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三昧行法

  一心奉请。南无东方妙宝世界。宝月智严光音自在王世尊。  一心奉请。南无东方圆满香积世界。金色宝光妙行成就世尊。  一心奉请。南无东方无忧世界。无忧最胜吉祥世尊。  一心奉请。南无东方法幢世界。法海雷音世尊。  一心奉请。南无东方善住宝海世界。法海胜慧游戏神通世尊。  一心奉请。南无十方一切诸佛世尊。  一心奉请。南无贤劫千佛。三世一切诸佛世尊。  一心奉请。南无药师瑠璃光如来本愿功德。正法宝藏(想云。法性如空不可见。常住法宝难思议。我今三业如法请。唯愿显现受供养。下二位同)。  一心奉请。南无光中演说。除灭一切众生苦恼大陀罗尼。  一心奉请。南无五时法海十二部经。及十方三世一切尊法。  一心奉请。南无净瑠璃世界。日光徧照菩萨摩诃萨(运想如佛。但改日光菩萨亦如是。下去菩萨声闻。随位改之)。  一心奉请。南无净瑠璃世界。月光徧照菩萨摩诃萨。  一心奉请。南无净瑠璃世界。无量无数菩萨摩诃萨。  一心奉请。南无曼殊室利法王子菩萨摩诃萨。  一心奉请。南无观世音菩萨。得大势菩萨摩诃萨。  一心奉请。南无无尽意菩萨。宝檀华菩萨摩诃萨。  一心奉请。南无药王菩萨。药上菩萨弥勒菩萨摩诃萨。  一心奉请。南无救脱菩萨。执金刚菩萨摩诃萨。  一心奉请。南无十方三世一切菩萨摩诃萨。  一心奉请。南无摩诃迦叶尊者。阿难尊者。及一切大声闻缘觉贤圣僧。  一心奉请。宫毗罗等十二药叉神将。各及七千眷属。梵释四王。天龙八部。人非人等。洎此国内。名山大川一切灵庙。(某)州地分。属内鬼神。此所住处。护伽蓝神。一切圣众。
  (如是次第一徧奉请竟。即五轮着地。复更互跪。烧香散华。次第称名奉请。如是三徧。首者述奉请意)。
  唯愿。药师教主。日光月光二补处尊。不违本誓。大慈大悲。他心道眼。无碍见闻。身通自在。来降道场。安住法位。光明徧照。摄取我等。哀怜覆护。令得成就。菩提行愿。
  释迦本师。善名称吉祥王等六佛世尊。十方三世一切正觉。及曼殊室利等八大菩萨。救脱执金刚等菩萨。阿难尊者。诸大圣众。誓愿等熏。哀愍摄护。十二药叉。诸天梵魔龙鬼神等。护法圣贤。悉到道场。安慰坚守。同成净行(三说)。

  五赞叹

  (本经无赞文。欲取他文。恐与药师愿行功德。不得尽同。又不可輙任胸臆。故采龙树毗婆沙论。徧赞东方诸佛偈文。用以赞之。赞时。了知身口意业。充满法界。赞叹三宝。无生无灭。无有自性)。
  面净如满月  光明照无极  寿命无有量  国土甚严净  能灭诸众生  三毒之热恼  所有现在佛  皆从其发愿  闻名定作佛  是故稽首礼
  以此叹佛功德。修行大乘。无上善根。奉福上界天龙八部。大梵天王。三十三天。阎罗五道。六斋八王。行病鬼王。各及眷属。此土神祇。僧伽蓝内。护正法者。又为国王帝主。土境万民。师僧父母。善恶知识。造寺檀越十方信施。广及法界众生。愿藉此善根平等熏修。功德智慧。二种庄严。同得往生。净瑠璃国。(一拜)

