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科仪


  ○大乘正宗分第三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服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白)涅盘清净。尽令含识归依。四相俱忘。实无众生灭度。如斯了悟。便能脱死超生。其或未然。依旧迷封滞壳。
  (问)会么。
  (答)
  生死涅盘本平等  妄心尽处即菩提  顶门具眼辩来端  众类何曾入涅盘  绝后再苏无一物  了知生死不相干  七重宝树人人有  九品莲华处处开  不涉一程亲见佛  圆音时听悟心怀  掷却阎浮似草鞋  更无一物可开怀  灵明一点辉千古  超日月归光去来
  妙行无住。日月分明。本体离根尘。四维上下朗耀无穷。世尊指教。一一分明。空生信受。惊来处处春。
  摩诃般若宗  性相体皆同  四生并六道  尽在默然中

  ○妙行无住分第四

  复次须菩提菩萨於法应无所住。行於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於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须菩提。於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白)住相布施。犹日月之有穷。不着六尘。若虚空之无际。自他俱利。福德难量。豁然运用。灵通廓尔。纵横自在。
  (问)且道还有住着处么。
  (答)
  妙体本来无处所  通身何更有纵由  运心檀度契真常  福等虚空不可量  无影树头华烂熳  从他采献法中王  步步头头皆是道  弥陀元不住西方  法身遍满三千界  化佛权为十二光  道过邙山古墓排  准阴功业事堪哀  贫富贵贱皆如梦  梦觉来时归去来
  如理实见。分明说破。空生意如何地水火风。四大和合。云来云去。本更无他。沤生沤灭。元非一与多。
  如如真妙理  湛湛自然观  圆明真实见  随处得安然

  ○如理实见分第五

  须菩提。於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白)金身显焕。巍巍海上孤峰。妙相庄严。皎皎星中圆月。然虽如是毕竟非真。经云。真非真恐迷。我常不开演。
  (问)且道意在於何处。
  (答)
  一月普现一切水  一切水月一月摄  报化非真了妄缘  法身清净广无边  千江有水千江月  万里无云万里天  人命无常呼吸间  眼观红日落西山  宝山历尽空回首  一失人身万劫难  稽首弥陀真圣主  身乘七宝紫金台  四十八愿常无间  摄受众生归去来
  正信希有。一念无差心外休取法。心若取法。凡圣皆差。心若无念。却被云霞。圆明一点。春来树树华。
  邪心俱荡尽  正信勿生疑  念念无差别  处处发真机

  ○正信希有分第六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於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何以故。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何以故。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即为着我人众生寿者。若取法相。即着我人众生寿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着我人众生寿者。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白)因胜果胜。信心明了无疑。人空法空真性本来平等。直饶名相双泯。取舍两忘。
  (问)要且犹存筏见(咦)。
  (答)
  弹指已超生死海  何须更觅度人舟  善根成熟信无疑  取相求玄转背驰  一念顿超空劫外  元来不许老胡知  频伽尚能知归向  孔雀犹闻得化生  时节因缘休蹉过  楼头画鼓恰初更  势至观音悲满怀  宝瓶杨柳洒三灾  誓随净土弥陀主  接引众生归去来
  无得无说。谁为安名。空生意分明。如来所说。无始无终。云生晚谷。月照长空。千法万法。皆从一法生。
  取舍皆难得  无心体自然  本来常寂寂  无说亦无传

  ○无得无说分第七

  须菩提。於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白)得亦非。说亦非。能仁机轮电掣。取不可舍不可空。生舌本烂翻。
  (问)且道无为法。为甚么有差别。
  (答)
  万古碧潭空界月  再三捞漉始应知  云卷秋空月印潭  寒光无际与谁谈  豁开透地通天眼  大道分明不用参  西方胜境无明暗  不比人间半夜深  五鼓分明当子位  一轮正满对天心  休插龙钗与凤钗  莫将胸粉污唇腮  法身清净元无垢  体露堂堂归去来
  依法出生。法法皆。真。元从一法生。四生六道。情与无情。山河大地。体露分明。泥牛哮吼。黄河彻底清。
  山河如掌平  无乐亦无成  千差与万别  金刚界内生

  ○依法出生分第八

  须菩提。於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若复有人。於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何以故。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白)宝万三千。财施有尽。偈宣四句。法施无穷。发生智慧光明。流出真如妙道。所以称扬德胜。了达性空。彻诸佛之本源。豁一经之眼目。
  (问)还见四句。亲切处么。
  (答)
  真性洞明依般若  不劳弹指证菩提  徒将七宝施三千  四句亲闻了上根  无量劫来诸佛祖  从兹超出涅盘门  慧灯不灭魔难入  智镜常明梦不侵  堪叹浮生瞌睡汉  从它万劫恣昏沈  头发焦然乾竹钗  两肩担水又担柴  一生贫贱多辛苦  厌恶女身归去来
  一相无相。本自如然。不在口宣传。五五果四向。谁后谁先。丝毫不挂。万法周圆。圆明弥满。无心照大千。
  五果并四向  本体元无相  两目不相似  鼻孔都一样

