回头。改恶从善。洗心念佛。岂非徒得人身。虚生浪死苦哉苦哉。我观世人。个个皆好念佛。今三等列之。一者极闲人。应当无昼无夜。一心念佛。二者半闲半忙人。应当营事已毕。即便念佛。三者极忙人。应当忙里偷闲。十念念佛。又复富贵之人。衣禄丰足。正好念佛。贫穷之人。安贫守分。正好念佛。有子孙人。得人替力。正好念佛。无子孙人。心无牵挂。正好念佛。无病之人。身力康徤。正好念佛。有病之人。知死不久。正好念佛。聪明之人。通经达理。正好念佛。愚钝之人。无杂知见。正好念佛。以要言之。天上人间。四生九有。皆当念佛。奉劝世人。何不趂此四大未作骷髅时。早早念佛。直待万般将不去惟有业随身。懊悔无及了也。

  偈颂
  劝修四料简

  作福不念佛  福尽还沉沦  念佛不作福  八道多苦辛  无福不念佛  地狱鬼畜群  念佛兼作福  后证两足尊

  示广位

  病从身生  身从业生  不造诸业  祸消福增  娑婆念佛  极乐标名  一心不乱  上品位登

  示大闻

  持戒念佛  乞食支命  如是做去  法话已竟

  示大琸

  有生必有死  长短安足论  今得圆僧相  平生愿已满  常生大欢喜  切勿怀忧恼  万缘俱放下  但一心念佛  往生极乐国  上品莲华生  见佛悟无生  还来度一切

  刘广盘请代日祝贞母项偈

  性愿承三宝力哀愍加被。母氏克臻上寿。己身长侍慈帏。母子相依。修持净业。报满之日。同愿往生。

  赞铭
  兰谷居士郁公像赞

  其心真其行。笃其念佛。惟日不足。潜德自生辉。兰香在幽谷。

  画像自赞

  瘦若枯柴。衰如落叶。[口/水]比盲龟。拙同跛鳖。无道可尊。无法可说。问渠趺坐何为。但念阿弥陀佛。

  诗歌
  义不可背

  两情始相欢  结义重金石  一朝变故生  背弃已如掷  嗟哉禽兽心  鬼神瞰其侧  不见汉曾孙  故剑殷勤觅  母以新情牵  顿令旧情失  新旧总归空  大梦何时极  愿言尽此身  同生极乐国

  恩不可忘

  壮士有烈心  不忘报一饭  况复知道者  忍作瞒心汉  颠危赖扶持  过眼不相看  试於静夜思  宁不愧流汗  平生是男儿  方寸常自勘  毕竟了此恩  同登极乐岸

  情不可系

  古称君子交  汪汪澹如水  非彼情独疎  见道者如此  明皇得太真  漆胶谁能比  伤心马嵬驿  一别千年矣  恩爱竟何存  空华眼前美  痛哉无始来  四海别离泪  大苦永弃捐  同归极乐会

  怨不可藏

  袁盎杀晁错  遂成千古冤  脱令无盎计  错岂终长年  大命非人为  冥冥使之然  四大自生死  於我何与焉  圣哉黄面叟  谈笑锥刀前  冤亲本平等  同游极乐天

  驱乌叹

  万树喧啼鸣  好鸟绝音响  毒啄所残害  惨酷甚罗网  身在袈裟下  能无慈悲想  嗟此浊恶林  我愿生安养

  次高瑞南韵

  肉身本传舍  迷人自难晓  障缘苦萦牵  烦恼何时了  知君起大慧  心似木已槁  跳出醉梦关  西方孰云杳  借问何能然  灯花发枯草

  沈居士广珊八十

  我适生年八十一  君逢初度齐八十  我生正月二十二  君生先我才一日  筵前罗绮粲如花  门外宾朋密如织  世间祝寿比冈陵  我祝惟期安乐国  国中教主阿弥陀  超出人天寿无极  愿君忆念似慈亲  老去光阴莫虚掷

  题涅盘堂(有序)

  真歇了禅师有涅盘堂诗一律。凄惋警切。令人悲感兴起。予乃续成四律。置之堂中。未必非病僧药石云。

  原作

  访旧论怀实可伤  经年独卧涅盘堂  门无过客窗无纸  炉有寒灰席有霜  病后始知身是苦  徤时多半为人忙  老僧自有安闲法  八苦交煎总不妨

  今和

  幻质宁知有败伤  举头惊倒涅盘堂  一生尽也残更梦  万虑灰来皎日霜  过去业多心主乱  前趋路险脚跟忙  而今欲问安闲法  临渴开池事已妨
  徒入空门最可伤  涅盘今是试僧堂  炎烧五内鱼游釜  痛切诸根草被霜  独抱痴禅成底事  旁修外术枉千忙  人人道有安闲法  争奈临行一句妨
  脱体无依绝毁伤  沉疴终日自堂堂  心灯破暗明如月  慧剑降魔凛似霜  药病两非何足辩  死生双幻不须忙  从谁更觅安闲法  才说安闲便有妨