  六礼敬

  (行者应念三宝。体是无缘慈悲。常欲拔济一切众生。但为无机。不能起应。我既再三奉请。纵非目击。冥应不虚。故须作已降之想。烧众名香。五轮着地。礼上所请三宝。唯诸天鬼神。不须致礼。若至药师本尊。及本经咒。各须三礼。此之人法。是道扬主故。唱云)。
  一心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世尊(如前请中三宝诸位。皆须五轮着地。勤重致礼。礼佛想云。能礼所礼性空寂。感应道交难思议。我此道场如帝珠。释迦如来影现中。我身影现释迦前。头面接足归命礼至礼药师如来。即云药师如来影现中。云云。又礼药师。应云为求灭障接足礼。此是忏悔主故。礼法想云。真空法性如虚空。常住法宝难思议。我身影现法宝前。一心如法归命礼。礼僧准上礼佛。但改为菩萨等)。

  七发愿持咒

  经云。如来行菩萨道时。发十二微妙上愿。令诸有情。所求皆得。是即如来甚深行处也。夫诸有情。即二十五有众生。是诸众生。多苦少乐。离苦获乐。是其所求。菩萨起大慈悲平等之心。为之拔一切苦。与一切乐。乃其愿也。无缘与拔。故称微妙。其愿一一皆云愿我得菩提时者。我以自在为义。此我。虽菩萨自誓。亦即二十五有我性。愿即我性力用。涅盘云。王三昧力。破二十五有。显二十五有我性。我性即实性。实性即佛性。佛性显时。得八自在我。盖自性起愿。还愿自性。愿得自性成。性成无上道。故二十五有众生。苦拔乐与。得所求时。即是菩萨愿满。得阿耨菩提时也。如来游於如是法性。过诸菩萨所行。故曰甚深所行处也。又我所行处既尔。常乐净处亦然。普贤观云。常波罗蜜所摄成处。我波罗蜜所安立处。乐波罗蜜离身心相处。净波罗蜜灭有相处。是知八在圆成。故称破有法王。四德究竟。即号遮那性海。如是功德庄严。故曰微妙上愿。然此十二愿。即是四誓。依四谛立。四谛者。二示世间苦因果。二示出世乐因果。一切菩萨欲拔此苦。欲与此乐。故依之立四誓也。依苦谛立。云众生无边誓愿度。依集谛立。云烦恼无数誓愿断。依道谛立。云法门无量誓愿学。依灭谛立。云佛道无上誓愿成。但今十二愿。与乐在前。拔苦在后者。此是菩萨期心果体。为本修因。我得菩提方施与拔。又是菩萨拔苦心重。众生苟获乐已。焉有不拔苦耶。故初相好庄严。光明无量二愿。依灭谛立成佛道愿。次令得智慧。安立大乘。具三聚戒三愿。依道谛立学法门愿也。上是出世因果。次完具诸根。丰赡贫穷。具丈夫相三愿。与第十脱恶对。十一免饥渴。十二解寒热三愿。是依苦谛立度众生愿。第九出魔网见林一愿。是依集谛立断烦恼愿也。此示世间因果。其断集一愿者。惑虽无量。见思摄尽。外道着见。魔罗耽思。魔外出已。无余事矣。若断苦须六愿者。世间现见苦境甚多。博地滋蔓。忍堪苦苦。故须六愿专对。庶可根枝俱拔。前三根缺。贫穷。女人。苦势延缓。而根深难拔。故菩萨至初僧祇满。始离此障。是故先发。后三恶对。饥渴寒热。苦情逼切。而枝浅易除。故人世稍知方向者。自无此事。是以后发。然浅深前后不同。皆集为之主。集苟能除。两头自尽。故以集愿居其中也。应知后三。亦从前三开出。只因世道现多。人情偏苦。是故诸佛恕己。尧舜病诸。即如光中说咒。亦偏对治。其瘦疟。黄热。是此饥渴。寒热。中虫短命。是此恶对。虽以灭除一切苦恼为名。而其悲心所缘。若有私属。故知药治正投急证。师功实堪殿军。前之九愿。谛智已足。与拔殆周。乃重运悲增。取次开出。深知有所不容已也。又愿不依狂。谛名为愿。虽不出四。今以药师善巧方便。开为十二。要使行者标心立行。前后显了。先与性德之乐。