  ○一相无相分第九

  须菩提。於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须菩提。於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须菩提。於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不来。是故名阿那含。须菩提。於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为着我人众生寿者。世尊。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白)人天往返。诸漏未除。道果双忘。无诤第一。超凡入圣。从头勘证。将来转位回机。透底尽令撤去。
  (问)还委悉么。
  (答)
  勿谓无心云是道  无心犹隔一重关  果位声闻独善身  寂然常定本非真  回心顿入如来海  倒驾慈航逆渡人  楼头画鼓五更阑  争奈众生被眼瞒  不见性天光灿灿  但於夜后黑漫漫  极乐国中真快乐  永无八难及三灾  常闻天乐空中响  敢劝众生归去来
  庄严净土。锦上添华。徒劳任算沙。然灯昔日。授记无差。因风吹火。末后拈华。谁人会得。迦叶便笑他。
  庄严生净土  金粟眼中沙  初生全泄漏  末后又拈华

  ○庄严净土分第十

  佛告须菩提。於意云何。如来昔在。然灯佛所。於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来。在然灯佛所。於法实无所得。须菩提。於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於意云何。是身为大不。须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
  (白)如来续焰然灯。实无可得之法。菩萨庄严佛土。应无所住之心。诸妄消亡。一真清净。昔究法华妙旨。亲感普贤诲言。清净身心。安居求实。冥符奥义。豁悟前因。直得心法两忘。眼尘俱泯。
  (问)且道庄严个什么(咄)。
  (答)
  弹指圆成八万门  剎那灭却三祇劫  正法眼中无所得  涅盘心外谩庄严  六尘空寂无人会  推倒须弥浸玉蟾  百岁光阴一剎那  凌晨净口念弥陀  看经读诵无休歇  必免当来过奈河  造论弘经大辩才  马鸣龙树及天台  圭峰乃法至清凉老  总劝西方归去来
  无为福胜。四句堪夸。如尘比数沙。住相布施。凡圣皆差。无来无去。月照帘下。无根树子。常开四季花。
  四句绝堪夸  河沙数渐多  算来无一法  净处娑婆诃

  ○无为福胜分第十一

  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数。如是沙等恒河。於意云何。是诸恒河沙。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诸恒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须菩提。我今实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德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白)满积恒沙七宝。周回布施三千。福德分明。因果不昧。能宣四句之偈。胜前万倍之功。用真智以照愚。如急流而勇退。
  (问)且道退后如何。
  (答)
  象踏恒沙彻底过  大千沙界百杂碎  重增七宝满恒沙  如弃甜瓜觅苦瓜  溪悟真空元不坏  百千三昧总虚华  有岁光阴捻指间  奔驰不定片时间  烦君检点形骸看  多少英雄去不还  势至悲光绝点埃  尘尘剎剎现如来  真心量与观音等  接引众生归去来
  尊重正教。谁敢轻慢。塔庙在身边。人人本有个个皆然。金刚宝藏。体自周圆。若还信受。怗来自检看。
  起坐皆尊重  常亲塔庙前  如如元不动  处处得安然

  ○尊重正教分第十二

  复次须菩提。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须菩提。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即为有佛。若尊重弟子。
  (白)慈愍三根。随说乃人天敬仰。受持四句。皆应如塔庙尊崇。常行无念之心。实为希有之法。
  (问)如何是最上第一句。
  (答)
  非但我今独达了  恒沙诸佛体皆同  说处随宜不滞空  劝持四句为流通  天龙覆护尊如塔  功德无边赞无穷  百岁光阴老尽人  青山绿水至如今  开眸认取来生路  莫学愚顽错用心  念佛临终见宝台  宝旛宝盖满空排  弥陀势至观音等  合掌相随归去来
  如法受持。谁敢谩他。须菩提於意如何。我今为汝。一一言破。白云散处。月照禅河。文殊不远。休巡山礼土坡。
  如法谨受持  福胜等须弥  白云消散尽  明月始光辉

  ○如法受持分第十三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何经。我等云何奉持。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是名字。汝当奉持。所以者何。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须菩提。於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须菩提。於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是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须菩提。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须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复有人。於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
  (白)大觉尊。本来不立一字。而直指人心。须菩提。无端特请标名。而强生枝节。纵使析微尘如世界。无相可求。施身命等河沙。无法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