  次韵答王百谷居士

  六十高僧雪满颠。泥涂老叟亦齐年。可容凡侣为禅侣。已罢尘缘结净缘。施食每分香积饭。放生何惜鹤林钱。庭前一亩沧浪水。也学东林。种白莲。
  人世真嗟事倒颠  彭砀徒自各论年  繁华冷淡灯前戏  会合分离梦里缘  紫燕情多悲旧垒  青蚨恩重托飞钱  知君已释琵琶恨  锦字新题七宝莲

  拟首尾吟(四首)

  莲池非是爱栽莲  莲是华中大觉仙  华发莲生因带果  莲成华落实摧权  展开千叶全机现  摄人孤房众德圆  醒尽长安红紫梦  莲池非是爱栽莲
  莲池非是爱栽莲  莲是华中混俗仙  内叶鱼龙成净侣  外连萍藻结良缘  画船箫鼓凉风夜  青笠丝纶细雨天  身在污泥浑不染  莲池非是爱栽莲
  莲池非是爱栽莲  莲是华中忍辱仙  幸自深根埋浊土  从他名卉占高原  颜开赫日烘偏艳  实坠秋霜凛倍坚  一点翠心舍造化  莲池非是爱栽莲
  莲池非是爱栽莲  莲是华中解脱仙  洁体逈离红粉鬓  清香不恋绮罗筵  密通千孔除诸碍  秀出孤标绝众缠  碧水青天长自在  莲池非自爱栽莲

  除夕上堂有出多娑婆三韵索偈者口占二首(选一)

  六字真经摄义多  总持一似唱也娑  自从蓦直西方去  闲杀台山指路婆

  一字至七字与长兄三洲分咏风花雪月(录花)

  花。千枝万葩红灿锦。彩铺霞。陪罗绮席。恋王孙家。晓露新妆湿。春风舞袖斜。青帝俄归幻化。玉容已付尘沙。洛阳园上无颜色。西土池中有物华。

  纪事
  净业堂对联

  主极乐六八大愿之慈尊。绝限。量寿命光明。不离当处。
  过娑婆万兆佛邦之净土。妙庄严楼台池沼。原是吾乡。

  竹窗随笔
  念佛鬼敬

  海昌村民某。有老媪死。附家人。言平生事。及阴府报应。甚悉家人环而听之。某在众中。忽摄心念佛媪谓曰。汝常如此。何患不成佛道。问何故。曰。汝心念阿弥陀佛。故问何以知之。曰。见汝身有光明故。村民不识一字。瞥尔顾念。尚使鬼敬。况久修者乎。是故念佛功德不可思议。

  以苦为乐

  厕虫之在厕也。自犬羊视之。不胜其苦。而厕虫不知苦。方以为乐也。犬羊之在地也。自人视之。不胜其苦。而犬羊不知苦。方以为乐也。人之在世也自天视之不胜其苦。而人不知苦。方以为乐也。推而极之天之苦乐。亦犹是也。知此而求生净土。万牛莫挽矣。

  武夷图

  予病中。有赠以武夷九曲图者。阅之忻然。因思古人沉疴不起。一友教玩辋川图。不浃旬而愈。况西方极乐世界。绘画流布朝夕参礼。而未闻奇验速效。如辋川者。何耶良繇辋川迹在寰中。易为描写。极乐境超世外。难以形容。则不若绘辋川者之备极工巧。耸人心目故也。彼鸡头摩之所传。十六观经之所说。亦略示其槩而已。夫极乐世界。忉利兜率。化乐诸天。所不能及其少分。使人得而详睹。何止四百四病之俱忘将八万四千烦恼诸病。皆消灭无余矣。昔人谓神栖安养。又为先送心归极乐天岂徒然哉。

  念佛

  世人稍利根。便轻视念佛。谓是愚夫愚妇勾当。彼徒见愚夫愚妇。口诵佛名。心游千里。而不知此等是名读佛。非念佛也。念从心。心思忆而不忘。故名曰念。言以儒喻。儒者念念思忆孔子。其去孔子不亦庶几乎。今念念思忆五欲。不以为非。而反以念佛为非。噫。似此一生空过。何如作愚夫愚妇耶。而惜乎智可能也。愚不可能也。

  礼忏僧

  有修净土忏法者。一僧谓曰。经不云何。若欲忏悔者端坐念实相。胡为是仆仆尔。亟拜也忏者问。如何是实相。僧云。心不起妄。即是实相。又问。心是何物。妄又何物。能制心者。复是何物。僧无对。忏者曰吾闻之。忏以理为正。以事为助。虽念实相。而三业翘勤。亦不相碍。何以故。初机。行人。未能卒。与实相相应。须藉外缘辅翼。法华谓我以异方便。助显第一义。是也。起信亦言。末法众生。修是法者。自惧不常值佛。如来世尊。有异方便。教令念佛。求生净土。故知慈云大师净土忏法。酌古准今至为精密。与法华光明诸忏。俱事理双备。人天交钦照。末法昏衢之大宝炬也。且治生产业。不背实。相是佛说否。僧云如是。曰。然则礼忏不及治生产业乎。僧又无对。