后拔性德之苦。虽一一称性无缘。而一一炽然与拔。观生即灭。成自性佛道。观愚即智学自性法门。观苦即法身。度自性众生。观障即法界。断自性烦恼。如是观之。克始克终。体性融即。是故既称微妙与上。复云无量广大也。声闻独觉。及未登地菩萨。不能信解。愿何由发。披肝相授。无心好乐。坐受弹斥。泣动大千。谅亦无所辞乎。既知此旨。当发是愿。经云。於诸有情。起利益安乐慈悲喜舍平等之心。正教频发是愿也(首者白云)药师瑠璃光如来。本行菩萨道时。发十二大愿。令诸有情。所求皆得。我今从佛。亦如是发。
  (愿文稍详。今纂成偈。既易忆持。又便诵发。齐声唱云)。
  愿我来世得菩提  身光炽然照法界  相好庄严丈夫身  令诸有情无异我  愿我来世得菩提  光明功德甚广大  焰网庄严过日月  幽冥众生悉开晓  愿我来世得菩提  智慧方便无边量  所受用物皆无尽  莫令众生有乏少  愿我来世得菩提  令诸邪行住正道  若行声闻独觉者  皆以大乘安立之  愿我来世得菩提  无边有情修梵行  皆令具足三聚戒  设有毁犯还清净  愿我来世得菩提  有情身劣根不具  闻我名已具诸根  端正黠慧无疾苦  愿我来世得菩提  有情众病贫穷苦  我之名号一经耳  身心安乐资具足  愿我来世得菩提  女人百恶之所逼  极生厌离闻我名  即得转成丈夫身  愿我来世得菩提  令诸有情出魔罥  解脱外道之稠林  正见修习菩萨行  愿我来世得菩提  有情王法所加苦  及余菑难逼身心  以我威神皆解脱  愿我来世得菩提  有情饥渴因造业  我先饮食饱其身  后以法味竟安乐  愿我来世得菩提  有情无衣寒热逼  专念我名得衣服  宝庄严具亦满足
  南无药师瑠璃光如来(十二称竟五轮着地)。
  既发愿已。诵陀罗尼。此陀罗尼。全体三德。法身般若解脱谓之三。皆有常乐我净之谓德。法身者。即我本性。体自常真。般若者。亦是我性。妙明圆照。解脱者。性我自在。无碍清净。良由性本圆融。是三即一。亦唯性圆融故。即一而三。除灭一切苦故。得大自在。愿行巧方便故。独露妙明。究竟深境界故。本真圆满。是既显说。已示思修。今又密谈。重彰秘要。当知秘要。体任遮持。遮二边恶。持中道善。离边离中。天然有在。非三非一。法尔现前。然一实深处。本离言说。欲人思自得之。故但引而不发。行愿功德。像季妙投。正当净国成生。是以一经三复。灭除苦恼。深悲重障。要须定光说咒。爰将密地转移。好色香药。授与一丸。诸重大病。平复如本。方其定体放光。光中说咒。安置诸子秘密藏中。若乃本时立愿。愿成苦度。我亦不久自住其中矣。
  (咒文。灌顶译於经后。隋译与奘师译。俱略。盖行愿功德。即显说明咒。故名结愿神咒。后人取净师译。入奘译者。则经为合部。而行为显密齐修。故持咒即是持经。且拔苦法门。密为尤要。依之良是。首者作白)。
  药师瑠璃光如来。得菩提时。由本愿力。观诸有情。遇众病苦。瘦疟乾消。黄热等病。或被魇魅蛊道所中。或复短命。或时横死。欲令是等病苦消除。所求愿满。时我世尊入三摩地。名曰除灭一切众生苦恼。既入定已。於肉髻中出大光明。光中演说大陀罗尼。咒曰。
  南无薄伽伐帝 [鞥-合+(白-日+田)]杀社窭噜 薜瑠璃钵喇婆曷啰阇也 咀他揭多也 阿啰喝帝 三藐三勃陀也 呾侄他唵 [鞥-合+(白-日+田)]杀逝[鞥-合+(白-日+田)]杀逝 [鞥-合+(白-日+田)]杀社三没揭帝 莎诃(同执炉绕座。诵一百八徧竟。首者白)
  尔时光中说此咒已。大地震动。放大光明。一切众生病苦皆除。受安隐乐(一礼)。

