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佛藏
- 续藏经
- 中国撰述
- 诸宗著述部
- 三论宗
- 夹科肇论序注
夹科肇论序注
此遣即俗明真。但对机言说都无实。遣执也。
若能放旷荡然。崇兹一道。
指前宗本义。旷荡谓自己法身如太虚空。无挂无碍。而不拒彼诸相发挥。不执真俗因果。一道者。故涅盘第十二卷云。实际理地一道清净无有异路耳。
清耳虚襟无言二谛。
清耳谓闻性清净。不执言教音声也。虚襟者忘怀绝虑不滞空寂。不见有真俗。此遣前二论之名相也。
斯则净照之功着。故般若无知。无名之德兴。而涅盘不称。
若不执真俗因果当人观照般若绝对时。无知之知方便无功之功显也。着者显也。即般若无知无所不知也。即涅盘无名应兴起於妙用耳。
△第三称叹
余谓此说周圆。罄佛渊海。浩博无涯。穷法体相。
余者序主自谓也。此说周圆者。指四论也。罄尽也。更无有一法。过此四论中觉性相浩博无边。不落数量耳。
虽复言约而义丰。文华而理诣。语势连环。意实孤诞。
言约者少也。丰者备也。指四论中文字虽简少。其义理丰备。该括一代时教。文华者谓四论中文句华丽。引此土经书缘饰。令人览之易晓。然句句俱到诣诸佛理处。言语血脉不断。如贯连环中。其明理事之意。绝待孤标。拔萃於思议之表也。连环者出庄子天下篇第三十二。此惠子之辩。惠子言连环可解。取不穷之义。郭象注云。环之相贯。贯於空处。不贯於环也。是以两环贯空不相涉入。各自通转。取无穷之义。尚可解也。序主指四论中语论虽无穷。其冥契佛意。其实标出乎言外也。
敢是绝妙好辞。莫不竭兹洪论。
序主美肇师四论文理俱诣。借曹娥碑后蔡邕之言也。汉时曹盰渡浙江溺死。其女曹娥年十四。求父尸不得。投浙江死。经宿抱父尸而出。杜尚为作碑。安於会稽上虞山。汉末蔡邕读之。於碑阴镌八字云。黄绢幼妇外孙韲臼。后曹操同杨修行兵。因览此八字。操问修解否。答曰已解。操令修且勿言。待吾思之。行三十里。操方解。乃自为叹曰。有智无智较三十里。寻因征战杀之。操一诸子皆请救之。操曰。杨修是人中之龙。非汝力之所驾驭。遂杀之。释之曰。黄绢是色丝。色丝是绝字。幼妇是少女。少女是妙字。外孙是女子。女子是好字。韲臼是受辛。受辛是辞字。序主赞美四论同是绝妙好辞。竭者穷尽也。洪者大也。佛理奥妙。尽在此四大论中耳。
所以童寿叹言。解空第一肇公其人。斯言有由矣。彰在翰牍。
名僧传慧观门中。什见肇润文制作。抚机叹略曰。实同善吉。已在前注中具述也。时人谓什公得肇。如佛有须菩提也。此叹美之言彰显在高传。翰者笔牍简也。
△第四简别是论非论
但宗本萧然莫能致诘。不迁等四论。事开接引。问答析微。所以称论。
宗本萧然者。取萧然旷大如虚空。不可穷诘畔岸。非是论之正文。都序四论宗旨。物不迁等四。其中以事明理。开示接引。后学初机有问有答。析理精微。研核真伪。所以目之为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