  念佛不专一

  予昔在炼磨场中。时方丈谓众云。中元曰当作盂兰盆齐。予以为设供也。俄而无设。唯念佛三日而已。又闻昔有院主为官司所勾摄。堂中第一座。集众救护众以为持诵也。亦高声念佛而已。此二事。逈出常情。有大人作略。真可师法。彼今之念佛者。名为专修。至於祷寿命。则药师经。解罪愆。则梁皇忏。济厄难。则消灾咒。求智慧。则观音文。向所念佛。束之高阁。若无补於事者。不思彼佛寿命无量。况百年寿命乎。不思念彼佛能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况目前罪垢厄。难乎。不思彼佛言我以知慧光。广照无央界。况时人所称智慧乎。阿伽陀药。万病总持。二三其心。莫肯信服。神圣工巧。独且奈之何哉。

  想见昆仑

  汉庄伯微。每於日落。时。面对西北。想昆仑山。久之见昆仑仙人。传法得度。此彷佛与西方日观相似。但彼属妄想。不修正。观耳。久积妄想以精诚之极。尚得遂其所见。况一心正。观。三昧成就。而不往生者哉。

  竹窗二笔
  雁荡山

  台雁号两浙名山。而雁荡尤奇有。轻千里裹粮而往游者予昔应太平之请。去雁荡仅一由旬。期满院主白予为雁荡游。予欲往。而忻然从游者百余众。因计彼山久无接待。徘徊历览。往返不下半月费粟数石。院贫不能支遂坚执己之。众怏怏。乃慰之曰。雁荡之胜。在震旦中。尚有过之者。即震旦最胜处。不及天宫天宫展转最胜处。不及西方极乐。世界。公等不慕极乐。而沾沾雁荡是慕。也竟不去。

  鲍勔

  真诰云。鲍勔未知道但朝暮扣齿不息鬼使不能取。盖扣齿集身中之神。神不离。故鬼不得近。向使以扣齿之力修真。何真之不成。予谓岂独修真。以扣齿之力。念念扣已而参。何佛之不成乎。夫身中之神。秪是一精魂耳。力尚。伏鬼。况经云。受持一佛名者有百千大力天神为之拥护。又云。念佛之人。佛在其顶。今也勤为扣齿之细故。而甘舍念佛之大道惜哉。

  结社会

  结社念佛。始自庐山远师今之人。主社者得如远师否。与社者得如。十八贤否则。宜少不宜多耳以真实修净土。者。亦如僧堂中人故也。至於男女杂而同社此则庐山所未有。女人自宜在家念佛勿入男群。远世讥嫌。护佛正法。莫斯为要。愿与同衣共守之。又放生社。亦宜少不宜多。以真实慈救生灵者。亦如佛会中人故也。愚意各各随目所见。随力所能。买而放之或至季终。或至岁终。同诣一处。会计所放。考德论业片时而散。母侈。费斋供。毋耽玩光阴。可也。愿与同衣共守之。

  后身(一)

  赞西方者。记戒禅师后身为苏子瞻。青草堂后身为曾鲁公。逊长老后身为李侍郎。南庵主后身为陈忠肃。知藏某后身为张文定。严首座后身为王龟龄。其次。则乘禅师为韩氏子。敬寺僧为岐王子。又其次。善旻为[菧-氐+((中-口+(巨-匚))/土)]司户女。海印为朱防御女。又甚而雁宕僧为秦氏子桧。居权要。造诸恶业。此数公者。向使精求净土。则焉有此。愚谓大愿大力。如灵树生生为僧。而云门三作国王。遂失神通。百世而下。如云门者能几。况灵树乎。为常人。为女人。为恶人。则展转下劣矣。即为诸名臣。非计之得也。甚哉西方之不可不生也。

  后身(二)

  或谓诸师后身之为名臣。犹醒醐反而为酥也。犹可也。为常人则酪矣。为女人则乳矣。乃至为恶人则毒药矣。平生所修。果不足凭仗乎。则何贵於修乎。是大有说。凡修行人二力。一曰福力。坚持戒行。而作种种有为功德者是也。二曰道力。坚持正观。而念念在般。若中者是也。纯乎道力如灵树者置弗论。道力胜福力。则处富贵而不迷。福力胜道力。则迷於富贵。固未可保也。於中贪欲重而为女人。贪嗔俱重而为恶人。则但修福力而道。力转轻之故也。为僧者。究心於道力。宜何如也。虽然。倘勤修道力。而更助之以愿力。得从於诸上善人之后。岂惟恶人。将名臣亦所不为矣。甚哉西方之不可不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