  八忏悔

  经云。我说药师名号本愿功德。为拔业障所缠有情。故今依经。修灭障法。先念一切业障所缠。皆由宿因。过去今生。与诸有情。何恶不造。罪累既积。世世相逢。为冤为亲。为缠为障。若不忏悔。无由解脱。道法不成。故须披诚。哀求三宝。为我灭除。法华三昧云。业性虽空。果报不失。颠倒因缘。起诸重罪。流泪悲泣。口宣忏悔。
  (应心念言。我及众生。无始常为三业六根重罪所障。不见诸佛。不知出要。但顺生死。不知妙理。我今虽知。犹与众生。同为一切重罪所障。今对药师十方佛前。普为众生。归命忏悔。唯愿加护。令障消灭。念已唱云)。
  普为四恩三有法界众生。悉愿断除三障。归命忏悔。
  (唱已。五轮着地。心复念言。我与众生。无始来今。由爱见故。内计我人。外加恶友。不随喜他一毫之善。唯徧三业。广造众罪。事虽不广。恶心徧布。昼夜相续。无有间断。覆讳过失。不欲人知。不畏恶道。无惭无愧。拨无因果。故于今日。深信因果。生重惭愧。生大怖畏。发露忏悔。断相续心。发菩提心。断恶修善。勤策三业。翻昔重过。随喜凡圣一毫之善。念十方佛。有大福慧。能救拔我。及诸众生。从二死海。置三德岸。从无始来。不知诸法本性空寂。广造众恶。今知空寂。为求菩提。为众生故。广修诸善。徧断众恶。唯愿药师。慈悲摄受。想讫。唱云)。
  至心忏悔。(比丘)某甲。等与法界。一切众生。现前一心。圆满清净。光明广大。功德巍巍。安住诸佛。甚深行处。具足无量。善巧方便。无始不觉。行愿力微。不识善恶。惟怀贪吝。不知布施。及施果报。愚痴无智。缺于信根。嗔恚嫉妬。自赞毁他。破坏尸罗。及以轨则。毁背正见。忽弃多闻。契经深义。不能解了。生增上慢。覆蔽厥心。自是非他。嫌谤正法。甘为魔党。自行邪见。令诸有情。堕大险坑。好喜乖离。更相斗讼。以身语意。造作增长。种种恶业。展转常为。不饶益事。如是等罪。无量无边。从此命终。应於地狱傍生鬼趣。流转无穷。受诸剧苦。受剧苦已。从彼命终。来作人间。牛马驼驴。恒被鞭挞。饥渴逼恼。又常负重。随路而行。或得为人。生居下贱。受他驱役。恒不自在。种种恶缠。障子道法。不得熏修。由昔曾闻药师瑠璃光如来名号。今复忆念。至心归依。烧香散华。稽颡运想。归向。
  东土愿王。药师教主。诵持正法宝藏。大陀罗尼。从佛发愿。成就菩提。与诸众生。发露众罪。唯愿。
  药师瑠璃光世尊。放大光明。慈悲护念。乃至梦中。亦以佛名。觉悟其耳。令我与法界众生。以佛神力。开发本明。愿行庄严。随念具足。得宿命念。畏恶趣苦。不乐欲乐。好行惠施。正见精进。善调意乐。受持学处。无有毁犯。解甚深义。离增上慢。不谤正法。不为魔伴。诸根聪利。智慧多闻。常遇善友。永断魔罥。破无明[谷-禾+卵]。竭烦恼河。解脱一切。生老病死。一切嫌恨。皆起慈心。不相侵凌。互为饶益。至命终时。有八菩萨。乘神通来。随方示道。净瑠璃国。莲华化生。日光月光。同会一处。常得见佛。闻妙法门。具诸总持。入不退地。然后回生天上。及与人间。而本善根。无有穷尽。十善统摄。威德自在。安立无量。百千有情。渐次修行。诸菩萨行。乃至证得。无上菩提。究竟同圆。微妙上愿。